第四百三十七章不是本官勇猛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第四百三十七章不是本官勇猛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军队依旧在训练,已经来到辽东的百姓们,也都在跟随而来的技术工匠们的指挥下,建立着自己的住房。

    一排排的新材料,六一神泥建造的住房,快速地拔地而起。

    取暖,防寒,防雪灾等等,几乎一切能够考虑到的地方,都内整合在了一个小院落里面。

    小巧,却又很合理。

    在来之前,这些百姓们可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住上那种连城里的老爷们,都很难住得上的屋子。

    最先修建的房屋,已经能够住人了。

    三层半的房屋,合理的布局,即便是一家八口人,都还有剩余的房间,可以用来当做储藏的仓库来用。

    “早知道,来到辽东会有这么好的机遇,不管怎么都得把我妹夫一家,都接过来一起住。”

    “想啥呢?知道的人多了,你以为还有这样的好处?努力一点,争取把庄稼地种起来,以后发财了再想着接济自己的亲戚们。”

    “还是老哥看得明白,哎!原以为我们家,弄了一百亩地,种不过来,没想到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去耕种。”

    “谁说不是,早知道这样,我们家当时就要多弄一点土地了,一年种一季,也足够一家人吃饭了。”

    “哈哈!又说胡话,我就不信,到时候,那么多的粮食,你们一家人敞开了吃能够吃得完。”

    ······

    本来拿命赌明天的一群人,忽然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

    都说这里是苦寒之地。

    可到目前看来,苦没有见到,只有这个寒冷,没有办法避开。

    不过,等到新的房屋建起来之后,据说就不会再受冻了。

    屋子里面,可是有着各种取暖设施的。

    刘显打仗很厉害,可随着陈以勤他们走了一圈,探查了一遍周围的土地之后,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出来。

    反而还觉得很无聊。

    然而,在经过一处聚集地之后,整个观念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看得出来,聚集地里面的人,都是从关内因为各种原因,不得已背井离乡,迁移出关外的百姓。

    听着这些百姓们的交谈,他才恍然发现,朝廷对辽东的重视。

    心中暗道:难道辽东也要变成两广的样子不成?可两广有港口,辽东有什么?天寒地冻的土地?还据说一年只有一季收成,能有多大的好处?

    “你知道,最先建成的建筑是什么吗?”

    陈道义显摆地问道。

    “是什么?”

    刘显心中也有了好奇。

    他来得太晚,对于这些还真不清楚。

    “是学塾,三皇子景王殿下的学塾。”

    自傲地仰着头的陈道义,铿锵有力的说道。

    仿佛这些学塾建成,有他的一份功劳一样。

    “就是那种,可以让小孩子,六岁之后必须上学的学塾?”

    从两广,一路走到了辽东,他见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若不是圣旨上面给出的时间很紧迫,他都想要慢慢的走过来,好好的看一看,听一听,那些新出现的事物,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

    “没错,就是那种学塾,用三皇子的话来说,不能让大明的子民,是世世代代的,睁开眼睛就不认识字,到时候被人骗了都还要给人数银子,这是在教化万民啊!”

    儒家一直在喊着教化万民,可在教书的时候,还得收取高额的束脩。

    就只这一条,拦住了多少人想要读书的念头。

    现在好了,景王殿下来了一个免费教育。

    都不知道多少私塾因此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又不知道有多少教书先生们,因此没有了饭碗,背地里咒骂不已。

    可对百姓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情。

    “那么第二个建筑是什么?”

    刘显继续问道。

    对于建立学塾,他心中也很认可,当年若他有这样的条件,又何必去做假冒四川籍参加武举考试的事情。

    读书中科举不好吗?

    “不知道,我只记得第一个,其他的谁管那么多。”

    陈道义摇了摇头。

    第一从来都是被人关注最多的,其他都可以不需要去费心记忆。

    在他看来,第二和第二往后排下去的,重要性都差不多。

    “第二个建筑,是一家工厂,好像是造卫生纸的。”

    陈以勤接口道。

    若是以前,没有使用过卫生纸这种方便的东西,他从来都不认为其重要性,比得上居住的房屋。

    在用完了卫生纸之后,再次使用厕筹。

    那种陌生又熟悉的酸爽。

    有了对比,才会印象深刻。

    刘显若有所思。

    他也使用过卫生纸,这东西怎么说呢?

    谁用谁知道。

    “那么第三个总该是住房的修建了吧?”

    “也不是,往后要建设的东西很多,所以修建的是一座六一神泥的工厂,目前已经在使用了。”

    陈以勤的如数家珍,让陈道义很怀疑,自己是和此人一起东奔西走的。

    自己都不知道,偏偏别人知道。

    都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可这个留心留得也太过了吧?

    记着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在别人面前,人前显圣,表示自己知道的很多?

    “两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刘参将准备好了吗?”

    陈以勤很是突兀的问道。

    对于打仗他不行,可揣摩人心,那是一点问题都不存在的。

    不管是太子还是三皇子,脸上都写着,想要把辽东尽快平了的字样。

    “不需要准备,两位殿下,不管是想要怎么安排在下,都可以。”

    一句都可以,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自信。

    对于打仗这方面的自信。

    即便是对周围的环境,还不是很了解,他也有信心,打出绝对的胜利。

    再说,现在的大明,使用的都是火枪兵,这种兵种,可是对付骑兵队伍的最犀利的军队。

    少了骑兵的威胁。

    刘显不觉得,这些北边蛮子们,还有挣扎的必要。

    “刘参将果真豪勇。”

    陈以勤赞道。

    他在京师,远远地见过俞大猷,也去了一次大同,见到了周尚文老将军,觉得刘显的身上,和这两人都有一种相同的气质。

    那就是对于兵事,无所畏惧。

    “不是本官勇猛,而是现在的大明军队强大了。”

    在平叛宜宾苗族的时候,他手上的兵力才多少?

    还不是一样的平推了过去。

    是他勇猛吗?

    是也不是,不过是因为经过了计算之后,发现那些人的武器,根本就比不上大明的武器罢了。

    和如今拿着火枪,打败骑兵的道理,几乎一样。

    兵法,在很多时候,都是锦上添花。

    决定胜负的,除了意志之外,重要的就是武器,不然哪怕是胜利了,也是惨胜,算不得决定性的胜利。

    陈以勤了然地点了点头。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是嘉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是嘉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