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入道修行,绝非易事。
灵根资质不足者,若要通过观想之法入道,衍化灵根可谓凶险至极,哪怕只是行差踏错一步,都有可能暴毙而亡。
再加上入道修行后,亦是暗藏凶险。心性不佳者稍不注意,就会被心魔邪念迷了眼,步入歧途,乃至死路。
所以此世,哪怕是修行世家,也不会让稚子入道,都是正儿八经地先让稚子读书,积累学识,增进智慧为重。
待得读书有所成,心性亦不差,方才会给人接触修行之秘的机会。至于灵根资质不足者,是否愿意尝试观想入道自衍灵根,就全凭自主了。
总之,若无天赋神通觉醒,灵根资质不足者,在十六至二十岁,多是在做水磨工夫,通过观想之法改易自身体质,谓之曰“藏精”。
书院毕业之后,二十至三十岁,则是入道小修士积累名望,养气修行之阶段,谓之曰“养气”。
养气期之上,则为蜕凡期。
在大离修行界,有一句俗语,叫作“十年养气,卅载蜕凡”,意指普通修士,若无机缘或家世底蕴相助,纯靠水磨工夫自力更生,养气修行需要十年,蜕凡修行需要三十年。
所谓蜕凡,不仅是蜕凡体,更是蜕凡心。
在凡间阅尽繁华、看尽冷暖,是为红尘炼心。
而红尘数十年,只为蜕去凡心,养出沉稳道心。
可以说,此世炼精化气境之修行,某种意义上,就是要让修士走完凡人一生。
是以,上古年间,修行五境,即五重大境界,另有称谓:
炼精化气境,是曰人间世;
炼气化神境,是曰养生主;
炼神反虚境,是曰逍遥游;
炼虚合道境,是曰大宗师;
最后一境界,则曰应帝王。
总之,此世修士,大都是在凡世过完数十年生活,红尘炼心后,才会破境筑基,从仙门外门,升至内门。
这是最为稳健,稳扎稳打不留隐患的修行之路。
但毫不例外的是,总有人例外。
总有极少数修士,天赋异禀,气运浓厚,能勇猛精进,快速走完炼精化气境的修行之路。
比如南奕,亦比如曾经的陶知命。
陶知命为何能勇猛精进,暂且不去提。只说南奕。
作为穿越者,某种意义上,前世考入编制却查出身怀癌症的南奕,早就是阅尽繁华、看淡冷暖。
不敢说其心性修持业已圆满无暇,但基本上,此世凡间种种,不论美色还是虚名,都很难再令南奕动心。
于南奕而言,红尘炼心,相当于是可跳过的环节。
再加上前世见识所带来的开阔眼界,即便当真要说南奕是货真价实的天生道子,或许也不是不行。
所以南奕十分确定,自己不会炼精化气境停留太久,不至于像其他人那般滞留黄阶数十年。
他要提前想清楚自己的蜕凡修行路,而不是等蜕凡之后再去现想。
对此,陶知命似笑非笑道:“万古以来,修为精进再快,都会有人修为精进更快。所以,只要自觉自身修行踏实,大可勇猛精进,不必顾虑太多。”
“但是,修行易,修心却难。我辈修士,之所以讲究戒骄戒躁,却是因为自以为自己有着自知之明时,或许双眼早已被恶念魔障蒙蔽,却犹不自知。”
“这一点,只能靠你自身把握了。”陶知命悠悠一叹,“所以,修行路上,每一步,你都要三省己身,务必不要走错。”
南奕恭谨应是。
他知道,这是陶知命的肺腑之言。
作为跌境修士,陶知命很可能就是路走错了,才不得不留在城中故意跌境,重走蜕凡路,求一个二次蜕凡、二次筑基。
在蜕凡期,修行之关键,实则在于明确自身道途。
唯有明确道途,找准自身之道,有了明确的自我定位,才能在炼化源炁、转化法力的过程中,让自身法力,逐渐体现出更多的个人特色。
简单来说,蜕凡修行,就是要不断调整自身法力性质,让体内法力,从某一源炁转化而来的法力,变为某一修士的独有法力。
而所谓的蜕凡真身,则是最适宜自身法力性质的道身显现。
至于具体是怎样的法力性质,有着怎样的蜕凡真身,不仅取决于术法神通,也受个人主观认知跟思想理念影响,不一而足,因人而异。
“志士仁人谓之侠,是个还不错的说法。可你广传内功武道,又为之著书立说,升华提炼侠之道,却是与传道布教无异。”
“此道为伱一人开辟,若要纳入自身道途,注定大道独行,会与其他修士进行道争,或早或晚地较量高低。”
“只要你能下定决心,往后余生无怨无悔,自无不可之理。”
陶知命指点了几句,将最终的选择权,留给南奕自己。
蜕凡期,逐步明确自身道途,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自身道途究竟为何,尚有着转圜余地。
待到筑基,凝练根本道基之后,再想变道,就只得跟陶知命一样,迭境重修了。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此世三十年蜕凡修行的说法,也是要给修士充足的考虑时间。
但南奕不需要考虑那么久。
他清楚知道,蜕凡筑基,之所以要修士明确自身道途,就是不鼓励修士盲从他人之道。
亦步亦趋地修主流道统,肯定是前易而后难。
而与之相反,自辟新道,只要能成功走通,就将是前难后易,更是有着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当南奕机缘巧合下觉醒了天赋「天子剑」,就注定了他不甘于泯然众人。
“请师兄放心,奕思虑良久,心意已决。”
南奕语气十分郑重。
陶知命便说:“你能心里有数,知道以后会因此与人道争,不在届时失了分寸就好。”
“旁的话,你需注意,文章道理,与你自身道理,虽是同源,却未必同归,莫要混淆。”
陶知命看得出,南奕本人,不是杀身成仁的性子。
《志士仁人》中所述武侠精神,南奕说得固然好,可就他本人而言,一样做不到百分百践行。
当然,南奕也不需要百分百践行。
不论明确道途,还是凝练道基,南奕只要确信自己以后会一直认可并支持侠道一说,在言行举止上不会背离侠道精神即可。
毕竟漫漫道途,不可能要求往后数百数千年的修行岁月,完全局限于贯彻践行修行之初的蜕凡筑基之道理。
只要不忘初心,不背离道基,不会为之而悔,就不影响南奕发表《志士仁人》,开辟武侠精神,宣扬侠道。
但文章道理,与自身道理,并不等同。
准确说,自身道理究竟是何,从来都取决于本人内心,而非对外发表的文章。
不过,也正是因为文章道理与自身道理并不等同,所以由《志士仁人》武侠精神所聚拢的被感召者散逸灵性,南奕在吸取之时,须作出相应取舍,不能全盘应下。
这有点类似于信仰神道中,关于信仰有毒的说法。
虽说南奕聚拢的是散逸灵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仰之力,不需要满足信徒愿望。
但这种散逸灵性,之所以能自发地流向南奕,源于被感召者,对武侠精神的认同。
著作并发表《志士仁人》的南奕,可以吸取这部分灵性,却最好只吸取自己能践行的部分,不要全数吸取。否则,其道途修行,必将留有隐患。
而这种修行诀窍、关键妙要,事实上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换作散修无人指点,若是贸然发表《志士仁人》,多半会全数吸取因此汇聚的散逸灵性。
但只要知道了关键妙要,南奕也就再无后顾之忧。
他直接加急刊印,于二十号刊载的《明报》上,发表《志士仁人》。
而等《志士仁人》一出,南天城文坛,终于震动。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灵根资质不足者,若要通过观想之法入道,衍化灵根可谓凶险至极,哪怕只是行差踏错一步,都有可能暴毙而亡。
再加上入道修行后,亦是暗藏凶险。心性不佳者稍不注意,就会被心魔邪念迷了眼,步入歧途,乃至死路。
所以此世,哪怕是修行世家,也不会让稚子入道,都是正儿八经地先让稚子读书,积累学识,增进智慧为重。
待得读书有所成,心性亦不差,方才会给人接触修行之秘的机会。至于灵根资质不足者,是否愿意尝试观想入道自衍灵根,就全凭自主了。
总之,若无天赋神通觉醒,灵根资质不足者,在十六至二十岁,多是在做水磨工夫,通过观想之法改易自身体质,谓之曰“藏精”。
书院毕业之后,二十至三十岁,则是入道小修士积累名望,养气修行之阶段,谓之曰“养气”。
养气期之上,则为蜕凡期。
在大离修行界,有一句俗语,叫作“十年养气,卅载蜕凡”,意指普通修士,若无机缘或家世底蕴相助,纯靠水磨工夫自力更生,养气修行需要十年,蜕凡修行需要三十年。
所谓蜕凡,不仅是蜕凡体,更是蜕凡心。
在凡间阅尽繁华、看尽冷暖,是为红尘炼心。
而红尘数十年,只为蜕去凡心,养出沉稳道心。
可以说,此世炼精化气境之修行,某种意义上,就是要让修士走完凡人一生。
是以,上古年间,修行五境,即五重大境界,另有称谓:
炼精化气境,是曰人间世;
炼气化神境,是曰养生主;
炼神反虚境,是曰逍遥游;
炼虚合道境,是曰大宗师;
最后一境界,则曰应帝王。
总之,此世修士,大都是在凡世过完数十年生活,红尘炼心后,才会破境筑基,从仙门外门,升至内门。
这是最为稳健,稳扎稳打不留隐患的修行之路。
但毫不例外的是,总有人例外。
总有极少数修士,天赋异禀,气运浓厚,能勇猛精进,快速走完炼精化气境的修行之路。
比如南奕,亦比如曾经的陶知命。
陶知命为何能勇猛精进,暂且不去提。只说南奕。
作为穿越者,某种意义上,前世考入编制却查出身怀癌症的南奕,早就是阅尽繁华、看淡冷暖。
不敢说其心性修持业已圆满无暇,但基本上,此世凡间种种,不论美色还是虚名,都很难再令南奕动心。
于南奕而言,红尘炼心,相当于是可跳过的环节。
再加上前世见识所带来的开阔眼界,即便当真要说南奕是货真价实的天生道子,或许也不是不行。
所以南奕十分确定,自己不会炼精化气境停留太久,不至于像其他人那般滞留黄阶数十年。
他要提前想清楚自己的蜕凡修行路,而不是等蜕凡之后再去现想。
对此,陶知命似笑非笑道:“万古以来,修为精进再快,都会有人修为精进更快。所以,只要自觉自身修行踏实,大可勇猛精进,不必顾虑太多。”
“但是,修行易,修心却难。我辈修士,之所以讲究戒骄戒躁,却是因为自以为自己有着自知之明时,或许双眼早已被恶念魔障蒙蔽,却犹不自知。”
“这一点,只能靠你自身把握了。”陶知命悠悠一叹,“所以,修行路上,每一步,你都要三省己身,务必不要走错。”
南奕恭谨应是。
他知道,这是陶知命的肺腑之言。
作为跌境修士,陶知命很可能就是路走错了,才不得不留在城中故意跌境,重走蜕凡路,求一个二次蜕凡、二次筑基。
在蜕凡期,修行之关键,实则在于明确自身道途。
唯有明确道途,找准自身之道,有了明确的自我定位,才能在炼化源炁、转化法力的过程中,让自身法力,逐渐体现出更多的个人特色。
简单来说,蜕凡修行,就是要不断调整自身法力性质,让体内法力,从某一源炁转化而来的法力,变为某一修士的独有法力。
而所谓的蜕凡真身,则是最适宜自身法力性质的道身显现。
至于具体是怎样的法力性质,有着怎样的蜕凡真身,不仅取决于术法神通,也受个人主观认知跟思想理念影响,不一而足,因人而异。
“志士仁人谓之侠,是个还不错的说法。可你广传内功武道,又为之著书立说,升华提炼侠之道,却是与传道布教无异。”
“此道为伱一人开辟,若要纳入自身道途,注定大道独行,会与其他修士进行道争,或早或晚地较量高低。”
“只要你能下定决心,往后余生无怨无悔,自无不可之理。”
陶知命指点了几句,将最终的选择权,留给南奕自己。
蜕凡期,逐步明确自身道途,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自身道途究竟为何,尚有着转圜余地。
待到筑基,凝练根本道基之后,再想变道,就只得跟陶知命一样,迭境重修了。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此世三十年蜕凡修行的说法,也是要给修士充足的考虑时间。
但南奕不需要考虑那么久。
他清楚知道,蜕凡筑基,之所以要修士明确自身道途,就是不鼓励修士盲从他人之道。
亦步亦趋地修主流道统,肯定是前易而后难。
而与之相反,自辟新道,只要能成功走通,就将是前难后易,更是有着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当南奕机缘巧合下觉醒了天赋「天子剑」,就注定了他不甘于泯然众人。
“请师兄放心,奕思虑良久,心意已决。”
南奕语气十分郑重。
陶知命便说:“你能心里有数,知道以后会因此与人道争,不在届时失了分寸就好。”
“旁的话,你需注意,文章道理,与你自身道理,虽是同源,却未必同归,莫要混淆。”
陶知命看得出,南奕本人,不是杀身成仁的性子。
《志士仁人》中所述武侠精神,南奕说得固然好,可就他本人而言,一样做不到百分百践行。
当然,南奕也不需要百分百践行。
不论明确道途,还是凝练道基,南奕只要确信自己以后会一直认可并支持侠道一说,在言行举止上不会背离侠道精神即可。
毕竟漫漫道途,不可能要求往后数百数千年的修行岁月,完全局限于贯彻践行修行之初的蜕凡筑基之道理。
只要不忘初心,不背离道基,不会为之而悔,就不影响南奕发表《志士仁人》,开辟武侠精神,宣扬侠道。
但文章道理,与自身道理,并不等同。
准确说,自身道理究竟是何,从来都取决于本人内心,而非对外发表的文章。
不过,也正是因为文章道理与自身道理并不等同,所以由《志士仁人》武侠精神所聚拢的被感召者散逸灵性,南奕在吸取之时,须作出相应取舍,不能全盘应下。
这有点类似于信仰神道中,关于信仰有毒的说法。
虽说南奕聚拢的是散逸灵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仰之力,不需要满足信徒愿望。
但这种散逸灵性,之所以能自发地流向南奕,源于被感召者,对武侠精神的认同。
著作并发表《志士仁人》的南奕,可以吸取这部分灵性,却最好只吸取自己能践行的部分,不要全数吸取。否则,其道途修行,必将留有隐患。
而这种修行诀窍、关键妙要,事实上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换作散修无人指点,若是贸然发表《志士仁人》,多半会全数吸取因此汇聚的散逸灵性。
但只要知道了关键妙要,南奕也就再无后顾之忧。
他直接加急刊印,于二十号刊载的《明报》上,发表《志士仁人》。
而等《志士仁人》一出,南天城文坛,终于震动。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