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张诺不明所以,但还是朝着前面的摊位走去。
老板见有人过来,立刻起身招揽生意。
老板有些郁闷,早就听说黑市里面的顾客出手阔绰,这次专门找熟人要了一个名额,又串了不少货准备进来大赚一笔。
结果却失望透顶,人少就不说了,主要这帮人还特别识货!
刚才老板想卖两件高仿的粉彩瓷,直接被人认了出来,生意没做成不说,还让人一顿嘲讽。
老板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还不如去鬼市里忽悠呢,那里边人都不太识货……
不过这回老板比较有信心,三个年轻人,加土大款组合,看起来就好忽悠。
何仁没等老板开口,主动说道,“小诺,你不是一直想要个笔筒吗?我看那个竹子的就不错。”
张诺一怔,她什么时候想要笔筒了?但是她很聪明,知道何仁是在给她捡漏的机会,立刻就拿起面前的笔筒,皱眉道,“这个?上面刻了四个老头,也太难看了吧?”
老板马上解释道,“美女,话可不能乱说,这不是四个老头,这是两个典故。”
何仁立刻配合表演,“哦?什么典故?”
“你看这人手指的方向了吗?那里有个太阳,这叫指日高升。出自明代程登吉的《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最后面那个人,怀里夹着一把琴,这叫携琴访友。讲的是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清代著名画家黄慎的《携琴访友图》听说过吧?就在上海博物馆里。”
“很多古玩上面都有这两个典故,都有寓意的,价值连城。”
何仁频频点头,这个老板说的不错,确实有很多瓷器上面会雕刻这两个典故,也有不少画家喜欢画这两个典故,但是并没有老板说的那么邪乎,不可能价值连城。
就算是黄慎自己,也画过不止一张《携琴访友图》,便宜的几千块钱就能买到,不是特别珍贵。
“老板果然见多识广,请个价?”
何仁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这是问价的行话,他一不小心就说出来了,他本来还想装冤大头来着……
老板也是一怔,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开口就是行话,不过随即释然,鬼市可需要邀请函才能进,懂点行话不算什么。
“这是清末的,也不管你多要,八千。”
何仁还没说话,张诺不乐意了,“八千太贵了,我们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老板急了,哪有一上来就用大招的?
“别啊,美女。允许我开价,就允许你还价,你给个数吧,合适就拿走,咱俩有缘,就当交个朋友。”
刘飞差点笑出声,这帮地摊老板怎么都是一个话术?和每个人都有缘,和谁都想交朋友,每次都是还没开张……
何仁咳嗽了一声,没看大家都演得很投入吗?你笑场算怎么回事?
张诺也学刘飞砍价的方法,直接往大动脉上砍,“那就八百。”
老板人都傻了,“美女,八百真下不来。你看这雕工……”
张诺立刻接茬,“挺一般的,一看就不是大师工。”
“呃……”老板被噎了一下,“确实不是大师工,但也是手工雕出来的,你看这包浆,都红了,竹制的笔筒有这个颜色可不容易,没有一百多年盘不出来。”
何仁打了个圆场,“看起来确实有一百多年历史,不过不是大师工,收藏价值不高,两千吧。”
老板一咬牙,“三千,三千您拿走。”
张诺和刘飞一样,看了何仁一眼,见何仁微微点头,这才喜滋滋地付款拿货,刚想催何仁走远点问问实际价格,她就看见何仁的眼睛直了。
谢宝坤也看到了何仁眼神的变化,顺着何仁的目光看过去,谢宝坤的眼睛也直了,他看到了一幅画。不,是两幅。
准确地说,何仁和谢宝坤看到的是鼻烟壶,只不过两人看的完全不是一个,老板摊上摆了一排,能有十多个鼻烟壶。
明末清初,鼻烟开始传入中国。
康熙时期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就带着不少鼻烟来到中国贸易,由于稀少,就显得珍贵,乾隆就经常用鼻烟赏赐王公大臣。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很快吸鼻烟就成为一种时尚,大为流行。
一开始都是用玻璃瓶或者铁盒来装,但是中国的达官贵人很会享受,铁盒怎么能够彰显他们的身份?
于是鼻烟壶就横空出世了。
所以说鼻烟壶不但是一种容器,更是一种工艺品,用料也越来越讲究,陶瓷的、象牙的、玛瑙的、琥珀的……
工匠内卷,还搞出了很多青花、五彩、雕瓷等技法,后来鼻烟没有多少人吸了,但是鼻烟壶却作为文玩一直流传了下来,在国内外都很有收藏价值。
谢宝坤看中的正是一个内画水晶鼻烟壶。
所谓内画,也是制作鼻烟壶的一种技巧,在鼻烟壶内用特制变形细笔进行作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画鼻烟壶对材质要求也很高,必须是玻璃、水晶和琥珀这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不然里面的画也看不见。
对工匠要求也极高,不但考验笔力和绘画功底,还要考验上色技巧,鼻烟壶还没有手掌大,在如此狭小的平面上画反画,非常困难。
谢宝坤开口道,“老板,把那个水晶鼻烟壶拿过来我看看。”
地摊老板脸都快笑成菊花了,他知道谢宝坤肯定是有钱人,他看上的东西自然能卖出高价。
所以立刻就双手把鼻烟壶捧到谢宝坤面前,“这位老板好眼力,这是周乐元的精品,一般人可看不出来。”
“您看这面,这是春意图,柳树、蚂蚱、蜻蜓、鲜花,样样都有,样样精细。”说罢老板又翻了个面,“您再看这面,这是荷塘秋色图,亦春亦秋,好比阴阳八卦,禅意十足……”
见众人没什么反应,老板也知道自己吹过了,还整出禅意来了,连忙找补,“您再看这题跋,‘塘坳间意思,水面好风神,周乐元作’,确实是周乐元的真迹。”
谢宝坤在意的也是这个,他不喜欢鼻烟壶,但是喜欢画,周乐元是宫灯大师,也是京派内画大师。
他的内画风络苍劲,笔力严谨,所作《寒江钓雪》《风雪归舟》《竹艺图》等内画壶,被人称为神品,极具收藏价值。
虽然手里这个荷塘花鸟图不够复杂,不算周乐元的巅峰之作,但是也不错了,值得收藏。
拿起鼻烟壶看了半天,谢宝坤小声问何仁,“何老弟,怎么样?”
何仁开鉴宝眼一看,确实是真货,微微点头,要说黑市的地摊上,还是有点东西的,比潘家园强多了。
谢宝坤心里有底,开口问价,“老板,请个价吧?”
“十万。”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老板见有人过来,立刻起身招揽生意。
老板有些郁闷,早就听说黑市里面的顾客出手阔绰,这次专门找熟人要了一个名额,又串了不少货准备进来大赚一笔。
结果却失望透顶,人少就不说了,主要这帮人还特别识货!
刚才老板想卖两件高仿的粉彩瓷,直接被人认了出来,生意没做成不说,还让人一顿嘲讽。
老板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还不如去鬼市里忽悠呢,那里边人都不太识货……
不过这回老板比较有信心,三个年轻人,加土大款组合,看起来就好忽悠。
何仁没等老板开口,主动说道,“小诺,你不是一直想要个笔筒吗?我看那个竹子的就不错。”
张诺一怔,她什么时候想要笔筒了?但是她很聪明,知道何仁是在给她捡漏的机会,立刻就拿起面前的笔筒,皱眉道,“这个?上面刻了四个老头,也太难看了吧?”
老板马上解释道,“美女,话可不能乱说,这不是四个老头,这是两个典故。”
何仁立刻配合表演,“哦?什么典故?”
“你看这人手指的方向了吗?那里有个太阳,这叫指日高升。出自明代程登吉的《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最后面那个人,怀里夹着一把琴,这叫携琴访友。讲的是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清代著名画家黄慎的《携琴访友图》听说过吧?就在上海博物馆里。”
“很多古玩上面都有这两个典故,都有寓意的,价值连城。”
何仁频频点头,这个老板说的不错,确实有很多瓷器上面会雕刻这两个典故,也有不少画家喜欢画这两个典故,但是并没有老板说的那么邪乎,不可能价值连城。
就算是黄慎自己,也画过不止一张《携琴访友图》,便宜的几千块钱就能买到,不是特别珍贵。
“老板果然见多识广,请个价?”
何仁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这是问价的行话,他一不小心就说出来了,他本来还想装冤大头来着……
老板也是一怔,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开口就是行话,不过随即释然,鬼市可需要邀请函才能进,懂点行话不算什么。
“这是清末的,也不管你多要,八千。”
何仁还没说话,张诺不乐意了,“八千太贵了,我们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老板急了,哪有一上来就用大招的?
“别啊,美女。允许我开价,就允许你还价,你给个数吧,合适就拿走,咱俩有缘,就当交个朋友。”
刘飞差点笑出声,这帮地摊老板怎么都是一个话术?和每个人都有缘,和谁都想交朋友,每次都是还没开张……
何仁咳嗽了一声,没看大家都演得很投入吗?你笑场算怎么回事?
张诺也学刘飞砍价的方法,直接往大动脉上砍,“那就八百。”
老板人都傻了,“美女,八百真下不来。你看这雕工……”
张诺立刻接茬,“挺一般的,一看就不是大师工。”
“呃……”老板被噎了一下,“确实不是大师工,但也是手工雕出来的,你看这包浆,都红了,竹制的笔筒有这个颜色可不容易,没有一百多年盘不出来。”
何仁打了个圆场,“看起来确实有一百多年历史,不过不是大师工,收藏价值不高,两千吧。”
老板一咬牙,“三千,三千您拿走。”
张诺和刘飞一样,看了何仁一眼,见何仁微微点头,这才喜滋滋地付款拿货,刚想催何仁走远点问问实际价格,她就看见何仁的眼睛直了。
谢宝坤也看到了何仁眼神的变化,顺着何仁的目光看过去,谢宝坤的眼睛也直了,他看到了一幅画。不,是两幅。
准确地说,何仁和谢宝坤看到的是鼻烟壶,只不过两人看的完全不是一个,老板摊上摆了一排,能有十多个鼻烟壶。
明末清初,鼻烟开始传入中国。
康熙时期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就带着不少鼻烟来到中国贸易,由于稀少,就显得珍贵,乾隆就经常用鼻烟赏赐王公大臣。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很快吸鼻烟就成为一种时尚,大为流行。
一开始都是用玻璃瓶或者铁盒来装,但是中国的达官贵人很会享受,铁盒怎么能够彰显他们的身份?
于是鼻烟壶就横空出世了。
所以说鼻烟壶不但是一种容器,更是一种工艺品,用料也越来越讲究,陶瓷的、象牙的、玛瑙的、琥珀的……
工匠内卷,还搞出了很多青花、五彩、雕瓷等技法,后来鼻烟没有多少人吸了,但是鼻烟壶却作为文玩一直流传了下来,在国内外都很有收藏价值。
谢宝坤看中的正是一个内画水晶鼻烟壶。
所谓内画,也是制作鼻烟壶的一种技巧,在鼻烟壶内用特制变形细笔进行作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画鼻烟壶对材质要求也很高,必须是玻璃、水晶和琥珀这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不然里面的画也看不见。
对工匠要求也极高,不但考验笔力和绘画功底,还要考验上色技巧,鼻烟壶还没有手掌大,在如此狭小的平面上画反画,非常困难。
谢宝坤开口道,“老板,把那个水晶鼻烟壶拿过来我看看。”
地摊老板脸都快笑成菊花了,他知道谢宝坤肯定是有钱人,他看上的东西自然能卖出高价。
所以立刻就双手把鼻烟壶捧到谢宝坤面前,“这位老板好眼力,这是周乐元的精品,一般人可看不出来。”
“您看这面,这是春意图,柳树、蚂蚱、蜻蜓、鲜花,样样都有,样样精细。”说罢老板又翻了个面,“您再看这面,这是荷塘秋色图,亦春亦秋,好比阴阳八卦,禅意十足……”
见众人没什么反应,老板也知道自己吹过了,还整出禅意来了,连忙找补,“您再看这题跋,‘塘坳间意思,水面好风神,周乐元作’,确实是周乐元的真迹。”
谢宝坤在意的也是这个,他不喜欢鼻烟壶,但是喜欢画,周乐元是宫灯大师,也是京派内画大师。
他的内画风络苍劲,笔力严谨,所作《寒江钓雪》《风雪归舟》《竹艺图》等内画壶,被人称为神品,极具收藏价值。
虽然手里这个荷塘花鸟图不够复杂,不算周乐元的巅峰之作,但是也不错了,值得收藏。
拿起鼻烟壶看了半天,谢宝坤小声问何仁,“何老弟,怎么样?”
何仁开鉴宝眼一看,确实是真货,微微点头,要说黑市的地摊上,还是有点东西的,比潘家园强多了。
谢宝坤心里有底,开口问价,“老板,请个价吧?”
“十万。”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