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蒙鏖战在襄阳 谋远虑蒙古筑土城 贪小利襄阳遭围堵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宋末群英传汉蒙鏖战在襄阳 谋远虑蒙古筑土城 贪小利襄阳遭围堵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三十一回:谋远虑蒙古筑土城;贪小利襄阳遭围堵

    上回说到郭芙因嫌贫爱富,得罪了丐帮污衣派的申长老,引起了不愉快,黄蓉在责罚郭芙的同时,趁机建议将丐帮中的净衣污衣两派合二为一,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洪七公的夙愿,让丐帮出现了少有的团结局面。

    却说郭府的弄璋之庆,经过热热闹闹地进行了半个月后,渐趋平静。郭靖利用这段时间的余暇,指点郭破虏的武功,仍旧派他远赴四川协防。黄蓉因见丐帮梁长老力救耶律和,为平息丐帮两派纷争,荣立大功,央求郭靖传授三招“降龙十八掌”给他,作为奖赏,郭靖欣然答应,自去教导,不提。

    单说忽必烈控制了蒙古后,依照汉制,改国号为大元,建年号为中统,中央制度,一如唐宋旧制,且重用汉人,招贤纳士,一时之间,人人归附,天下归心。

    忽必烈更易祖宗制度,实行汉法,蒙古一些守旧的王公贵族颇有怨言,一些拥兵自重的王公贵族露出反叛之意。忽必烈召集金莲川幕府的智囊团商讨对策,来自大食的谋臣也黑迭儿给他讲了一个亚历山大处理同类问题的故事——

    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各地之后,他的功臣们纷纷要求独立称王,不愿再听从他的调遣。亚历山大不知如何是好,派人去向他的老师、当时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请教。亚里士多德一言未发,领那位使者来到花园,吩咐仆人把花园里的大树挖掉,然后种上一批小树。

    忽必烈听后有了主意,任命自己的异母弟木哥亲王为大断事官,负责处理诽谤朝廷的案件。木哥亲王根据忽必烈的指示及大札撒的规定,下令处死了有反叛意图的王公贵族阿里不哥的亲信一百多人。阿里不哥势单力孤,再也不敢反叛,其他王公贵族见状,也不敢在背后胡言乱语了。

    忽必烈见蒙古局势稳定,准备继承父辈遗志,伺机南侵。一日早朝,见人才济济,将领满朝,不禁大喜,说道:

    “朕欲兴兵南下,正在此时,不知众位爱卿有何良策?”

    郝经奏道:

    “微臣昨拟一篇《东师议》,愚以为,我蒙古军队以往之所以能所向无敌,一是靠蒙古铁骑披坚执锐,二是靠出奇致胜。所谓‘奇’,即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上次蒙哥汗亲征四川,一来铁骑在水乡不能展其所长,二来六师雷动,实际上是舍奇而用正。蒙哥汗舍奇用正的弊病:四川一带,限以大山深谷,扼以重险荐阻,迂以危途缭径。我方乘险以用奇则难,敌方因险以用奇则易。况且双方力量悬殊,我方的战略意图明显暴露。敌方坚壁清野以待之,我无掳掠以为资,无俘获以备役。以有限之力,冒无限之险,虽有奇谋秘略,无所用之。最后完全丧失主动,兵势滞遏难前。其结果必然是再衰三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故而征宋战争,失败在所难免。”

    郝经是个儒生,并无作战经验,他出语惊人,对南下攻宋提出了不同意见,立即引起了忽必烈及众人的重视,郝经又道:

    “前者蒙古军队南下,只为攻占城池,占领土地,屠戮黎民百姓。师出无名,为不义之师,自然处处受阻,最后大败而归。此番陛下欲再兴义兵,必须师出有名,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忽必烈道:

    “如何才能师出有名?”

    郝经道: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可以为中国之主。士于此时而不自用,则吾民将成为斧钺之质,土野之粪,将会无遗类矣。农乃国之本,民以食为天。今陛下初事农桑,应勤政爱民,与赵宋通好,庶几可保无虞。”

    朝中另有一硕儒,名叫元好问,乃金末大学者,他出班奏道:

    “陛下慕儒法,重儒生,行儒道,此乃天下仁君。微臣恳请陛下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以儒法治国,以儒术号令天下,则天下无不望风而降矣。”

    忽必烈闻言大喜,谦逊一番,欣然接受。

    尽管郝经等说得头头是道,但忽必烈南下之心已很坚决,他又问道:

    “蒙哥汗临崩前,嘱托吾辈为其雪耻,如今襄阳城军民同心,郭靖武功盖世,其奈何也?”

    新降将领刘整道:

    “襄樊之地,兵精粮足,只宜智取,不宜强求。”

    忽必烈颇感兴趣,问道:

    “何谓智取?”

    刘整道:

    “微臣认为,可先遣使向赵宋朝廷通好,稳固赵宋朝廷之心,让其懈怠。荆湖制置使吕文焕生性贪吝,可派一人遣厚礼贿赂于他,以防止盗贼、保护货物为名,要求在襄樊外围筑造土墙。吕文焕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自会应允。到那时,我军对襄阳城形成了包围,郭靖等纵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奈何不了我们了。”

    忽必烈闻言,大喜。派遣郝经奉表,赴临安赵宋朝廷和谈,双方通好。又遣使往襄阳城,备上玉带、黄金等厚礼,前去会见荆湖制置使吕文焕,商议双方友好经商,修筑土城事宜。

    且说郭靖这几日教导梁长老三招“降龙十八掌”,黄蓉又劝她少插手襄阳城的防务,加上边城晏闭,蒙宋通好,也很少上城楼来巡查。

    郭襄自行在书房钻研武功,武三通督促大小武练习一阳指武功。泗水渔隐在弄璋庆典结束后,告辞而去。书生朱子柳见众人均有事忙,自己闲聊无事,念及同门情谊,在送别泗水渔隐到十里长亭时,竟自恋恋不舍,后干脆陪同他来到万花谷,拜见师尊。

    一灯大师清心寡欲,见徒儿到来,两鬓斑白,犹自精神健硕,颇感安慰,淡淡地说道:

    “忽忽之间,俱都垂垂老矣,为师一具老皮囊,行将就木,惟愿与几个知心好友,老死山中,吾愿足矣。汝正值盛年,空有一身绝艺,正好去襄阳城协助郭靖夫妇。为国为民,镇守襄阳。”

    说完,又好言劝慰,将朱子柳劝回襄阳。

    朱子柳在一灯大师还是大理国的国君时,曾是大理国的丞相。后跟着一灯大师出家,带发修行,其实也并没有心思去钻研佛理,只是去保护一灯大师而已。他酷爱书法,喜诗词歌赋,将书法融入武功之中,性如闲云野鹤,唯师尊之命是从,今见师尊让他去襄阳,不敢稍作迟疑,又马不停蹄地赶回襄阳。

    郭靖见朱子柳回转襄阳,大喜,与黄蓉、武三通又在郭府设家宴招待他,为他接风洗尘。

    黄蓉与朱子柳相遇,总喜欢和他斗嘴,年龄大了也不例外,见到朱子柳,说道:

    “朱师兄穷研诗词歌赋,精习书法碑帖,怎么这几日歪诗不见作一首,书法不见写一幅,是不是变得疏懒了?”

    朱子柳摇首道:

    “作诗要讲究心情,写字更要笔墨纸砚相合,才能一挥而就。”

    黄蓉笑道:

    “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莫不是朱师兄没有喝够酒罢?来,蓉儿敬师兄一杯。”

    朱子柳接过,一饮而尽,说道:

    “谢谢黄师妹。”

    黄蓉见朱子柳豪饮,自己与他斗酒,肯定会吃亏,便暗示郭靖和武三通向朱子柳敬酒。郭靖会意,拿出两个海碗来,满满地斟上酒,说道:

    “来来来,我和朱师兄喝一碗。”

    朱子柳见状,大摇其头,道:

    “别听黄师妹的胡说,李白是诗仙,喝酒一斗自然会诗兴大发。我等凡夫俗子,喝酒一斗只会想到呕吐。”话虽这么说,但也没有拒绝郭靖的敬酒,捧着满满的一碗酒,一饮而尽。

    黄蓉笑道:

    “明天我叫家里的二丫头小东邪来跟朱师兄学习书法,你们俩一老一少,一唱一和,又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想来应该是相得益彰。”

    朱子柳摇首道:

    “郭二小姐名满江湖,小小年纪,识见非凡,朱某久仰大名。老顽童都给她玩得黔驴技穷,朱某更加没有甚么能耐,可以让郭二小姐学了。”

    武三通也斟满两碗酒,递给朱子柳一碗,敬道:

    “师兄此次前去万花谷,师尊可安好?”

    这也是郭靖和黄蓉想问的,见武三通相询,无不倾耳相闻。

    朱子柳喝干了碗中酒,说道:

    “师尊龙体犹然康健,每天和黄岛主谈禅,颇为惬意,渔隐师弟陪侍旁边,犹觉多余。老顽童仍然在玩着自己的蜂儿,瑛姑也是在豢养着貂儿,各人都有自己的事做。”

    黄蓉听说父亲每日与一灯大师在一起,见父亲晚年不寂寞,心里也就放了下来,笑道:

    “还是周大哥清闲,依我看,一个人老不老,关键还看他的心态,像周大哥这种永远童心未泯的圣人,再活一百岁,也不成问题了。”

    朱子柳颔首道:

    “是啊,不仅老顽童,尊师和黄岛主趣味相投,傲啸山林,却也是世外高人呢,尽管他们都年过期颐,犹是身康体健。”

    黄蓉望了郭靖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辈忙于俗务,再也没有余暇去享受自然美景了!想杨过和小龙女,神仙美眷,何等逍遥自在,我等只能是劳碌命了,连桃花岛都很久没有回去看一转啦。”

    郭靖不禁默然,心里充满了愧疚。

    朱子柳笑道:

    “其实也未必,归隐山林,固然可以与世无争,终老天命。然贤伉俪为国为民,坚守襄阳,让蒙古人闻风丧胆,大宋子民交口称颂,身后流芳千古,这也正是大丈夫所追求的极致啊。”

    武三通哈哈一笑,道:

    “师兄说得极是,贤伉俪忠心为民,即使是朱师兄闲云野鹤,仍然放下云游四海的闲情逸致,前来相助。我们在一起干一番大事业来,也不枉来人世走一遭了。”

    朱子柳忽道:

    “今日我回转襄阳,见襄樊城外置榷场,东南的鹿门山上修筑有土墙,内建堡垒,似是蒙古人在里面活动,不知甚么缘故。”

    郭靖却笑了笑,说道:

    “齐儿也接到丐帮子弟来报,听说是蒙宋互市,为了防止盗贼、保护货物而设。汉蒙两族世世代代友好,正是我辈所愿啊。”

    黄蓉大吃一惊,失声道:

    “这种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郭靖笑道:

    “你天天往芙儿房里转,照顾外孙,哪还顾得上这些啊?”

    黄蓉顿足叹道:

    “依我看蒙古人修建这些城堡,居心叵测,恐怕不是防止盗贼、保护货物这么简单!”

    朱子柳点了点头,说道:

    “我也有所怀疑,觉得有乖常理。”

    郭靖笑道:

    “蓉儿和朱师兄多疑了,修筑城堡,正是长久经商的打算啊,蒙古人攻城略地,岂能如此拖泥带水?”

    黄蓉白了郭靖一眼,道:

    “你以为世上所有的人都如你这般菩萨心肠,再过几天你就知道他们的厉害了。还是让齐儿派丐帮子弟到襄樊四围去查访看看为妙。”

    郭靖只是不信,黄蓉让侍奉在厅外的丫鬟去请姑爷来。不一会儿,耶律齐来到厅里,拜见四位长辈。

    黄蓉问道:

    “齐儿,速派丐帮子弟往襄樊城四周查看,看蒙古人修筑了几处堡垒?”

    耶律齐领命而去。

    还不到一盏茶工夫,丐帮弟子回报,近日蒙古人不仅在襄樊东南的鹿门山修筑土墙,蒙将阿朮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长围,又在南面的岘山、虎头山筑城,连接诸堡。粗略算来,蒙古人在襄樊周围修筑城堡有十余处。

    黄蓉一听,跌足长叹:

    “苦也,苦也,一个月不到,竟发生如此大的变故。”

    郭靖只是微笑,道:

    “蒙古人不敢入住襄阳城,在城外修筑城堡,不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黄蓉暗暗叹了一口气,说道:

    “靖哥哥仍然还瞒在鼓里啊,阿朮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目的是想切断了援襄宋军之路。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长围,完全切断了襄阳与西北、东南的联系。襄樊现在已经变成为一座孤城了。”

    郭靖素来知道黄蓉足智多谋,这回见她如此着急,也觉得事态严重,便说道:

    “明天待我去太守府看看,让吕将军派人去把这些城堡拆毁。”

    黄蓉催促道:

    “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正是:修筑城堡谋远虑,贪图小利丧危城。欲知蒙古人修筑城堡究竟意欲何为,请看下回分解。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宋末群英传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宋末群英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宋末群英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宋末群英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