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番话一出,许多人表示赞同。无论是东林党或者其他党派,作为文官集团的一员都不希望勋贵和武将坐大,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地位。在大多数人看来,以文御武是最稳妥的做法,这么多年来大明一直如此,也证明了这个方法是最合适的。
从这点来看,尽快确定协理京营戎政是理所当然,不光是这个职务,包括属官同样如此,只有把军队被文官抓在手里,这才能够安全。
温体仁对此嗤之以鼻,这些文官好大的胆子,居然拿赵匡胤做例子?难不成他们不知道朱慎锥怎么当的监国?
在他的授意下,手下人当即也站出来反驳,随着众人的争论,一时间朝堂上吵闹不休,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才是对的,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反而是坐着的朱慎锥仿如外人一般,坐在那边非但没生气,还乐呵呵地看着这一幕。
朱慎锥的举动让几个大佬心中觉得奇怪,温体仁略有忐忑,杨嗣昌略有所思,而方逢年、张凤翔、房可壮等人微皱眉头,不明白朱慎锥为何会如此安如泰山?
反而作为朱慎锥心腹的张锡钧却一言不发,站在队列中装着透明人。
等这些人吵闹了片刻后,朱慎锥轻轻咳嗽了一声,一旁站着的李国辅顿时大声喝了声,让殿中安静,随着李国辅的喝止声响起,吵闹的众人终于渐渐停了下来,最终没了声响。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几分道理。”朱慎锥一开口先和稀泥,随后道:“都是为了国事,诸爱卿不必伤了和气。”
朱慎锥向杨嗣昌微微点头,接着看了一眼温体仁,最后把目光落到了龚鼎孳等人身上:“龚爱卿的建议并未有错,何况协理戎政之位的确重要,当然杨先生和温先生还有其他爱卿的话也没错……。”
朱慎锥说了一大通,却云山雾绕依旧没有表态如何,这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朱慎锥笑问:“孤就问一件事,这协理戎政之职对还是不对?谁能回孤?”
“监国,臣以为自然是对的,要不然嘉靖先帝也不会设此职务,而之后历代先帝也都是按例延续。”东林党一派的人当即就表示了态度,其余一些官员也陆续表示类同看法,就连杨嗣昌迟疑之后也表态这个职务还是必须的,温体仁虽然想反对,可温体仁虽是首辅,却也无法完全站到所有文官对面,一时间有些不知怎么说好。
这时候朱慎锥没等温体仁说话,直接先开口为他解围:“既然大家都有了见解,而且此职已是常例,孤身为监国自然也要按例行事。之前因为北方战事,此职一直空悬,而今军队班师回朝,再设是当然的。”
说道这,朱慎锥对王晋武道:“你是总戎,协理戎政之事就这么定了,等选定人员后,你身为总戎当同协理配合,好好整顿京营,平日里更要认真听取协理建议,可知?”
“臣知道,监国如何说,臣就如何做,请监国放心,臣一定好好配合。”王晋武眼皮子都不眨一下,斩钉截铁回道。
朱慎锥很是满意地点头,接着说:“按例,协理戎政当由兵部尚书、侍郎或左右都御史级别官员担任,眼下本兵不适合任此职,西北的流寇依旧未平,兵部事务繁琐,孤以为还是由都察院任职合适些。”
说着,他把目光投向了副都御史房可壮,笑道:“孤觉得房大人倒是一个合适人选,不知房大人可否愿意担任此职呢?”
房可壮根本就没想到会挑中他,一时间却愣住了。可东林党其他人一听却是大喜过望,原本他们还打算在人选上争一争呢,已经暗中摩拳擦掌要夺这个职位了。可现在朱慎锥直接点名了房可壮,而且话里的意思很是明显,就是打算让房可壮来当这个协理京营戎政。
这样的好事简直就是求之不得,一时间东林党诸人笑逐颜开,尤其是最初提议的龚鼎孳等人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急急就说这个人选太合适不过了,房可壮无论是官职还是身份都是最恰当的人选,协理京营戎政之职非他莫属。
就这样,还没等房可壮回过神,朱慎锥一锤定音就敲定了此事,宣布由副都御史房可壮任职协理京营戎政,即刻上任,并要求王晋武配合房可壮,做好京营的工作。
直到拜谢监国,接下此职后,房可壮这才回过神,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协理京营戎政?如此大的馅饼直接砸在了他的脑袋上,实在是有些发晕。
同时房可壮也是高兴莫名,毕竟这个职务不低,更是文官中掌控兵权仅次于兵部尚书的实职,当了协理京营戎政,名义上京营就在自己的手里呢,这不就是他们原本的目的么?心中更是欣喜万分。
在东林党等人高兴的同时,杨嗣昌却不知在想些什么,看着朱慎锥一脸微笑,又丝毫不以为然的表情,再看看对面站着的王晋武眼观鼻鼻观心,对此事毫不在意的姿态,还有躲在人群中根本不说话的张锡钧,再细想刚才朱慎锥的那些话,杨嗣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而温体仁也是一样,眉目中带着若有所思,他的目光下意识和一旁的杨嗣昌碰到了一起,两人眼神交汇瞬间似乎都看明白了些什么,不过很快目光就避了开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说完了这件事,接下来开始讨论其他事务,等一个多时辰后,差不多该说的事都说完了,正准备退朝的时候,杨廷麟站了出来,说有事要奏。
杨廷麟的官职并不高,他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庶吉士出身,之前是翰林院编修,如今是都察院的御史。
“臣听闻朝中有人试图同建奴议和,准备消减辽东军费,放弃辽西防线,不知可有此事?”
“听闻?你从哪里来的听闻?”温体仁直接斥问道,语气严厉之极。
“臣乃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何况臣还听闻此事阁老是赞同的,不知阁老是否能告知此事是真是假?”杨廷麟丝毫不惧温体仁,直接反问。
杨廷麟的话顿时引起一片大哗,许多人面面相觑,露出惊讶之色。
而东林党的几个大佬们却是面带冷笑,一副看热闹的样子,似乎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事,或者说杨廷麟跳出来就是这些大佬们的意思。
“胡言乱语!绝无此事!”温体仁斩钉截铁回道,脸上更是怒气勃发。他心中暗骂不止,这个事并非是假而是真的,之前朱慎锥私下就和温体仁商议过,准备消减辽东军费,废除之前崇祯皇帝征收加派的辽饷,压缩辽东阵线,转攻为守,严守山海关到辽西走廊防线,改变辽东战略。
作为首辅,温体仁是支持朱慎锥做这样的改变,现在大明的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财政到了崩溃的边缘。辽东战事一直持续,每年在辽东的军费居高不下,而且大明在辽东的战略一直保持着进攻和收复失地的态度,这更使得大明在辽东屡败屡战,不断放血。
这样下去,这场战争非但没办法给大明带来好处,反而会让大明越来越虚弱。明知道打不赢还继续打,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改变辽东战略目标,仅仅以山海关一线作为底线,驻守辽西走廊,那么大明的压力会减轻许多,辽东也也不需要养那么多的兵,更不需要耗费巨资去修缮和建立各处防线。
处处设防,等于处处挨打,一仗下来非但没有收益,反而损兵折将耗资百万,这样做根本就没意义。这也是温体仁听了朱慎锥的想法后就表示赞同的原因,只要财政问题不再是问题,那么他这个首辅就好当多了,大明也能从无休止的不断虚弱中缓过来。
这个方案只是设想,还没正式实施,无论是朱慎锥还是温体仁都知道一旦正式宣布会引来许多麻烦。所以在进行中决定一步步来,慢慢改变这个情况,而只做不宣,等时机成熟后再正式宣布。
但没想这件事居然被东林党人给知晓了,温体仁是又气又怒,他倒不是怕杨廷麟的指责,而是怕朱慎锥对自己的态度,一旦朱慎锥以为是自己泄露了消息,那么他就会失去朱慎锥的信任,没了信任,他这个首辅还能做得下去么?
“首辅!您说绝无此事,那么您可对天发誓真没此事么?”杨廷麟咄咄逼人,追问温体仁。
温体仁额头微微渗出汗来,他虽然可以指天发誓,可一旦发誓这性质就变了。而且这件事不是小事,是朱慎锥的谋划,他发誓算什么?和朱慎锥唱反调?最多也只能做到矢口否认拖延时间罢了。
“杨爱卿,这个事首辅的确不知,孤也是今天听说,听闻之下很是诧异,居然还有此事?”突然,朱慎锥开口,摆出一副很关切的姿态问道。
杨廷麟向朱慎锥行礼,正色道:“回监国,此事的确有,臣得知后很是愤慨,自我大明万历年间,建奴起兵以来,我大明在辽东同建奴多有交手,却无法御敌导致辽东国土沦丧,当地百姓被掳,实乃国耻!”
“我大明乃泱泱大国,如何能受如此跳梁小丑羞辱?万历到天启年间,三位先帝无不为收复辽东,剿灭建奴为国策,而如今崇祯朝也是如此,朝廷上下恨不得食建奴其肉,啖其血!以复辽东!”
“臣身为明臣,同建奴不共戴天,但凡有同建奴议和者,当为国贼也!辽东更本就是我大明国土,当光复之,哪里能任凭辽东沦落敌手,百姓受其屈辱的事发生?臣不才,臣恳请监国严查此事,处置国贼,集我大明之力光复辽东!”
“好!说的好!”朱慎锥大声叫好,甚至站起了身:“这话直接说到孤心里去了,杨爱卿不愧是国之铮臣,朝廷栋梁!如有意同建奴议和者,的确是为国贼,当严惩之,只是这国贼究竟何人?爱卿可知晓?”
“这……。”杨廷麟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他总不能说国贼就是你朱慎锥吧?他虽是御史,也有风闻奏事之权,可却没有真凭实据,而且这件事也只是略知皮毛,听到了些风声罢了。
“怎么?爱卿不知?没关系,你是御史,风闻奏事是你的职责。”朱慎锥体贴地为对方解释了一句,接着对温体仁严肃道:“温先生,你是首辅,此事内阁当严查才是!”
“臣明白,臣定会严查!”温体仁连忙表态,老奸巨猾的他哪里不清楚朱慎锥是在为他解围呢,可又奇怪朱慎锥为什么要做出如此鲜明的态度而不是和稀泥。
就在温体仁疑惑的同时,朱慎锥接下来的话让朱慎锥包括杨嗣昌眼睛一亮,他们瞬间就明白了朱慎锥这么做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从这点来看,尽快确定协理京营戎政是理所当然,不光是这个职务,包括属官同样如此,只有把军队被文官抓在手里,这才能够安全。
温体仁对此嗤之以鼻,这些文官好大的胆子,居然拿赵匡胤做例子?难不成他们不知道朱慎锥怎么当的监国?
在他的授意下,手下人当即也站出来反驳,随着众人的争论,一时间朝堂上吵闹不休,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才是对的,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反而是坐着的朱慎锥仿如外人一般,坐在那边非但没生气,还乐呵呵地看着这一幕。
朱慎锥的举动让几个大佬心中觉得奇怪,温体仁略有忐忑,杨嗣昌略有所思,而方逢年、张凤翔、房可壮等人微皱眉头,不明白朱慎锥为何会如此安如泰山?
反而作为朱慎锥心腹的张锡钧却一言不发,站在队列中装着透明人。
等这些人吵闹了片刻后,朱慎锥轻轻咳嗽了一声,一旁站着的李国辅顿时大声喝了声,让殿中安静,随着李国辅的喝止声响起,吵闹的众人终于渐渐停了下来,最终没了声响。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几分道理。”朱慎锥一开口先和稀泥,随后道:“都是为了国事,诸爱卿不必伤了和气。”
朱慎锥向杨嗣昌微微点头,接着看了一眼温体仁,最后把目光落到了龚鼎孳等人身上:“龚爱卿的建议并未有错,何况协理戎政之位的确重要,当然杨先生和温先生还有其他爱卿的话也没错……。”
朱慎锥说了一大通,却云山雾绕依旧没有表态如何,这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朱慎锥笑问:“孤就问一件事,这协理戎政之职对还是不对?谁能回孤?”
“监国,臣以为自然是对的,要不然嘉靖先帝也不会设此职务,而之后历代先帝也都是按例延续。”东林党一派的人当即就表示了态度,其余一些官员也陆续表示类同看法,就连杨嗣昌迟疑之后也表态这个职务还是必须的,温体仁虽然想反对,可温体仁虽是首辅,却也无法完全站到所有文官对面,一时间有些不知怎么说好。
这时候朱慎锥没等温体仁说话,直接先开口为他解围:“既然大家都有了见解,而且此职已是常例,孤身为监国自然也要按例行事。之前因为北方战事,此职一直空悬,而今军队班师回朝,再设是当然的。”
说道这,朱慎锥对王晋武道:“你是总戎,协理戎政之事就这么定了,等选定人员后,你身为总戎当同协理配合,好好整顿京营,平日里更要认真听取协理建议,可知?”
“臣知道,监国如何说,臣就如何做,请监国放心,臣一定好好配合。”王晋武眼皮子都不眨一下,斩钉截铁回道。
朱慎锥很是满意地点头,接着说:“按例,协理戎政当由兵部尚书、侍郎或左右都御史级别官员担任,眼下本兵不适合任此职,西北的流寇依旧未平,兵部事务繁琐,孤以为还是由都察院任职合适些。”
说着,他把目光投向了副都御史房可壮,笑道:“孤觉得房大人倒是一个合适人选,不知房大人可否愿意担任此职呢?”
房可壮根本就没想到会挑中他,一时间却愣住了。可东林党其他人一听却是大喜过望,原本他们还打算在人选上争一争呢,已经暗中摩拳擦掌要夺这个职位了。可现在朱慎锥直接点名了房可壮,而且话里的意思很是明显,就是打算让房可壮来当这个协理京营戎政。
这样的好事简直就是求之不得,一时间东林党诸人笑逐颜开,尤其是最初提议的龚鼎孳等人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急急就说这个人选太合适不过了,房可壮无论是官职还是身份都是最恰当的人选,协理京营戎政之职非他莫属。
就这样,还没等房可壮回过神,朱慎锥一锤定音就敲定了此事,宣布由副都御史房可壮任职协理京营戎政,即刻上任,并要求王晋武配合房可壮,做好京营的工作。
直到拜谢监国,接下此职后,房可壮这才回过神,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协理京营戎政?如此大的馅饼直接砸在了他的脑袋上,实在是有些发晕。
同时房可壮也是高兴莫名,毕竟这个职务不低,更是文官中掌控兵权仅次于兵部尚书的实职,当了协理京营戎政,名义上京营就在自己的手里呢,这不就是他们原本的目的么?心中更是欣喜万分。
在东林党等人高兴的同时,杨嗣昌却不知在想些什么,看着朱慎锥一脸微笑,又丝毫不以为然的表情,再看看对面站着的王晋武眼观鼻鼻观心,对此事毫不在意的姿态,还有躲在人群中根本不说话的张锡钧,再细想刚才朱慎锥的那些话,杨嗣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而温体仁也是一样,眉目中带着若有所思,他的目光下意识和一旁的杨嗣昌碰到了一起,两人眼神交汇瞬间似乎都看明白了些什么,不过很快目光就避了开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说完了这件事,接下来开始讨论其他事务,等一个多时辰后,差不多该说的事都说完了,正准备退朝的时候,杨廷麟站了出来,说有事要奏。
杨廷麟的官职并不高,他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庶吉士出身,之前是翰林院编修,如今是都察院的御史。
“臣听闻朝中有人试图同建奴议和,准备消减辽东军费,放弃辽西防线,不知可有此事?”
“听闻?你从哪里来的听闻?”温体仁直接斥问道,语气严厉之极。
“臣乃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何况臣还听闻此事阁老是赞同的,不知阁老是否能告知此事是真是假?”杨廷麟丝毫不惧温体仁,直接反问。
杨廷麟的话顿时引起一片大哗,许多人面面相觑,露出惊讶之色。
而东林党的几个大佬们却是面带冷笑,一副看热闹的样子,似乎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事,或者说杨廷麟跳出来就是这些大佬们的意思。
“胡言乱语!绝无此事!”温体仁斩钉截铁回道,脸上更是怒气勃发。他心中暗骂不止,这个事并非是假而是真的,之前朱慎锥私下就和温体仁商议过,准备消减辽东军费,废除之前崇祯皇帝征收加派的辽饷,压缩辽东阵线,转攻为守,严守山海关到辽西走廊防线,改变辽东战略。
作为首辅,温体仁是支持朱慎锥做这样的改变,现在大明的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财政到了崩溃的边缘。辽东战事一直持续,每年在辽东的军费居高不下,而且大明在辽东的战略一直保持着进攻和收复失地的态度,这更使得大明在辽东屡败屡战,不断放血。
这样下去,这场战争非但没办法给大明带来好处,反而会让大明越来越虚弱。明知道打不赢还继续打,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改变辽东战略目标,仅仅以山海关一线作为底线,驻守辽西走廊,那么大明的压力会减轻许多,辽东也也不需要养那么多的兵,更不需要耗费巨资去修缮和建立各处防线。
处处设防,等于处处挨打,一仗下来非但没有收益,反而损兵折将耗资百万,这样做根本就没意义。这也是温体仁听了朱慎锥的想法后就表示赞同的原因,只要财政问题不再是问题,那么他这个首辅就好当多了,大明也能从无休止的不断虚弱中缓过来。
这个方案只是设想,还没正式实施,无论是朱慎锥还是温体仁都知道一旦正式宣布会引来许多麻烦。所以在进行中决定一步步来,慢慢改变这个情况,而只做不宣,等时机成熟后再正式宣布。
但没想这件事居然被东林党人给知晓了,温体仁是又气又怒,他倒不是怕杨廷麟的指责,而是怕朱慎锥对自己的态度,一旦朱慎锥以为是自己泄露了消息,那么他就会失去朱慎锥的信任,没了信任,他这个首辅还能做得下去么?
“首辅!您说绝无此事,那么您可对天发誓真没此事么?”杨廷麟咄咄逼人,追问温体仁。
温体仁额头微微渗出汗来,他虽然可以指天发誓,可一旦发誓这性质就变了。而且这件事不是小事,是朱慎锥的谋划,他发誓算什么?和朱慎锥唱反调?最多也只能做到矢口否认拖延时间罢了。
“杨爱卿,这个事首辅的确不知,孤也是今天听说,听闻之下很是诧异,居然还有此事?”突然,朱慎锥开口,摆出一副很关切的姿态问道。
杨廷麟向朱慎锥行礼,正色道:“回监国,此事的确有,臣得知后很是愤慨,自我大明万历年间,建奴起兵以来,我大明在辽东同建奴多有交手,却无法御敌导致辽东国土沦丧,当地百姓被掳,实乃国耻!”
“我大明乃泱泱大国,如何能受如此跳梁小丑羞辱?万历到天启年间,三位先帝无不为收复辽东,剿灭建奴为国策,而如今崇祯朝也是如此,朝廷上下恨不得食建奴其肉,啖其血!以复辽东!”
“臣身为明臣,同建奴不共戴天,但凡有同建奴议和者,当为国贼也!辽东更本就是我大明国土,当光复之,哪里能任凭辽东沦落敌手,百姓受其屈辱的事发生?臣不才,臣恳请监国严查此事,处置国贼,集我大明之力光复辽东!”
“好!说的好!”朱慎锥大声叫好,甚至站起了身:“这话直接说到孤心里去了,杨爱卿不愧是国之铮臣,朝廷栋梁!如有意同建奴议和者,的确是为国贼,当严惩之,只是这国贼究竟何人?爱卿可知晓?”
“这……。”杨廷麟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他总不能说国贼就是你朱慎锥吧?他虽是御史,也有风闻奏事之权,可却没有真凭实据,而且这件事也只是略知皮毛,听到了些风声罢了。
“怎么?爱卿不知?没关系,你是御史,风闻奏事是你的职责。”朱慎锥体贴地为对方解释了一句,接着对温体仁严肃道:“温先生,你是首辅,此事内阁当严查才是!”
“臣明白,臣定会严查!”温体仁连忙表态,老奸巨猾的他哪里不清楚朱慎锥是在为他解围呢,可又奇怪朱慎锥为什么要做出如此鲜明的态度而不是和稀泥。
就在温体仁疑惑的同时,朱慎锥接下来的话让朱慎锥包括杨嗣昌眼睛一亮,他们瞬间就明白了朱慎锥这么做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