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孙元化的这番话让袁崇焕顿时心动,说句实话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从目前收到的消息,从蓟州而入境的建奴八旗就是皇太极亲领的,而且是八旗的精锐和主力。
既然皇太极和八旗主力都在遵化到蓟州一带,那么辽东必然空虚。如果这时候集结辽东的明军主力反其道而行,挥师进攻辽东,哪怕八旗兵再能打也不是军力强盛的辽东各部对手。
再加上皮岛的东江镇配合,两路夹击直取沈阳,哪怕最终拿不下沈阳,收复之前的失地也不难。而且一旦这么做了,皇太极的老巢就危险了,就算皇太极不顾老巢去打京师,如果能拿下沈阳,整个辽东建奴必然崩溃,到时候皇太极就算打下了京师也成了无根之萍,别说六万八旗兵了,就算是十万、二十万又如何?
一旦丢失了老巢,建奴在大明境内根本不足为惧,等到四面八方的勤王兵马一至,把北进草原的大门一关,形成关门打狗姿态,皇太极和他的八旗精锐进退两难,其结局只有败亡的可能。
当然,这么做的话等于放弃了救援京师,风险极大。可俗话说的好,风险越大回报越高,能一战解决辽东问题,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更何况京师哪里有这么好打的?要知道京师还有三大营在呢,这是拱卫京师的京营部队,足有十多万人。
虽然袁崇焕也知道如今的三大营早就不是最初的三大营了,战斗力低下,吃空饷的情况严重,可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不堪凑合凑合拉出三四万人马肯定是有的。
再者,京师周边还有其他卫所军队,紧急调动还能凑出好几万人,而且整个京师内有三十五万人口,如果加上京城郊区的人口足足有八十万。
这么多人,抽调青壮又能组织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凭借这些军队野战虽然干不过皇太极的八旗精锐,可仅仅是守城的绝对没有问题。
大明建国以来,京师不是没被围过,先不说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仅仅嘉靖二十九年的蒙古军队兵临京师,那时候京师同样缺兵少将,不一样挡住了蒙古人么?
此外袁崇焕已经得到消息,蓟州和遵化的情况京师那边已经知道了,崇祯皇帝已开始调动各地军队来京,等到四面八方的勤王明军赶到,皇太极要靠手里的八旗打破京师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越琢磨,越是心动。袁崇焕仿佛看见了他所承诺的五年平辽成了事实,假如按照孙元化的建议,成功的可能极大,一战而解决辽东,彻底灭掉建奴,那么他袁崇焕必然名留青史。
就当袁崇焕为之动心,差一点准备开口同意孙元化的建议时,突然有军士来报,说皇帝派来的天使到了。
连忙中止会议,袁崇焕急急出了帅府,到了外面一眼就看见几个风尘仆仆的人刚刚下马,其中领头的一个是个太监。
“蓟辽督师袁崇焕何在!”那太监一手托着明黄布囊装着的圣旨,用略有尖锐的嗓音开口道。
“臣袁崇焕见过天使……。”袁崇焕连忙上前行礼。
那太监高声说道:“陛下有旨!”
袁崇焕应了一声,这时候下人已抬来香案等物就地摆开,袁崇焕带着部下朝圣旨跪倒,太监取出圣旨展开当众读了起来,圣旨内容并不长,意思也很简单,崇祯皇帝在圣旨中告诉袁崇焕京师方面已做好了准备,兵部已调大同、宣府和各地军队快速赶赴京师,如果来犯的是建奴,那么袁崇焕正好利用“彼劳我逸、彼客我主”的主场优势予以歼灭敌军。
此外,为统一指挥,崇祯皇帝授于袁崇焕调度各路援军之权,务必做到对敌人着实剿杀,令贼人匹马不回的地步。
宣读完圣旨后,袁崇焕磕首领旨,太监正色把圣旨交给了袁崇焕,并叮嘱袁崇焕几句,意思无非是崇祯皇帝对袁崇焕寄予厚望,希望袁崇焕不要让崇祯皇帝失望等等。
接着,袁崇焕派人把来使带下去休息,等太监和前来的人走后,他手拿着刚刚接到的圣旨沉思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出兵蓟州,把皇太极拦在蓟西。
“袁大人!”孙元化没想到袁崇焕没有选择他的建议,反而要带兵千万蓟州寻皇太极交战,顿时大惊。正要再劝,却被袁崇焕严厉的目光给制止了。
接着,袁崇焕直接调兵遣将,点名让最信任的祖大寿领关宁军主力由山海关出兵,直接前往蓟州堵截皇太极的八旗兵。
同时袁崇焕因为有了崇祯皇帝全权指挥的圣旨,他连续又发出了几道命令,让斥候快马把命令下达增援京师的各部军队。
其中命令已出发蓟州的昌平总兵尤世威返回昌平,保护皇陵,宣府总兵侯世禄前往三河防守,防止后金向西奔袭,大同总兵满桂退护京师,只留下保定总兵曹鸣雷同自己和祖大寿所率的关宁军在蓟州汇合。
一道道命令下达后,袁崇焕的目光在众人面前扫过,特意交代大家除了跟随自己前往蓟州的军将和部队外,其余留守各部不得擅动,安心做好辽东的防御,等待后续命令,如有违背,他袁崇焕必然不饶。
说着这些话,袁崇焕最终把目光落到了孙元化的身上,孙元化心中一沉就明白袁崇焕这话表面是说给大家听的,实际上却是告诫自己。
等安排完后,袁崇焕摆手让众人退下各自准备,两个时辰后先锋先行,主力半日后出动,众人应声称喏,陆续离开了帅府,而这时候正要跟着一起离开的孙元化却被袁崇焕给喊住了。
“初阳!”
“大人对下官有何吩咐?”孙元化停下脚步,转身问道。
袁崇焕向他招招手,示意孙元化在他身边坐下,孙元化走到近前,在袁崇焕的下首坐下。
“初阳是否埋怨我未采纳你的建议?”没了外人,袁崇焕的语气很是缓和,轻声问。
孙元化默默摇头,却不说话。
袁崇焕叹了口气:“初阳呀,你的建议的确不错,如能成,不仅能直捣黄龙,甚至还可一战而定辽东。可是刚才天使送来的圣旨你也看见了,陛下已有决断,命我火速增援,并统领各部军力歼敌建奴,我虽是蓟辽督师,可陛下才是大明天子,我身为臣子,陛下的决定如何能违背?”
“可是袁大人,如果回援京畿先不说能不能在蓟西挡住建奴南下,哪怕就算勉强挡住,以建奴八旗凶悍,我关宁军必然损失巨大。此外,建奴也不会傻傻等着我军截断其去路,一旦提前西进或者南下,直接进入京畿,以骑兵的速度根本不是我步军能追得上的,到时候必然被建奴牵着鼻子走。”
“袁大人,您领兵已久,同建奴交手多年,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建奴主力就在蓟州,哪怕我关宁军不回援,以京畿我明军各部力量守住京师绝对没有问题,而建奴倾巢而出,辽东空虚是必然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只要我部趁此机会挥师东进,辽东必平!”
“我知道,我知道……。”见孙元化依旧想劝服自己,袁崇焕叹声点头,他安慰了孙元化几句,说道:“伱的想法自然是好的,可身为臣子却又不能这样做,如陛下未有圣旨,或尚可一试,可陛下的圣旨都到了,难不成我能违旨行事么?如这样的话,陛下必然不会饶我,等到那时候,我就算有再大功劳也必然获罪夺职啊!”
孙元化急道:“袁大人,如抗旨不尊,固然有这个可能,但集结辽东军力一举平定辽东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如果放过就再也不会有了。而且只要袁大人能在辽东一战而定,皇太极其八旗主力肯定不战自溃,京师之危也就解了。到时候哪怕陛下怪罪袁大人,那也是值得的,更何况陛下对袁大人一向信任有加,只要袁大人能做到平定辽东,付出一些代价,想来陛下最后也能想明白,不会问罪于大人啊!”
“万一呢?”袁崇焕反问:“万一不救京畿,挥军东进却未能灭掉建奴,而京畿又被建奴围攻,陛下会如何想?满朝文武又如何想?这天下人又如何看待我袁崇焕?难道你能确保不救援京畿东进沈阳一定能胜?如到那一步,我袁崇焕如何向陛下,向大明,向天下交代?”
“初阳呀,天下事哪里有你想象的这么容易,尤其是眼下的事不仅仅只是兵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身为蓟辽督师,不能随心所欲,只看着眼前战局啊!”
袁崇焕的话带着一丝无奈,其实他如何不知道孙元化的建议是对的呢?可就和他说的那样,他只是蓟辽督师,不是大明的皇帝,他根本不敢冒这个风险,一旦出了点差错,那么大明就完了,而他袁崇焕也必然被世人所唾弃。
自从来辽东领军以来,从最初的监军做到兵备道,再从兵备道做到巡抚、经略和现在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几乎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拥有的越多,顾虑也就越多,考虑方方面面,他已没有刚刚来辽东时候的冒险精神了,更何况崇祯皇帝又给了他这么一道圣旨,假如他抗旨不遵不顾京畿安慰硬要去打辽东的话,先不说能不能达到目的,就算真的赢了,仅凭这点他袁崇焕就落不到好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从目前收到的消息,从蓟州而入境的建奴八旗就是皇太极亲领的,而且是八旗的精锐和主力。
既然皇太极和八旗主力都在遵化到蓟州一带,那么辽东必然空虚。如果这时候集结辽东的明军主力反其道而行,挥师进攻辽东,哪怕八旗兵再能打也不是军力强盛的辽东各部对手。
再加上皮岛的东江镇配合,两路夹击直取沈阳,哪怕最终拿不下沈阳,收复之前的失地也不难。而且一旦这么做了,皇太极的老巢就危险了,就算皇太极不顾老巢去打京师,如果能拿下沈阳,整个辽东建奴必然崩溃,到时候皇太极就算打下了京师也成了无根之萍,别说六万八旗兵了,就算是十万、二十万又如何?
一旦丢失了老巢,建奴在大明境内根本不足为惧,等到四面八方的勤王兵马一至,把北进草原的大门一关,形成关门打狗姿态,皇太极和他的八旗精锐进退两难,其结局只有败亡的可能。
当然,这么做的话等于放弃了救援京师,风险极大。可俗话说的好,风险越大回报越高,能一战解决辽东问题,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更何况京师哪里有这么好打的?要知道京师还有三大营在呢,这是拱卫京师的京营部队,足有十多万人。
虽然袁崇焕也知道如今的三大营早就不是最初的三大营了,战斗力低下,吃空饷的情况严重,可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不堪凑合凑合拉出三四万人马肯定是有的。
再者,京师周边还有其他卫所军队,紧急调动还能凑出好几万人,而且整个京师内有三十五万人口,如果加上京城郊区的人口足足有八十万。
这么多人,抽调青壮又能组织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凭借这些军队野战虽然干不过皇太极的八旗精锐,可仅仅是守城的绝对没有问题。
大明建国以来,京师不是没被围过,先不说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仅仅嘉靖二十九年的蒙古军队兵临京师,那时候京师同样缺兵少将,不一样挡住了蒙古人么?
此外袁崇焕已经得到消息,蓟州和遵化的情况京师那边已经知道了,崇祯皇帝已开始调动各地军队来京,等到四面八方的勤王明军赶到,皇太极要靠手里的八旗打破京师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越琢磨,越是心动。袁崇焕仿佛看见了他所承诺的五年平辽成了事实,假如按照孙元化的建议,成功的可能极大,一战而解决辽东,彻底灭掉建奴,那么他袁崇焕必然名留青史。
就当袁崇焕为之动心,差一点准备开口同意孙元化的建议时,突然有军士来报,说皇帝派来的天使到了。
连忙中止会议,袁崇焕急急出了帅府,到了外面一眼就看见几个风尘仆仆的人刚刚下马,其中领头的一个是个太监。
“蓟辽督师袁崇焕何在!”那太监一手托着明黄布囊装着的圣旨,用略有尖锐的嗓音开口道。
“臣袁崇焕见过天使……。”袁崇焕连忙上前行礼。
那太监高声说道:“陛下有旨!”
袁崇焕应了一声,这时候下人已抬来香案等物就地摆开,袁崇焕带着部下朝圣旨跪倒,太监取出圣旨展开当众读了起来,圣旨内容并不长,意思也很简单,崇祯皇帝在圣旨中告诉袁崇焕京师方面已做好了准备,兵部已调大同、宣府和各地军队快速赶赴京师,如果来犯的是建奴,那么袁崇焕正好利用“彼劳我逸、彼客我主”的主场优势予以歼灭敌军。
此外,为统一指挥,崇祯皇帝授于袁崇焕调度各路援军之权,务必做到对敌人着实剿杀,令贼人匹马不回的地步。
宣读完圣旨后,袁崇焕磕首领旨,太监正色把圣旨交给了袁崇焕,并叮嘱袁崇焕几句,意思无非是崇祯皇帝对袁崇焕寄予厚望,希望袁崇焕不要让崇祯皇帝失望等等。
接着,袁崇焕派人把来使带下去休息,等太监和前来的人走后,他手拿着刚刚接到的圣旨沉思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出兵蓟州,把皇太极拦在蓟西。
“袁大人!”孙元化没想到袁崇焕没有选择他的建议,反而要带兵千万蓟州寻皇太极交战,顿时大惊。正要再劝,却被袁崇焕严厉的目光给制止了。
接着,袁崇焕直接调兵遣将,点名让最信任的祖大寿领关宁军主力由山海关出兵,直接前往蓟州堵截皇太极的八旗兵。
同时袁崇焕因为有了崇祯皇帝全权指挥的圣旨,他连续又发出了几道命令,让斥候快马把命令下达增援京师的各部军队。
其中命令已出发蓟州的昌平总兵尤世威返回昌平,保护皇陵,宣府总兵侯世禄前往三河防守,防止后金向西奔袭,大同总兵满桂退护京师,只留下保定总兵曹鸣雷同自己和祖大寿所率的关宁军在蓟州汇合。
一道道命令下达后,袁崇焕的目光在众人面前扫过,特意交代大家除了跟随自己前往蓟州的军将和部队外,其余留守各部不得擅动,安心做好辽东的防御,等待后续命令,如有违背,他袁崇焕必然不饶。
说着这些话,袁崇焕最终把目光落到了孙元化的身上,孙元化心中一沉就明白袁崇焕这话表面是说给大家听的,实际上却是告诫自己。
等安排完后,袁崇焕摆手让众人退下各自准备,两个时辰后先锋先行,主力半日后出动,众人应声称喏,陆续离开了帅府,而这时候正要跟着一起离开的孙元化却被袁崇焕给喊住了。
“初阳!”
“大人对下官有何吩咐?”孙元化停下脚步,转身问道。
袁崇焕向他招招手,示意孙元化在他身边坐下,孙元化走到近前,在袁崇焕的下首坐下。
“初阳是否埋怨我未采纳你的建议?”没了外人,袁崇焕的语气很是缓和,轻声问。
孙元化默默摇头,却不说话。
袁崇焕叹了口气:“初阳呀,你的建议的确不错,如能成,不仅能直捣黄龙,甚至还可一战而定辽东。可是刚才天使送来的圣旨你也看见了,陛下已有决断,命我火速增援,并统领各部军力歼敌建奴,我虽是蓟辽督师,可陛下才是大明天子,我身为臣子,陛下的决定如何能违背?”
“可是袁大人,如果回援京畿先不说能不能在蓟西挡住建奴南下,哪怕就算勉强挡住,以建奴八旗凶悍,我关宁军必然损失巨大。此外,建奴也不会傻傻等着我军截断其去路,一旦提前西进或者南下,直接进入京畿,以骑兵的速度根本不是我步军能追得上的,到时候必然被建奴牵着鼻子走。”
“袁大人,您领兵已久,同建奴交手多年,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建奴主力就在蓟州,哪怕我关宁军不回援,以京畿我明军各部力量守住京师绝对没有问题,而建奴倾巢而出,辽东空虚是必然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只要我部趁此机会挥师东进,辽东必平!”
“我知道,我知道……。”见孙元化依旧想劝服自己,袁崇焕叹声点头,他安慰了孙元化几句,说道:“伱的想法自然是好的,可身为臣子却又不能这样做,如陛下未有圣旨,或尚可一试,可陛下的圣旨都到了,难不成我能违旨行事么?如这样的话,陛下必然不会饶我,等到那时候,我就算有再大功劳也必然获罪夺职啊!”
孙元化急道:“袁大人,如抗旨不尊,固然有这个可能,但集结辽东军力一举平定辽东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如果放过就再也不会有了。而且只要袁大人能在辽东一战而定,皇太极其八旗主力肯定不战自溃,京师之危也就解了。到时候哪怕陛下怪罪袁大人,那也是值得的,更何况陛下对袁大人一向信任有加,只要袁大人能做到平定辽东,付出一些代价,想来陛下最后也能想明白,不会问罪于大人啊!”
“万一呢?”袁崇焕反问:“万一不救京畿,挥军东进却未能灭掉建奴,而京畿又被建奴围攻,陛下会如何想?满朝文武又如何想?这天下人又如何看待我袁崇焕?难道你能确保不救援京畿东进沈阳一定能胜?如到那一步,我袁崇焕如何向陛下,向大明,向天下交代?”
“初阳呀,天下事哪里有你想象的这么容易,尤其是眼下的事不仅仅只是兵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身为蓟辽督师,不能随心所欲,只看着眼前战局啊!”
袁崇焕的话带着一丝无奈,其实他如何不知道孙元化的建议是对的呢?可就和他说的那样,他只是蓟辽督师,不是大明的皇帝,他根本不敢冒这个风险,一旦出了点差错,那么大明就完了,而他袁崇焕也必然被世人所唾弃。
自从来辽东领军以来,从最初的监军做到兵备道,再从兵备道做到巡抚、经略和现在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几乎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拥有的越多,顾虑也就越多,考虑方方面面,他已没有刚刚来辽东时候的冒险精神了,更何况崇祯皇帝又给了他这么一道圣旨,假如他抗旨不遵不顾京畿安慰硬要去打辽东的话,先不说能不能达到目的,就算真的赢了,仅凭这点他袁崇焕就落不到好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