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坦克最强大的是机动性!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客户李云龙第一百四十九章  坦克最强大的是机动性!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小鬼子这是··”

    泽县以南阵地。

    一位八路军炮兵连长,举着望远镜看着眼前鬼子的阵地,眼角跳了跳。

    鬼子在这边布置雷场,修建反坦克水泥桩。

    他们是来前线实地考察情况的。

    虽然坦克部队有能力自行处理地雷,处理反坦克工事的能力,但对后勤要求很高,还需要提前准备。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所以炮兵也有处理地雷的战术,为此上级派了两人过来。

    毕竟无论是火炮密集覆盖摧毁雷场,还是重炮摧毁反坦克拒马和水泥桩阵地,都需要实际的地图资料数据,这些东西,还真不是一般的军官能搞定。

    部队大部分连排级别军官,虽然经过了后方的为期半年的军事教育,但专业性上,依旧不足以满足部队对军官文化水平和军事能力的需求。

    但此时他们看见鬼子的阵地,以及侦查兵观察到的鬼子雷场部署····

    “当我们是傻子?”

    “还是,他们根本就没仔细研究过缴获的谢尔曼坦克?”

    这位炮兵连长忍不住吐槽。

    “不知道。”

    一旁一起过来的一位炮兵连长也是无语。

    按理说,

    鬼子作为一支现代化的部队,一支职业化的军队,论专业性,是彻底碾压八路军的,这是即便目前,也是事实。

    鬼子几十年前,就组织了专业的大量军事学校,培训高级中级军官,培训部队需要的技术人材,培训参谋官,成体系的培训士兵。

    而自家部队,

    即便是现在,培训体系依旧没有完善。

    具体是,因为缺乏人才,教官数量不足,只能从部队里逐批次培训。

    而鬼子,那是真的,全部军官都出自军校培训,军事知识理论甩他们一箩筐,虽然有些落伍,但也不应该这么蠢啊。

    “这些鬼子··”

    “真以为,坦克只能顺着大路前进?”

    “真以为,一米高的坡度,就能挡住坦克?”

    这位炮兵连长目瞪口呆。

    他只是一个炮兵连长,对坦克的部队了解不多,但也知道,谢尔曼坦克的垂直垮坡度能力绝对超过了一米,如果辅助地形铲,甚至可以跨越两米甚至更高的陡坡。

    至于石质地形。

    拜托。

    地形爆破,对军队来说,很难么?

    鬼子是不知道,如今刚刚装备部队的155火炮,可以一炮摧毁任何土木工事,但破坏地形,构筑出一条坦克可以通过的通道。

    120迫击炮都可以做到了。

    更别说,穿甲能力更强的坦克火炮,或者KV2上面的152怪物。

    又不是一年前的部队了!

    鬼子也缴获不少辆谢尔曼了,甚至连虎式都缴获了一辆,也不至于这么拉吧,连最基本的越野越障碍能力都没测出来?

    再说了。

    阿登森林战役,八路军都开始大量研究了,而且是必考课,鬼子作为德国人的盟友,不会都没研究吧?

    竟然,仅仅只在重要路段,核心区域,不止一些掩体和工事,铺设一些雷场。

    鬼子当坦克是卡车呢?

    “不知道。”

    装甲连连长眼角直跳。

    他感觉,很不爽。

    作为一名老红军,他曾经以为,鬼子是一只强大的军队,在一开始的抗战中,鬼子也表现的确实如此,无论是指挥水平,还是士兵水平,都超过了部队。

    这是无法反驳的事实。

    一部分精锐军官带来的闪光,李云龙,丁伟,陈旅长等,无法掩盖全军对比下,大规模的差距。

    其实很正常。

    鬼子几十年建设的军队体系,指挥水平和军事素质怎么可能比部队要差?

    但是··

    眼前这些工事,实在是很难想象,是鬼子部署出来的。

    “看来。”

    第一位炮兵连长琢磨出味道来了,语气不屑:

    “小鬼子还没摆正态度,还在想着过节省日子呢。”

    “看来是的。”

    第二位连长点头同意。

    冀南地区大战,已经超过半年了,期间无论是己方,还是鬼子,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鬼子他们不太清楚实际损失数字,据说伤亡总数堪比整个华北方面军曾经的巅峰兵力,玉碎,也就是被干掉的人,超过了第一军巅峰时期的兵力。

    但己方,

    他们就很清楚了。

    坦克的损失都超过一千三百辆了!

    损失惨重!

    部队伤亡也不少,半年时间,牺牲战士接近一万人,伤亡数字也高达六万多,

    同样的伤亡惨重。

    好在如今部队医疗水平很高,药物,都不能说充足了,绝大部分伤员都能及时的治疗,并且状态完好的回归部队。

    经历了这么巨大的损失,部队已经彻底重视起来,几乎每周都要进行战术总结,并且总部亲自派人监督,甚至副老总都好几次亲自弹雨营连级战术讨论。

    而鬼子···

    根据情报,

    在被坦克欺负了近半年之后,新式反坦克火炮依旧没有服役,新式坦克也没有出工厂,但鬼子近期,还是补充了大量反坦克地雷,以及,更多的刺雷。

    还有大量水泥。

    他们以为,战斗会激烈一些。

    但没想到。

    鬼子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这一场几乎看不到头的消耗战中,比起武器弹药和物资,人其实更加珍贵。

    “开始进攻了。”

    在两位炮兵连连长的注视下,在宽达五公里的泽县以南阵地上,十五辆坦克,带着一千多人向鬼子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后方,

    四门120迫击炮不间断开火,将一枚枚重炮炮弹投射进入鬼子阵地,卷起一蓬蓬爆炸火球。

    ···

    “十五辆坦克。”

    井下大佐第一时间受到了前线的汇报。

    敌人出动了十五辆坦克,以及一千多人的地面部队,在数门重炮的掩护下,开始向阵地发起进攻。

    “命令。”

    井下大佐在说完命令后,突然沉默了一会。

    他心里在回忆。

    长达六个月的鏖战中,虽然华北地区蝗军损失惨重,

    玉碎近十万,受伤人数超过巅峰时期的华北方面军,消耗的武器弹药和物资,更是超过了往年帝国民国派遣军一年的消耗。

    但帝国实力却是在增加。

    一座座新的钢铁厂,火炮工厂,坦克工厂开始投入生产,一辆辆新式坦克走出工厂,一门门新式大炮进入蝗军服役。

    而敌人也在变化。

    坦克更多。

    部队组织更成熟。

    以及,

    越来越精锐,越来越多的坦克车组。

    还有。

    越来越强大凌厉的攻势,逐渐改变的战术。

    “十五辆坦克。”

    没有继续说自己接下来的命令,井下大佐语气凝重的复述了一句敌人参与进攻的坦克数量。

    现在是十月中旬。

    距离四月份,对面第一次拿出来坦克,已经过去六个月。

    这六个月来,八路一直都是散兵进攻,一辆或者几辆坦克,加上一些地面部队,零星散乱的进攻,而且进攻深度很低。

    很少集中坦克,学习欧洲的闪电战战术,大纵深穿插,。

    后方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讨论了很多。

    为何敌人不使用闪电战。

    有说后勤能力不足的。

    有说华北地区道路不足以支持的。

    还有说,人员素质无法满足的,

    井下大佐不知道哪一种是真的,但他知道,敌人现在不用,不代表今后不用,比如现在,敌人开始增加单次进攻的时候,坦克数量了。

    还好,帝国也已经适应了如何应对坦克进攻,即便是,大量坦克进攻。

    虽然还远无法应对集群坦克进攻,比如德国人那种数百辆坦克集群使用的进攻强度,但敌人虽然有足够多的坦克,但似乎没有能力组织如此庞大的进攻能力。

    井下大佐松了一口气。

    “命令。”

    他继续下达命令:

    “第一步兵大队,坚守第一道阵地。”

    “第二,第三步兵大队,部署在第二,第三道阵地。”

    如何防御敌人的坦克进攻。

    一直以来,井下大佐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坦克有强大的火力,厚实的装甲,再加上步兵的辅助,进攻能力极强,靠一两个掩体和工事,靠一些地雷,靠一些水泥掩体,是挡不住的。

    尤其是成群结队的坦克。

    只能延迟和消耗而已。

    除非,他能有反坦克火炮···

    不过,蝗军和对面鏖战半年之久,也发现坦克的进攻距离是有极限的,坦克能携带的弹药,是有限的,坦克是很容易出现故障的。

    所以,

    只要有足够多的纵深,一层阵地,两层阵地,三层阵地···坦克的攻势就会被一层层工事削弱,就会给敢死队足够的机会,会被一辆一辆的消耗。

    最终被淹没。

    之前,部队缺乏建造反坦克工事的能力,和地雷,所以无法实施类似战术——至少,得有足够对坦克形成威胁的武器。

    刺雷虽然有效,但太单一了,也容易防御,对阵地要求极高。

    但现在··

    他有了地雷,有了足够多的水泥掩体,足够多的刺雷。

    这一次··

    “敌占领第一道阵地后,第一步兵大队立刻撤退至第四道阵地。”

    “炮兵大队,准备随时火力支援。”

    井下大佐继续命令。

    这一次,他不仅仅准备了四道阵地。

    还不包括后续的炮兵阵地——随着国内产能的提高,他的连队,装备了六门九一式105榴弹炮!

    虽然榴弹炮很难对坦克有威胁,但对于步兵威胁很大。

    没了步兵的坦克,就像拔了毛的鸡。

    毫无威胁。(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客户李云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客户李云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客户李云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