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当赵刚向副总指挥一行人介绍陆战一团的各类装备时,坐在观众席中部的旅长用自己的手肘怼了怼黄河的胳膊。
“话说,坦克的养护问题怎么解决。”
“别到时候弄成有人开,坏了趴窝了没人修理。咱们八路军刚过上富裕日子,但还没奢侈到装备坏了就扔掉的地步。”
旅长没开过坦克,也没有指挥装甲部队作战的经验。但作为一名见多识广的指挥员,他十分敏锐地指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越是现代化的装备对后勤人员的要求越高,像坦克这种集合了机动性、防护性和火力于一体的装备,普通的战士和维修工根本玩不转。
好在唤醒勇虎系统随车提供了详细的使用手册与技术手册,陆战一团的同志们又是来自各级部队的精锐,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强的惊人。
再加上边区摩托学校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上述问题自然早已迎刃而解。
“维修的问题不用担心,陆战一团的机动战斗连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培训,他们现在可以独立进行基本的维修与保养。”
“你再看看咱们左前方的房子,那里是他们团专门建立的维修车间,里面包含了吊装等维修坦克的设备。”
“这里算是一个试点,等培训彻底结束后教官们的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就可以在全军推广。”
听到黄河的回答后,旅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当前蝉式的数量不足,只能优先满足陆战一团的训练需要。
可日后早晚有一天三大主力都会装备各型号的坦克,他询问后勤的事情也算是未雨绸缪。
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等边区把鬼子彻底推下海后,部队里有可能会冒出多个「装甲专家」。甚至某位在四爷那边的指挥员,极有可能会升级为「装甲奇才」。
李云龙的成长经历也会发生改变,作为八路军首任空降部队的指挥员,他很有可能在战争结束前成为「空降作战专家」。
至于肩膀上扛几颗星星,能不能成为等同斯图登特一样的大师级别,那就得看陆战一团最终能扩建成什么规模的部队。
就在旅长和黄河聊天的期间,赵刚腰间的便携式通讯器有了动静。他先是停止讲解并且示意老总们稍作等待,紧接着将通讯器的声音调到最大。
很快,老李粗犷的声音回荡在观众席的上空。
“报告首长!八路军陆战一团已经做好了演习的一切准备工作!请指示!”
闻言,副总指挥接过通讯器,他面色严肃的下令道:
“好!演习正式开始!”
“李云龙,今天三大主力大部分旅级以上的指挥员都在现场。好好表现,让大伙看看你们团真正的实力!”
“是!保证完成任务!”
······
对话结束,李大团长示意身前的战士们开始登机。
为了保证演习的真实性与安全性,所有人穿戴了全套装备并且提前进行了检查工作。收到自家团长的命令,同志们迅速按照平日训练时的分组登机。
地勤小组同样提前完成了故障排查,机舱内很快便响起了常校长的声音。
“各机组注意!各机组注意!演习正式开始!所有人按预定顺序依次起飞!”
一分钟后,李云龙所在的空中霸主开始缓慢前进,从停机坪向着跑道驶去。
到达起始点,整架运输机稍微停顿便开始加力,两侧发动机的四个螺旋桨也越转越快,就连远方的观众席也可以听到巨大的噪音。
由于运输机加滑翔机的重量很大,所以需要特质的跑道用来加速才能顺利起飞。整个飞行的过程充满了暴力美学,颇有几分力大砖飞的既视感。
当六架运输机在武宿机场的上空组成编队后,便带着战士们朝南方飞去。
眼瞅着飞机消失在视野中,赵刚先是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紧接着对身后的大佬们解释道:
“为了模拟真实的空降作战,运输机会带着部队飞行一段时间。”
“差不多十分钟,参加演习的战士们就会在基地训练场的上空开始伞降或者机降。”
听到赵刚的讲解,副总指挥点头表示理解。
随后他扭头看了看身后,对着那些还未从震惊状态恢复过来的指挥员们问道:
“各位,第一次看陆战一团演习的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大开眼界?”
“哈哈,我今年五月的状态比你们好不了多少,生怕李云龙那个小子带着我的精锐部队从高空上掉下来。”
“老徐、小刘,你们俩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运输机还有十分钟才能回来,咱们在这干发呆也没什么意思。”
突然被副总指挥点到名,103赶紧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如果按照年龄给所有观看演习的指挥员排名,他的名次绝对在倒数的行列中。放眼全场,在场比他小的只有冀中一分区的杨司令。
年轻,就意味着会相对感性一些。
看到八路军有如此先进的兵种和高科技产物,他发自内心地为部队感到高兴。
作为一名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指挥员,他还想起了那些倒在转移路上的战友,为同志们没能亲眼见证今天而感到惋惜。
如果当时红军有现在的实力,也许根本不需要走那两万五千里。
“我认为在空降兵这一领域,咱们已经走到了各大军事强国的面前。我在北边学习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从未听说坦克还能空降的可能性。”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到陆战一团执行任务,能跟这支部队并肩作战我感到十分光荣。”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参与到空降部队的作战中,亲身体验一次作为一名伞兵的感受。”
此话一出,大佬们纷纷露出笑容。
很明显,想试试从天而降的人可不是少数。但奈何身体素质和部队的原因,他们脑海里的想法大概率没有机会实现。
似乎是看出了自家部下的悲伤,林中猛虎居然难得破例打趣道:
“就你还想体验做伞兵的感觉?我记得你不是一上飞机就头晕吗?那个状态跳下去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陆战一团可是技术兵种,你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的都是步兵的战术,单从专业上来说就不对口。”
“你去干什么?教李云龙怎么擦皮鞋吗?”
一段连珠炮般的吐槽,让103暂时忘记了忧伤。他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露出了略显不好意思的笑容。
刚刚光顾着向往天空,却忘记了自己晕机的事实。
陆战一团不仅是总部的直属特种部队,也是空军的下属单位。自己一个上飞机就头晕的人,估计这辈子都不会跟空军扯上关系。
103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在场众人纷纷看向步兵专家。
大家基本上都是跟着部队一起改组成八路军的老同志,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对方跟李云龙的师生关系。
“虽然我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陆战一团起飞,但我平时给李云龙开小灶的时候可没少讨论各种战术的可能性。”
“包括接下来空降坦克的用法,也有一部分我的心血在里面。”
“要问我对于咱们八路军唯一一支空降部队的看法,我只能说除了骄傲和自豪以外没什么别的想法。”
上述的回答并没有超出众人的预期,人家师徒两个私下有交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许是对大家的反应不满意,步兵专家决定再加一点猛料。
“同志们,你们可千万别因为陆战一团接触坦克的时间不久而有轻视的心理。”
“如果把现在的李云龙放到当年的昆仑关,他的表现绝对不会输给果脯的装甲指挥官。那小子现在就像一块海绵,学习能力远超你们的想象。”
“大家一定要仔细观摩,接下来的演习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经过步兵专家的爆料,大佬们再次提高了对演习的期待度。
就连黄河也有些兴奋,毕竟把蝉式交付给李云龙后,他一直在忙通讯网络和装甲列车的相关工作。
空降坦克能在对方手里玩出什么花来,他在心里也要打个问号。
······
经过十分钟的飞行,六架空中霸主拉着哈米尔卡滑翔机回到了武宿机场的上空。
逐渐逼近目标区域后,运输编队开始缓慢且有序地下降高度,准备执行伞降和机降作业。
机舱里,陆战一团的战士们也开始最后的检查工作。飞行员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待常校长的命令便开始分离滑翔机。
“各机组注意!接下来按照编号顺序依次释放滑翔机!一号,开始释放!”
此话一出,第一架运输机机尾的钢索脱钩。装载着蝉式坦克和战士们的哈米尔卡开始滑翔,朝着目的地逐渐下降高度。
顺利完成分离工作后,运输机的舱门随着指示灯开启。
照常听完自家团长的叮嘱后,队列最前段的魏大勇轻车熟路地跳出舱门。不管是日常训练还是作战任务,和尚永远是全团第一个跳伞的人。
短短几分钟,武宿机场的上空便漫天都是巨大的白色伞盖,整个过程丝滑无比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顺利完成任务后,运输机在空中开始调整角度,只要平安落地飞行员们就可以结束今天的全部演习。
在大佬们的注视中,第一架哈米尔卡滑翔机成功落地。
也许是因为载重量太大的原因,滑轮在接触地面的一瞬间,居然带着机体向上弹起了一定的高度。
好在它拥有足足三十四米的机翼和结实的机身,虽然过程看起来惊险无比,但最终还是顺利地完成了着陆。
落地以后,最先出来的并不是坦克,而是十几名从侧面舱门冲出来的战士。他们手持着武器冲向适合防守的位置,在第一时间进入高度警戒的状态。
于此同时,滑翔机的机头从内部被人打开,一个供坦克出入的通道呈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根据战士们熟练的操作流程,远方观看演习的大佬们可以断定,陆战一团平日里的训练强度绝对不低。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做到如此程度,一定是天赋和努力共同的结果。
片刻后,伞降部队处理好了各自的降落伞,开始陆续地向机降部队的位置靠拢。
“张大彪!统计非战斗减员!”
“邢志国!我带战士们跟1~3号坦克走!你带人跟随4~6号坦克!”
“五分钟以后立刻出发,部队要赶紧动起来向预定的进攻区域前进,时间就是生命!”
看着上百位战士在自家团长的指挥下迅速行动,身处观众席的赵刚清了清嗓子便开始烂熟于心的讲解。
“任何一次伞降行动都讲究突然性,我们团每次都会争取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位置,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本次演习将地点设置为驻蒙军的腹地,考虑到对方的机动性和大量的伪军眼线,部队的行动速度需要比往日更快一些。”
话音刚落,副总指挥就看到少部分战士跳上了坦克。
其中李云龙坐在编号一号的坦克右侧,而邢志国则是坐在编号四号的右侧,没有位置的战士只能跟在后方跑步前进。
大约推进了一公里后,队伍停了下来,所有乘坐坦克的士兵统一从左侧下车。
不等任何一位首长提出疑问,负责讲解战术的赵刚主动开口解释道:
“坦克仅在预计不会交火的移动中搭载士兵,李云龙和邢志国身为正副团长,按照作战条例应该分别搭成两个坦克排长的头车。”
“之所以坐在右侧,是为了靠近坦克车长舱盖的位置,便于随时跟对方沟通。二人的对侧是负责指挥同乘步兵的火力组组长,他的任务是引导一挺轻机枪和两挺步枪射击。“
“所有人从左侧下车,是为了让驾驶员看到每一位步兵离开坦克,以防误伤友军的情况发生。如果战事紧急,战士们会从两侧下车,并且由指挥员向车长汇报。”
观众席上的大佬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己方的坦克,听到仅仅是搭车和下车就有如此多的门道后皆是啧啧称奇。
毕竟以前研究的都是怎么干掉鬼子的坦克,根本没想过其中的细节。
在众人的视野中,步兵们再次集合到了坦克的后方。不过有些奇怪的是,战士们并没有散开而是聚集得很密集。
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们便发现陆战一团的同志们一边前进一边调整队形,最终跟随坦克一起发起了冲锋。
“我们团把进攻的过程按照地区划分成了四个区域。这些区域分别是进攻出发地区、冲击出发地区、队形展开地区和交火地区。”
“进攻出发地区一般是距离敌人一线阵地较远的位置,那里并不适合让步兵开始冲锋,毕竟血肉之躯不能一直保持冲锋的状态。”
“所以进攻出发地区与敌人的阵地之间,还需要一个专门给步兵们完成冲锋前准备的区域,也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冲击出发地区。”
“负责跟坦克一起进攻的步兵,并不是从进攻开始的那一刻就摆好固定的战斗队形。他们需要根据敌人的火力分配实时做出改变,这个过程中可以稍微贴近一些,以便保持联络和救援。”
“等调整结束后,坦克的部队就来到了交火区,接下来就是正式进攻的时间。”
赵刚细致入微的分段式讲解,让大佬们十分轻松地理解了陆战一团的战术细节。其实上述的所有步骤,说白了就是最基本的步坦协同作战。
该战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两个兵种的优势,互相弥补对方的缺点,最终达到1+1>2的效果。
就比如坦克火力强大,装甲也足已抵挡住大部分鬼子步兵的射击,还有强于肉眼的观瞄设备。
步兵的火力虽然比较弱,但是胜在体积小运动灵活,并且老兵的视野绝对比坦克里要好的多。
各取所长的话,坦克可以发扬火力的优势,轻易地摧毁日军的工事和掩体,可以在任何时间对鬼子们进行压制。
如此以来,步兵就可以无伤或者轻伤接近敌人,与敌人进行近距离的战斗。
步兵则是负责观察和指示,并为坦克提供近身以及视野盲区的警戒。
毕竟永远不能让装甲车辆独立行动,不然敌人可能会利用死角靠近坦克。万一陆战一团的空降坦克让鬼子提前开发出了刺雷,岂不是会挨上一发太君快乐棒。
除了提供警戒,步兵还可以进入建筑物、树林等坦克不便进入的位置清理敌人,尽可能排除有老阴比偷袭的可能性。
其实步坦协同在陆军战术里不算特别高端的存在,但前提是部队拥有先进的通讯装置。
就拿德三的三号、四号坦克来举例,它们在战争前期的性能并不算太出众。正是由于每台坦克都有无线电的原因,才能让两兄弟在战争中所向披靡。
一支协同作战的部队里,坦克与坦克之间、坦克与步兵之间如果拥有足够的通讯工具,那么即使队伍的规模很庞大,组织的难度也不会太高。
而陆战一团刚好就有上述的条件。
作为八路军最精锐的部队,战士们甚至可以做到便携式通讯器下放到班一级,主打的就是资源豪华。
······
在赵刚讲解的期间,陆战一团的六台坦克已经分成两个排变阵成了后三角队形,每个排由两台坦克打头阵。
由于坦克的观察和武器有死角,而作战环境有可能是复杂且狭窄的地形,该队形的优点就是每辆坦克之间具有一定的方位视察界。
此时步兵跟随的距离可以很近,但不能超过二百米的距离。
在对方没有反坦克武器的时候,这种进攻方式可以发挥两个兵种最大的优势。
坦克会先点名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帮助步兵减少进攻时的损失。等到接近鬼子们的阵地时,步兵再冲上去收割敌人。
以上的战术,我们有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专业名词:混金盾。
这段演习赵刚并没有开口做多余的解释,副总指挥一行人都是征战多年的指挥员,一眼就能看出如此战斗的优点。
片刻后,陆战一团再次变阵,队形变成了步兵在前坦克在后。
“刚刚的战术适用于鬼子没有反坦克武器,现阶段的假设为敌人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此时就需要步兵们主动出击,争取干掉在视野中的一切反坦克手段。”
“该队形的难度比较高,因为同志们在坦克的前方,需要实时沟通不要被坦克压到,还得防止被坦克上的武器误伤。”
“以后野战部队拥有更大口径的坦克,还要考虑主炮开火时是否会震伤随行的步兵。”
话音刚落,陆战一团的坦克进行了最后一次变阵。
其中一排的三辆坦克呈三角队形,二排的坦克稍微调整角度并排紧随其后。二者之间还夹杂着步兵,整支部队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往无前的箭矢。
如果真的在战场上,敌人的伤亡数字一定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当前后排坦克的队形叫做横队队形,适用于视野较好或者进攻通道很开阔的地形。坦克们还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变阵成左右梯次队形,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发挥坦克的火力优势,也可以减少被一次性团灭的风险。”
“搭配上步兵,就是步坦混合冲锋,据说是北边最喜欢的战术之一。”
“最前排的坦克以稳定的三角队形压制敌人的火力点,坦克后方跟步兵,步兵后面再跟坦克,使得己方进攻部队可以做到无缝衔接。”
“队首的坦克附近吸引火力抗线,配合着身后的步兵为第二排的坦克争取更多的输出时间。”
整场演习结束后,陆战一团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开始向观众席靠拢。
此时此刻,眼尖的副总指挥发现参加行动的战士们体力似乎还算是充沛。刚刚进行了半个多小时高强度的作战,现在居然还有余力跑步前进。
“我们团除了正常的体能训练外,每日还会专门练习四百米障碍跑。”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步兵在缺乏摩托化装备的前提下,依旧能够跟随坦克一起推进。”
6K的章节,就算是两章的内容吧,约定完成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话说,坦克的养护问题怎么解决。”
“别到时候弄成有人开,坏了趴窝了没人修理。咱们八路军刚过上富裕日子,但还没奢侈到装备坏了就扔掉的地步。”
旅长没开过坦克,也没有指挥装甲部队作战的经验。但作为一名见多识广的指挥员,他十分敏锐地指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越是现代化的装备对后勤人员的要求越高,像坦克这种集合了机动性、防护性和火力于一体的装备,普通的战士和维修工根本玩不转。
好在唤醒勇虎系统随车提供了详细的使用手册与技术手册,陆战一团的同志们又是来自各级部队的精锐,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强的惊人。
再加上边区摩托学校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上述问题自然早已迎刃而解。
“维修的问题不用担心,陆战一团的机动战斗连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培训,他们现在可以独立进行基本的维修与保养。”
“你再看看咱们左前方的房子,那里是他们团专门建立的维修车间,里面包含了吊装等维修坦克的设备。”
“这里算是一个试点,等培训彻底结束后教官们的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就可以在全军推广。”
听到黄河的回答后,旅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当前蝉式的数量不足,只能优先满足陆战一团的训练需要。
可日后早晚有一天三大主力都会装备各型号的坦克,他询问后勤的事情也算是未雨绸缪。
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等边区把鬼子彻底推下海后,部队里有可能会冒出多个「装甲专家」。甚至某位在四爷那边的指挥员,极有可能会升级为「装甲奇才」。
李云龙的成长经历也会发生改变,作为八路军首任空降部队的指挥员,他很有可能在战争结束前成为「空降作战专家」。
至于肩膀上扛几颗星星,能不能成为等同斯图登特一样的大师级别,那就得看陆战一团最终能扩建成什么规模的部队。
就在旅长和黄河聊天的期间,赵刚腰间的便携式通讯器有了动静。他先是停止讲解并且示意老总们稍作等待,紧接着将通讯器的声音调到最大。
很快,老李粗犷的声音回荡在观众席的上空。
“报告首长!八路军陆战一团已经做好了演习的一切准备工作!请指示!”
闻言,副总指挥接过通讯器,他面色严肃的下令道:
“好!演习正式开始!”
“李云龙,今天三大主力大部分旅级以上的指挥员都在现场。好好表现,让大伙看看你们团真正的实力!”
“是!保证完成任务!”
······
对话结束,李大团长示意身前的战士们开始登机。
为了保证演习的真实性与安全性,所有人穿戴了全套装备并且提前进行了检查工作。收到自家团长的命令,同志们迅速按照平日训练时的分组登机。
地勤小组同样提前完成了故障排查,机舱内很快便响起了常校长的声音。
“各机组注意!各机组注意!演习正式开始!所有人按预定顺序依次起飞!”
一分钟后,李云龙所在的空中霸主开始缓慢前进,从停机坪向着跑道驶去。
到达起始点,整架运输机稍微停顿便开始加力,两侧发动机的四个螺旋桨也越转越快,就连远方的观众席也可以听到巨大的噪音。
由于运输机加滑翔机的重量很大,所以需要特质的跑道用来加速才能顺利起飞。整个飞行的过程充满了暴力美学,颇有几分力大砖飞的既视感。
当六架运输机在武宿机场的上空组成编队后,便带着战士们朝南方飞去。
眼瞅着飞机消失在视野中,赵刚先是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紧接着对身后的大佬们解释道:
“为了模拟真实的空降作战,运输机会带着部队飞行一段时间。”
“差不多十分钟,参加演习的战士们就会在基地训练场的上空开始伞降或者机降。”
听到赵刚的讲解,副总指挥点头表示理解。
随后他扭头看了看身后,对着那些还未从震惊状态恢复过来的指挥员们问道:
“各位,第一次看陆战一团演习的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大开眼界?”
“哈哈,我今年五月的状态比你们好不了多少,生怕李云龙那个小子带着我的精锐部队从高空上掉下来。”
“老徐、小刘,你们俩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运输机还有十分钟才能回来,咱们在这干发呆也没什么意思。”
突然被副总指挥点到名,103赶紧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如果按照年龄给所有观看演习的指挥员排名,他的名次绝对在倒数的行列中。放眼全场,在场比他小的只有冀中一分区的杨司令。
年轻,就意味着会相对感性一些。
看到八路军有如此先进的兵种和高科技产物,他发自内心地为部队感到高兴。
作为一名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指挥员,他还想起了那些倒在转移路上的战友,为同志们没能亲眼见证今天而感到惋惜。
如果当时红军有现在的实力,也许根本不需要走那两万五千里。
“我认为在空降兵这一领域,咱们已经走到了各大军事强国的面前。我在北边学习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从未听说坦克还能空降的可能性。”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到陆战一团执行任务,能跟这支部队并肩作战我感到十分光荣。”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参与到空降部队的作战中,亲身体验一次作为一名伞兵的感受。”
此话一出,大佬们纷纷露出笑容。
很明显,想试试从天而降的人可不是少数。但奈何身体素质和部队的原因,他们脑海里的想法大概率没有机会实现。
似乎是看出了自家部下的悲伤,林中猛虎居然难得破例打趣道:
“就你还想体验做伞兵的感觉?我记得你不是一上飞机就头晕吗?那个状态跳下去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陆战一团可是技术兵种,你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的都是步兵的战术,单从专业上来说就不对口。”
“你去干什么?教李云龙怎么擦皮鞋吗?”
一段连珠炮般的吐槽,让103暂时忘记了忧伤。他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露出了略显不好意思的笑容。
刚刚光顾着向往天空,却忘记了自己晕机的事实。
陆战一团不仅是总部的直属特种部队,也是空军的下属单位。自己一个上飞机就头晕的人,估计这辈子都不会跟空军扯上关系。
103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在场众人纷纷看向步兵专家。
大家基本上都是跟着部队一起改组成八路军的老同志,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对方跟李云龙的师生关系。
“虽然我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陆战一团起飞,但我平时给李云龙开小灶的时候可没少讨论各种战术的可能性。”
“包括接下来空降坦克的用法,也有一部分我的心血在里面。”
“要问我对于咱们八路军唯一一支空降部队的看法,我只能说除了骄傲和自豪以外没什么别的想法。”
上述的回答并没有超出众人的预期,人家师徒两个私下有交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许是对大家的反应不满意,步兵专家决定再加一点猛料。
“同志们,你们可千万别因为陆战一团接触坦克的时间不久而有轻视的心理。”
“如果把现在的李云龙放到当年的昆仑关,他的表现绝对不会输给果脯的装甲指挥官。那小子现在就像一块海绵,学习能力远超你们的想象。”
“大家一定要仔细观摩,接下来的演习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经过步兵专家的爆料,大佬们再次提高了对演习的期待度。
就连黄河也有些兴奋,毕竟把蝉式交付给李云龙后,他一直在忙通讯网络和装甲列车的相关工作。
空降坦克能在对方手里玩出什么花来,他在心里也要打个问号。
······
经过十分钟的飞行,六架空中霸主拉着哈米尔卡滑翔机回到了武宿机场的上空。
逐渐逼近目标区域后,运输编队开始缓慢且有序地下降高度,准备执行伞降和机降作业。
机舱里,陆战一团的战士们也开始最后的检查工作。飞行员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待常校长的命令便开始分离滑翔机。
“各机组注意!接下来按照编号顺序依次释放滑翔机!一号,开始释放!”
此话一出,第一架运输机机尾的钢索脱钩。装载着蝉式坦克和战士们的哈米尔卡开始滑翔,朝着目的地逐渐下降高度。
顺利完成分离工作后,运输机的舱门随着指示灯开启。
照常听完自家团长的叮嘱后,队列最前段的魏大勇轻车熟路地跳出舱门。不管是日常训练还是作战任务,和尚永远是全团第一个跳伞的人。
短短几分钟,武宿机场的上空便漫天都是巨大的白色伞盖,整个过程丝滑无比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顺利完成任务后,运输机在空中开始调整角度,只要平安落地飞行员们就可以结束今天的全部演习。
在大佬们的注视中,第一架哈米尔卡滑翔机成功落地。
也许是因为载重量太大的原因,滑轮在接触地面的一瞬间,居然带着机体向上弹起了一定的高度。
好在它拥有足足三十四米的机翼和结实的机身,虽然过程看起来惊险无比,但最终还是顺利地完成了着陆。
落地以后,最先出来的并不是坦克,而是十几名从侧面舱门冲出来的战士。他们手持着武器冲向适合防守的位置,在第一时间进入高度警戒的状态。
于此同时,滑翔机的机头从内部被人打开,一个供坦克出入的通道呈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根据战士们熟练的操作流程,远方观看演习的大佬们可以断定,陆战一团平日里的训练强度绝对不低。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做到如此程度,一定是天赋和努力共同的结果。
片刻后,伞降部队处理好了各自的降落伞,开始陆续地向机降部队的位置靠拢。
“张大彪!统计非战斗减员!”
“邢志国!我带战士们跟1~3号坦克走!你带人跟随4~6号坦克!”
“五分钟以后立刻出发,部队要赶紧动起来向预定的进攻区域前进,时间就是生命!”
看着上百位战士在自家团长的指挥下迅速行动,身处观众席的赵刚清了清嗓子便开始烂熟于心的讲解。
“任何一次伞降行动都讲究突然性,我们团每次都会争取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位置,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本次演习将地点设置为驻蒙军的腹地,考虑到对方的机动性和大量的伪军眼线,部队的行动速度需要比往日更快一些。”
话音刚落,副总指挥就看到少部分战士跳上了坦克。
其中李云龙坐在编号一号的坦克右侧,而邢志国则是坐在编号四号的右侧,没有位置的战士只能跟在后方跑步前进。
大约推进了一公里后,队伍停了下来,所有乘坐坦克的士兵统一从左侧下车。
不等任何一位首长提出疑问,负责讲解战术的赵刚主动开口解释道:
“坦克仅在预计不会交火的移动中搭载士兵,李云龙和邢志国身为正副团长,按照作战条例应该分别搭成两个坦克排长的头车。”
“之所以坐在右侧,是为了靠近坦克车长舱盖的位置,便于随时跟对方沟通。二人的对侧是负责指挥同乘步兵的火力组组长,他的任务是引导一挺轻机枪和两挺步枪射击。“
“所有人从左侧下车,是为了让驾驶员看到每一位步兵离开坦克,以防误伤友军的情况发生。如果战事紧急,战士们会从两侧下车,并且由指挥员向车长汇报。”
观众席上的大佬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己方的坦克,听到仅仅是搭车和下车就有如此多的门道后皆是啧啧称奇。
毕竟以前研究的都是怎么干掉鬼子的坦克,根本没想过其中的细节。
在众人的视野中,步兵们再次集合到了坦克的后方。不过有些奇怪的是,战士们并没有散开而是聚集得很密集。
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们便发现陆战一团的同志们一边前进一边调整队形,最终跟随坦克一起发起了冲锋。
“我们团把进攻的过程按照地区划分成了四个区域。这些区域分别是进攻出发地区、冲击出发地区、队形展开地区和交火地区。”
“进攻出发地区一般是距离敌人一线阵地较远的位置,那里并不适合让步兵开始冲锋,毕竟血肉之躯不能一直保持冲锋的状态。”
“所以进攻出发地区与敌人的阵地之间,还需要一个专门给步兵们完成冲锋前准备的区域,也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冲击出发地区。”
“负责跟坦克一起进攻的步兵,并不是从进攻开始的那一刻就摆好固定的战斗队形。他们需要根据敌人的火力分配实时做出改变,这个过程中可以稍微贴近一些,以便保持联络和救援。”
“等调整结束后,坦克的部队就来到了交火区,接下来就是正式进攻的时间。”
赵刚细致入微的分段式讲解,让大佬们十分轻松地理解了陆战一团的战术细节。其实上述的所有步骤,说白了就是最基本的步坦协同作战。
该战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两个兵种的优势,互相弥补对方的缺点,最终达到1+1>2的效果。
就比如坦克火力强大,装甲也足已抵挡住大部分鬼子步兵的射击,还有强于肉眼的观瞄设备。
步兵的火力虽然比较弱,但是胜在体积小运动灵活,并且老兵的视野绝对比坦克里要好的多。
各取所长的话,坦克可以发扬火力的优势,轻易地摧毁日军的工事和掩体,可以在任何时间对鬼子们进行压制。
如此以来,步兵就可以无伤或者轻伤接近敌人,与敌人进行近距离的战斗。
步兵则是负责观察和指示,并为坦克提供近身以及视野盲区的警戒。
毕竟永远不能让装甲车辆独立行动,不然敌人可能会利用死角靠近坦克。万一陆战一团的空降坦克让鬼子提前开发出了刺雷,岂不是会挨上一发太君快乐棒。
除了提供警戒,步兵还可以进入建筑物、树林等坦克不便进入的位置清理敌人,尽可能排除有老阴比偷袭的可能性。
其实步坦协同在陆军战术里不算特别高端的存在,但前提是部队拥有先进的通讯装置。
就拿德三的三号、四号坦克来举例,它们在战争前期的性能并不算太出众。正是由于每台坦克都有无线电的原因,才能让两兄弟在战争中所向披靡。
一支协同作战的部队里,坦克与坦克之间、坦克与步兵之间如果拥有足够的通讯工具,那么即使队伍的规模很庞大,组织的难度也不会太高。
而陆战一团刚好就有上述的条件。
作为八路军最精锐的部队,战士们甚至可以做到便携式通讯器下放到班一级,主打的就是资源豪华。
······
在赵刚讲解的期间,陆战一团的六台坦克已经分成两个排变阵成了后三角队形,每个排由两台坦克打头阵。
由于坦克的观察和武器有死角,而作战环境有可能是复杂且狭窄的地形,该队形的优点就是每辆坦克之间具有一定的方位视察界。
此时步兵跟随的距离可以很近,但不能超过二百米的距离。
在对方没有反坦克武器的时候,这种进攻方式可以发挥两个兵种最大的优势。
坦克会先点名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帮助步兵减少进攻时的损失。等到接近鬼子们的阵地时,步兵再冲上去收割敌人。
以上的战术,我们有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专业名词:混金盾。
这段演习赵刚并没有开口做多余的解释,副总指挥一行人都是征战多年的指挥员,一眼就能看出如此战斗的优点。
片刻后,陆战一团再次变阵,队形变成了步兵在前坦克在后。
“刚刚的战术适用于鬼子没有反坦克武器,现阶段的假设为敌人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此时就需要步兵们主动出击,争取干掉在视野中的一切反坦克手段。”
“该队形的难度比较高,因为同志们在坦克的前方,需要实时沟通不要被坦克压到,还得防止被坦克上的武器误伤。”
“以后野战部队拥有更大口径的坦克,还要考虑主炮开火时是否会震伤随行的步兵。”
话音刚落,陆战一团的坦克进行了最后一次变阵。
其中一排的三辆坦克呈三角队形,二排的坦克稍微调整角度并排紧随其后。二者之间还夹杂着步兵,整支部队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往无前的箭矢。
如果真的在战场上,敌人的伤亡数字一定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当前后排坦克的队形叫做横队队形,适用于视野较好或者进攻通道很开阔的地形。坦克们还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变阵成左右梯次队形,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发挥坦克的火力优势,也可以减少被一次性团灭的风险。”
“搭配上步兵,就是步坦混合冲锋,据说是北边最喜欢的战术之一。”
“最前排的坦克以稳定的三角队形压制敌人的火力点,坦克后方跟步兵,步兵后面再跟坦克,使得己方进攻部队可以做到无缝衔接。”
“队首的坦克附近吸引火力抗线,配合着身后的步兵为第二排的坦克争取更多的输出时间。”
整场演习结束后,陆战一团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开始向观众席靠拢。
此时此刻,眼尖的副总指挥发现参加行动的战士们体力似乎还算是充沛。刚刚进行了半个多小时高强度的作战,现在居然还有余力跑步前进。
“我们团除了正常的体能训练外,每日还会专门练习四百米障碍跑。”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步兵在缺乏摩托化装备的前提下,依旧能够跟随坦克一起推进。”
6K的章节,就算是两章的内容吧,约定完成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