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解令郎【求订阅*求月票】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第1008章 解令郎【求订阅*求月票】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每年的赋税按照一定比例供给公室私库,剩下的收归国库,国库开支由君王、九卿商议决定。”

    李斯点头,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也是防止君王无能,连累天下。

    只是这样也会出现一个结果,就是朝臣架空君王。

    不过李斯想想也不太可能,一个君王能被朝臣架空,那跟无能有什么区别?

    让这样的君王掌控国库的危害也更大。

    “我会向大王提议的!”李斯将这个事情记录下来,至于嬴政会不会同意,他也没有任何的把握。

    毕竟是要动嬴政的钱袋子啊。

    也就是李瑶的能力无人能取代,不然就李瑶这种让骊山陵寝三天两头停工的作死行为,嬴政早弄死他千百遍了。

    “其次,想要天下接受一统的事实,首先要保证天下百姓过得要比曾经更好,不说上升一个层次,至少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足以温饱,这样百姓才会念秦国的好。”

    “民心归附!”李斯秒懂。

    这也是秦国要做的,所以在他新修订的大秦律中,明确规定了百姓所需要承担的赋税和徭役的标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秦国的徭役是给钱的。

    以往的徭役是需要自己提供生产工具,甚至是衣食温饱。

    但是谁让李瑶能赚钱呢,所以,在徭役、兵役这些事情上,嬴政大手一挥,打钱!

    “不要想着什么事情都调动大军去镇压,王权是无法下达乡里,但是学识可以啊,思想也可以啊!”

    “百姓其实要求的很少很少!”

    “衣食住行,吃饱穿暖,就够了,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病有其治,还要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呢?”

    言晏笑着说道。

    他在并州为什么声望如此之高,整个草原加起来大小部落过百,但是却没有人跳出来造反又是为什么?

    不过是并州给这些部落提供了温饱,不用为了生存而拼命。

    这就是并州一直平稳发展的根本原因。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他们也是能感知的。

    “李瑶!”李斯再次响起了自己的同姓。

    这东西还是要花钱啊,而且是花很多很多钱。

    秦用商君之法,有一点难以理解的地方就是灾年自救。

    在大灾之年,官府不会开仓放粮赈济百姓,避免有百姓不劳而获,等着朝廷的救援。

    当然,官府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官府只会为灾区提供生产工具,剩下的就靠百姓自己解决。

    这一点合理也不合理。

    终其根本还是因为朝廷没钱没粮。

    商君之时的秦国也是最艰难的时候,那是的国库连老鼠进去了都得哭着离开,如何去救治百姓。

    而后来的秦国也连年大战,国库也都是左手进,右手出,同样没有足够多的余粮去接济百姓。

    “最关键的是,官府做什么,要让百姓知道这么做的目的,而不是丢下一道政令,就让百姓去执行。”

    “比如修建郑国渠,秦国为什么能在短短十年内耗费三十万人力修成,而且没有发生任何的暴动事件?”

    “因为郑国和陛下告诉了关中士族和百姓,修建郑国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李斯恍然大悟。

    朝廷的一些大型工程都需要征发徭役,可是很多时候并不会告知百姓是为什么这么做。

    主观去做和被动去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所以,秦国有必要在各郡县乡里安排一些读书人去给老百姓们解释政令,反正花不了几个钱,甚至还能赚上一笔。”

    言晏笑着说道。

    “还能赚?”李斯诧异了。

    “想要为官,是不是需要熟悉律法政令?”言晏反问道。

    “嗯!”李斯点头。

    这就是门客的由来,很多门客就是先入官员幕府,帮着官员处理政务,然后再由官员举荐。

    “那么天下读书人那么多,谁都能被招揽为门客?”言晏反问道。

    李斯摇头,这不可能。

    除非在一地特别有名望的人,否则想要拜入那些官员的府邸成为幕僚门客是难之又难。

    在科举之后,这种行为被称为行卷,但是真正被看上的很少很少,李白行卷都失败了。

    “那么能读书的人,家里多少是有些钱的!”言晏笑着说道。

    李斯再次点头,他出身算是微末了,但是其实家里还是有点钱的。

    “所以,可以在官府属衙中招募一些刚刚从学府私塾出师的士子从旁协助官府工作,并且这个机会是要花钱才能得到的。”

    “有钱的能直接进入官府学习,没钱的就帮着官府给百姓解答政令。”

    “这也是天下最广大士子想要接触朝政的唯一途径。”

    李斯眼前一亮。

    这个钱不需要很多,按月算,一月十几文,能读书的家庭也是能负担的起的,而那些负担不起的,那就去做解令郎,官府还可以从那些出钱的人手中把钱给到解令郎。

    这样一来,秦国的人才库也将会大大增加。

    无论是这些直入官府的实习士子还是解令郎都是地方有一定声望的士子,读书人,所以当有新的政令出现,地方百姓也会第一时间找他们解答。

    这样,秦国的政令也能直接从国都直达乡里了。

    一旦百姓知晓政令所为,那么谁还会去没事找事的造反呢?

    一旦此事彻底贯彻下去,只要官府不作死,那么地方都不可能动荡。

    就算有心人想乱来,底层百姓也不会再盲目的景从。

    民心归附指日可待。

    “通古受教!”李斯是真的想知道言晏是哪来的奇思妙想。

    让士子帮着官府干活,对方还得给钱,还得说谢谢,感激官府给他们这个机会。

    至于有多少人在之后能被官府征用,正式入编,那就看各自的能力了。

    但是这样一来,秦国人才库充沛,而且很多都是能够直接拿来就用。

    若是秦国早有如此政策制度,当初入秦李斯也不必冒着巨大的风险去阻拦吕不韦的车驾自荐了。

    因此,李斯很肯定,若是这条政策的通过率会有多高。

    此事若成,天下士子都得念他的好。

    必将他给士子们看到了上升的渠道。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