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迷局定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长门好细腰第565章 迷局定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宫里的诏书到达裴府时,裴獗刚刚服下一碗汤药,平躺下去。

    阎王殿里走了一遭,他身上的丘疹风团未散,面色苍白,嘴唇发绀,一直冷汗涔涔。

    隔着层层衣裳,冯蕴也能察觉到他剧烈的心跳,以及极力的克制。

    她低头看去。

    “大王可好受了些?”

    裴獗嗯声,没有说话。

    冯蕴道:“宫里的圣旨,只怕是为了试探你,是不是当真身体无恙……”

    裴獗抬眼,眉头蹙起。

    冯蕴看他的样子,“传旨的公公在外面。你且休息,我去应付便是。”

    她刚要转身,被裴獗拉住手,拽了回来。他握住她的手不放,凝视着她,声音沙哑地吩咐门外的左仲。

    “就说我歇下了。让他将圣旨呈上来。”

    冯蕴一怔。

    这话说得平静,可字字重锤。

    当臣子的如何能狂妄至此?

    除非,他不想再当臣子了。

    冯蕴抿唇不语,慢慢坐在他身侧。

    左仲下去了。

    回来的时候,带来一个传旨的内侍。内侍没有进门,就在庭院里,念诵了皇帝的禅位诏书。

    皇帝曰:

    “朕以菲薄之才,受天明命,承祖宗之业,冀以安邦定国,福泽苍生。然疾病缠身,精力日竭,深感力不从心,恐难担重任,执掌乾坤。今观雍怀王仁德兼备,智勇超群,实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朕思量再三,兹禅位于雍怀王裴獗,以承天运,主理国事,统御四方。望能恪守天道,兴邦安民,使国运昌隆,百姓安居。

    朕退意已决,即日起,不再干预朝政,惟望天下臣民,各安其位,共襄盛举,同享太平。钦此!”

    四下肃静。

    圣旨念完许久,都没有声音。

    冯蕴低头,看着裴獗平静的眼睛。

    “大王如何想?”

    裴獗目光灼灼凝视着她。

    “拒了。”

    冯蕴微笑,没有意外。

    “好。”

    今日政和殿里,臣子上奏,裴獗拒了一次。

    如今皇帝将禅让诏书送到家里,也得再次推拒。

    因为在大众的心里,自古禅位和篡位,并无差别。

    没有什么天命移转,只有权势的倾斜,和不得已为之。

    这个时候裴獗要是欣然接下诏书,那就是有不臣之心,总归会拿话给旁人说,后世也要戳脊梁骨。

    推拒几次,才可彰显清白。

    “不过这诏书来得甚好。”冯蕴嘴角微抿,意有所指地道:“大王正好以避嫌为由,在府里休养几日,谁来也不见。”

    裴獗哼笑,“机灵。”

    “多谢夸赞。”冯蕴眨眨眼,看他气色不是太好,不再多说了。

    “我下去把他打发了。”

    裴獗微微点头,“辛苦蕴娘。”

    “不辛苦,应该的。”

    身为他的妻子,或是王府长史,这都是冯蕴应当应分的事。

    她安抚地捏了捏裴獗的手,又叮嘱了姚儒几句,径直打了帘子出去。

    公公没得到回应,还在庭院里等候,紧张,彷徨,手足无措。

    冯蕴笑着将人请到花厅。

    奉了好茶,又让小满塞了个钱袋,微笑道:“公公,陛下一片好意,大王却甚为惶恐。这回,怕是要抗旨不遵了……”

    传旨公公尴尬地看着冯蕴,拭了拭脑门的冷汗。

    面前的人哪里是雍怀王妃啊。

    一旦接下诏书,那她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

    公公不敢直视冯蕴的眼睛,小心翼翼地低头告罪。

    “请王妃容杂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一纸诏书,是陛下心意所致,大王还是万莫辜负得好。”

    “唉。”冯蕴看他说得实在,也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轻轻叹息道:

    “这阵子,大王都要被坊间的流言和唾沫给淹没了。那些说法,哪个忠肝义胆的臣子承受得住?公公,这诏书,大王是万万接不得的,不然,这谋逆篡位的罪名,就坐实了啊。”

    公公脸色更是窘迫。

    “这,这也不是杂家能做得主的……诏书传到裴府,大王领旨,此事便算是成了。”

    “成不了。”冯蕴笑了一声,温和地看着他,“九五至尊之位,可不是儿戏,劳烦公公转告陛下,当真有心体恤臣子,便不要再说这等话了,省得让大王为难。”

    公公看着她的笑,心思微动。

    “杂家明白了。”

    他点点头,收了东西,朝冯蕴一笑。

    “杂家这便告辞回宫,将王妃的话,一字不漏地回禀陛下。”

    冯蕴朝他欠身,好似松了口气。

    “有劳,公公慢行。”

    公公还礼,出门自去了。

    冯蕴一席话点到为止,这公公却听了个明白。

    这么传一道圣旨来,就要让雍怀王接位,也未必太过儿戏了。让裴獗自己拿着圣旨去金銮殿坐龙椅,何异于逼宫?

    裴獗要的,不仅是皇帝位。

    还是光明正大的皇帝位。

    -

    长公主在明光殿里来回踱步,神色焦灼。

    文治帝倒是坦然,写完那封诏书,他便轻松了一半。此刻,他要做的,就是等着,看裴獗如何处理。

    “陛下,怀仁回来了。”

    文治帝连忙从榻上坐起。

    “快传。”

    怀仁便是那传旨的内侍,是文治帝从潜邸里带出来的人,深知他的脾性。

    进屋一看长公主也在,怀仁公公怔了怔,方才分别行礼。

    然后,禀报裴府的事情。

    文治帝一听,吃惊不已。

    “雍怀王不受?连皇位都不要?”

    他的意外,长公主没有半点意外。

    她在意的是,“裴獗没有出来接旨?一直不曾露面?”

    怀仁应声,“是。出来的是雍怀王妃。”

    长公主深吸一口气,“果然。果然是他。”

    文治帝看着她灼人的眼眸,紧张道:“皇姊,这可如何是好?雍怀王不肯受,会不会……会不会还有别的图谋?”

    长公主猛地转头,死死盯住他。

    文治帝吓一跳,“皇姊……”

    长公主道:“千不该,万不该,就你不该写下那道禅位诏书啊。如此一来,时局于你我,便如临深渊了。”

    文治帝眉头深皱,“我不明白……”

    长公主叹息一声,坐下来缓缓地道:“诏书一发,裴獗接不接旨,满朝文武、王公大臣的心,就算是散了……人心一散,败局也就定了。”

    文治帝抿了抿唇,“皇姊,我以为,朝臣的心,早就散了。败局也早已定下。不然今日政和殿上,阮溥岂会是那般下场?”

    长公主一怔。

    她注视着自己窝囊的弟弟,没有说话。

    文治帝不知她在想什么,幽幽一叹。

    “这阵子我在殿中养病,倒是想了许多事。这江山,这天下,这皇位,从古到今,更替频繁,从不是万年不变的。每每改朝换代,无一不是尸横遍野,白骨累累……皇姊,既然大局已定,挣扎也无用,何不保全自身?”

    他认真地看着长公主。

    见她不语,又徐徐说道:“历史多为胜者颂。为抗争而死,史书只会留下骂名。苟且偷生,说不定还能千古流芳,博得一个慧眼识人的美誉。”

    长公主冷哼。

    文治帝看出她脸色松缓了些。

    又道:“一个好皇帝,当以天下子民,苍生福祸着想,倘若我将皇位托付给一个可以振兴大晋的人,这岂不是做的功德?祖宗泉下有灵,想必也不想基业败于我手……”

    “皇帝。”长公主看着他一副不争气的怂样,千方百计的为软弱找借口,眉心紧紧皱起,再散不开。

    “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你我了。”

    -

    不得不说,长公主料事如神。

    一纸毫无预兆的禅位诏书,就如同一瓢冷水浇在热油上,在西京朝堂炸开了锅。

    朝臣们没有料到,皇帝会自作主张将皇位拱手于人。

    此举,对一些心存侥幸,还对皇帝抱有希望的臣子可谓是一记重锤,瞬间将人推向了另一边。

    整个大晋朝堂,态度空前一致。

    ——元氏皇朝气数已尽。

    别说裴獗未必肯扶他,就算裴獗无心称帝,想将这位称病不肯上朝的皇帝扶上龙椅,只怕也会自己栽下来。

    与其如此,何不顺势而为?

    众人生怕去得晚了,赶不上热乎的,从那天晚上开始,裴府便门庭若市,来来去去的马车,文武百官,或相约,或单独,前来劝谏雍怀王,接圣旨、即大位。

    理所当然的,雍怀王为了避嫌,闭门谢客。

    满朝王公,一个都不见,就连敖政,都被府里谢绝了。

    事情仿佛陷入了胶着。

    朝野上下,风云变动,只有裴府里,庭院春深,一派祥和气氛。

    十日后,裴獗的病已然大好。

    外间关于皇帝禅让的消息越传越远,消息扩散出去,天底下,无人不知。

    裴媛托人来问过好几次了,就连久不问政事的裴冲,都有些按捺不住,急切地想要裴獗给一颗定心丸。

    裴媛当然是喜欢,觉得门楣生光,大有作为。

    裴冲当然是不肯,认为裴府满门忠烈,当护大晋江山,而不是自己登基为帝,落一个乱臣贼子的骂名。

    每个人都想要一个结果,尘埃落定。

    就连府里扫地的小厮都着急了。

    唯独裴獗和冯蕴好像没事人似的,一个闲看落花,一个青梅煮酒,高兴了便对弈一局,两个人的感情比任何时候都好,相处也极是惬意。

    “娘子,仆女都要急疯了……”

    冯蕴问:“怎么了?”

    小满这几日听了太多流言,嘴角都长出了水泡。

    她嘟起嘴巴,撒娇般轻哼,“你说呢?”

    冯蕴笑而不答。

    夕阳西下,阳光在屋檐的瑞兽身上洒下一层金轮。

    在更远的天边,一轮远月已朦胧的升起。

    日月同在,光芒空蒙,淡淡地落在冯蕴的衣襟上,衬得她眉眼俏丽过人。

    小满看得有些呆了。

    半晌,才回过神来,一边冲茶水,一边看向静心观棋的裴獗,小声问:

    “大王到底要怎么办啊?”

    冯蕴轻笑,平静地道出一个字。

    “等。”

    晚安,多谢姐妹们支持,么么哒~~

    冯蕴:也让我亲一口,么么哒。

    裴獗:……抱走。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长门好细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长门好细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长门好细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门好细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