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万国来朝(3)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大宋,无法无天第四百九十七章 万国来朝(3)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晚冬的汴梁并不显萧瑟。

    因为人太多了。

    从南熏门进城开始,就伴随着各种味道。

    有冬日从汴河或者黄河抓到的新鲜的活鱼腥味,也有从南城仓库运来的各色香料。

    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却是各家美食店铺,以及百姓家中的饭香。

    清晨时分,不管是住在城里还是城外,所有的人都从一顿早餐开始今天一天的生活。

    天不亮人们就从床上爬起来,将昨夜一晚上没有熄灭的煤炉底盖打开,再用铁钳夹着一块新煤添入其中。

    等火烧起来,先烧开水,匆匆洗脸刷牙之后,就要准备今日的早餐。

    汴梁居于中原,汇聚天下美食,南方米粉、北方面条都有,早上一碗香喷喷煮面,就能提供一上午的碳水。

    若是时间不宽裕,手头宽裕的,也会选择下馆子。

    御街从皇宫南门的宣德门一路往南修建,至内城南城门朱雀门,然后跨左右夜市,继续往南数里直抵南熏门。

    从南熏门进去之后,御街左右两侧坊市门面林立,各种饭店、酒楼隔几件铺子就有一家。

    做早餐的店铺会打开门,街上还有专门卖早餐早点的小摊卖。

    这个时候开封府在每条街的坐班衙役会充当城管的任务,让这些摊贩在固定的街道和城门口附近摆摊,维持秩序。

    结果就是各个城门口清晨时分最多的就是这早餐的香气。

    南来北往的各色美食交汇,有粥、馄饨、馒头、包子、烧饼、油条等等,粥还分小米粥、大米粥、红豆粥等口味。

    以前馄钝包子和油条是富人家的食物,因为馄钝和包子都包馅,油条要用很多油去炸,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只能吃点馒头或者烧饼果腹。

    但如今植物油产量爆发式增长,是景佑年的数十倍,肉类也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而增加,油与肉也从以前的奢侈品,进入了千户万户百姓家,丰富了大宋人的餐桌。

    所以刚进南熏门,首先闻到的就是那种扑鼻而来的油香。

    当载着那么多外国使者的马车队伍徐徐进入南熏门的时候,城门附近的香气就已经迅速向着他们扩散而来。

    “什么味道,这么香?”

    “这是宋人百姓在街边摆摊售卖食物,还有餐馆。”

    “味道也太香了,好想尝试一下。”

    “使者先别急,大宋皇帝陛下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宴会,等宴会结束的时候,再去逛一逛也好。”

    “嗯嗯嗯。”

    车厢内不少使者都撩开了车帘向外观看,好奇地打量着大宋的点点滴滴。

    其实他们到广州的时候就已经让他们感觉到震惊。

    那六七层高的楼房,还有那树立在码头港口附近,比二层楼还要高的巨炮,都让他们觉得眼界大开。

    这种情况直到到了襄阳,坐上火车的时候,震惊感已经达到了顶点。

    甚至很多使者都闹出笑话,看到那“呜呜呜”的火车驶来,还以为是什么恐怖怪兽正在到处吃人,面露惊恐想要逃跑。

    然而等他们到达了汴梁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强国。

    汴梁现在的都市圈向外扩张了好几倍,庆历九年赵骏出京师巡逻之前,当时的城市面积达到了382平方公里。

    如今四年过去,面积已经达到了500多平方公里。

    虽然跟后世1.64万平方公里的北京市比起来,连零头都比不上,主体老城区依旧维持在50平方公里左右。

    但这本身就意味着在工业文明的建设下,汴梁的城市发展极为迅速,再过几十年,达到后世北京那样的整体面积也说不定。

    而现在西方那些国家,包括所谓的罗马帝国首都,面积恐怕都没有如今汴梁十分之一大。

    所以当这些老外们见识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充满了难以明说的震撼感。

    大宋。

    太强大了。

    一时间,诸多使者都惴惴不安地坐在车中。

    心里在思索着该如何在大宋这里,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利益。

    马车继续往北前进。

    北宋开封老城区南北约7公里,从后世东京大道一直往南延伸至开封机场一带。

    而新城区又继续往东南西北各延伸出了五到七公里距离,这极大地扩张了汴梁的面积,但其实也有很多地皮处于荒野,并不算城区。

    城外往往都是工业区、学校区、仓库、码头、车站等地,类似于后世新区,有那些高楼大厦存在,却并没有紧密相连。

    而城区就不一样,越靠近皇城,城区的房屋就愈发紧凑。

    外城还算好,有大量的空地以及废弃的房屋——这些废弃房屋要么是以前禁军驻地,要么是换了地方的官府衙署,因为不允许被买卖而等待着朝廷开发。

    内城的话,就小了许多,长宽都只有2-3公里,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而且居住的人非常多,导致房屋极为紧凑,人也非常拥挤。

    车队进入内城,所有人都被内城的繁华盛景给震撼到了。

    虽是冬日,但各种各样精美的亭台楼阁耸立,很多楼阁上都挂满了彩带,城楼上龙旗随风飘扬,美轮美奂的灯笼高高挂起,风铃竹马清脆的声音响彻。

    还在清晨时分,天色才刚刚亮不久,御街街头闹市就已经繁荣昌盛起来,无数小摊贩在两侧街道上支起了摊位,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尊敬的萨拉丁,你常年居住在大宋,以前来过这里吗?”

    马车上,阿拔斯王朝的使者询问翻译萨拉丁,甚至在不知不觉当中,他已经用上了敬称。

    萨拉丁笑道:“当然来过。”

    “那以前你是否看到大宋的都城会有这么多人呢?”

    使者充满震惊地问道。

    “看到过,或者说,夜晚与早晨是人比较少的时候,到了中午你才会知道大宋的都城到底有多少人。”

    “天,这个时候居然还是人少的时候吗?光这里或许就已经比巴格达人更多了吧。”

    “不然大宋又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呢?”

    萨拉丁早已经在广州定居,也曾经来过汴梁做生意,语言当中充满了自豪感。

    “唉,阿拔斯国家才刚刚恢复,百姓受战争影响,饥寒交迫,如果我们也能够像大宋这样,安居乐业该多好啊。”

    使者叹了一口气。

    曾经阿拉伯帝国也是强盛的帝国,拥有广袤的边境以及庞大的人口。

    但如今的阿拔斯王朝只有曾经帝国的中枢腹部一小块区域。

    虽然这部分区域土壤肥沃,坐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产粮丰厚,人口也不少,经营得当,未尝不能再续曾经辉煌。

    可跟大宋一比,就像是贫穷的乡下人遇见了富可敌国的巨贾一般,双方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

    顺着内城城门朱雀门进入,使者们走马观花一般,看着内城的繁华。

    一个個都露出震惊与羡慕的眼神。

    最让他们感觉到惊讶的是,那些向导兼翻译告诉他们,这还是人少的时候。

    如果是中午,他们或许都没办法用半个时辰的时间从火车站到宣德门,因为那个时候内城大部分街道都要堵塞,全是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

    这里是繁华的汴梁,人口在庆历九年就已经超过三百万,到庆历十二年年末的今天,人口直逼五百万大关。

    到上午辰时初,也就是早上7点钟左右,昨夜在火车上睡了一晚上,刚刚才起床没多久,然后就又满是震惊目光的西方使者们,总算是抵达了大宋皇宫。

    巍峨高大的宫墙,精致唯美的雕纹,各种带着斗拱飞檐的建筑让人眼花缭乱。

    森严的守卫亦是让众人感觉到畏惧。

    皇城根以及城墙上方,都有明晃晃的卫士巡逻,目光严厉地看向每一个路过这里的人。

    宣德门外有一片巨大的广场,原来这个广场是御廊,东面是景灵东宫,西面是尚书省,面积非常大,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

    后来皇城扩建,宣德门都给推倒重建,扩张到了汴河以北的抱慈寺一带,广场面积小了一点,南北长约八百米,东西宽约五百米,基本上跟天安门广场差不多。

    并且不止门前御廊以大理石铺地,同时还从汴河引水,绕广场一周,外面修了十多座汉白玉拱桥,朝臣们早上前往垂拱殿上朝,都是走的这里。

    此刻广场上全是人,今天朝议取消,由礼部与外交部主导,邀请所有已经抵达大宋的各国使者前往长庆宫的长庆殿参加宴席。

    这并不是一场正式的庆典活动,只是一场宴会而已。

    但即便如此,六十多个国家的国王与使者,加上陪伴的向导翻译和陪同的外交部与礼部官员,也是熙熙攘攘二百余人,声势颇为浩大。

    很快所有人都已经到齐,在礼部与外交部官员的安排下,诸多国王与使者们站在宣德门外广场上,井然有序地列队。

    现场也不乏各种窃窃私语的声音,只是各个国家之间语言不通,所以基本上都是各国国王与使者在跟翻译或者陪同的官员交谈,询问一些事情之类。

    “开宫门!”

    宣德门上,内侍以嘹亮的声音高喊。

    “嘎吱嘎吱嘎吱。”

    宣德门巍峨高大的中门徐徐打开。

    紧接着一队队卫兵走出来,在门外列出队形。

    随后“砰砰砰”的数十声巨响,有礼花直冲云霄,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也就是如今已经是清晨白日,那烟花的美丽看得不是很清楚,如果是夜晚的话,会十分好看。

    “请!”

    礼炮欢迎结束,在一众国王与使者们震惊的眼神当中,赵骏、富弼、文彦博、韩琦以及外交部尚书、礼部尚书等人领头,带着众人浩浩荡荡踏入宫殿内。

    与大宋的官员们器宇轩昂地向前迈步不同,国王与使者们依旧是那一副瞪大了眼睛,四下扫视的模样,小心翼翼地走入其中。

    自宣德门进入,往由至右阙门,再往前二百余步,便是长庆门。

    长庆门后方有一个庞大的宫殿群,是原来的景灵东宫保存下来的建筑,各类花草植被繁茂,花园景色秀丽,亭台楼阁无数,还有池塘和湖泊。

    一盏盏宫灯点亮了每一个殿宇里的黑暗,这些宫灯早就不再是蜡烛,而是一个个连着电线的灯泡,将殿宇当中照得满室光明。

    包括那些向导翻译在内,哪怕他们是各国在大宋的商人,也见识过不少世面,依旧为这庞大的殿宇所震撼。

    “叮!~”

    “咚咚咚咚咚!~”

    恢弘的乐器声音陡然出现。

    在宫殿外面,树立着十多个巨大的喇叭。

    美妙的音乐从其中传出,让整个长庆宫,都笼罩在一股庄严与肃穆当中。

    这首曲子,叫做《浮光》,在赵骏的笔记本当中有存。

    赵祯特别喜欢。

    于是让宫廷乐师学习曲调,最终以琵琶、编钟、笛子、扬琴等乐器吹奏了出来。

    恰好到了如今,电磁学又有了新进展,通过电力扩大声音,扬声器的出现,让它演奏起来,愈加的充满了历史沧桑。

    诸多国王与使者纵使自己在国内亦是权贵,可哪里见过这样神奇的事情。

    所有人都被这隆重与庄严镇住,一时间竟然觉得心中充满了崇拜之情,在这样的音乐下,加上这般伟岸恢弘的殿宇,让他们毕生难忘。

    顺着宫门进入,前方就是一个长长的走廊,二百余人,徐徐步于廊中,因走廊宽阔,一点都不显得拥挤。

    在这股肃穆当中,所有人都慢慢地来到了更加高大雄伟的长庆宫大殿前。

    这大殿有两层,但仅仅第一层就有三丈高度,也就是约十米,上面金碧辉煌,铺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四角高高翘起,斗拱密密麻麻。

    周围的地基并非是打在地里,而是在地上,用三四米高的大理石铺成,汉白玉楼梯拾级而上,光楼梯层高就有三层,每一层周围都有一圈大理石围栏,上面有精美的雕刻。

    随着长庆宫大门打开,诸多国家的国王与使者,顺着台阶到达了高处,走在最前面的,便是大宋最亲密的两个盟友伙伴大理国王段思廉与高丽国王王徽。

    二人在国内亦是国君,可跟大宋的皇城相比,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座宫殿,他们的王宫就跟汴梁某处青楼没什么区别。

    这样庄重肃穆之感,是任何国家的皇宫都无法比拟。

    所有人都被引到了高台上,长庆宫大门敞开,大家鱼贯而入,就看到殿内空间非常大,占地怕是有半个足球场大小,从门口到尽头高高在上的皇座,得走足足五十米。

    两侧也非常宽阔,摆放了诸多桌椅,而且还是单人桌椅,每个桌椅身后又有两个小桌椅,呈现品字型排列,用于安置使者、翻译以及陪同官员。

    “陛下到!”

    便在这个时候,王守忠高昂的声音再次响起。

    赵祯从宫殿右侧大门进入,迈着缓慢的步伐,徐徐走上高台皇座之上。

    屋子里灯光照得通明,所有人都看到一个面容肃然的中年男子,威严地站在上面,俯瞰着下方。

    那是大宋的皇者!

    赵骏等人徐徐走到台下,然后双手抱拳,弯腰拱手。

    其余所有国家的使者,包括周边那些国家的国王,哪怕是曾经不可一世的辽国使臣,亦是在这样的肃穆下,弯腰拱起手来。

    “参见陛下!”

    有些人弯腰鞠躬,右手放在胸前。有些人高举在额头,缓缓弯腰。还有些人学着大宋的礼仪,拱手行礼。

    与此同时,《浮光》也到了高潮部分,曲调陡然变得愈加恢弘和庄重。

    赵祯站在高台上,龙椅前,宽大的长袖背负在身后,俯瞰着下方诸多国家的使者与国王。

    他的身前还放着一个麦克风。

    等所有人都恭敬行礼之后,原本严肃的脸刹那间如冰雪融化,双手微微虚抬,嘴巴微张,对着麦克风轻声说道。

    “免礼!”

    刹那间,声音传遍殿内。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一刻。

    万国来朝!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