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印度半岛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拥有大量一年三熟的耕地,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但是这样的自然环境居然孕育不出强大的本土帝国,实在是让李世祖大跌眼镜。
从小生长在辽东的他,亲眼看见辽东的军民是在“小冰河”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种地讨生活。
除了严寒,辽东百姓甚至还要面对蒙古人以及女真人的袭击。
每年辽东的春耕播种时间很短,可能只有不到半个月,一旦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播种时间,那么一年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赶播种的时间,这时候辽东衙门会发动所有人去赶种粮食。
即便自己当时身为辽国公的公子也同样会被安排去下地干活。
但在印度你永远看不到这一幕,肥沃的土地往往得不到农民的精心呵护!
即便是辽东的懒汉,到了这里也绝对属于种地最积极的那波人。
尽管莫卧儿的封建地主们不断地挥舞起手中的皮鞭,但他们的粮食产量实在是同土地的肥沃程度不成正比。
也幸亏是华夏及时控制了这块富饶的土地,要是让李自成在这里闷头发展几年,搞不好真能让他咸鱼翻身了。
李世祖也明白不能给李自成太多的时间喘息。
尽管印度的道路状况是十分糟糕,不过好在这些欧洲殖民者给印度修建了大量的港口,印度的东西海岸线上足足有几十个中大型的海运港口。
单论港口的密度,即便是华夏本土比起印度来也有所不足。
这使得李世祖可以利用华夏水师的优势轻松的将大量军队从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运送熬西部的孟买港。
莫卧儿本国的军队战力实在过于低下,李世祖还是决定向缅甸总督李定国以及西域总督熊廷弼二人借兵,作为本次征讨李自成的主力。
从级别上来说三人都是总督,属于平级。
不过李世祖毕竟还是华夏帝国的二皇子,加上深得李献忠的宠幸,所以二人还是很积极的配合李世祖的行动。
李定国一看,缅甸总督府下辖的3万倭兵李世祖用的十分顺手,干脆就将这些倭兵直接划归南亚总督府了。
而熊廷弼也令李岩率领2万精锐进驻到葱岭,随时可以进攻李自成的阿富汗。
李世祖征伐李自成的三路大军也就此集结完毕。
北路李岩率领的2万主力从葱岭出击直取李自成的老巢喀布尔。
南路3万倭兵从孟买港出发,直接通过水师将他们运送到南面的港口卡拉奇,南路军从卡拉奇一路北上攻略印度河流域。
中路则是由李世祖亲自率领2万主力进攻木尔坦这一印度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李世祖率领的2万主力是当初李献忠从京师带出来的两万禁军,可谓是华夏战力的“天花板”。
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路大军,李自成也十分头疼。
他的手上只有3万人马,如果分开迎敌,那么必败无疑。
但如果集中兵力对付华夏的一路人马,则必然顾此失彼。
最终李自成还是选择先保住自己的老巢喀布尔。
南面的印度河流域虽然富饶,但是无险可守,即便是他集中人马南下也难以抵挡住华夏军,他只有利用阿富汗的山区阻止华夏人。
华夏的北路军同中路军都是正规军,李自成之所以敢于迎战华夏的北路军也是有所倚仗的。
担任阿富汗总督的这段时间,他趁机搜刮了不少财富。
华夏虽然对于李自成进行了百般封锁,但是他可以从西洋人这里搞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燧发枪以及弹药。
华夏入主莫卧儿帝国后,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几乎失去了在印度的所有据点。
尽管华夏人保留了他们在印度的个人资产,并且允许他们展开贸易。
但是肯定比不上他们直接殖民奴役这些印度土著收益高。
因此他们急需寻找一个可以阻止华夏扩张脚步的合作对象。
仍然占据莫卧儿帝国西北部的阿富汗总督李自成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不但将自己在印度存储的燧发枪同火炮以低价转卖给了李自成。
甚至还派出了一支由1200名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组成的雇佣军加入了李自成的军队。
因此李岩此时面对的可不是一支由少量大顺军同一帮阿富汗土著组成的乌合之众。
而是一支火器化程度很高的联军。
这支联军不但拥有大量的遂发枪,甚至还拥有不少18磅红夷大炮。
如今华夏已经换装了最新的乾熙1635式步枪。
之所以改称步枪,不再称其为火铳,是因为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后装枪”。
这种步枪使用纸壳定装枪弹,射手通过枪机从后面将子弹推入枪膛,然后扣动扳机,由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壳子弹,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这种后装步枪的发射过程比前装枪简化了许多,发射速度也提高了四到五倍,允许射手在卧跪甚至跑动中装填子弹。
彻底解决了火铳射速慢的问题。
但是光是后装枪,还不能被称作为现代步枪。
那种圆形的弹丸无论是杀伤力还是射击精度都不够高。
不过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被解决了。
一名叫王辉的华夏士兵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子弹,这种子弹被称为“王辉弹”。
王辉弹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圆锥形底部设计,这种设计使得弹头在发射时能够膨胀并紧贴枪膛内的膛线,从而封闭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同时使燃气无法外泄,并使弹头在膛线的压迫下高速旋转。
这种设计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困难和滑膛枪射程精度低的问题,使得步枪在战场上变得更为有效。
这种弹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南印度部落使用的吹箭,其尾部由柔软且有弹性的木髓制成,能够防止空气流失,从而将箭发射出去。
王辉正是受到了这种吹箭的启发,最终提出了“王辉弹”的设计理念。
华夏的“乾熙1635”原本就是李献忠致敬“毛瑟1899”的,如今又解决了子弹的问题,使得华夏的步枪杀伤力大大提升。
虽然李自成的阿富汗联军占据了有利地形,不过华夏军队依旧依靠自己的“乾熙1635”重创了对手。
“乾熙1635”的有效射程达到了200米,射击间隔更是只有区区几秒钟。
所以即便是李自成的人马装备了西洋人的遂发枪,但依旧只能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
华夏士兵凭借着手中的“乾熙1635”,可以精准的击毙150-200米外的敌军。
但是李自成的阿富汗联军却还是依靠密集的火铳齐射,来杀伤华夏军。
很显然双方的打击方式完全不一样。
装备了瞄准镜的华夏狙击手,甚至可以在300米外的距离上利用改进后的狙击型“乾熙1635”击毙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只要敌人稍稍露头,他们便能打爆对方的脑袋。
但阿富汗联军则只能对着敌人可能出现的位置胡乱放枪。
几次交手下来,李自成足足折损了两千人马,华夏军的伤亡则不到百人。
当然华夏军也遇到了自己的麻烦。
他们的火炮没有优势,华夏运送到西域的重炮基本都用来守城了。
并没有将他们翻越葱岭,送到阿富汗前线。
华夏军队装备的野战炮,依旧是小口径的6磅佛郎机速射炮。
这些火炮虽然射速快,但威力却比不上对手的18磅红夷大炮。
而李自成的人马则是依靠这些重炮牢牢地控制着包括喀布尔在内的几处据点。
对于这些据点,李岩也是一筹莫展。
他完全没有料到李自成会拥有大口径的火炮。
华夏的步枪再厉害,终究是顶不住火炮的强大火力。
于是阿富汗战场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不过好在华夏的另两路进展十分顺利。
南路的倭军在卡拉奇登陆后就一路北上,所到之处攻无不克。
但凡敢于抵抗的城镇全都被他们屠城了,这也使得后面的城池见到这些倭人时基本是望风而降。
而李世祖率领的中路军主力也顺利的拿下了木尔坦,这座印度河畔的重镇。
两路大军在木尔坦会师后便合兵北上。
面对北上的华夏军,李自成也有些发慌。
尽管他利用手中的重炮守住了喀布尔,但如果面对七万华夏大军的合围,他的炮弹还够不够?
牛金星原本就同李岩不对付,双方算是结下了死仇。
当得知本次进攻喀布尔的华夏北路军主帅是李岩的时候,他更是巴不得除之而后快!
他说道:“启禀陛下,我们必须赶在华夏南线的大军抵达喀布尔之前击溃眼前的敌人。”
道理李自成当然明白,可华夏军的火力如此强大,想要靠近他们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此同时,李岩也在思考如何将李自成的人马从喀布尔等几个坚固的城堡中诱出。
若是真的等到李世祖的大军到达,也就宣告了北路军这次攻击喀布尔彻底失败了。
正在李岩一筹莫展之时,熊廷弼居然派归义伯高杰押送粮草来到了阿富汗。
高杰绿了李自成之后又杀了张献忠,一路混到了归义伯。
原本他在汉中还算比较自在。
不过李献忠在回京途中,觉得可以用高杰来恶心下李自成,于是便将其派往了西域总督府,归熊廷弼指挥。
熊廷弼人老成精,看到高杰的时候就猜到了李献忠的心思。
陛下用兵还是如此不择手段啊!
此时李岩攻打李自成陷入僵局,高杰正好派上用场!
高杰固然是一员猛将,不过他此时最大的作用却是激怒李自成。
毕竟高杰勾引李自成的皇后邢氏,又带着汉中的5万兵马一起投奔了张献忠,是导致李自成的大顺崩溃的主要原因。
起码李自成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高杰如今不但成为了华夏的归义伯,李自成的前皇后邢氏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高欢同高乐!
李自成怎能不生气?
很快高杰押运粮草来到前线的消息就传到了李自成的耳朵里。
原本还在犹豫是否要出城袭击华夏的李自成,如今也不再犹豫了。
此时他只感觉自己的头顶上绿油油的,顶着一大片青青草原!
于是便决定亲自率领万余主力出城夜袭运送粮草的高杰。
阿富汗这里之所以被称为“帝国坟场”,一方面是这里全是山地,地形相当的复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民英勇善战。
李自成仗着自己熟悉地形,并不惧怕夜战。
很快就带着人马赶往高杰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李自成左等右等根本就看不到高杰的影子。
此时的李岩并不知道李自成偷摸出城,会将埋伏设在哪里?但有一点他是肯定的,只要他现在去夜袭喀布尔,李自成定然会回师增援。
于是他决定派兵去偷袭喀布尔。
好巧不巧,两股人马居然在喀布尔城外30里出的山谷中撞上了。
夜间华夏的步枪的确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但是李自成手下的阿富汗联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力都远远不及华夏的军队。
混战之中李自成根本就占不到任何便宜。
双方在谷内杀了喊杀了一夜,第二天天明的时候终于分出了胜负,谷内躺着8000多阿富汗联军的尸体,同时倒下的华夏军也有将近3000人。
李自成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才侥幸逃回到了喀布尔。
损兵折将的他只得收缩兵力坚守城池。
尽管此时李岩的人马已经包围了喀布尔,但是缺乏重型火炮支援的他们以同样只能望城兴叹。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胜利的天枰逐渐倒向了华夏军。
李世祖的主力也正在向喀布尔靠拢。
此时喀布尔城内除了有将近2万阿富汗联军外,还有1200名来自西洋各国的雇佣军。
李自成也不准备跑了,他准备在这个“帝国坟场”同华夏军决一死战。
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喀布尔的西北方向突然出现了数万大军,从他们的穿着来看肯定不是华夏的军队!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但是这样的自然环境居然孕育不出强大的本土帝国,实在是让李世祖大跌眼镜。
从小生长在辽东的他,亲眼看见辽东的军民是在“小冰河”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种地讨生活。
除了严寒,辽东百姓甚至还要面对蒙古人以及女真人的袭击。
每年辽东的春耕播种时间很短,可能只有不到半个月,一旦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播种时间,那么一年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赶播种的时间,这时候辽东衙门会发动所有人去赶种粮食。
即便自己当时身为辽国公的公子也同样会被安排去下地干活。
但在印度你永远看不到这一幕,肥沃的土地往往得不到农民的精心呵护!
即便是辽东的懒汉,到了这里也绝对属于种地最积极的那波人。
尽管莫卧儿的封建地主们不断地挥舞起手中的皮鞭,但他们的粮食产量实在是同土地的肥沃程度不成正比。
也幸亏是华夏及时控制了这块富饶的土地,要是让李自成在这里闷头发展几年,搞不好真能让他咸鱼翻身了。
李世祖也明白不能给李自成太多的时间喘息。
尽管印度的道路状况是十分糟糕,不过好在这些欧洲殖民者给印度修建了大量的港口,印度的东西海岸线上足足有几十个中大型的海运港口。
单论港口的密度,即便是华夏本土比起印度来也有所不足。
这使得李世祖可以利用华夏水师的优势轻松的将大量军队从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运送熬西部的孟买港。
莫卧儿本国的军队战力实在过于低下,李世祖还是决定向缅甸总督李定国以及西域总督熊廷弼二人借兵,作为本次征讨李自成的主力。
从级别上来说三人都是总督,属于平级。
不过李世祖毕竟还是华夏帝国的二皇子,加上深得李献忠的宠幸,所以二人还是很积极的配合李世祖的行动。
李定国一看,缅甸总督府下辖的3万倭兵李世祖用的十分顺手,干脆就将这些倭兵直接划归南亚总督府了。
而熊廷弼也令李岩率领2万精锐进驻到葱岭,随时可以进攻李自成的阿富汗。
李世祖征伐李自成的三路大军也就此集结完毕。
北路李岩率领的2万主力从葱岭出击直取李自成的老巢喀布尔。
南路3万倭兵从孟买港出发,直接通过水师将他们运送到南面的港口卡拉奇,南路军从卡拉奇一路北上攻略印度河流域。
中路则是由李世祖亲自率领2万主力进攻木尔坦这一印度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李世祖率领的2万主力是当初李献忠从京师带出来的两万禁军,可谓是华夏战力的“天花板”。
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路大军,李自成也十分头疼。
他的手上只有3万人马,如果分开迎敌,那么必败无疑。
但如果集中兵力对付华夏的一路人马,则必然顾此失彼。
最终李自成还是选择先保住自己的老巢喀布尔。
南面的印度河流域虽然富饶,但是无险可守,即便是他集中人马南下也难以抵挡住华夏军,他只有利用阿富汗的山区阻止华夏人。
华夏的北路军同中路军都是正规军,李自成之所以敢于迎战华夏的北路军也是有所倚仗的。
担任阿富汗总督的这段时间,他趁机搜刮了不少财富。
华夏虽然对于李自成进行了百般封锁,但是他可以从西洋人这里搞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燧发枪以及弹药。
华夏入主莫卧儿帝国后,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几乎失去了在印度的所有据点。
尽管华夏人保留了他们在印度的个人资产,并且允许他们展开贸易。
但是肯定比不上他们直接殖民奴役这些印度土著收益高。
因此他们急需寻找一个可以阻止华夏扩张脚步的合作对象。
仍然占据莫卧儿帝国西北部的阿富汗总督李自成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不但将自己在印度存储的燧发枪同火炮以低价转卖给了李自成。
甚至还派出了一支由1200名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组成的雇佣军加入了李自成的军队。
因此李岩此时面对的可不是一支由少量大顺军同一帮阿富汗土著组成的乌合之众。
而是一支火器化程度很高的联军。
这支联军不但拥有大量的遂发枪,甚至还拥有不少18磅红夷大炮。
如今华夏已经换装了最新的乾熙1635式步枪。
之所以改称步枪,不再称其为火铳,是因为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后装枪”。
这种步枪使用纸壳定装枪弹,射手通过枪机从后面将子弹推入枪膛,然后扣动扳机,由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壳子弹,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这种后装步枪的发射过程比前装枪简化了许多,发射速度也提高了四到五倍,允许射手在卧跪甚至跑动中装填子弹。
彻底解决了火铳射速慢的问题。
但是光是后装枪,还不能被称作为现代步枪。
那种圆形的弹丸无论是杀伤力还是射击精度都不够高。
不过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被解决了。
一名叫王辉的华夏士兵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子弹,这种子弹被称为“王辉弹”。
王辉弹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圆锥形底部设计,这种设计使得弹头在发射时能够膨胀并紧贴枪膛内的膛线,从而封闭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同时使燃气无法外泄,并使弹头在膛线的压迫下高速旋转。
这种设计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困难和滑膛枪射程精度低的问题,使得步枪在战场上变得更为有效。
这种弹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南印度部落使用的吹箭,其尾部由柔软且有弹性的木髓制成,能够防止空气流失,从而将箭发射出去。
王辉正是受到了这种吹箭的启发,最终提出了“王辉弹”的设计理念。
华夏的“乾熙1635”原本就是李献忠致敬“毛瑟1899”的,如今又解决了子弹的问题,使得华夏的步枪杀伤力大大提升。
虽然李自成的阿富汗联军占据了有利地形,不过华夏军队依旧依靠自己的“乾熙1635”重创了对手。
“乾熙1635”的有效射程达到了200米,射击间隔更是只有区区几秒钟。
所以即便是李自成的人马装备了西洋人的遂发枪,但依旧只能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
华夏士兵凭借着手中的“乾熙1635”,可以精准的击毙150-200米外的敌军。
但是李自成的阿富汗联军却还是依靠密集的火铳齐射,来杀伤华夏军。
很显然双方的打击方式完全不一样。
装备了瞄准镜的华夏狙击手,甚至可以在300米外的距离上利用改进后的狙击型“乾熙1635”击毙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只要敌人稍稍露头,他们便能打爆对方的脑袋。
但阿富汗联军则只能对着敌人可能出现的位置胡乱放枪。
几次交手下来,李自成足足折损了两千人马,华夏军的伤亡则不到百人。
当然华夏军也遇到了自己的麻烦。
他们的火炮没有优势,华夏运送到西域的重炮基本都用来守城了。
并没有将他们翻越葱岭,送到阿富汗前线。
华夏军队装备的野战炮,依旧是小口径的6磅佛郎机速射炮。
这些火炮虽然射速快,但威力却比不上对手的18磅红夷大炮。
而李自成的人马则是依靠这些重炮牢牢地控制着包括喀布尔在内的几处据点。
对于这些据点,李岩也是一筹莫展。
他完全没有料到李自成会拥有大口径的火炮。
华夏的步枪再厉害,终究是顶不住火炮的强大火力。
于是阿富汗战场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不过好在华夏的另两路进展十分顺利。
南路的倭军在卡拉奇登陆后就一路北上,所到之处攻无不克。
但凡敢于抵抗的城镇全都被他们屠城了,这也使得后面的城池见到这些倭人时基本是望风而降。
而李世祖率领的中路军主力也顺利的拿下了木尔坦,这座印度河畔的重镇。
两路大军在木尔坦会师后便合兵北上。
面对北上的华夏军,李自成也有些发慌。
尽管他利用手中的重炮守住了喀布尔,但如果面对七万华夏大军的合围,他的炮弹还够不够?
牛金星原本就同李岩不对付,双方算是结下了死仇。
当得知本次进攻喀布尔的华夏北路军主帅是李岩的时候,他更是巴不得除之而后快!
他说道:“启禀陛下,我们必须赶在华夏南线的大军抵达喀布尔之前击溃眼前的敌人。”
道理李自成当然明白,可华夏军的火力如此强大,想要靠近他们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此同时,李岩也在思考如何将李自成的人马从喀布尔等几个坚固的城堡中诱出。
若是真的等到李世祖的大军到达,也就宣告了北路军这次攻击喀布尔彻底失败了。
正在李岩一筹莫展之时,熊廷弼居然派归义伯高杰押送粮草来到了阿富汗。
高杰绿了李自成之后又杀了张献忠,一路混到了归义伯。
原本他在汉中还算比较自在。
不过李献忠在回京途中,觉得可以用高杰来恶心下李自成,于是便将其派往了西域总督府,归熊廷弼指挥。
熊廷弼人老成精,看到高杰的时候就猜到了李献忠的心思。
陛下用兵还是如此不择手段啊!
此时李岩攻打李自成陷入僵局,高杰正好派上用场!
高杰固然是一员猛将,不过他此时最大的作用却是激怒李自成。
毕竟高杰勾引李自成的皇后邢氏,又带着汉中的5万兵马一起投奔了张献忠,是导致李自成的大顺崩溃的主要原因。
起码李自成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高杰如今不但成为了华夏的归义伯,李自成的前皇后邢氏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高欢同高乐!
李自成怎能不生气?
很快高杰押运粮草来到前线的消息就传到了李自成的耳朵里。
原本还在犹豫是否要出城袭击华夏的李自成,如今也不再犹豫了。
此时他只感觉自己的头顶上绿油油的,顶着一大片青青草原!
于是便决定亲自率领万余主力出城夜袭运送粮草的高杰。
阿富汗这里之所以被称为“帝国坟场”,一方面是这里全是山地,地形相当的复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民英勇善战。
李自成仗着自己熟悉地形,并不惧怕夜战。
很快就带着人马赶往高杰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李自成左等右等根本就看不到高杰的影子。
此时的李岩并不知道李自成偷摸出城,会将埋伏设在哪里?但有一点他是肯定的,只要他现在去夜袭喀布尔,李自成定然会回师增援。
于是他决定派兵去偷袭喀布尔。
好巧不巧,两股人马居然在喀布尔城外30里出的山谷中撞上了。
夜间华夏的步枪的确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但是李自成手下的阿富汗联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力都远远不及华夏的军队。
混战之中李自成根本就占不到任何便宜。
双方在谷内杀了喊杀了一夜,第二天天明的时候终于分出了胜负,谷内躺着8000多阿富汗联军的尸体,同时倒下的华夏军也有将近3000人。
李自成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才侥幸逃回到了喀布尔。
损兵折将的他只得收缩兵力坚守城池。
尽管此时李岩的人马已经包围了喀布尔,但是缺乏重型火炮支援的他们以同样只能望城兴叹。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胜利的天枰逐渐倒向了华夏军。
李世祖的主力也正在向喀布尔靠拢。
此时喀布尔城内除了有将近2万阿富汗联军外,还有1200名来自西洋各国的雇佣军。
李自成也不准备跑了,他准备在这个“帝国坟场”同华夏军决一死战。
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喀布尔的西北方向突然出现了数万大军,从他们的穿着来看肯定不是华夏的军队!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