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高明程的结婚酒,是村里人在春耕前的最后一次狂欢。
第二天,就掀开春耕的序章了。
选种、晒种、育苗,犁田、翻地,以及卖薯种。
高明程刚分家,家里什么都缺,所以很多东西都得去买,但是呢,他还没有去买,细奶奶已经给他打算好了。
细奶奶同高明程说道:“你总共就一亩田,也用不着自己育苗,我多育一些苗,到时候分你一些。薯种也不用买,到时候掐一些薯藤去扦插就行,你今年打算种多少红薯?”
高明程说道:“种个两三分地吧。”
红薯价钱卖不高,但产量挺高的,红薯藤又可以喂猪吃,所以村里人都会种很多,就连细奶奶家,也会种两亩地。
一听高明程只打算种两三分地,细奶奶就不赞同了,说道:“红薯是好东西,伱多种点,万一米不够吃,还能吃红薯。”
细奶奶是经历过饥荒的人,因此对粮食格外的珍惜。
她可以不种卖钱的甘蔗,却不会不种红薯。
高明程是个听劝的,也不想细奶奶替他担心,便说道:“那我多种点吧。”
嗯,种个半亩地吧!
细奶奶却以为他至少种个一亩地,于是用孺子可教的目光看着他。
接下来又说起黄瓜、豆角、丝瓜、辣椒之类的种子,这些细奶奶家都有,特意分了一部分给高明程。
有了细奶奶送来的这些种子,村里常吃的菜就不愁了。
除了细奶奶送来的种子,许多美也事先准备了一些种子。
别看她是女人,但下地干活时,丝毫不比男人差,除了翻地不太行,挖坑、撒种、覆土、施肥、间苗等,都做的很麻利。
春耕时,许多美特意和高明程约法三章,每三天才能够做一次,一次不超过两小时!
高明程摸了摸鼻子,很想当做没听到。
他憋的太久,没开荤时还好,这一开荤就食髓知味,忍不住啊!
但繁重的农活,总是能够浇灭无穷的欲望,而对秋收的期待,也足以消弭春耕时的劳累。
生活在小山村的人们,不受外界因素打扰,应时到节的做着各种安排,他们付出、他们收获、他们贮藏、他们享用!
生活,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一日,下起了春雨。
虽然春雨阻止人们外出劳作,但春雨的到来,足以令人欣喜。
古人有云:春雨贵如油。
对于他们这种水资源不丰富的地方,种植的农作物很依赖风调雨顺。一旦天干,能大范围减产的。
高明程站在屋檐下,望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回忆起前世的一些气候,然后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
前世那会儿,他常年在外面跑生意,已经很久不种地,只隐隐约约知道一些,好像今年的夏天会天旱,具体的时间应该是在种植晚稻后不久。
那个时候天很久不下雨,田里的水都干了,再不放水,禾苗都会枯死。
虽然高家村的人们,大多是同一个姓,同一个祖宗,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争水、争柴火,那是经常吵架打架的。
高明程盯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有了一个主意,他进屋拿了一把伞,对许多美说道:“我出门一趟。”
许多美在低头看书,抬头去看时,高明程已经走了,只看到他的一个背影。
高明程并非是走路去的,而是骑着自行车。
他一只手握着自行车的把手,一只手撑着伞,依旧骑的稳稳地。
他是要去大龙山那边的村子,因为那里有专门打井的匠人,并且手艺很好,他们村里的几口井,都是大龙山的人打出来的,水质清冽。
高明程之前就计划在院子里打一口井,但后面事情繁多,倒是忘记去找匠人来了。
现在想起今年夏天会天旱,他当即就坐不住了,得赶紧把井打出来,到时候才不至于影响生活用水。
他骑着自行车,一路朝着大龙山而去。
路上,行人稀少,但田野间,倒偶尔还是能够看到一些在干活的人,这些人的家里人手少,但地多,因此即使下雨,也要下地干活。
路过军岭时,高明程就看到黄大志也在地里干活,不过相隔甚远,彼此也就没有打招呼。
大约骑了四五十分钟,才来到大龙山。
大龙山脚下的村子,就叫做大龙村,据说村里的人会看风水,在很久以前,是给有钱人看风水选墓地的。
这也导致大龙村的人比较封闭,不喜欢和外村的人来往,一进入大龙村,高明程就察觉到异样,这个村子的氛围较为低沉,所看到的每个人,都沉默寡言的样子。
“叔,打井人老张住哪儿?”高明程一只脚支撑在地面上,扭头看向一个人。
那个人正坐在屋檐下抽着烟,听见声音后,抬头朝高明程看去。
他大约四十来岁,肤色黝黑,额头有几层明显的皱纹,像是经常皱眉的缘故。
“你要打井?”那人开口,声音低沉喑哑。
“嗯,我是高家村的人,我想打一口井。你就是老张?”高明程问道,前世他家砌房子后,也打了井,据说就是从大龙村喊的人来打的。
只不过他当时不在家,并没有见过打井人。
“嗯,你打算什么时候打井?”那人果然是老张。
“越快越好!”高明程说道。
这时老张站起身来,说道:“那就明天吧。”
高明程一愣,他是着急,但也知道现在是春耕,人家怕是要缓一缓,但万万没想到这老张如此爽快!
“你……不用忙春耕吗?”高明程下意识问着。
老张却发出似笑非笑的古怪声音,说道:“就这么点地,犯不着忙。”
高明程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大龙村才是真正的山村!
他们高家村虽然三面环山,但也有七八百亩良田连成一片,栽种的稻谷足以养活村里人,但大龙村整个村子坐落在山脚下,呈狭长一线,而能够种植的稻谷的水田,也是狭长一线,最多不超过一百亩的样子。
再看村里的人家,房屋依山势而建,大多没有砌围墙,房间的外面,便是山路,因此高明程路过时,才能够直接看到在屋檐下抽烟的老张。
大龙村的水田少,人口自然也少,零零散散的,住的并不密集。
既然老张爽快,那高明程也爽快,把自己详细的地址告知了老张,然后又询问打井的费用。
这费用倒还好,但老张提出要在高明程家吃住几天,直到井水打出来后,才会带着钱走。
这是因为交通不便,每天来回的话,在路上就要花费很多时间了,因此打井人会暂时住在主人家,等打好井后,主人家满意了,这才带着工钱走人。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天,就掀开春耕的序章了。
选种、晒种、育苗,犁田、翻地,以及卖薯种。
高明程刚分家,家里什么都缺,所以很多东西都得去买,但是呢,他还没有去买,细奶奶已经给他打算好了。
细奶奶同高明程说道:“你总共就一亩田,也用不着自己育苗,我多育一些苗,到时候分你一些。薯种也不用买,到时候掐一些薯藤去扦插就行,你今年打算种多少红薯?”
高明程说道:“种个两三分地吧。”
红薯价钱卖不高,但产量挺高的,红薯藤又可以喂猪吃,所以村里人都会种很多,就连细奶奶家,也会种两亩地。
一听高明程只打算种两三分地,细奶奶就不赞同了,说道:“红薯是好东西,伱多种点,万一米不够吃,还能吃红薯。”
细奶奶是经历过饥荒的人,因此对粮食格外的珍惜。
她可以不种卖钱的甘蔗,却不会不种红薯。
高明程是个听劝的,也不想细奶奶替他担心,便说道:“那我多种点吧。”
嗯,种个半亩地吧!
细奶奶却以为他至少种个一亩地,于是用孺子可教的目光看着他。
接下来又说起黄瓜、豆角、丝瓜、辣椒之类的种子,这些细奶奶家都有,特意分了一部分给高明程。
有了细奶奶送来的这些种子,村里常吃的菜就不愁了。
除了细奶奶送来的种子,许多美也事先准备了一些种子。
别看她是女人,但下地干活时,丝毫不比男人差,除了翻地不太行,挖坑、撒种、覆土、施肥、间苗等,都做的很麻利。
春耕时,许多美特意和高明程约法三章,每三天才能够做一次,一次不超过两小时!
高明程摸了摸鼻子,很想当做没听到。
他憋的太久,没开荤时还好,这一开荤就食髓知味,忍不住啊!
但繁重的农活,总是能够浇灭无穷的欲望,而对秋收的期待,也足以消弭春耕时的劳累。
生活在小山村的人们,不受外界因素打扰,应时到节的做着各种安排,他们付出、他们收获、他们贮藏、他们享用!
生活,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一日,下起了春雨。
虽然春雨阻止人们外出劳作,但春雨的到来,足以令人欣喜。
古人有云:春雨贵如油。
对于他们这种水资源不丰富的地方,种植的农作物很依赖风调雨顺。一旦天干,能大范围减产的。
高明程站在屋檐下,望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回忆起前世的一些气候,然后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
前世那会儿,他常年在外面跑生意,已经很久不种地,只隐隐约约知道一些,好像今年的夏天会天旱,具体的时间应该是在种植晚稻后不久。
那个时候天很久不下雨,田里的水都干了,再不放水,禾苗都会枯死。
虽然高家村的人们,大多是同一个姓,同一个祖宗,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争水、争柴火,那是经常吵架打架的。
高明程盯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有了一个主意,他进屋拿了一把伞,对许多美说道:“我出门一趟。”
许多美在低头看书,抬头去看时,高明程已经走了,只看到他的一个背影。
高明程并非是走路去的,而是骑着自行车。
他一只手握着自行车的把手,一只手撑着伞,依旧骑的稳稳地。
他是要去大龙山那边的村子,因为那里有专门打井的匠人,并且手艺很好,他们村里的几口井,都是大龙山的人打出来的,水质清冽。
高明程之前就计划在院子里打一口井,但后面事情繁多,倒是忘记去找匠人来了。
现在想起今年夏天会天旱,他当即就坐不住了,得赶紧把井打出来,到时候才不至于影响生活用水。
他骑着自行车,一路朝着大龙山而去。
路上,行人稀少,但田野间,倒偶尔还是能够看到一些在干活的人,这些人的家里人手少,但地多,因此即使下雨,也要下地干活。
路过军岭时,高明程就看到黄大志也在地里干活,不过相隔甚远,彼此也就没有打招呼。
大约骑了四五十分钟,才来到大龙山。
大龙山脚下的村子,就叫做大龙村,据说村里的人会看风水,在很久以前,是给有钱人看风水选墓地的。
这也导致大龙村的人比较封闭,不喜欢和外村的人来往,一进入大龙村,高明程就察觉到异样,这个村子的氛围较为低沉,所看到的每个人,都沉默寡言的样子。
“叔,打井人老张住哪儿?”高明程一只脚支撑在地面上,扭头看向一个人。
那个人正坐在屋檐下抽着烟,听见声音后,抬头朝高明程看去。
他大约四十来岁,肤色黝黑,额头有几层明显的皱纹,像是经常皱眉的缘故。
“你要打井?”那人开口,声音低沉喑哑。
“嗯,我是高家村的人,我想打一口井。你就是老张?”高明程问道,前世他家砌房子后,也打了井,据说就是从大龙村喊的人来打的。
只不过他当时不在家,并没有见过打井人。
“嗯,你打算什么时候打井?”那人果然是老张。
“越快越好!”高明程说道。
这时老张站起身来,说道:“那就明天吧。”
高明程一愣,他是着急,但也知道现在是春耕,人家怕是要缓一缓,但万万没想到这老张如此爽快!
“你……不用忙春耕吗?”高明程下意识问着。
老张却发出似笑非笑的古怪声音,说道:“就这么点地,犯不着忙。”
高明程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大龙村才是真正的山村!
他们高家村虽然三面环山,但也有七八百亩良田连成一片,栽种的稻谷足以养活村里人,但大龙村整个村子坐落在山脚下,呈狭长一线,而能够种植的稻谷的水田,也是狭长一线,最多不超过一百亩的样子。
再看村里的人家,房屋依山势而建,大多没有砌围墙,房间的外面,便是山路,因此高明程路过时,才能够直接看到在屋檐下抽烟的老张。
大龙村的水田少,人口自然也少,零零散散的,住的并不密集。
既然老张爽快,那高明程也爽快,把自己详细的地址告知了老张,然后又询问打井的费用。
这费用倒还好,但老张提出要在高明程家吃住几天,直到井水打出来后,才会带着钱走。
这是因为交通不便,每天来回的话,在路上就要花费很多时间了,因此打井人会暂时住在主人家,等打好井后,主人家满意了,这才带着工钱走人。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