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四周静谧。
扶苏等人竟皆沉默。
对于秦人的发迹,他们其实了解不多,但经过嵇恒的抽丝剥茧,也深刻体会到秦人发迹的不易。
嵇恒将相关资料记下。
秦国立国之前,史料很是匮乏。
而立国后,秦国已有专门的史官记录,不过亦如周人有意遮掩商人的信息一般,秦人的史官也淡化了周人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周平王给秦国开的空头支票十分诱人。
那可是周人的发家之地,宗周。
那里也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
而这一切,随着周平王一句轻飘飘的称诺,就尽数拱手让给了秦人,虽然当时宗周的确为戎人占据,但宗周的周人一直在奋力反抗,周平王却是连最拥护周朝的周人也直接抛弃了。
当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秦人在西陲时,几乎还处于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等到日后夺回宗周旧地,借着宗周留存的生产技术,才正式转为农耕国家,也自此开始了真正的大秦风云。
这一切都拜周平王所赐。
想到这。
嵇恒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当时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秦襄公刚继位时,可谓内外交困,不仅被西戎连败,还被周人不断排斥,他当时恐根本都想不到,自己一个小小的西陲大夫,怎么就成了后来横扫六国的虎狼之秦的开国之君。
扶苏微微蹙眉。
他在心中暗暗沉思着。
他在听完嵇恒的话后,想起了《郑武夫人规孺子》的几句话。
“吾君陷于大难之中,处于卫三年。”
“不见其邦,亦不见其室。”
“如毋有良臣,三年无君。”
“邦家乱矣。”
申侯犬戎之乱后,拱卫周王室的郑国国君,郑桓公遭遇了一场大难,为犬戎所杀,而郑武公在郑桓公死后,并没能立即回国继位,而是在卫国羁留了三年,当时的卫国国君卫武公是坚定的周平王拥护者。
这就不难得出,郑武公当年恐是受到了威胁,以至最终倒向了周平王。
周王室的拱卫势力一直是郑国跟虢国,随着郑国倒戈,本为正统的周携王,直接断了一臂,再难抗衡周平王。
郑武羁卫或许只是当时的冰山一角。
在周携王跟周平王并立的二王当空的几十年,天下恐经过了一系列惊心动魄残酷血腥的政治博弈,最终周平王笑到了最后,赢得了所有诸侯的认同,并斩杀了代表正统的周携王,但也直接导致周王室威望尽丧。
在这场政治博弈中,秦人无疑获利颇多。
不仅位列了诸侯,还得到了承诺,只要秦人能够驱逐西戎,那么被西戎占据的岐山,丰水之地便归秦人所有。
不管最终历史的真相如何,秦人近三百年铸洒的血与泪,终于换来了中原王朝的承认,也正式作为一个新兴的诸侯国登上了历史舞台。
回溯着秦人建国的过往。
扶苏不禁喟然一叹,大秦建国实属不易。
在经历了断姓绝祀后,被彻底阻隔于中原之外,秦人并未就此放弃,一直在尝试回到中原,而在几近波折,甚至是几次遭遇算计后,终于在周王室威望尽衰时抓住了机会,重新回到了天下人的视野。
扶苏起身,朝翟尤行了一礼,躬身道:“多谢先生替我等补齐史料。”
“伯秦拜谢。”
翟尤起身,还礼道:“上吏言重了,我翟氏本为宗室之后,而今朝廷有心勘录秦史,我自当倾囊相授,不过我翟氏知晓的东西并不多,等到襄公建国后,国都迁到了汧邑,我翟氏并未跟随过去,因而对后续之事了解甚少。”
“也实不敢再开口,还请上吏恕罪。”
“无妨。”扶苏笑道:“先生所讲,对我等修补史料很有作用,岂敢再贪图更多?”
随即。
扶苏顿了一下,突然道:“不知先生对大秦眼下是何看法?”
一语落下。
翟尤整个人一愣。
他面露一抹难色,道:“大秦眼下如何,我一乡野之人,哪知道这么多。”
“上吏还是莫要取笑我。”
扶苏面色肃然,丝毫没说笑模样,拱手道:“我是真心求问,从咸阳一路过来,我沿途也看到了不少,也听到了不少,大秦目下地方过的很是贫瘠,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潦倒,你乃嬴姓后人,也是大秦宗室旁支,理应对我等说些实话。”
“我们也需深入了解地方。”
翟尤面露凝色。
他狐疑的看了扶苏等人几眼,沉吟道:“你们不是丞相府下勘录史料的吗?为何要问地方的事?”
扶苏面色如常,缓缓道:“大秦立国已有九年,新政推行也有数年了,朝廷却也想知晓新政下,底层民众的生活情况,我等虽主要负责勘录史料,其实也有暗访地方实情的职能。”
“哦?”翟尤目光闪烁。
嵇恒看了扶苏一眼,猜到了扶苏的想法,补了一句道:“这是长公子的授意。”
闻言。
扶苏面色一滞。
公子高等人则面色微异。
他们看了翟尤一眼,又看了看扶苏,忍不住垂下头,避免让自己露出异样。
“长公子?”翟尤心中一惊,不疑有他,感叹道:“长公子果真是心怀仁义,体谅天下黔首。”
“既是长公子想知道,我翟尤又岂敢不说?”
“我对其他地方不知道,但秦亭的黔首过的如何,我还是知晓一二的。”
“苦!”
“苦?”
翟尤点头道:“就是苦。”
“非是一方面的苦,而是各方面的苦。”
“各位上吏沿路走来,也当看到了一些,田地间男丁稀少,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在耕种,我若非有个好家世,父曾是乡啬夫,或许跟其他黔首无二样,就算如此,这几年也没少服徭役,只是时间相对会短一些。”
“秦亭人口不算太多,只有四百来户,但整个亭里,青壮男丁却不足百人。”
“这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
翟尤长长叹气一声。
扶苏也默然。
胡亥凝声道:“真有这么苦?”
翟尤冷冷的看了胡亥一眼,冷声道:“我岂会在这上面说假?”
“亭里各户的男丁,被征发出去两至三年了,根本不知归期,朝廷口赋还年年增加,农耕、秋收、织布等都压在老弱妇孺身上,这几年得亏一直风调雨顺,若是遇到旱灾,暴风雨,涝灾,蝗灾等,地方不知会死多少人。”
“也得亏长公子仁厚,管了一下盐铁,让盐铁价格降了一点,不然地方的怨念只会更大。”
“但黔首获益的其实也不大。”
“压在地方黔首身上的缺青壮、高口赋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解决。”
翟尤顿了一下,也是大着胆子道:“周因失宗周而衰,秦若失秦人之心,恐也会重蹈覆辙。”
“我知道此话不当,但身为嬴姓后人,却也不愿大秦覆灭。”
“唉。”
翟尤再度长叹一声。
“多谢先生相告。”扶苏诚恳的一拱手道:“我定会将此话转告给长公子,大秦这些年的确有些用民过甚,但朝廷眼下已有所察觉,在后续一段时间,朝廷会逐渐做出改变。”
翟尤道:“希望如此吧。”
扶苏又问了翟尤几句,翟尤也如数回答了。
而后翟尤离开了。
扶苏望着翟尤离去的声音,沉重的叹息一声,室内其他几位公子也人人默然,一股沉重压抑的情绪,笼罩了这个亭长室。
扶苏站起身,沉声道:“翟尤所说,恐还有收敛。”
“地方的情况只怕更为严峻。”
“大秦眼下已没有退路,就算陛下想停下,恐也难以调头,我分明知晓这么多,却是没有任何施为。”
扶苏转悠着。
室内没有一个人说话。
不多时。
时岳进来了。
嵇恒淡淡道:“时亭长,秦亭相关的史料已补正,等会我等便会离开,多谢时亭长招待。”
时岳豪气道:“都是分内之事。”
“诸位上吏不嫌弃就行。”
嵇恒笑了笑,突然道:“时亭长却是管理有方,一直屈居亭长之位,实在是有些屈才了,等这次回咸阳,我等定向朝廷举荐时亭长,到时时亭长或许还能得一些擢升,不过我等人轻言微,恐对时亭长的帮助有限。”
“但一定会尽力而为。”
时岳脸色微异,沉吟片刻,苦笑道:“多谢上吏抬爱,不过我时岳就一微末小吏,实在不敢劳烦上吏为我请功,也实在无功可请,而且我自小就在秦亭,早已习惯待在这里,换个地方,恐还有些不自在。”
“也多谢上吏看重,只是实在没必要。”
闻言。
扶苏眉头微皱,疑惑道:“时亭长之才,见微知著,管十里之民井井有条,还能将乡里繁琐之事,都处理的很是妥当,只做一名微末亭长,实在是有些屈才了。”
时岳却摇手道:“上吏见识。”
“人各有才,我做亭长,当得一个能才,但再往上,恐就难了。”
“自家知道自家的情况。”
“只能管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这还是秦亭父老乡亲给面,若是换到别处,恐会是一团乱麻,眼下能继续为秦亭亭长,下吏实在就已知足,也实在不敢再生出野望,还请上吏见谅。”
扶苏深深的看着时岳,眼中露出一抹不悦。
嵇恒看了时岳几眼,似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时亭长倒是对自己很了解,不过眼下大秦时局动荡,秦亭乃秦扎根的地方,却是不适合轻易变更官吏,由时亭长继续担任,倒是最合适不过。”
“不过等日后天下稳定,朝廷需要,时亭长依旧还是会高升的。”
“只希望到时时亭长不要推辞。”
闻言。
时岳面露感激之色,连忙道:“时岳乃大秦官吏,若朝廷需要,绝不敢推辞,但正如上吏所言,眼下秦亭事务繁重,我却是脱身不得,这才不得不推辞。”
“望上吏成全。”
扶苏看了嵇恒一眼,却也没有再说。
见状。
时岳道:“时值晌午,还请上吏在秦亭多待一会,等吃了午食再走也不迟。”
“下吏这就下去准备。”
说完。
时岳朝扶苏等人一一行礼,快步离开了亭长室。
等时岳彻底走远后,扶苏才蹙眉道:“嵇先生,时岳是一个能者,为何嵇先生不愿他升职?”
嵇恒轻笑一声,缓缓道:“升职?他愿意升吗?”
“不愿意。”
“时岳是一个聪明人。”
“他在秦亭是有实权的,一旦升迁上去,能不能有实权尚且两说,而目前郡县上面的官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早就被人安排好了,他若突然被提拔,势必会挤掉其他官吏的位置,到时恐会得罪不少人。”
“你轻飘飘的一句提拔,但他却要耗费无数心力。”
“若是大秦局势安稳,他恐是乐于被提拔,但如今局势扑朔,贸然被提升上去,实是得不偿失。”
“利弊权衡。”
“继续维持原职才是最好的选择。”
“若我是时岳也会如此。”
“眼下的大秦,并不足以让自己卖命,继续为大秦效力,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已低于对自己的害处,只要稍加权衡,就很容易做出选择。”
“板荡识忠臣,国危思良将。”
“但一个国家是不能主动将自己置于危难,然后再从中择选出忠臣良将的,而当是在日常中不断提拔重用忠臣良将,让他们始终跟国家站在一起,唯有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若一个国家已走到在板荡时,才想到启用忠臣,这个国家或已到了垂亡之际,就算此人能挽天倾,但又岂能长久?”
扶苏沉默。
他想到了这些年不就不辟的官吏。
这些人恐跟时岳是同样想法,只是他身为大秦长公子,对这个难看的现状,却只感觉心头沉重。
没有良臣将才相助,大秦想镇抚天下,又谈何容易?
他心中也清楚。
大秦眼下的局势,并不足以让人效命。
但只要大秦的局势开始好转,他相信,天下会有越来越多能人,主动为大秦效力。
也一定会!
扶苏攥紧了拳,眼中满是坚定。
已把这部分剧情略了。
明天开始补上架时说的万字更新。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扶苏等人竟皆沉默。
对于秦人的发迹,他们其实了解不多,但经过嵇恒的抽丝剥茧,也深刻体会到秦人发迹的不易。
嵇恒将相关资料记下。
秦国立国之前,史料很是匮乏。
而立国后,秦国已有专门的史官记录,不过亦如周人有意遮掩商人的信息一般,秦人的史官也淡化了周人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周平王给秦国开的空头支票十分诱人。
那可是周人的发家之地,宗周。
那里也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
而这一切,随着周平王一句轻飘飘的称诺,就尽数拱手让给了秦人,虽然当时宗周的确为戎人占据,但宗周的周人一直在奋力反抗,周平王却是连最拥护周朝的周人也直接抛弃了。
当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秦人在西陲时,几乎还处于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等到日后夺回宗周旧地,借着宗周留存的生产技术,才正式转为农耕国家,也自此开始了真正的大秦风云。
这一切都拜周平王所赐。
想到这。
嵇恒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当时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秦襄公刚继位时,可谓内外交困,不仅被西戎连败,还被周人不断排斥,他当时恐根本都想不到,自己一个小小的西陲大夫,怎么就成了后来横扫六国的虎狼之秦的开国之君。
扶苏微微蹙眉。
他在心中暗暗沉思着。
他在听完嵇恒的话后,想起了《郑武夫人规孺子》的几句话。
“吾君陷于大难之中,处于卫三年。”
“不见其邦,亦不见其室。”
“如毋有良臣,三年无君。”
“邦家乱矣。”
申侯犬戎之乱后,拱卫周王室的郑国国君,郑桓公遭遇了一场大难,为犬戎所杀,而郑武公在郑桓公死后,并没能立即回国继位,而是在卫国羁留了三年,当时的卫国国君卫武公是坚定的周平王拥护者。
这就不难得出,郑武公当年恐是受到了威胁,以至最终倒向了周平王。
周王室的拱卫势力一直是郑国跟虢国,随着郑国倒戈,本为正统的周携王,直接断了一臂,再难抗衡周平王。
郑武羁卫或许只是当时的冰山一角。
在周携王跟周平王并立的二王当空的几十年,天下恐经过了一系列惊心动魄残酷血腥的政治博弈,最终周平王笑到了最后,赢得了所有诸侯的认同,并斩杀了代表正统的周携王,但也直接导致周王室威望尽丧。
在这场政治博弈中,秦人无疑获利颇多。
不仅位列了诸侯,还得到了承诺,只要秦人能够驱逐西戎,那么被西戎占据的岐山,丰水之地便归秦人所有。
不管最终历史的真相如何,秦人近三百年铸洒的血与泪,终于换来了中原王朝的承认,也正式作为一个新兴的诸侯国登上了历史舞台。
回溯着秦人建国的过往。
扶苏不禁喟然一叹,大秦建国实属不易。
在经历了断姓绝祀后,被彻底阻隔于中原之外,秦人并未就此放弃,一直在尝试回到中原,而在几近波折,甚至是几次遭遇算计后,终于在周王室威望尽衰时抓住了机会,重新回到了天下人的视野。
扶苏起身,朝翟尤行了一礼,躬身道:“多谢先生替我等补齐史料。”
“伯秦拜谢。”
翟尤起身,还礼道:“上吏言重了,我翟氏本为宗室之后,而今朝廷有心勘录秦史,我自当倾囊相授,不过我翟氏知晓的东西并不多,等到襄公建国后,国都迁到了汧邑,我翟氏并未跟随过去,因而对后续之事了解甚少。”
“也实不敢再开口,还请上吏恕罪。”
“无妨。”扶苏笑道:“先生所讲,对我等修补史料很有作用,岂敢再贪图更多?”
随即。
扶苏顿了一下,突然道:“不知先生对大秦眼下是何看法?”
一语落下。
翟尤整个人一愣。
他面露一抹难色,道:“大秦眼下如何,我一乡野之人,哪知道这么多。”
“上吏还是莫要取笑我。”
扶苏面色肃然,丝毫没说笑模样,拱手道:“我是真心求问,从咸阳一路过来,我沿途也看到了不少,也听到了不少,大秦目下地方过的很是贫瘠,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潦倒,你乃嬴姓后人,也是大秦宗室旁支,理应对我等说些实话。”
“我们也需深入了解地方。”
翟尤面露凝色。
他狐疑的看了扶苏等人几眼,沉吟道:“你们不是丞相府下勘录史料的吗?为何要问地方的事?”
扶苏面色如常,缓缓道:“大秦立国已有九年,新政推行也有数年了,朝廷却也想知晓新政下,底层民众的生活情况,我等虽主要负责勘录史料,其实也有暗访地方实情的职能。”
“哦?”翟尤目光闪烁。
嵇恒看了扶苏一眼,猜到了扶苏的想法,补了一句道:“这是长公子的授意。”
闻言。
扶苏面色一滞。
公子高等人则面色微异。
他们看了翟尤一眼,又看了看扶苏,忍不住垂下头,避免让自己露出异样。
“长公子?”翟尤心中一惊,不疑有他,感叹道:“长公子果真是心怀仁义,体谅天下黔首。”
“既是长公子想知道,我翟尤又岂敢不说?”
“我对其他地方不知道,但秦亭的黔首过的如何,我还是知晓一二的。”
“苦!”
“苦?”
翟尤点头道:“就是苦。”
“非是一方面的苦,而是各方面的苦。”
“各位上吏沿路走来,也当看到了一些,田地间男丁稀少,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在耕种,我若非有个好家世,父曾是乡啬夫,或许跟其他黔首无二样,就算如此,这几年也没少服徭役,只是时间相对会短一些。”
“秦亭人口不算太多,只有四百来户,但整个亭里,青壮男丁却不足百人。”
“这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
翟尤长长叹气一声。
扶苏也默然。
胡亥凝声道:“真有这么苦?”
翟尤冷冷的看了胡亥一眼,冷声道:“我岂会在这上面说假?”
“亭里各户的男丁,被征发出去两至三年了,根本不知归期,朝廷口赋还年年增加,农耕、秋收、织布等都压在老弱妇孺身上,这几年得亏一直风调雨顺,若是遇到旱灾,暴风雨,涝灾,蝗灾等,地方不知会死多少人。”
“也得亏长公子仁厚,管了一下盐铁,让盐铁价格降了一点,不然地方的怨念只会更大。”
“但黔首获益的其实也不大。”
“压在地方黔首身上的缺青壮、高口赋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解决。”
翟尤顿了一下,也是大着胆子道:“周因失宗周而衰,秦若失秦人之心,恐也会重蹈覆辙。”
“我知道此话不当,但身为嬴姓后人,却也不愿大秦覆灭。”
“唉。”
翟尤再度长叹一声。
“多谢先生相告。”扶苏诚恳的一拱手道:“我定会将此话转告给长公子,大秦这些年的确有些用民过甚,但朝廷眼下已有所察觉,在后续一段时间,朝廷会逐渐做出改变。”
翟尤道:“希望如此吧。”
扶苏又问了翟尤几句,翟尤也如数回答了。
而后翟尤离开了。
扶苏望着翟尤离去的声音,沉重的叹息一声,室内其他几位公子也人人默然,一股沉重压抑的情绪,笼罩了这个亭长室。
扶苏站起身,沉声道:“翟尤所说,恐还有收敛。”
“地方的情况只怕更为严峻。”
“大秦眼下已没有退路,就算陛下想停下,恐也难以调头,我分明知晓这么多,却是没有任何施为。”
扶苏转悠着。
室内没有一个人说话。
不多时。
时岳进来了。
嵇恒淡淡道:“时亭长,秦亭相关的史料已补正,等会我等便会离开,多谢时亭长招待。”
时岳豪气道:“都是分内之事。”
“诸位上吏不嫌弃就行。”
嵇恒笑了笑,突然道:“时亭长却是管理有方,一直屈居亭长之位,实在是有些屈才了,等这次回咸阳,我等定向朝廷举荐时亭长,到时时亭长或许还能得一些擢升,不过我等人轻言微,恐对时亭长的帮助有限。”
“但一定会尽力而为。”
时岳脸色微异,沉吟片刻,苦笑道:“多谢上吏抬爱,不过我时岳就一微末小吏,实在不敢劳烦上吏为我请功,也实在无功可请,而且我自小就在秦亭,早已习惯待在这里,换个地方,恐还有些不自在。”
“也多谢上吏看重,只是实在没必要。”
闻言。
扶苏眉头微皱,疑惑道:“时亭长之才,见微知著,管十里之民井井有条,还能将乡里繁琐之事,都处理的很是妥当,只做一名微末亭长,实在是有些屈才了。”
时岳却摇手道:“上吏见识。”
“人各有才,我做亭长,当得一个能才,但再往上,恐就难了。”
“自家知道自家的情况。”
“只能管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这还是秦亭父老乡亲给面,若是换到别处,恐会是一团乱麻,眼下能继续为秦亭亭长,下吏实在就已知足,也实在不敢再生出野望,还请上吏见谅。”
扶苏深深的看着时岳,眼中露出一抹不悦。
嵇恒看了时岳几眼,似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时亭长倒是对自己很了解,不过眼下大秦时局动荡,秦亭乃秦扎根的地方,却是不适合轻易变更官吏,由时亭长继续担任,倒是最合适不过。”
“不过等日后天下稳定,朝廷需要,时亭长依旧还是会高升的。”
“只希望到时时亭长不要推辞。”
闻言。
时岳面露感激之色,连忙道:“时岳乃大秦官吏,若朝廷需要,绝不敢推辞,但正如上吏所言,眼下秦亭事务繁重,我却是脱身不得,这才不得不推辞。”
“望上吏成全。”
扶苏看了嵇恒一眼,却也没有再说。
见状。
时岳道:“时值晌午,还请上吏在秦亭多待一会,等吃了午食再走也不迟。”
“下吏这就下去准备。”
说完。
时岳朝扶苏等人一一行礼,快步离开了亭长室。
等时岳彻底走远后,扶苏才蹙眉道:“嵇先生,时岳是一个能者,为何嵇先生不愿他升职?”
嵇恒轻笑一声,缓缓道:“升职?他愿意升吗?”
“不愿意。”
“时岳是一个聪明人。”
“他在秦亭是有实权的,一旦升迁上去,能不能有实权尚且两说,而目前郡县上面的官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早就被人安排好了,他若突然被提拔,势必会挤掉其他官吏的位置,到时恐会得罪不少人。”
“你轻飘飘的一句提拔,但他却要耗费无数心力。”
“若是大秦局势安稳,他恐是乐于被提拔,但如今局势扑朔,贸然被提升上去,实是得不偿失。”
“利弊权衡。”
“继续维持原职才是最好的选择。”
“若我是时岳也会如此。”
“眼下的大秦,并不足以让自己卖命,继续为大秦效力,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已低于对自己的害处,只要稍加权衡,就很容易做出选择。”
“板荡识忠臣,国危思良将。”
“但一个国家是不能主动将自己置于危难,然后再从中择选出忠臣良将的,而当是在日常中不断提拔重用忠臣良将,让他们始终跟国家站在一起,唯有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若一个国家已走到在板荡时,才想到启用忠臣,这个国家或已到了垂亡之际,就算此人能挽天倾,但又岂能长久?”
扶苏沉默。
他想到了这些年不就不辟的官吏。
这些人恐跟时岳是同样想法,只是他身为大秦长公子,对这个难看的现状,却只感觉心头沉重。
没有良臣将才相助,大秦想镇抚天下,又谈何容易?
他心中也清楚。
大秦眼下的局势,并不足以让人效命。
但只要大秦的局势开始好转,他相信,天下会有越来越多能人,主动为大秦效力。
也一定会!
扶苏攥紧了拳,眼中满是坚定。
已把这部分剧情略了。
明天开始补上架时说的万字更新。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