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
尚属于摸索阶段。
暂定为七级制度,小学四年,中学三年,入学年龄在八岁,毕业年龄在十五岁。
十五岁毕业后,入中华重工实习一年,在十六岁的时候,由本人决定是否转入军籍。
因为才创办了一年,学校的教育情况很复杂。
例如在高年级中,主要是通过吸收认得字的少年,成为高年级的学生,而不是七级制度培育起来的。
所以高年级的课程也很混乱,既有低年级的内容,也有高年级的内容。
学生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
一句话形容,乱糟糟的。
在六级教室中。
黑板上,老师使用工厂提供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学生们埋头苦思。
坐在后排的练子宁,已经算了起来,因为练子宁的学识宽广,他知道这道题出自于哪里。
他认为自己比学校老师的水平还要高。
作为文人,特别是榜眼,练子宁甚至想要跃跃欲试,亲自上台去讲解。
正是因为练子宁的坚定,学校开了后门,允许练子宁入学校观摩,当然,这是获得了小王爷允许的。
老师的水平并不高,直截了当的说,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老师的水平也差别巨大。
被教室后那明亮眼神刺激的年轻老师,怯弱的主动提出,请练子宁先生上台。
练子宁接过粉笔,在传道一事上,丝毫不客气,没有一点原来具备的人情世故。
“这道题目,是求解的一类大衍问题,源于《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
“宋朝名士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对此类问题的解法作了很全面的论述,并且称之为大衍求一术。”
练子宁言之有物,徐徐道来,然后才一边讲解题目,让所有学生的思路清晰。
比起年轻的老师,练子宁在知识储备上,的确属于碾压的级别,不但对题目的解题方法说的细致,连思路和来历都说的一清二楚。
教室的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解题方法,更是对这种题法有了深刻的认知。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他则会说这是属于现代数论中求解一次同余式方程组问题。
这套理论,比西方著名数学家高斯建立的同余理论早五百五十四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任意次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三斜求积术都在数书九章中。
先民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书写方式,如果按照后世的书写方式,那就是:
把一个n次多项式f(x)=a[n]x^n+a[n-1]x^(n-1)+L+a[1]x+a[0]改写成如下形式:
f(x)=a[n]x^n+a[n-1]x^(n-1))+L+a[1]x+a[0]
=(a[n]x^(n-1)+a[n-1]x^(n-2)+L+a[1])x+a[0]
=((a[n]x^(n-2)+a[n-1]x^(n-3)+L+a[2])x+a[1])x+a[0]=L=(L((a[n]x+a[n-1])x+a[n-2])x+L+a[1])x+a[0]。
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1]=a[n]x+a[n-1]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2]=v[1]x+a[n-2]v[3]=v[2]x+a[n-3]
……
“宋朝名士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言中说,“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
“所谓通神明,即往来于变化莫测的事物之间,明察其中的奥秘。”
“顺性命,即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在秦九韶名士看来,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通神明,顺性命”的崇高境界。”
“你们既要学习这种解题思路,也要了解秦九韶的境界,如此才能在大道上走的更长远。”
“他的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以及正负开方术,我在你们的书本上都有看到,你们私下的时间,应该提前预读,这样对你们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一堂课,练子宁并没有全部按照书本讲解,而是围绕书中的题目延伸的讲。
拉广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而对先贤的经历以故事讲述,让学生们如此如醉。
就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在练子宁和学生们的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下课铃声响起,练子宁才反应过来,恋恋不舍的放下粉笔,又歉意的看了眼委屈的老师。
学生们也露出不舍的目光。
许多差生,就算学习天赋不行,但是也喜欢听练子宁的讲课,那些先贤的事迹,就像故事一样,他们都爱听。
练子宁在学校呆了整整两天,已经忘记要去中华重工的初衷,直到应天府的官员找上门。
他们的归期定了,明日就离开。
练子宁这才醒悟过来,脸上有些落寞,不过很快打起精神,恢复了过来。
心中开始懊恼。
他在学校耽误了两天,结果都忘记去中华重工看看了,想着还有一下午的时间,还可以去粗略的看看。
不过他又想起来了,下午他还有一堂课。
犹豫了许久,他还是留在了学校,把最后一堂课教完,然后告诉学生们,他要回去应天府。
学生们很舍不得练子宁,练子宁笑了笑,许多话他不知道如何开口。
学校教导的知识,在练子宁看来,委实耽误了学生们的前途,无缘科道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他们在其他的学问上耽误了太多,必然不如别人全力在科道上付出的精力。
可是练子宁不知道。
时代不同了。
只有事物的进步,才有时代的发展,而时代的发展,又反哺事物的进步。
唯独时代在倒退时,说明了事物也在退步。
文明不是一定会进步的,它也会倒退。
因为文明来自社会,社会由人构成,不同的人,自然也会改变文明是进步还是倒退。
大明的时代的确在发展,宋朝的文明水平,在明朝得到全面的恢复,乃至在部分行业超过了宋朝。
但现在有了不同的朱高炽。
他带着自己所处时代学习的“作弊器”来了。
这个作弊器,可以叫做前人的肩膀,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然做出的是令前人咋舌的事。
在天津的码头。
十几个装着蒸汽机部件的箱子,被码头的苦力搬上船只,应天府的人,会和这些箱子乘坐一艘漕船,通过运河回到仪真。
仪真是几处施工闸门工程的地区之一,也会成为第一个使用蒸汽机的闸门工程。
布政司送行的官员,与练子宁一行人告别。
漕船开动,甲板上,练子宁望着越来越远的码头,神情中有一丝复杂。
北平的变化,在他看来太厉害了。
其中好像蕴含了某种大变革,虽然他无法认清,但是朦胧中,他生出了令人震撼的念头。
这种变化,有利于文明,可偏偏在藩王手中。
如果藩王的实力越来越强,后果是什么?以史为鉴,答案不言而明,练子宁很担忧。
藩王作乱,对国家和百姓的伤害太巨大了,练子宁既感慨北平的发展,又忧虑北平变化会导致的危害。
天津海外,金州。
每个月都会有一批从北平前来受训的军籍工人,这些军籍工人的来历很杂。
各个工厂的都有,有普通工人,也有班头,甚至还有管事。
但是他们有个同样的背景,那就是从民籍转为军籍的工人,全部来自于中华重工。
同时。
来受训的军籍工人,都是表现良好的工人,通过选拔后,才获得来金州受训的资格。
前来金州受训,又是这些工人自愿。
为期三个月。
这种改变已经施行了半年,所以现在每个月都有人抵达金州,每个月也有一批人受训完,在旅顺口坐船返回北平。
“立正!”
“向右.看齐!”
“稍息。”
“立正!”
校场上,十几个方阵,在精锐军官的带领下,进行新军的操练。
这些精锐军官的成分也很复杂。
有北平挑选出来的,有金州的,还有不少当年受蓝玉大案牵连发配到金州的将领。
甚至有少部分辽东本地的将领。
燕王出塞,郭家女成为世子妃,金州规制于燕王府,种种原本历史发生,或者新改变的行为下。
燕王的威望,在辽东的确是增加了,并且增加了不少。
只要朝廷出手打压,或者辽王成长起来,才有可能消弱这种势头,而目前。
圣人并没有要打压燕王的举动,包括也没有打压晋王的举动。
甚至可以说,因为秦王的离世,圣人有些更重视这几位年长的大儿子。
而辽王。
他太年轻了,没有威望,更没有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才能,所以目前来看,辽王在燕王面前,恪守谨礼,不敢违背四哥。
相反,因为郭家的存在,辽王府和燕王府的关系还不错,两家通过郭家,在兄弟关系上,还多了一层姻亲关系。
赵宏穿着军服,在队列之中,他被提拔为临时队长,辅助训练教官的工作。
今日是练习阵势的计划。
每日如常的练完基本指令,受训的军籍工人们,开始去领早已望眼欲穿的鸟铳。
无论是火药还是铅弹,由中华重工敞开的供应,每个人可以海量的实弹训练。
这种“奢侈”行为,哪怕是在边军中也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好像不同了。
中华重工生产火药和子弹,仿佛不要钱似的,要多少会给更多,生怕不浪费的样子。
金州的卫所,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财大气粗”。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尚属于摸索阶段。
暂定为七级制度,小学四年,中学三年,入学年龄在八岁,毕业年龄在十五岁。
十五岁毕业后,入中华重工实习一年,在十六岁的时候,由本人决定是否转入军籍。
因为才创办了一年,学校的教育情况很复杂。
例如在高年级中,主要是通过吸收认得字的少年,成为高年级的学生,而不是七级制度培育起来的。
所以高年级的课程也很混乱,既有低年级的内容,也有高年级的内容。
学生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
一句话形容,乱糟糟的。
在六级教室中。
黑板上,老师使用工厂提供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学生们埋头苦思。
坐在后排的练子宁,已经算了起来,因为练子宁的学识宽广,他知道这道题出自于哪里。
他认为自己比学校老师的水平还要高。
作为文人,特别是榜眼,练子宁甚至想要跃跃欲试,亲自上台去讲解。
正是因为练子宁的坚定,学校开了后门,允许练子宁入学校观摩,当然,这是获得了小王爷允许的。
老师的水平并不高,直截了当的说,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老师的水平也差别巨大。
被教室后那明亮眼神刺激的年轻老师,怯弱的主动提出,请练子宁先生上台。
练子宁接过粉笔,在传道一事上,丝毫不客气,没有一点原来具备的人情世故。
“这道题目,是求解的一类大衍问题,源于《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
“宋朝名士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对此类问题的解法作了很全面的论述,并且称之为大衍求一术。”
练子宁言之有物,徐徐道来,然后才一边讲解题目,让所有学生的思路清晰。
比起年轻的老师,练子宁在知识储备上,的确属于碾压的级别,不但对题目的解题方法说的细致,连思路和来历都说的一清二楚。
教室的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解题方法,更是对这种题法有了深刻的认知。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他则会说这是属于现代数论中求解一次同余式方程组问题。
这套理论,比西方著名数学家高斯建立的同余理论早五百五十四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任意次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三斜求积术都在数书九章中。
先民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书写方式,如果按照后世的书写方式,那就是:
把一个n次多项式f(x)=a[n]x^n+a[n-1]x^(n-1)+L+a[1]x+a[0]改写成如下形式:
f(x)=a[n]x^n+a[n-1]x^(n-1))+L+a[1]x+a[0]
=(a[n]x^(n-1)+a[n-1]x^(n-2)+L+a[1])x+a[0]
=((a[n]x^(n-2)+a[n-1]x^(n-3)+L+a[2])x+a[1])x+a[0]=L=(L((a[n]x+a[n-1])x+a[n-2])x+L+a[1])x+a[0]。
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1]=a[n]x+a[n-1]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2]=v[1]x+a[n-2]v[3]=v[2]x+a[n-3]
……
“宋朝名士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言中说,“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
“所谓通神明,即往来于变化莫测的事物之间,明察其中的奥秘。”
“顺性命,即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在秦九韶名士看来,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通神明,顺性命”的崇高境界。”
“你们既要学习这种解题思路,也要了解秦九韶的境界,如此才能在大道上走的更长远。”
“他的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以及正负开方术,我在你们的书本上都有看到,你们私下的时间,应该提前预读,这样对你们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一堂课,练子宁并没有全部按照书本讲解,而是围绕书中的题目延伸的讲。
拉广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而对先贤的经历以故事讲述,让学生们如此如醉。
就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在练子宁和学生们的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下课铃声响起,练子宁才反应过来,恋恋不舍的放下粉笔,又歉意的看了眼委屈的老师。
学生们也露出不舍的目光。
许多差生,就算学习天赋不行,但是也喜欢听练子宁的讲课,那些先贤的事迹,就像故事一样,他们都爱听。
练子宁在学校呆了整整两天,已经忘记要去中华重工的初衷,直到应天府的官员找上门。
他们的归期定了,明日就离开。
练子宁这才醒悟过来,脸上有些落寞,不过很快打起精神,恢复了过来。
心中开始懊恼。
他在学校耽误了两天,结果都忘记去中华重工看看了,想着还有一下午的时间,还可以去粗略的看看。
不过他又想起来了,下午他还有一堂课。
犹豫了许久,他还是留在了学校,把最后一堂课教完,然后告诉学生们,他要回去应天府。
学生们很舍不得练子宁,练子宁笑了笑,许多话他不知道如何开口。
学校教导的知识,在练子宁看来,委实耽误了学生们的前途,无缘科道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他们在其他的学问上耽误了太多,必然不如别人全力在科道上付出的精力。
可是练子宁不知道。
时代不同了。
只有事物的进步,才有时代的发展,而时代的发展,又反哺事物的进步。
唯独时代在倒退时,说明了事物也在退步。
文明不是一定会进步的,它也会倒退。
因为文明来自社会,社会由人构成,不同的人,自然也会改变文明是进步还是倒退。
大明的时代的确在发展,宋朝的文明水平,在明朝得到全面的恢复,乃至在部分行业超过了宋朝。
但现在有了不同的朱高炽。
他带着自己所处时代学习的“作弊器”来了。
这个作弊器,可以叫做前人的肩膀,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然做出的是令前人咋舌的事。
在天津的码头。
十几个装着蒸汽机部件的箱子,被码头的苦力搬上船只,应天府的人,会和这些箱子乘坐一艘漕船,通过运河回到仪真。
仪真是几处施工闸门工程的地区之一,也会成为第一个使用蒸汽机的闸门工程。
布政司送行的官员,与练子宁一行人告别。
漕船开动,甲板上,练子宁望着越来越远的码头,神情中有一丝复杂。
北平的变化,在他看来太厉害了。
其中好像蕴含了某种大变革,虽然他无法认清,但是朦胧中,他生出了令人震撼的念头。
这种变化,有利于文明,可偏偏在藩王手中。
如果藩王的实力越来越强,后果是什么?以史为鉴,答案不言而明,练子宁很担忧。
藩王作乱,对国家和百姓的伤害太巨大了,练子宁既感慨北平的发展,又忧虑北平变化会导致的危害。
天津海外,金州。
每个月都会有一批从北平前来受训的军籍工人,这些军籍工人的来历很杂。
各个工厂的都有,有普通工人,也有班头,甚至还有管事。
但是他们有个同样的背景,那就是从民籍转为军籍的工人,全部来自于中华重工。
同时。
来受训的军籍工人,都是表现良好的工人,通过选拔后,才获得来金州受训的资格。
前来金州受训,又是这些工人自愿。
为期三个月。
这种改变已经施行了半年,所以现在每个月都有人抵达金州,每个月也有一批人受训完,在旅顺口坐船返回北平。
“立正!”
“向右.看齐!”
“稍息。”
“立正!”
校场上,十几个方阵,在精锐军官的带领下,进行新军的操练。
这些精锐军官的成分也很复杂。
有北平挑选出来的,有金州的,还有不少当年受蓝玉大案牵连发配到金州的将领。
甚至有少部分辽东本地的将领。
燕王出塞,郭家女成为世子妃,金州规制于燕王府,种种原本历史发生,或者新改变的行为下。
燕王的威望,在辽东的确是增加了,并且增加了不少。
只要朝廷出手打压,或者辽王成长起来,才有可能消弱这种势头,而目前。
圣人并没有要打压燕王的举动,包括也没有打压晋王的举动。
甚至可以说,因为秦王的离世,圣人有些更重视这几位年长的大儿子。
而辽王。
他太年轻了,没有威望,更没有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才能,所以目前来看,辽王在燕王面前,恪守谨礼,不敢违背四哥。
相反,因为郭家的存在,辽王府和燕王府的关系还不错,两家通过郭家,在兄弟关系上,还多了一层姻亲关系。
赵宏穿着军服,在队列之中,他被提拔为临时队长,辅助训练教官的工作。
今日是练习阵势的计划。
每日如常的练完基本指令,受训的军籍工人们,开始去领早已望眼欲穿的鸟铳。
无论是火药还是铅弹,由中华重工敞开的供应,每个人可以海量的实弹训练。
这种“奢侈”行为,哪怕是在边军中也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好像不同了。
中华重工生产火药和子弹,仿佛不要钱似的,要多少会给更多,生怕不浪费的样子。
金州的卫所,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财大气粗”。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