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找不找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第423章 找不找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定安提起笔,唰唰唰唰唰。

    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一条条河流跃然纸上。

    何安邦暗暗感叹:就这份绘图的功底,国博就没几个人及得上……

    稍时,李定安逐次给河流做标记,何安邦猝然一顿:这是黄河……这是涧河……这是洛河……这是伊河,这是伊洛河……

    再看古地理图:锡林河与古城四周的护城河的地理位置,岂不就和这上面一模一样?

    “这……这什么情况?”

    “局中有局,阵中有阵……”

    李定安运笔如飞,又长长的叹一口气:“布阵的是高人:古城内的风水布局是‘水土同卦,龙水连珠’,所以,他在城外又布了一座风水大阵:河山控戴,形甲天下……”

    “城里布局如故宫,城外格局似洛阳?”何安邦的眼睛慢慢睁大,“怎么这么巧?”

    “不是巧,而是这两种风水格局早就有,不过是人为制造,合二为一:古城是人建的,应合紫微局,这四条河也是人为从锡林河流引而下,应合河山控戴之局……”

    “那山呢?”

    “别急,我马上画……”

    李定安又拉过一张纸,大致画了个圆,又在圆内划了几道线和几个圈。

    随后拍了一张照片,发了出去。

    “肖主任肖主任,我李定安……看到图了吧?从现在开始,以古城为中心,以圆内的直线和小圆圈为坐标,开始探……但十有八九是人造山,不会太高,也不会太大,所以探的时候要仔细点……”

    “李老师,收到!”

    随即,各组动了起来,皮卡与越野又扬起一道道土龙。

    何安邦指了指:“这九道线是什么?”

    “洛邑九山!”

    洛阳城外的九座山?

    “这九个小圆圈呢?”

    “河图九星。”

    在天为象,在地成形……照这么看,确实对上了。

    前提是,古城外真的有九座山。

    “准不准?”

    李定安斩钉截铁:“十成十!”

    他之前纯属南辕北辙找错了方向,只想着按五行、八卦辩方正位,光盯着宝格达山和查干淖尔湖,却忽略了最关键的部份:阵在城中,古城才是阵心。

    要不是于徽音和舒静好提醒了一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天知道还得浪费多少时间,耗费多少精力?

    说不定最后什么也没找到,就此放弃也有可能……

    李定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又重重的点头:“谢谢,记你们一功!”

    于徽音瞪了他一眼。

    舒静好却低下头,捋了捋被李定安揉乱的头发,心脏也“嗵嗵嗵”的跳:他刚才手伸过来的时候,肯定没想好事……

    于小姐不会误会吧?

    转着念头,耳边又传来沙沙沙的声音,舒静好下意识的抬起头:李定安又画了起来:几条河流外围,一座座山脉渐渐成形。

    洛邑九山!

    这一次,李定安画的更为细致。

    何安邦一座一座的数:这应该是熊耳……这一座应该是外方……

    大致画好,已是一个小时以后,肖住任的汇报如约而至:

    “李老师,探到了:查干湖往北三公里,古城西北方向,沙层之下十一米发现龚陵状土丘,长度三十米左右,山势由西北往东南……已逐层取样:从地表十米到四十米之间,没有过于明显的地质间层……”

    没有地质间层,岂不就等于这座土丘……哦不,这座山,是一次性堆起来的?

    何安邦心里一跳,忙按住对讲机:“肖主任,能不能看出土壤主体构成?”

    “很典型,粟钙土和荒莫土,掺有少量的草甸土……”

    沙漠以北的阿巴嘎,乃至锡盟东半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区域,土壤主要构成都是这三种,可不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没跑了,就是李定安所说的:人为堆起来的……

    狐疑间,他又看到李定安拿起笔,在西北方向的山脉上标注了一下:玉屋山。

    刚刚写好,对进机又响:“李老师,这次是宝格达山正北方向,距离古城六公里,沙层以下十五米……山陵长度四十二米,山势由东北往西南,没有明显地质间层……”

    “收到!”

    李定安按了一下对讲机,又在图纸的东北方位标了一下:太行山。

    再之后,对讲机响的越来越频繁,李定安依旧不紧不慢:中条山,崤山,邙山,嵩山,箕山,熊耳山,外方山……再加之前的王屋与太行,九座山,一座都不少。

    无一例外,全是地质界层不明显,土壤主体构成一模一样:粟钙土、荒莫土、草甸土。

    等于全都是人为堆起来的。

    再看走向和坐标……不,这个压根就不用看。

    因为各组探工,就是按照李定安给的精准坐标,才找到的这些“山”……

    再做一下对比,和洛阳外的地形特征别无二致。

    “等于这里的风水布局,包括古城,全是人为?”

    “也不全是,至少祖河锡林河、查干湖,座山宝格达山全是天然形成,比故宫强多了……紫禁城除了已不复存在的蓟水,剩下的全是人造:

    宫内各殿是人造,座山景山也是人造,金水河在内的四条河、以及中、南、北三海,包括圆明明、熙和园,全是人造……”

    仔细想想,还真就是……

    “那接下来呢?”何安邦盯着图纸瞅了瞅,“是不是可能确定第三处遗址的大概方位?”

    “还差点……”

    李定安想了想,又拿起对讲机:“肖主任,将各队分两组,一组在这九座山之间再探一下,可以稍稍扩大一下范围,看有没有遗漏。

    另一组缩小半径,大概一半左右,依旧以古城为中心,在正东、正西、正北、正南四个方位探一下……注意,这次不找山,找烟燧和烽火台之关的建筑!”

    何安邦恍然大悟:“洛阳八关?”

    “应该没那么多,估计只有四座!”

    他又拿起笔,在九山之内,四河之间标了四座砖台。

    这次更快,也就半个小时就有了反馈:类似“山”形的丘陵带土龚再一座都没有,只有这九处。

    烽燧类的石砖建筑倒是找到了四座,正好就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李定安在四座砖台下做了标注:西函谷、北孟津、东轩辕、南伊阙……洛邑四关。

    至此,五河九山四关,一个不缺,一个不少……河山控戴,形甲天下!

    如果把这张地图拿给别人看,谁敢说这不是洛阳周边的地形图?

    何安邦感觉不是一般的神奇:“之前还那么难,现在却这么简单?”

    简单个毛?

    乍一看,就像顺藤摸瓜,只要找到瓜秧,捋过去就能找到瓜。

    但前提是,你得知道瓜田在哪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轻轻的呼了一口气:“算是找到了!”

    “第三处遗址的坐标?”何安邦眼睛一亮:“在哪里?”

    “看河图!不是按照地图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是反过来看……”

    “先看中间: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与十同途,居中央……也就是城内的五根石柱,五件法器……你再看西边的星图,然后再数,古城外的山与关有多少?”

    “西边星图十三颗,古城外是九山四关……嘿,也是十三?”

    “对,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九为友,九四一十三,居西方……所在,就在正西!”

    李定安滑了了一下鼠标,找出阴山的立体地图,然后顺着阴山,一直往西,一直往西,直到阴山之最西,巴丹吉林沙漠的东端。

    然后,他拿起笔,直接在电脑屏幕上画了个圈:“这里!”

    何安邦仔细一瞅:以李定安点的这个地方为中心,正北是平原……不,应该是蒙古高原,再往北,就到乌兰巴托了(蒙古首都)。

    西北偏北是杭爱山脉,西北偏南是阿尔泰山,两山渐渐靠拢,由西北往东南,且越往南越低,直至成为平原。

    再加上东边的阴山,三座山脉,恰好就消失于李定安点过的那个地方?

    还有,往南,也就是正南方向,恰好就是贺兰山最北端,也是巧,贺兰山到这也没了?

    所以越看,就越感觉四道山脉在这儿碰了头,然后全消失了?

    顿然间,何安邦又想起了李定安说过的一句话:浑善沙漠虽然是平原地带,但按风水的说法:南龙环绕,北龙顾祖,浑善古城就是双龙合脉,联气结穴之地。

    那这里呢,也是平原……四龙合脉之地?

    换种说法,岂不是正合李定安说的:遗址规格绝对要比浑善古城大,文物绝对要比这里多的多……

    瞬间,何安邦的心脏不受控制的跳了起来:嗵嗵……嗵嗵嗵……

    正兴奋的无法自抑,李定安叹了口气,又松开手指:“别高兴太早,看清楚,这是哪儿?”

    看清楚了啊……贺兰山最北,阴山最西,巴丹吉林沙漠东端,黄河几字形西北的那个角再往西北……

    咦,不对?

    何安邦的眼睛猛的瞪圆:这……这么特么是国境?

    再仔细看,李定安画的那个圈,有大半,都在国境线之外……

    他张着嘴,愣了好半天:“不是……你逗我玩呢?”

    “我逗你个屁!”

    李定安“呵呵”冷笑,“你好好想,我之前怎么说的?”

    第三处遗址肯定有,估计还很大,但有很大的可能,在国境之外……

    李定安不止一次这样讲,不论是给当地的分析报告,还是递交给文物局和部里的考察计划,更或是向书记、馆长汇报,通通都是这样讲。

    但当时所有人都抱着一丝念头:万一呢?

    此时再看,就算以何安邦门外汉的水平,遗址在境内的可能性,估计都不足十分之一。

    顿然间,他恨不得吐口唾沫,把边境线之北的那一大坨给擦掉……

    “这……这特么怎么找?”

    于徽音和舒静好对视一眼:何馆都被逼得骂娘了,可见有多遗憾?

    怎么偏偏就跑到了境外?

    再看李定安……嗯,好像并不失望。

    “境外就境外……事在人为,先找到了再说!”

    李定安猛呼一口气,“你就说找不找?”

    “废话,都到这份上了?”

    “好,那就找……肖主任,通知探工收队……闫厅闫厅?”

    “李老师,收到!”

    “麻烦通知一下左局、段处长,一个小时后开会……你和肖主任也参加!”

    闫副厅愣了一下,随即狂喜:第三处遗址的坐标,找到了……(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