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群峰寂静,神秘而庄重。
寒风凛冽,枯黄的落叶随风飞舞,轻轻的敲打着车窗。
山梁如利斧倒立,越野车像是爬上牛脊背的蚂蚁,慢慢向前蠕动。
一边是陡坡,一边是断崖,隔着车窗瞟了一眼,苏秀吓的缩回了目光。
惊悸油然而生,晕眩如潮水,胸腹间生出一股闷闷的感觉。
“左……左局,停车……走过去吧?”
左朋犹豫了一下,慢慢的停了下来,几个人下了车。
前面还有车辙印,笔直往前,细细一瞅,苏秀才知道:山虽然陡,山崖也很利,但坡很宽,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危险。
但实在是太吓人,她宁愿走,也不愿坐车。
左朋在前面带路,三个人跟在后面,翻过了一道山脊,地形霍然开朗。
脚下山势渐平,远处异峰突起,仿佛牛脊背上鼓起一个大包,一座崮岭陡然而立。
再往前,两座山峰斜斜的指着天,像极了两支开岔的牛角。
一辆皮卡停在崮岭顶上,但车里没人。
左朋按了按对讲机:“李老师李老师,我们到山上了。”
“有没有看到无人机,我们在这里……记得从东边绕,山势比较平!”
几人抬起头:右侧的山峰上悬着一个小黑点,又闪了两下灯。
看着不远,顶多一公里。
左朋回了一句:“好,马上到!”
这一马上,就是半个小时以后。
一处避风的山岰里,四个人围坐一圈,地上铺着塑料布,摆着几个自热饭盒。
苏秀顿然愣住:这是李定安?
感觉猛然间老了好几十岁……不夸张,她一时间都有点不敢认。
头发凌乱,像是乱草一样的窝在头顶,胡子拉茬,皮肤黑里透红,皴裂的细口有如蜘蛛网,烙满了整张脸。
脖子里裹满了土,嘴唇上的干皮一层摞着一层,五指黝黑而又粗糙,手背上全是深深的血口……
看到于徽音,李定安很是惊讶,端着饭盒站起身。
风“呼呼呼”的刮,眨眼间,米饭上就落了一层沙。
嘴里还含着一口,他下意识的嚼了两下:“喀嚓……喀嚓……”
于徽音鼻子一酸,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
“别哭,不然一小会的功夫,脸上就能给你吹几道裂口……”李定安忙放下饭盒,帮她擦了一下眼泪,“都说了让你待宾馆……”
手指划过脸颊,有如针扎,眼泪反而流的更快。
于徽音抵着他的胸口,嗓子里仿佛塞了一团布:“回去吧……我们回京城……今天就回……”
一下子,左朋心都悬了起来。
李定安哑然失笑:野外考古,不都是这样?
当然,也没有谁像他一样,在大冬天顶着寒风,整天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乱窜。
“今天不行,再过几天吧,元旦就回!”
就像哄小孩,李定安帮她紧了紧围巾,又抱了抱,然后才抬起头,和苏秀打招呼:“苏导!”
苏秀如梦初醒,看了看落满沙的饭盒,以及混身是土,像是在草窝里打过滚一样的迷彩服:“李老师……这……这条件也太艰苦了?”
“还好!”
李定安笑了一下,“其实带的东西挺多,只是没胃口!”
就这环境,有胃口才见鬼了。
再者,只是吃的不好吗?
这里是牧区,山外的村落也很多,但进山以后,连只牛羊的影子都不见?
说明什么?
这个季节,连牲口都不进山……
风越来越大,饭是吃不成了,李定安嚼着面包,于徽音拧开杯盖,递上了茶杯。
都挺知情识趣,其他人都走远了一些。
“稿子过了没有?”
“过了,二等奖!”
“评委眼光不行啊?”
“你别胡说。”
“叔叔呢?”
“挺好……嗯,妈妈来京城了……”
保温杯悬在了半空:“阿姨有没有骂我?”
于徽音拍了他一下。
“再坚持几天,马上就完了!”
她点了一下头,视线又模糊了起来……
……
来都来了,怎么也要看一眼,至少要见识见识,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让李定安甘之如饴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苏秀让摄影师架起了单反。
古松林立,树下铺着厚厚的松针。
很软,但不好走,深一脚浅一条,终于捱到了李定安所说的地方。
沙柳和刺玫密密麻麻,半人高的山洞被遮的严严实实。
洞口斜斜朝下,黝黑而又寂静,一侧扔着两把铁锹和一台冲击锤,几堆黄土散落在两旁,能拉好几车斗。
土色很新,还有几块断裂的石板,说明之前山洞是被封住的,李定安来了之后才挖开。
再往四周看:松林茂密,灌木如墙,周围连个野兽的脚印都看不到,可见有多隐蔽?
“李老师,你怎么找到的?”
“用罗盘!”
苏秀愕然,不知道再怎么问。
李定安打开手电,在前面领路。
洞口不大,将将一人高,地面相对平坦,洞壁却坑坑凹凹,满是凿刻的痕迹,说明这口山洞是人为凿开的。
但很深,足有二三十米,走到一半,洞内霍然开朗,像是进了酒店的大堂。
洞顶高近五米,方方正正,足有上百平方,四壁都砌着砖墙。
墙上画满了壁画,图案五颜六色,符文密密麻麻,但除了李定安,没一个人能看懂。
再往四瞅看,空空荡荡,就只有四面墙。
仔细瞅了一圈,他们才发现靠北的那面墙上被砸开了一个大洞。手电打过去,洞里隐隐反射着青光。
左朋压抑着悸动,快步穿过墙洞,随即,眼睛瞪成了两个圏:
柱子,铜的?
足足有人腰粗。
虽然铜锈斑驳,但铭纹清晰可见。
再往上瞅:足足五米的洞顶,铜柱却没顶而入?
再想想之前:铁包芯的石柱,最大的只有人腿粗,两米多长……与之相比,那都是孙子的孙子,这才是祖宗!
好似不敢置信,左朋捏着拳头,用力的砸了几下柱身。
“咚……咚……咚……”
声音很闷。
“实心?”
“废话……做了回声波介质!”
手电打向两处剥开的锈皮:柱身澄黄,反射着眩目的金光。
左朋嗫动了一下嘴唇,久久无言。
这根铜柱有多长,六米,还是七米?
看不到全貌,左朋暂是不知道,但他至少清楚,这根柱子会有多重:至少四五千斤。
不但建在山里,还是山峰的山腹之中?
不可能铸好再拉过来,只能原地浇铸,需要多少铜料,又需要多少工匠?
放古代,这就是奇迹……
“李老师,这是什么?”
苏秀指着柱身上密密麻麻的圆点,“星图?”
“对,是紫徽垣……看正北方,最大的那颗是北颗,稍小点的那七颗是北斗,七颗中较大的那三颗就是斗杓……”
“具体什么作用?”
“布阵,驱龙!”
苏秀嗫动了一下嘴唇:每个字她都能听懂,但合到一块,却不知所以然。
左朋左顾右盼:“你说的和尚呢?”
李定安往柱子后面指了指:“这里!”
几人下意识的绕了一下,又猝然愣住:
一樽佛像,紧依铜柱,赤裸着上身,双腿盘合,呈双跏跌坐之相。
双手掌心向上,立于胸前,手中还捧着一根棍状的东西。
棍为木雕,非常粗,直径约有十公分,棍身有鱼鳞状的纹路。一头好像断了,另一头呈三角宝塔状,像是密宗金刚杵的三股塔。
面部很丰润,四肢也很健壮,脸上还带着浅笑。
手电打过去,佛身上反射着耀眼的金光。
不是说是干尸吗?
这明明就是妆了金粉的泥身像……
不对!
左朋猛的后仰:“这是肉身佛?”
李定安点点头。
佛教中,肉身佛又称肉身菩萨、全身舍利,非大毅力、大德行、大智慧之高僧不可成佛,被认为是佛中圣宝。
其实就是泥包骨身,过程不是一般的痛苦,一般的残忍:
僧人要先吃一年水果,再吃一年树皮,再喝一年催吐的毒茶。
三年期间再不能吃任何东西,目的是尽可能清空体内的脂肪和水份。
只有三年饿不死,毒不死,才会被认为是有神眷顾,僧人才有肉身成佛的资格。
然后封在石墓或洞中打坐圆寂,其实就是活生生的饿死。
洞中会放铃,哪天铃不响,就证明僧人已圆寂,然后封死气孔,隔绝空气,让尸体自然阴干。
再三年后,扒开洞口,如果干尸形成,没有腐烂,再移入缸内,用草药和硝石进一步防腐,再用木炭脱水。
封缸再三年,如果没有变形和腐烂,才会妆漆泥和妆金粉:一是将狰狞的五官和干瘪的躯干填平,再重塑,再刷金漆,使之具有神情慈祥,宝相庄严的效果。
二是隔绝空气,防止腐化。
前后整整九年,光这个过程……想想都觉得瘆的慌。
左朋打了个激灵:“肉身成佛,必然是得道高僧,这阵法建于元代,所以说不定这就是哪位有名的大喇嘛?”
“信息量太少,具体身份暂时还不好猜,只能往下查……你看!”
李定安将手电凑近了一点,顿然间,佛身上显出密密麻麻的字迹:脸上、头上、身上、腿上……又小又密,没一丝空隙,好像爬满了蚂蚁。
“这是八思巴文的《引微篇》,外室的墙上也是……出自于风水学祖师,晋代著名方士郭璞的《青囊中书》第七卷,是最早的一篇人为改变龙脉走向的风水秘术……
方法很复杂,先决条件也很多,其中有一点:将特殊生辰八字之人葬于阵眼,再镇以独特的法器,大致就是呼龙引龙……藏传密教中也有类似的法术,用以震服邪魔,也需要生辰和密法相契合,所以并不是没有一点线索……”
藏教密法他不懂,但《青囊中书》?
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青囊书》……姚玉忠不是说,这书是耶律阿保机的五世祖自创的吗?”
“你听他瞎忽悠:阿保机的祖先都在白山黑水茹毛钦血,汉字可能都不认识,他怎么创?”
左朋一脸便秘:该死的老神棍。
就是听他忽悠,左朋硬是在陡峭的山坡上修了一条直通老道峰的路,把挖掘机开上去,然后挖了一个星期,整整挖了十多米深。
但然并卵,别说阵眼,他连根毛都没挖出来。
然后李定安才满青龙山的跑……
“那怎么呼,怎么引……拿和尚喂龙?”
你还挺幽默?
明明很诡异,甚至有点惊悚,李定安就是想笑。
“都说了,金身只是阵引,还会镇以独特的法器!”他偏偏手电,照向和尚手里的棍:“看!”
什么,金钢杖,杵塔?
好像是骨制的,外面又套了一层木壳……不对?
神的金刚杖的杵塔?
这分明人骨,脊柱!
又称龙骨……
但是,哪独特了?
就因为里面有个“龙”字?
李定安蹲了下来,粗造的手指搓着胡茬:“我有点怀疑!”
“什么?”
“这可能是哪位皇帝的龙骨!”
“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东晋建立后,王导和晋元帝司马睿请郭璞到洛阳布引龙阵,据说郭璞用的就是这种秘书,还据说,挖了好几座司马氏皇帝的坟……后世风水学家都认为,就是因此,东晋才苟延残喘了一百余年……”
“那这又是哪位皇帝的?”
“不好猜……金和辽都有可能,辽代皇帝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金陵在京城,辽陵在辽省,后者要更近一些。
再者,按风水学的角度,如果这儿真有龙脉,也肯定属于辽……
但是,这也太玄幻一点?
苏秀和于徽音都听呆了:她们都有一种听仙侠故事的感觉。
“还有更玄幻的!”
李定安站了起来,指了指柱身上的星图,“当时郭璞布的是斗魁局,布了四座阵眼,所以挖了四座司马皇帝的坟……这是北斗局,有很大可能是七处阵眼,既便缩减一下,布成斗杓局,也至少有三处……”
“意思就是,类似的阵法,还有两处?”
“差不多!”
左朋的心脏“腾腾腾”的跳了起来:三根数千斤的铜柱,三座大德高僧的肉身佛,三根皇帝的龙骨……
哈哈……还挖什么墓?
“我劝你别高兴的太早!”
又来?
“据传,当年郭璞出洛阳,入建康(今南京),沿大晋龙脉,在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座山的支脉中各布了一座阵……你算算,两地之间有多长?你再想想,蒙元祖庭在哪?”
笑容冻在了左朋脸上。
从洛阳到南京的直线距离大概是七百公里,但如果沿伏牛、外方、熊耳、崤山这四座山脉走,上千公里都不止。
而这儿离蒙元祖庭跌里温盘陀山更远,直线距离超过一千五百公里。
再平均一下除个三,五百公里以北是锡林郭勒,早出市境了,和他还有毛的关系?
再五百公里……
都特么出国境了?(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寒风凛冽,枯黄的落叶随风飞舞,轻轻的敲打着车窗。
山梁如利斧倒立,越野车像是爬上牛脊背的蚂蚁,慢慢向前蠕动。
一边是陡坡,一边是断崖,隔着车窗瞟了一眼,苏秀吓的缩回了目光。
惊悸油然而生,晕眩如潮水,胸腹间生出一股闷闷的感觉。
“左……左局,停车……走过去吧?”
左朋犹豫了一下,慢慢的停了下来,几个人下了车。
前面还有车辙印,笔直往前,细细一瞅,苏秀才知道:山虽然陡,山崖也很利,但坡很宽,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危险。
但实在是太吓人,她宁愿走,也不愿坐车。
左朋在前面带路,三个人跟在后面,翻过了一道山脊,地形霍然开朗。
脚下山势渐平,远处异峰突起,仿佛牛脊背上鼓起一个大包,一座崮岭陡然而立。
再往前,两座山峰斜斜的指着天,像极了两支开岔的牛角。
一辆皮卡停在崮岭顶上,但车里没人。
左朋按了按对讲机:“李老师李老师,我们到山上了。”
“有没有看到无人机,我们在这里……记得从东边绕,山势比较平!”
几人抬起头:右侧的山峰上悬着一个小黑点,又闪了两下灯。
看着不远,顶多一公里。
左朋回了一句:“好,马上到!”
这一马上,就是半个小时以后。
一处避风的山岰里,四个人围坐一圈,地上铺着塑料布,摆着几个自热饭盒。
苏秀顿然愣住:这是李定安?
感觉猛然间老了好几十岁……不夸张,她一时间都有点不敢认。
头发凌乱,像是乱草一样的窝在头顶,胡子拉茬,皮肤黑里透红,皴裂的细口有如蜘蛛网,烙满了整张脸。
脖子里裹满了土,嘴唇上的干皮一层摞着一层,五指黝黑而又粗糙,手背上全是深深的血口……
看到于徽音,李定安很是惊讶,端着饭盒站起身。
风“呼呼呼”的刮,眨眼间,米饭上就落了一层沙。
嘴里还含着一口,他下意识的嚼了两下:“喀嚓……喀嚓……”
于徽音鼻子一酸,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
“别哭,不然一小会的功夫,脸上就能给你吹几道裂口……”李定安忙放下饭盒,帮她擦了一下眼泪,“都说了让你待宾馆……”
手指划过脸颊,有如针扎,眼泪反而流的更快。
于徽音抵着他的胸口,嗓子里仿佛塞了一团布:“回去吧……我们回京城……今天就回……”
一下子,左朋心都悬了起来。
李定安哑然失笑:野外考古,不都是这样?
当然,也没有谁像他一样,在大冬天顶着寒风,整天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乱窜。
“今天不行,再过几天吧,元旦就回!”
就像哄小孩,李定安帮她紧了紧围巾,又抱了抱,然后才抬起头,和苏秀打招呼:“苏导!”
苏秀如梦初醒,看了看落满沙的饭盒,以及混身是土,像是在草窝里打过滚一样的迷彩服:“李老师……这……这条件也太艰苦了?”
“还好!”
李定安笑了一下,“其实带的东西挺多,只是没胃口!”
就这环境,有胃口才见鬼了。
再者,只是吃的不好吗?
这里是牧区,山外的村落也很多,但进山以后,连只牛羊的影子都不见?
说明什么?
这个季节,连牲口都不进山……
风越来越大,饭是吃不成了,李定安嚼着面包,于徽音拧开杯盖,递上了茶杯。
都挺知情识趣,其他人都走远了一些。
“稿子过了没有?”
“过了,二等奖!”
“评委眼光不行啊?”
“你别胡说。”
“叔叔呢?”
“挺好……嗯,妈妈来京城了……”
保温杯悬在了半空:“阿姨有没有骂我?”
于徽音拍了他一下。
“再坚持几天,马上就完了!”
她点了一下头,视线又模糊了起来……
……
来都来了,怎么也要看一眼,至少要见识见识,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让李定安甘之如饴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苏秀让摄影师架起了单反。
古松林立,树下铺着厚厚的松针。
很软,但不好走,深一脚浅一条,终于捱到了李定安所说的地方。
沙柳和刺玫密密麻麻,半人高的山洞被遮的严严实实。
洞口斜斜朝下,黝黑而又寂静,一侧扔着两把铁锹和一台冲击锤,几堆黄土散落在两旁,能拉好几车斗。
土色很新,还有几块断裂的石板,说明之前山洞是被封住的,李定安来了之后才挖开。
再往四周看:松林茂密,灌木如墙,周围连个野兽的脚印都看不到,可见有多隐蔽?
“李老师,你怎么找到的?”
“用罗盘!”
苏秀愕然,不知道再怎么问。
李定安打开手电,在前面领路。
洞口不大,将将一人高,地面相对平坦,洞壁却坑坑凹凹,满是凿刻的痕迹,说明这口山洞是人为凿开的。
但很深,足有二三十米,走到一半,洞内霍然开朗,像是进了酒店的大堂。
洞顶高近五米,方方正正,足有上百平方,四壁都砌着砖墙。
墙上画满了壁画,图案五颜六色,符文密密麻麻,但除了李定安,没一个人能看懂。
再往四瞅看,空空荡荡,就只有四面墙。
仔细瞅了一圈,他们才发现靠北的那面墙上被砸开了一个大洞。手电打过去,洞里隐隐反射着青光。
左朋压抑着悸动,快步穿过墙洞,随即,眼睛瞪成了两个圏:
柱子,铜的?
足足有人腰粗。
虽然铜锈斑驳,但铭纹清晰可见。
再往上瞅:足足五米的洞顶,铜柱却没顶而入?
再想想之前:铁包芯的石柱,最大的只有人腿粗,两米多长……与之相比,那都是孙子的孙子,这才是祖宗!
好似不敢置信,左朋捏着拳头,用力的砸了几下柱身。
“咚……咚……咚……”
声音很闷。
“实心?”
“废话……做了回声波介质!”
手电打向两处剥开的锈皮:柱身澄黄,反射着眩目的金光。
左朋嗫动了一下嘴唇,久久无言。
这根铜柱有多长,六米,还是七米?
看不到全貌,左朋暂是不知道,但他至少清楚,这根柱子会有多重:至少四五千斤。
不但建在山里,还是山峰的山腹之中?
不可能铸好再拉过来,只能原地浇铸,需要多少铜料,又需要多少工匠?
放古代,这就是奇迹……
“李老师,这是什么?”
苏秀指着柱身上密密麻麻的圆点,“星图?”
“对,是紫徽垣……看正北方,最大的那颗是北颗,稍小点的那七颗是北斗,七颗中较大的那三颗就是斗杓……”
“具体什么作用?”
“布阵,驱龙!”
苏秀嗫动了一下嘴唇:每个字她都能听懂,但合到一块,却不知所以然。
左朋左顾右盼:“你说的和尚呢?”
李定安往柱子后面指了指:“这里!”
几人下意识的绕了一下,又猝然愣住:
一樽佛像,紧依铜柱,赤裸着上身,双腿盘合,呈双跏跌坐之相。
双手掌心向上,立于胸前,手中还捧着一根棍状的东西。
棍为木雕,非常粗,直径约有十公分,棍身有鱼鳞状的纹路。一头好像断了,另一头呈三角宝塔状,像是密宗金刚杵的三股塔。
面部很丰润,四肢也很健壮,脸上还带着浅笑。
手电打过去,佛身上反射着耀眼的金光。
不是说是干尸吗?
这明明就是妆了金粉的泥身像……
不对!
左朋猛的后仰:“这是肉身佛?”
李定安点点头。
佛教中,肉身佛又称肉身菩萨、全身舍利,非大毅力、大德行、大智慧之高僧不可成佛,被认为是佛中圣宝。
其实就是泥包骨身,过程不是一般的痛苦,一般的残忍:
僧人要先吃一年水果,再吃一年树皮,再喝一年催吐的毒茶。
三年期间再不能吃任何东西,目的是尽可能清空体内的脂肪和水份。
只有三年饿不死,毒不死,才会被认为是有神眷顾,僧人才有肉身成佛的资格。
然后封在石墓或洞中打坐圆寂,其实就是活生生的饿死。
洞中会放铃,哪天铃不响,就证明僧人已圆寂,然后封死气孔,隔绝空气,让尸体自然阴干。
再三年后,扒开洞口,如果干尸形成,没有腐烂,再移入缸内,用草药和硝石进一步防腐,再用木炭脱水。
封缸再三年,如果没有变形和腐烂,才会妆漆泥和妆金粉:一是将狰狞的五官和干瘪的躯干填平,再重塑,再刷金漆,使之具有神情慈祥,宝相庄严的效果。
二是隔绝空气,防止腐化。
前后整整九年,光这个过程……想想都觉得瘆的慌。
左朋打了个激灵:“肉身成佛,必然是得道高僧,这阵法建于元代,所以说不定这就是哪位有名的大喇嘛?”
“信息量太少,具体身份暂时还不好猜,只能往下查……你看!”
李定安将手电凑近了一点,顿然间,佛身上显出密密麻麻的字迹:脸上、头上、身上、腿上……又小又密,没一丝空隙,好像爬满了蚂蚁。
“这是八思巴文的《引微篇》,外室的墙上也是……出自于风水学祖师,晋代著名方士郭璞的《青囊中书》第七卷,是最早的一篇人为改变龙脉走向的风水秘术……
方法很复杂,先决条件也很多,其中有一点:将特殊生辰八字之人葬于阵眼,再镇以独特的法器,大致就是呼龙引龙……藏传密教中也有类似的法术,用以震服邪魔,也需要生辰和密法相契合,所以并不是没有一点线索……”
藏教密法他不懂,但《青囊中书》?
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青囊书》……姚玉忠不是说,这书是耶律阿保机的五世祖自创的吗?”
“你听他瞎忽悠:阿保机的祖先都在白山黑水茹毛钦血,汉字可能都不认识,他怎么创?”
左朋一脸便秘:该死的老神棍。
就是听他忽悠,左朋硬是在陡峭的山坡上修了一条直通老道峰的路,把挖掘机开上去,然后挖了一个星期,整整挖了十多米深。
但然并卵,别说阵眼,他连根毛都没挖出来。
然后李定安才满青龙山的跑……
“那怎么呼,怎么引……拿和尚喂龙?”
你还挺幽默?
明明很诡异,甚至有点惊悚,李定安就是想笑。
“都说了,金身只是阵引,还会镇以独特的法器!”他偏偏手电,照向和尚手里的棍:“看!”
什么,金钢杖,杵塔?
好像是骨制的,外面又套了一层木壳……不对?
神的金刚杖的杵塔?
这分明人骨,脊柱!
又称龙骨……
但是,哪独特了?
就因为里面有个“龙”字?
李定安蹲了下来,粗造的手指搓着胡茬:“我有点怀疑!”
“什么?”
“这可能是哪位皇帝的龙骨!”
“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东晋建立后,王导和晋元帝司马睿请郭璞到洛阳布引龙阵,据说郭璞用的就是这种秘书,还据说,挖了好几座司马氏皇帝的坟……后世风水学家都认为,就是因此,东晋才苟延残喘了一百余年……”
“那这又是哪位皇帝的?”
“不好猜……金和辽都有可能,辽代皇帝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金陵在京城,辽陵在辽省,后者要更近一些。
再者,按风水学的角度,如果这儿真有龙脉,也肯定属于辽……
但是,这也太玄幻一点?
苏秀和于徽音都听呆了:她们都有一种听仙侠故事的感觉。
“还有更玄幻的!”
李定安站了起来,指了指柱身上的星图,“当时郭璞布的是斗魁局,布了四座阵眼,所以挖了四座司马皇帝的坟……这是北斗局,有很大可能是七处阵眼,既便缩减一下,布成斗杓局,也至少有三处……”
“意思就是,类似的阵法,还有两处?”
“差不多!”
左朋的心脏“腾腾腾”的跳了起来:三根数千斤的铜柱,三座大德高僧的肉身佛,三根皇帝的龙骨……
哈哈……还挖什么墓?
“我劝你别高兴的太早!”
又来?
“据传,当年郭璞出洛阳,入建康(今南京),沿大晋龙脉,在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座山的支脉中各布了一座阵……你算算,两地之间有多长?你再想想,蒙元祖庭在哪?”
笑容冻在了左朋脸上。
从洛阳到南京的直线距离大概是七百公里,但如果沿伏牛、外方、熊耳、崤山这四座山脉走,上千公里都不止。
而这儿离蒙元祖庭跌里温盘陀山更远,直线距离超过一千五百公里。
再平均一下除个三,五百公里以北是锡林郭勒,早出市境了,和他还有毛的关系?
再五百公里……
都特么出国境了?(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