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问清楚没有,怎么回事?”
“问了:那人先去问过价,卖家报了两百二十万……等艾梅和老史看完之后,那人又去了第二次。听卖家少了六十万,别说还价,他连东西都再没看一眼,付了钱抱着就走了……”
这就有点问题了。
玩古董的都知道,第一次如果没买再去第二次,卖家就知道你是真喜欢这东西,百分之百涨价。
这次却没涨,还降了两成多,肯定是两位同伙的操作起了效果。
关键的是,不管去几回,都绝对没有不看东西就买的:你就不怕卖家给你换一件一模一样的高仿?
还抱了就走,你着什么急?
这人摆明是个行家……不,高手,眼睛贼毒的那种,不怕卖家耍花招,更知道捡了大便宜。
“知不知道是什么人?”
“说是个小孩,穿的花狸狐哨,跟街上的二流子似的。”
我靠?
一群人睁大了眼睛:又是小孩?
还穿的花里胡哨……这不就跟刚才说的“跳街舞的”对上了?
“操他大爷的……咱们是不是被人盯上了?”
还用的着问,一次还可以说是巧合,那两次呢?
从哪冒出来个搅屎棍?
“就一小孩,他怎么发现的?”
“屁的小孩,绝对是别人指使的。”
“必须把这人挖出来的,不然这活没法干……”
“对,肯定没走,指不定就藏在哪个角落里看着我们,准备截第三次!”
“那还等什么,找啊?”
六个人四散分开,挨个过道搜寻,一个个眼睛瞪的跟狼一样:
年轻小孩,约摸二十出头,长的挺俊;
白色的宽T恤,印着卡通图案,挺夸张的那种;
戴顶棒球帽,时而正戴,时而倒扣,鼻梁上还悬着一副蛤蟆镜……
特征这么明显,绝对能找出来。
但一圈、两圈、三圈……人呢?
交流区挺大,人也不少,但大都是卖家。闲逛的、站着的,或是坐在摊前问价看东西的人不多。照着这几样特点,应该不太难找。
问题是来来回回好几遍,也没找到符合条件的。
六个人又傻了眼:是不是走了?
不远处,李定安笑的直抽抽:找吧,找到明年你也找不到。
T恤早翻了过来,质量挺好,看不出什么卡通图案,就纯白的。
帽子、墨镜也收到了包里,人也坐的端端正正,谁来问都笑吟吟的,主打一个文质彬彬,谦谦有礼,和什么非主流、二流子没一毛钱的关系。
更关键的是,他这会儿不是坐过道里,而是坐摊后面,面前摆着一块八卦镜,还明码标价:一万二!
摇身一变成了卖家,唯一符合的也就只剩“年轻”和“长的俊”了,那六个人只是盯着买家找,当然找不到。
正乐呵着,又有人过来问:“小兄弟,这镜子一万卖不卖?”
“不好意思,一万二最低!”
“那算了!”
人走了后,旁边的大姐偏过头,“怎么不卖,赚四千呢?”
她亲眼看着李定安收的,前后三五句,把卖家侃的晕头转向,直呼佩服。原价一万二,最后六千成交,卖家还搭了俩马扎。
“不卖,留着自个玩的!”
“那你还坐这儿?”
“逛累了,休息一会!”
他笑了笑,又看了看大姐摊上的六方壶。不出意外,那伙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这一件。
因为周教授的儿子刚刚才看过……
……
“找不到,应该是走了!”
“八九不离十:两件东西一转手就能净赚近百万,拣了这么大便宜,不走等着挨打嘛?”
“别让老子碰上,不然干死他!”
“走了也好,没人搅局,咱才能顺顺当当的赚钱。”
“对……下一件是什么?”
“等会儿,我看看……周庆发信息了:让先看六方壶……我操?”
“怎么了,一惊一乍的……嗯,我操?”
“你操个鸡毛……咦,我也操……”
顿时间,六个人瞪圆了十二只眼珠:个、十、百、千……百万?
再看卖价:五万六!
好家伙,碰到大漏了?
“周庆看准了没有?”
“周庆哪有这眼力?是当初海选的时候周教授在旁边瞄过一眼,但不是很确定,所以得去确认一下!”
“那他去啊?”
“摊上有人怎么去?”
“看,确实有人,不过是个年轻小伙,估计看一眼就走了!”
这会儿最听不得“年轻”两个字,其他的五个人齐齐的伸直了脖子。
嗯,不是。
“小孩”买青花尊的时候,他们虽然没看到脸,但身材和穿着看的很清楚:个头挺高,但清清瘦瘦。
这会坐着的又高又壮,跟座铁塔似的,抵他一个半。
“让周教授别慌,等这人走了再说……”
……
雷明真都呆住了,揉了揉眼睛,看了看李定安,确实没认错,又瞅了瞅摊上的铜镜。
丫每天忙的跟狗撵似的,竟有时间跑这儿练摊?
“你愣个嘚儿?”
李定安骂了一句,又伸出手:“段总你好,我是李定安!”
雷明真的同伴也惊了一下,忙伸手握住:“李老师好!”
就说雷明真怎么跟见了鬼似的:声震古玩界,从未失手,一出手就是几千万上亿的李定安,竟然在古玩市场摆摊儿?
摆摊儿也就罢了,问题是摊上的物件:售价一万二?
李老师,您随便帮人看件东西,鉴定费的零头都比这个多……
“段总客气,您先坐……阿珍坐旁边,对,就大姐那儿……”
招呼着,李定安又冲旁边的卖家笑了笑:“大姐,这两位是我朋友,他们一直说要寻摸一件紫砂器,我就把他们叫过来了!”
雷明真和段牧又懵住了:他们来这儿是请李定安看东西的,什么时候说过要买紫砂壶了?
但随即,两人反应了过来:这壶有古怪!
“行,随便看!”大姐挺热情,“上手看看!”
雷明真点点头,下意识的把壶抱了起来,再一看:真几把丑!
东西不小,足有两岁小孩脑袋瓜那么大,但不是圆的,而是六方体:壶身六方,壶盖、壶底也是六方,包括壶嘴、壶耳,甚至是壶盖上的钮同样是六方形。
而且是头小足小中间大,像两口菱形的盒子扣在一块,左右上下全是棱角,乍一看:这玩意怎么这么扎眼?
颜色也不怎么好看:虽然说紫砂壶不一定就是紫的,但无论是绿的、红的、浅褐、深黑、髹红漆、饰珐琅彩,至少应该是光鲜亮丽的。
但这一件就不是,红不像红,黄不像黄,像极了头发烧焦的那种颜色。除此外,壶身上还有梨皮样的斑点,就像人脸上的黑头,而且特多,感觉贼难受。
壶身也非常粗造,手摸上去,已经不是“紫砂的质感”,而是扎手。
还真就是“砂”壶?
唯一能入眼的,也就壶身上的两句诗: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元禛的《茶》?”雷明真想了想,“这玩意……五万六?”
李定安“呵呵”一笑,“你懂?”
雷明真噎了一下:谁说哥们不懂?
家里做的就是陶瓷生意,紫砂壶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看不出新旧,但他百分百敢确定:这玩意不但丑,做工还忒差劲,如果不是李定安在这,五百六他都嫌多。
段牧也瞅了一眼:“李老师,看着像老物件,但怎么没有包浆?”
“含砂量太高,而且是粗砂,所以壶身非常粗糙,根本挂不住浆。”
“那这些黑点呢?”
“应该是泥胚不纯,烧结后一收缩,把砂粒挤了出来!”
段牧也有点奇怪了:如果这么说,还真就不值五万六?
“别急,我先看看!”
“啥,你都没看?”
“废话,我坐这儿也就几分钟……”
估计是看他年轻,摊主换成李定安之后,来问铜镜价格的人顿时就多了起来。李定安一边忙着应付,一边看那六个人跟土匪似的满市场的乱窜,真就没顾上看。
还是那位周主任看这壶的时候捎带着瞟了一眼,连上面刻的字是什么都没注意。
说着话,李定安接过了壶,刚一入手,眼睛不由自主的眯了一下:砚斋!
就刻在那两句诗的下面,标准的楷书繁体,很普通。
这是款,应该也是制壶主人的斋号,问题是,李定安竟然有点眼熟。
能给他留下印象,肯定有来历……
稍一思索,李定安想了起来:就回馈粉丝那次,给卖毛笔的小姐姐……哦不,给钱金玉挑了一方陶砚,残的就剩下三分之一,依旧值四万。
残砚底上就刻着这样的两个小字:砚斋。
这是明中时期陶器大师时朋的斋号,而他最拿手的并非陶砚,而是陶壶。与之相比,他儿子时大彬更有名,是“明代紫砂四大家”之一。
相传嘉靖之前,紫砂壶还不叫紫砂壶,叫紫陶壶或供春壶,就是时大彬往紫泥里掺砂,首创“调砂法”,才有了“紫砂壶”这个叫法。而且方型壶也是他首创,之前不论是瓷壶还是陶壶,一律都是圆的……
嗯,掺了砂?
李定安眼皮一跳:好家伙,时大彬的壶?
时壶最显明的特点,不就是“砂粗质古肌理匀”?
说直白点:壶表面全是砂,满身的疙瘩!
哈哈,就说周主任怎么看那么久,越看越兴奋,中间还朝他老爹招了招手?
因为捡大漏了……
现在再看,怪不得这壶这么难看,工艺还这么糙?
这绝对是时大彬早期的作品,估计当时他的“调砂法”和“泥片镶接几何体(方型壶专用制法)”还在调试阶段,技艺不是很成熟,所以才烧成了这样。
这么一想,丑怕啥,越丑才越值钱,因为搞不好这玩意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方型壶。
既便不是,就凭“时大彬”三个字,这把壶卖个几百万也轻轻松松:
2019年,保利京城夏拍,时大彬的一件菱瓣圆壶拍了两千两百万。
去年春天,西冷印社在沪上拍了一件时大彬的紫泥平肩素身壶,那件没掺砂,属于他青年期的作品,也没有铭刻诗句和图案,更没有款,成交价都要一千九百万。
再往前,落槌价上千万的比比皆是,成交价最低的是一件残器:拳头大的一只龙鼎壶,但耳断了。2018年美国拍的,成交价三十万美金。
没道理连件残器都比不上……
“看不上?”
李定安晃了晃,把壶往马扎底下一塞,“那我要……大姐,五万六对吧!”
“对,五万六!”
“扫码!”
“啊……你不还还价?”
“家里有矿,没必要!”
真的假的,刚那铜镜你怎么一砍就砍一半?
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买家……
大姐还愣着神,手机“叮咚”的一声,再一看:五万六一分不少。
“不是……小伙子你真买?”
“大姐又不想卖了?”
“哪有,东西摆这快两天了,问的就没几个,我高兴还来不及……就是……就是怕你太年轻,没看准……”
啧,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又碰到一实诚人!
“大姐放心,我眼光超准!”
李定安掏出笔,飞快的写了张纸条:“您以后有看不准的东西,尽管来找我,不收钱!”
“搞得像专家似的……李定安,起这名的是不是很多,怎么有点眼熟?”
眼熟就对了!
李定安笑着点头:“可能!”
大姐随意的收起纸条,又开着玩笑,“看东西就算了,要是卖东西,我肯定找你……”
其他不说,就这爽快劲就少见。
“好……大姐慢走!”
李定安贼热心,还帮着收起了摊。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就两马扎,大姐说要送给他,李定安说他们也马上要走,就没要。
雷明真全程围观,两颗大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多少年了,他还不了解李定安?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看大姐人不错,丫的不好说破,又觉得过意不去,就想着结个善缘。
换种说法:捡大漏了!
大姐刚走,他就急不可耐的把壶从马扎底下掏了出来:“有来历?”
“对……方型壶知道吧?”
“废话!”
李定安呲牙一笑:“这把是老祖宗!”
雷阿珍一脸懵逼:啥玩意,方型壶的老祖宗?(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问了:那人先去问过价,卖家报了两百二十万……等艾梅和老史看完之后,那人又去了第二次。听卖家少了六十万,别说还价,他连东西都再没看一眼,付了钱抱着就走了……”
这就有点问题了。
玩古董的都知道,第一次如果没买再去第二次,卖家就知道你是真喜欢这东西,百分之百涨价。
这次却没涨,还降了两成多,肯定是两位同伙的操作起了效果。
关键的是,不管去几回,都绝对没有不看东西就买的:你就不怕卖家给你换一件一模一样的高仿?
还抱了就走,你着什么急?
这人摆明是个行家……不,高手,眼睛贼毒的那种,不怕卖家耍花招,更知道捡了大便宜。
“知不知道是什么人?”
“说是个小孩,穿的花狸狐哨,跟街上的二流子似的。”
我靠?
一群人睁大了眼睛:又是小孩?
还穿的花里胡哨……这不就跟刚才说的“跳街舞的”对上了?
“操他大爷的……咱们是不是被人盯上了?”
还用的着问,一次还可以说是巧合,那两次呢?
从哪冒出来个搅屎棍?
“就一小孩,他怎么发现的?”
“屁的小孩,绝对是别人指使的。”
“必须把这人挖出来的,不然这活没法干……”
“对,肯定没走,指不定就藏在哪个角落里看着我们,准备截第三次!”
“那还等什么,找啊?”
六个人四散分开,挨个过道搜寻,一个个眼睛瞪的跟狼一样:
年轻小孩,约摸二十出头,长的挺俊;
白色的宽T恤,印着卡通图案,挺夸张的那种;
戴顶棒球帽,时而正戴,时而倒扣,鼻梁上还悬着一副蛤蟆镜……
特征这么明显,绝对能找出来。
但一圈、两圈、三圈……人呢?
交流区挺大,人也不少,但大都是卖家。闲逛的、站着的,或是坐在摊前问价看东西的人不多。照着这几样特点,应该不太难找。
问题是来来回回好几遍,也没找到符合条件的。
六个人又傻了眼:是不是走了?
不远处,李定安笑的直抽抽:找吧,找到明年你也找不到。
T恤早翻了过来,质量挺好,看不出什么卡通图案,就纯白的。
帽子、墨镜也收到了包里,人也坐的端端正正,谁来问都笑吟吟的,主打一个文质彬彬,谦谦有礼,和什么非主流、二流子没一毛钱的关系。
更关键的是,他这会儿不是坐过道里,而是坐摊后面,面前摆着一块八卦镜,还明码标价:一万二!
摇身一变成了卖家,唯一符合的也就只剩“年轻”和“长的俊”了,那六个人只是盯着买家找,当然找不到。
正乐呵着,又有人过来问:“小兄弟,这镜子一万卖不卖?”
“不好意思,一万二最低!”
“那算了!”
人走了后,旁边的大姐偏过头,“怎么不卖,赚四千呢?”
她亲眼看着李定安收的,前后三五句,把卖家侃的晕头转向,直呼佩服。原价一万二,最后六千成交,卖家还搭了俩马扎。
“不卖,留着自个玩的!”
“那你还坐这儿?”
“逛累了,休息一会!”
他笑了笑,又看了看大姐摊上的六方壶。不出意外,那伙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这一件。
因为周教授的儿子刚刚才看过……
……
“找不到,应该是走了!”
“八九不离十:两件东西一转手就能净赚近百万,拣了这么大便宜,不走等着挨打嘛?”
“别让老子碰上,不然干死他!”
“走了也好,没人搅局,咱才能顺顺当当的赚钱。”
“对……下一件是什么?”
“等会儿,我看看……周庆发信息了:让先看六方壶……我操?”
“怎么了,一惊一乍的……嗯,我操?”
“你操个鸡毛……咦,我也操……”
顿时间,六个人瞪圆了十二只眼珠:个、十、百、千……百万?
再看卖价:五万六!
好家伙,碰到大漏了?
“周庆看准了没有?”
“周庆哪有这眼力?是当初海选的时候周教授在旁边瞄过一眼,但不是很确定,所以得去确认一下!”
“那他去啊?”
“摊上有人怎么去?”
“看,确实有人,不过是个年轻小伙,估计看一眼就走了!”
这会儿最听不得“年轻”两个字,其他的五个人齐齐的伸直了脖子。
嗯,不是。
“小孩”买青花尊的时候,他们虽然没看到脸,但身材和穿着看的很清楚:个头挺高,但清清瘦瘦。
这会坐着的又高又壮,跟座铁塔似的,抵他一个半。
“让周教授别慌,等这人走了再说……”
……
雷明真都呆住了,揉了揉眼睛,看了看李定安,确实没认错,又瞅了瞅摊上的铜镜。
丫每天忙的跟狗撵似的,竟有时间跑这儿练摊?
“你愣个嘚儿?”
李定安骂了一句,又伸出手:“段总你好,我是李定安!”
雷明真的同伴也惊了一下,忙伸手握住:“李老师好!”
就说雷明真怎么跟见了鬼似的:声震古玩界,从未失手,一出手就是几千万上亿的李定安,竟然在古玩市场摆摊儿?
摆摊儿也就罢了,问题是摊上的物件:售价一万二?
李老师,您随便帮人看件东西,鉴定费的零头都比这个多……
“段总客气,您先坐……阿珍坐旁边,对,就大姐那儿……”
招呼着,李定安又冲旁边的卖家笑了笑:“大姐,这两位是我朋友,他们一直说要寻摸一件紫砂器,我就把他们叫过来了!”
雷明真和段牧又懵住了:他们来这儿是请李定安看东西的,什么时候说过要买紫砂壶了?
但随即,两人反应了过来:这壶有古怪!
“行,随便看!”大姐挺热情,“上手看看!”
雷明真点点头,下意识的把壶抱了起来,再一看:真几把丑!
东西不小,足有两岁小孩脑袋瓜那么大,但不是圆的,而是六方体:壶身六方,壶盖、壶底也是六方,包括壶嘴、壶耳,甚至是壶盖上的钮同样是六方形。
而且是头小足小中间大,像两口菱形的盒子扣在一块,左右上下全是棱角,乍一看:这玩意怎么这么扎眼?
颜色也不怎么好看:虽然说紫砂壶不一定就是紫的,但无论是绿的、红的、浅褐、深黑、髹红漆、饰珐琅彩,至少应该是光鲜亮丽的。
但这一件就不是,红不像红,黄不像黄,像极了头发烧焦的那种颜色。除此外,壶身上还有梨皮样的斑点,就像人脸上的黑头,而且特多,感觉贼难受。
壶身也非常粗造,手摸上去,已经不是“紫砂的质感”,而是扎手。
还真就是“砂”壶?
唯一能入眼的,也就壶身上的两句诗: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元禛的《茶》?”雷明真想了想,“这玩意……五万六?”
李定安“呵呵”一笑,“你懂?”
雷明真噎了一下:谁说哥们不懂?
家里做的就是陶瓷生意,紫砂壶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看不出新旧,但他百分百敢确定:这玩意不但丑,做工还忒差劲,如果不是李定安在这,五百六他都嫌多。
段牧也瞅了一眼:“李老师,看着像老物件,但怎么没有包浆?”
“含砂量太高,而且是粗砂,所以壶身非常粗糙,根本挂不住浆。”
“那这些黑点呢?”
“应该是泥胚不纯,烧结后一收缩,把砂粒挤了出来!”
段牧也有点奇怪了:如果这么说,还真就不值五万六?
“别急,我先看看!”
“啥,你都没看?”
“废话,我坐这儿也就几分钟……”
估计是看他年轻,摊主换成李定安之后,来问铜镜价格的人顿时就多了起来。李定安一边忙着应付,一边看那六个人跟土匪似的满市场的乱窜,真就没顾上看。
还是那位周主任看这壶的时候捎带着瞟了一眼,连上面刻的字是什么都没注意。
说着话,李定安接过了壶,刚一入手,眼睛不由自主的眯了一下:砚斋!
就刻在那两句诗的下面,标准的楷书繁体,很普通。
这是款,应该也是制壶主人的斋号,问题是,李定安竟然有点眼熟。
能给他留下印象,肯定有来历……
稍一思索,李定安想了起来:就回馈粉丝那次,给卖毛笔的小姐姐……哦不,给钱金玉挑了一方陶砚,残的就剩下三分之一,依旧值四万。
残砚底上就刻着这样的两个小字:砚斋。
这是明中时期陶器大师时朋的斋号,而他最拿手的并非陶砚,而是陶壶。与之相比,他儿子时大彬更有名,是“明代紫砂四大家”之一。
相传嘉靖之前,紫砂壶还不叫紫砂壶,叫紫陶壶或供春壶,就是时大彬往紫泥里掺砂,首创“调砂法”,才有了“紫砂壶”这个叫法。而且方型壶也是他首创,之前不论是瓷壶还是陶壶,一律都是圆的……
嗯,掺了砂?
李定安眼皮一跳:好家伙,时大彬的壶?
时壶最显明的特点,不就是“砂粗质古肌理匀”?
说直白点:壶表面全是砂,满身的疙瘩!
哈哈,就说周主任怎么看那么久,越看越兴奋,中间还朝他老爹招了招手?
因为捡大漏了……
现在再看,怪不得这壶这么难看,工艺还这么糙?
这绝对是时大彬早期的作品,估计当时他的“调砂法”和“泥片镶接几何体(方型壶专用制法)”还在调试阶段,技艺不是很成熟,所以才烧成了这样。
这么一想,丑怕啥,越丑才越值钱,因为搞不好这玩意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方型壶。
既便不是,就凭“时大彬”三个字,这把壶卖个几百万也轻轻松松:
2019年,保利京城夏拍,时大彬的一件菱瓣圆壶拍了两千两百万。
去年春天,西冷印社在沪上拍了一件时大彬的紫泥平肩素身壶,那件没掺砂,属于他青年期的作品,也没有铭刻诗句和图案,更没有款,成交价都要一千九百万。
再往前,落槌价上千万的比比皆是,成交价最低的是一件残器:拳头大的一只龙鼎壶,但耳断了。2018年美国拍的,成交价三十万美金。
没道理连件残器都比不上……
“看不上?”
李定安晃了晃,把壶往马扎底下一塞,“那我要……大姐,五万六对吧!”
“对,五万六!”
“扫码!”
“啊……你不还还价?”
“家里有矿,没必要!”
真的假的,刚那铜镜你怎么一砍就砍一半?
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买家……
大姐还愣着神,手机“叮咚”的一声,再一看:五万六一分不少。
“不是……小伙子你真买?”
“大姐又不想卖了?”
“哪有,东西摆这快两天了,问的就没几个,我高兴还来不及……就是……就是怕你太年轻,没看准……”
啧,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又碰到一实诚人!
“大姐放心,我眼光超准!”
李定安掏出笔,飞快的写了张纸条:“您以后有看不准的东西,尽管来找我,不收钱!”
“搞得像专家似的……李定安,起这名的是不是很多,怎么有点眼熟?”
眼熟就对了!
李定安笑着点头:“可能!”
大姐随意的收起纸条,又开着玩笑,“看东西就算了,要是卖东西,我肯定找你……”
其他不说,就这爽快劲就少见。
“好……大姐慢走!”
李定安贼热心,还帮着收起了摊。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就两马扎,大姐说要送给他,李定安说他们也马上要走,就没要。
雷明真全程围观,两颗大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多少年了,他还不了解李定安?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看大姐人不错,丫的不好说破,又觉得过意不去,就想着结个善缘。
换种说法:捡大漏了!
大姐刚走,他就急不可耐的把壶从马扎底下掏了出来:“有来历?”
“对……方型壶知道吧?”
“废话!”
李定安呲牙一笑:“这把是老祖宗!”
雷阿珍一脸懵逼:啥玩意,方型壶的老祖宗?(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