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八章 疑似故人来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六百零八章 疑似故人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海棠得了这位梅娘子的消息,便开始向祖母马氏打听她的情报。

    三十多年前的旧事了,梅娘子又仙逝多年,马氏对她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不清。若不是海棠提起,她有好多事都忘了呢。

    而在这回忆的过程中,海棠有意添加私货,以言语误导祖母,马氏的记忆不知不觉的就受到了影响。她以为自己是回忆起了过去的真实经历,却不知道其中有些细节已经被扭曲了。

    海棠还顺着“梅娘子有可能在京城大户人家里做过事”这条线索,进一步引导着马氏联想到唐家曾经请到家里来教导小姐们的两位宫廷嬷嬷,从而对梅娘子的身份产生怀疑。

    她那身仪态、气度,哪里象是在大户人家里做下人的?若不是下人,而是正经请来教导女孩儿的老师,那怎么也要有点出身吧?不可能是小门小户小有名气的绣娘。真正显贵的官宦人家,谁会随便请个绣娘来教导女儿?不是有名气的刺绣大家,便是宫里出来的老宫人。京城官宦人家,请宫中退役女官来充当女儿的教养嬷嬷,原也是寻常事。

    可梅娘子死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年纪还轻,不可能是宫里退役的老嬷嬷,那又会是什么来历呢?

    海棠拿着这个话题,缠着祖母马氏聊了几天,连崔婶、马婶与二婶胡氏都拉来一块儿聊了,给马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满脑子都是旧时梅娘子的音容笑貌,好奇心更是大增。只可惜梅娘子早逝,她又离开直隶三十多年了,与从前的亲友都断了联系,否则定要写信去打听打听的。

    在这个过程中,海棠也加快手脚,迅速做好了麻尚仪那件比甲的一半,只差絮棉花和镶毛皮里子而已,就连装饰部分的绣花,也提前描好了花样。

    马氏便将还未完工的比甲拿包袱一裹,连着花样带去金家给麻尚仪看了:“老姐姐瞧瞧,这个颜色、花样,你可喜欢?若是不喜欢,如今再改也来得及。”

    麻尚仪仔细查看了一遍,夸道:“做得真好!难为你孙女小小年纪,缝的针脚便这样细密。我看宫里针线房的人,也不过如此了。”

    马氏听得高兴,但嘴上还是要谦虚几分:“这话就太过誉了。额们家棠棠虽然有点天赋,但还不敢跟宫里的高手比。她才多大的年纪?学针线也就几年,远远比不上那些有几十年经验的老手娴熟。额知道老姐姐是给额面子,才会这般夸她。”

    麻尚仪笑笑,仔细盯了比甲上的一处针脚:“我可没说瞎话。我在宫里早就见惯针线房的人做的活计,有些年轻的小姑娘,还不如你家姐儿做的细致呢。”

    “那不能够吧?”马氏哪里敢信,“皇宫里专门做针线的人,肯定都是好手,怎会比不上一个小姑娘?老姐姐,你别以为额是边城回来的乡下人,就没见过世面。额也认得京里来的针线娘子,说是高门大户出来的,说不定也在宫里待过。她做的针线就比额们家棠棠做的精细。额虽说偏心孩子,可也没到睁眼说瞎话的地步。”

    麻尚仪顿了顿,挑起一边眉毛:“哦?马家妹子,你原来认得其他宫里出来的人?是哪一位?”

    马氏道:“是额未嫁时,先父请来教导额女红的一位梅娘子。别人都说她是京里贵人家中教小姐们针线的,不小心得罪了人,才会流落到山海关。但额瞧她说话行事,都不是一般针线娘子能比的,更象是宫里出来的人咧!”

    麻尚仪稍稍坐直了些:“你说你的针线也是宫里人教导的?这位梅娘子……多大年纪?长什么模样?眼下在何处?”

    马氏这几天都被孙女缠着打听梅娘子的事,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再熟悉不过了,张口就能回答。

    梅娘子教导她的时候,看着也就是三十岁上下的年纪,生得清秀娴雅,说话温柔,举止端庄。马氏回忆起当初,只觉得梅娘子比另一位教导她诗书礼仪的女先生,谈吐礼仪都更优雅几分,可惜身份上差了些。

    马氏身为文职武官之女,父亲官位又不算高,每隔三天去一次女先生家中求学,其实并不受重视,学得也一般。反倒是上门负责教导她女红的梅娘子,对她言传身教,让她学到更多。她一度受其影响,长成个温柔娴雅的大家闺秀。若不是婚后回到长安,又前往边城吃了十几年的风沙,她如今还是那个温柔端庄的官家娘子呢。

    马氏为梅娘子的优秀与早逝而感叹不已,一旁的麻尚仪也心潮澎湃,无法平静。

    这梅娘子听起来怎么那么熟悉?有两次应对的礼仪都象是受过宫中规矩熏陶的模样。而且这长相、这谈吐、还有这手宫中独有的针线手法,怎么都不象是民间寻常的针线娘子。若说她是曾经在大户人家执教——京城大户人家只会请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养自家女儿,绝不会郑重聘请市井间的绣娘。而会邀请绣娘来教导女儿针线的人,官职也高不到哪里去,更不会拿绣娘当女儿的正经先生看待。

    虽说年纪有些对不上,但兴许是因为她受过伤、生过病,生活动荡不安,吃了许多苦头,才显得比实际年纪衰老。正因为她吃过苦,身体弱,才会轻易一病不起啊!

    这梅娘子会是谁呢?

    是梅香?玉玫?她俩都是从长安跟着太后娘娘一路进宫,却被后宫争斗牵连,为保护娘娘而被驱逐出宫的,出宫前一个病得很重,一个挨了板子,也不知能否活命。可惜当时娘娘自顾不暇,等到能腾出手来寻找她们时,她们已经不知去向了。后来四老爷进京做了承恩侯,娘娘在京城有了可照应的人手,她们这些陪嫁的侍女再被陷害出宫,才有了可靠的去处。

    也有可能是素云。她不是从长安陪嫁进宫的,是本来就在坤宁宫当差的宫人,只因跟梅叶最要好,眼睁睁看着梅叶惨死的时候,哭得格外伤心。她后来也被撵出宫了,出宫前曾说,梅叶是替她顶了罪才死的。她家里已经没有了亲人,出宫后就会去找梅叶的亲人,要代替梅叶照顾她的父母。梅叶就是直隶人士,兴许素云是跟着梅叶姓梅了呢?

    还有可能是别人。当年坤宁宫的大宫女都是有数的,被害出宫的时候,人尽皆知。若是有人侥幸逃得一条性命,改名换姓离京谋生,才是保命之法,也省得常贵妃的娘家人赶尽杀绝了。

    不管是哪一个,这位梅娘子怎么看都象是麻尚仪当年下落不明的老姐妹。她多年来一直深恨这些姐妹们出宫后就没了消息,不知生死,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线索,怎能放过?!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