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个查如龙是个义士,要是如实上报清廷,此人必定难活。”
正好过来有事的赵进忠听说此事后,觉得这样做不对,弄不好那个查如龙会被清廷凌迟。
他们虽剃发降清,但对清廷并非真心归顺,如此,怎么能出卖反清的义士呢。
因而赵进忠认为头这样做有些过份。
“这個查如龙是个行事不密之人,如此机密大事竟叫一书童来办,且将伪造督抚大印俱交于书童带在身上,自个却躲起来不见人,我看这人不是能做大事的人。”
王五对查如龙的评价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作所为跟雍正年间的秀才曾静很相似。
这个曾靖就是派其学生致信时为川陕总督的岳钟琪,一面对雍正极尽责骂之词,一面以岳飞抗金的事迹激励岳钟琪,劝岳掉转枪头指向金人后裔满人,为宋、明二朝复仇。
结果岳钟琪假装同意,骗出口供,反过来抓捕二人,从而引发有名的文狱大案吕留良案。
将查如龙比照曾静,将吴三桂比照岳钟琪,事情便如同一个模版。
明亡以来,策反一直是致力于复明的明朝遗民惯用手段。
十五年前,这个策反工作达到鼎峰,引发了绿营大反正。
郑军入长江时,也有大量绿营官兵被明朝文人策反。
尤其水师方面更是策反重灾区。
只是当时策反能起效果是因为明清究竟谁主江山尚未定局,因而投机摇摆分子众多。
现时策反,就有点太过异想天开了。
这个查如龙也太过大意,如此重要之事本人不亲自出面,只要书童替其活动,不知是惜命还是真以为一道血书就能让吴三桂举旗造反。
如查如龙这般不肯为清廷所用的明朝官员和文人尚有很多,有同查如龙一样暗中密谋反清的,也有隐居于山林之中以明朝遗民自居的。
这些人应当算一股政治力量,只这股政治力量于明清交替间所起作用有限,且因过去派系原因彼此无法团结,甚至于现在还有阉党、东林之争。
故王五不打算派人同这股政治力量接触,请他来荆州请你游长江的,因为这样做于反清并无大的帮助,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人请过来了,你不仅要供着,还得听着。
但那些人的主张能听么?
你不听,那些人就会失望,一失望反过来就会对你心生不满。
门生故旧一通书信往来,王五的名声必定要臭。
更何况他出身顺营,在那些正统明朝遗民眼中,也脱不开一个“贼”字。
所以另起炉灶单干,才是正确的道路。
顺也好,明也好,东林也好阉党也好,桂也好、唐也好、鲁也好,统统扫进历史垃圾堆。
荆州,就一面大旗,一个意志。
“这封血书到吴三桂手中后,你认为吴三桂会怎么做?”
王五知道赵进忠的意思,他虽对明朝遗民敬而远之,但也不是真的要帮清廷对付这股力量,更不可能亲手绞杀这些民间反清义士。
正如他当初就是因为不想随锁彦龙杀老卒才走上抗清之路般。
赵进忠想了半天,道:“多半如实上报。”
原因是吴三桂要真有心反清的话,两个月前就应该起兵了,而不是继续在昆明装乌龟。
所以,一封血书怎么可能让吴三桂反呢。
王五点了点头:“吴三桂为了洗脱谋反嫌疑,肯定把人交给清廷,这封血书就起不到任何效果,清廷为了安抚吴三桂也必将此事淡化处理,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王五想要的是让清廷同吴三桂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促使吴三桂提前起兵,所以他让老张如实将血书案向清廷奏报。
赵进忠疑惑道:“可这血书压根没送过去,清廷怎会猜疑吴三桂?”
“妙就妙在血书没送过去。”
王五笑了笑,“血书要是送过去,反而就没有意义了。”
赵进忠听明白此中道理,却道:“单以血书而言,其实跟吴三桂没有关系,因为他压根不知情。”
王五听后反问赵进忠道:“你从这封血书中看到的是什么?”
赵进忠不加思索:“当然是这个查如龙想劝吴三桂反清了。”
王五却摇了摇头:“不,是人心。”
说白了,就是如今天下反清之士的人心在吴三桂身上。
或者说,吴三桂是天下所有反清复明之士唯一的希望。
要不然何以查如龙不将血书送给他王耀武,反而要送给千里之外的吴三桂呢。
相比取得西山大捷又降了清的王五,吴三桂这个清廷的藩镇王更被明朝遗民看重。
“这个查如龙只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他的血书被查获了,其他人呢?有一封就有两封,有一个劝反的就有一百个、一千个劝反的。”
只要清廷坚信明朝那帮人全都要向吴三桂靠拢,那对吴三桂采取的措施力度必然会不断加强。
好比一条短视频,不加快正常看的话要十分钟。
但进度条拉快的话,这个视频只需要五分钟就能看完。
王五让张长庚如实上报血书案,就是在做快进工作。
赵进忠听后没再说什么,只让头能想办法保住查如龙。
王五想了想,提笔给武昌的老张写了封信,意思以湖广总督衙门名义派兵抓捕查如龙,但事先将消息走漏,查如龙不傻的话,就应该马上转移躲到别处去。
但要是查如龙不肯走非要做烈士牺牲,那王五也没办法。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更能让清廷对吴三桂如鲠在喉。
至于查如龙的那个书童,倒是可以给其定一个主动揭发的功劳,反正案子是由老张审的,也由老张上报,怎么定性只是笔头动一动的事。
信中还请老张帮忙物色几个胆大的投机官员,鼓动他们上书揭发吴三桂擅自用权,随便选任云南官吏有碍国体,必有异志,请朝廷早为防备之类的。
信发出后,这才问赵进忠找他何事。
赵进忠叹了口气,说是刚收到消息,虎帅兵败竹山,总兵王加录、文良桂、张士秀以下千余官兵阵亡。
击败明军的是新近调任陕西提督的原署重庆总兵陈福。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正好过来有事的赵进忠听说此事后,觉得这样做不对,弄不好那个查如龙会被清廷凌迟。
他们虽剃发降清,但对清廷并非真心归顺,如此,怎么能出卖反清的义士呢。
因而赵进忠认为头这样做有些过份。
“这個查如龙是个行事不密之人,如此机密大事竟叫一书童来办,且将伪造督抚大印俱交于书童带在身上,自个却躲起来不见人,我看这人不是能做大事的人。”
王五对查如龙的评价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作所为跟雍正年间的秀才曾静很相似。
这个曾靖就是派其学生致信时为川陕总督的岳钟琪,一面对雍正极尽责骂之词,一面以岳飞抗金的事迹激励岳钟琪,劝岳掉转枪头指向金人后裔满人,为宋、明二朝复仇。
结果岳钟琪假装同意,骗出口供,反过来抓捕二人,从而引发有名的文狱大案吕留良案。
将查如龙比照曾静,将吴三桂比照岳钟琪,事情便如同一个模版。
明亡以来,策反一直是致力于复明的明朝遗民惯用手段。
十五年前,这个策反工作达到鼎峰,引发了绿营大反正。
郑军入长江时,也有大量绿营官兵被明朝文人策反。
尤其水师方面更是策反重灾区。
只是当时策反能起效果是因为明清究竟谁主江山尚未定局,因而投机摇摆分子众多。
现时策反,就有点太过异想天开了。
这个查如龙也太过大意,如此重要之事本人不亲自出面,只要书童替其活动,不知是惜命还是真以为一道血书就能让吴三桂举旗造反。
如查如龙这般不肯为清廷所用的明朝官员和文人尚有很多,有同查如龙一样暗中密谋反清的,也有隐居于山林之中以明朝遗民自居的。
这些人应当算一股政治力量,只这股政治力量于明清交替间所起作用有限,且因过去派系原因彼此无法团结,甚至于现在还有阉党、东林之争。
故王五不打算派人同这股政治力量接触,请他来荆州请你游长江的,因为这样做于反清并无大的帮助,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人请过来了,你不仅要供着,还得听着。
但那些人的主张能听么?
你不听,那些人就会失望,一失望反过来就会对你心生不满。
门生故旧一通书信往来,王五的名声必定要臭。
更何况他出身顺营,在那些正统明朝遗民眼中,也脱不开一个“贼”字。
所以另起炉灶单干,才是正确的道路。
顺也好,明也好,东林也好阉党也好,桂也好、唐也好、鲁也好,统统扫进历史垃圾堆。
荆州,就一面大旗,一个意志。
“这封血书到吴三桂手中后,你认为吴三桂会怎么做?”
王五知道赵进忠的意思,他虽对明朝遗民敬而远之,但也不是真的要帮清廷对付这股力量,更不可能亲手绞杀这些民间反清义士。
正如他当初就是因为不想随锁彦龙杀老卒才走上抗清之路般。
赵进忠想了半天,道:“多半如实上报。”
原因是吴三桂要真有心反清的话,两个月前就应该起兵了,而不是继续在昆明装乌龟。
所以,一封血书怎么可能让吴三桂反呢。
王五点了点头:“吴三桂为了洗脱谋反嫌疑,肯定把人交给清廷,这封血书就起不到任何效果,清廷为了安抚吴三桂也必将此事淡化处理,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王五想要的是让清廷同吴三桂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促使吴三桂提前起兵,所以他让老张如实将血书案向清廷奏报。
赵进忠疑惑道:“可这血书压根没送过去,清廷怎会猜疑吴三桂?”
“妙就妙在血书没送过去。”
王五笑了笑,“血书要是送过去,反而就没有意义了。”
赵进忠听明白此中道理,却道:“单以血书而言,其实跟吴三桂没有关系,因为他压根不知情。”
王五听后反问赵进忠道:“你从这封血书中看到的是什么?”
赵进忠不加思索:“当然是这个查如龙想劝吴三桂反清了。”
王五却摇了摇头:“不,是人心。”
说白了,就是如今天下反清之士的人心在吴三桂身上。
或者说,吴三桂是天下所有反清复明之士唯一的希望。
要不然何以查如龙不将血书送给他王耀武,反而要送给千里之外的吴三桂呢。
相比取得西山大捷又降了清的王五,吴三桂这个清廷的藩镇王更被明朝遗民看重。
“这个查如龙只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他的血书被查获了,其他人呢?有一封就有两封,有一个劝反的就有一百个、一千个劝反的。”
只要清廷坚信明朝那帮人全都要向吴三桂靠拢,那对吴三桂采取的措施力度必然会不断加强。
好比一条短视频,不加快正常看的话要十分钟。
但进度条拉快的话,这个视频只需要五分钟就能看完。
王五让张长庚如实上报血书案,就是在做快进工作。
赵进忠听后没再说什么,只让头能想办法保住查如龙。
王五想了想,提笔给武昌的老张写了封信,意思以湖广总督衙门名义派兵抓捕查如龙,但事先将消息走漏,查如龙不傻的话,就应该马上转移躲到别处去。
但要是查如龙不肯走非要做烈士牺牲,那王五也没办法。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更能让清廷对吴三桂如鲠在喉。
至于查如龙的那个书童,倒是可以给其定一个主动揭发的功劳,反正案子是由老张审的,也由老张上报,怎么定性只是笔头动一动的事。
信中还请老张帮忙物色几个胆大的投机官员,鼓动他们上书揭发吴三桂擅自用权,随便选任云南官吏有碍国体,必有异志,请朝廷早为防备之类的。
信发出后,这才问赵进忠找他何事。
赵进忠叹了口气,说是刚收到消息,虎帅兵败竹山,总兵王加录、文良桂、张士秀以下千余官兵阵亡。
击败明军的是新近调任陕西提督的原署重庆总兵陈福。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