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后世之人皆知: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
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先秦至现代,因为地转偏向力和河口泥沙冲积延伸的原因,东海沿岸的大潮发生地,一直是有缓慢南移的。
先秦两汉,潮盛于广陵(扬州)。
魏晋六朝,盛于吴郡(苏州)。
唐宋之后,盛于钱塘(杭州)。
如今诸葛瑾生活的这个时代,东海上最大的潮汐发生地,恰恰就在这座广陵城。
西汉文景时的汉赋大家、广陵人枚乘,便有赋赞广陵潮:“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至江北,激赤岸,尤为迅猛。”
这个枚乘的赋文之名,在当时也是非常响亮的,与贾谊、司马相如并称。
至于其后世知名度低于贾谊、司马相如,主要因为他是广陵人,汉初属吴国地界,侍奉过吴王刘濞。而刘濞后来发动了七国之乱。
刘备入徐州两年不到,原先还真没来过广陵城,也没见过广陵潮。
今日刚好赶上了八月十八的全年最大潮日,也就跟诸葛瑾一起,在邗沟江口一观天下盛况。
顺便等退潮后,再看看诸葛瑾放下的最新改良版流刺网、究竟能抓到多少鱼。
不亦快哉。
不过,等待潮水的时间太无聊,刘备也就继续跟诸葛瑾讨教这流刺网的改进历程。
诸葛瑾也闲来无事,就慢慢讲解。
他先拿过第一张竹制流刺网给刘备看,刘备一个外行人,乍一看没看出端倪,
然后又跟第二版对照了一下,才发现第一版的竹片是宽的一面与网延伸的方向平行排布的,而第二版就把竹片纵列起来,侧面迎着水流来去的方向。
这个原理很好看懂,刘备自己就理解了。
显然第一版肯定是放到水下后、被水冲刷时阻力太大,迎水面积太宽,容易被冲走。第二版把薄薄的侧面对着水流,能分开水势,就稳很多。
然后刘备又看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底部加了穿孔挂麻绳、绑上大石头,进一步防止被冲走。
但第三版显然还是不够好,诸葛瑾说,他做过试验后发现,虽然底部绑石头不会冲走,但还是会冲歪斜,不再正面迎着水流,阻挡鱼、刺鱼的横截面积也就变小了很多。
于是最后的第四版,他还在竹罾的顶部额外加了一根完整不漏水的空竹子,把空心竹筒当成浮标来用,确保潮水冲过后,浮力的作用把这一头始终往上扯。
如此中间一张网,顶上一个浮标,底下一个大石头,才算是上下方位彻底稳固,哪怕冲歪了,只要有浮力还能自动回正。
诸葛瑾此前其实也不知道流刺网具体怎么造,只知道个思路概念。
但谁让他逻辑思维比较强,空间几何想象推演厉害,前前后后十来天,多做几次试验就鼓捣出来了。
刘备原本已经觉得最终成品就很逆天了,现在看了诸葛瑾的“研发过程”,那么多中间迭代版本,他才彻底相信:诸葛瑾的思考方式远比成果本身更逆天。
他绝不是靠什么灵光一闪、或者是从别处看来的。
人家是实打实的脑子好使,见微知著,遇到问题能立刻着手攻坚解决。
“小小一个竹罾,居然短短几天之内,造出了第四代,每一代稍稍改良一点,才智之敏捷,实乃古今罕有。”
刘备感慨之际,远处雷震滚滚,他惊诧抬头望天,却见天气虽阴,但并无雷雨。
旋即才在侍从的解说下,得知这不是雷声,而是潮水声。
刘备也心中一凛,如迅雷风烈必变,端坐肃容,准备瞻仰天下奇观。
诸葛瞻倒是并不感到稀奇,他前世在省城读大学、工作时,大潮看得多了。
但旁人的肃然表现,也感染可他,于是也摆出了几分对大自然的敬畏。
很快,远处潮水如一线,从海陵方向逆流滚滚而上,竟把滔滔长江的天然奔流都顶了回来。
尤其当本身的江涛波峰与逆潮相撞时,形成了波峰叠加的激波,能瞬间冲天而起,随后又倏然消散,看得一群内陆来的外地人惊叹不已。
刘备不读诗赋,此刻唯有内心卧槽,
而孙乾算是众人中读诗赋最多的,情不自禁把枚乘的《广陵潮赋》和本朝(东汉)王充的赋文,挑了几段背诵一下。
刘备听了,不由撇撇嘴:“古人之赋,有何可咏?公佑有雅兴,可自作一赋。”
孙乾连忙赔笑:“在下才疏学浅,枚公大作珠玉在前,写出来也实在丢人。”
刘备就有些不服了:“那枚公文赋,能有子瑜厉害么?”
旁边的诸葛瑾万万没想到这都能引火烧身,连忙暗示:首先,我并没有招惹任何人……
刘备却说:“我素知才智卓绝之人,一通百通。辞赋乃是小道,或许子瑜不屑于专研,但以你之智,便是随便口占几句,也绝对差不了,也算到此一游了——我若能吟,多少也得来几句,可惜全然不会。”
诸葛瑾原本是拒绝当文抄公的,因为他觉得装逼打脸没意思。他现在也不需要在普罗大众中扬名,那些东西对他毫无价值,还妨碍他低调做人呢。
但听刘备说得诚恳,他也知道刘备并不是阴阳怪气挤兑,而是真心觉得“奈何老子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想找几句应景的词儿感慨发泄一下。
既如此,诸葛瑾生出一念:“既是将军胸有块垒不得抒发,见绝景而不知描述,瑾就随便口占几句。不过,既是吟诵诗赋,总要加些彩头。”
刘备一愣,随后喜出望外。
诸葛瑾一直是客卿身份,超然于众人,帮了那么多忙,始终没法报答。难得诸葛瑾居然开口跟他谈条件,刘备当然是巴不得赶紧还人情:
“呦,先生无所不能,竟还有用得到我之处?尽管开口无妨!”
诸葛瑾也就小打小闹,喊过旁边那几个糜竺派来的人,对刘备说道:“这位唐兄,以及旁边几位都是跑江船的好手,子仲临时调拨给我使唤的,还带了三百护卫、水手。
瑾就请将军一事:一会儿我为此广陵潮作歌一首,若是将军满意,就让子仲把这三百人,以及他们的舟船、田庄,正式转赠于我。
我并不是贪于财货,而是此间事了后,需要一些自由支配的人手,去豫章、江夏、襄阳等地,明察暗访,探寻家叔及诸弟近况。
将军也知道,家叔去岁被笮融、朱皓逼迫,如今只知他兵败西退,但具体音讯不知,还要慢慢查访。前些日子广陵多事,我也不敢借将军之兵处理家事。”
刘备当然没等他说完,就立刻表示这些统统都转送给诸葛瑾了。糜竺那边他会亲自去说的,就算是变借为送了。
诸葛瑾见他答应得爽快,便顺着说:“好,那我这首诗,便算值三百护卫了。既然玩都玩了,不如拿这流刺网之法,也一并设个彩头。
一会儿观完潮,放下竹罾后,我赌今日这两百张罾、夜里收网时能捞到两万斤以上的鱼,也就是每罾一百斤。
如果做不到,我这流刺网之法,就算是白送给将军了。但如若能做到,我也算是缓解了广陵军粮之急,届时还有一请:
将来唐光他们打探得我叔父详细下落,若其局势危急,便请将军借我兵马数千、并随军军需,为期数月,渡江救叔。”
刘备二话不说,再次答应:“这也是该的,若非子瑜之谋,我军这万余人马,怕是如今绝大多数都已逃散,或成了冢中枯骨。淮阴被围、下邳被偷之时,我军境遇是何等绝望?
今日能有生路,都是子瑜之赐。所以就算这竹罾捞不到鱼,但凡能打探到令叔详实下落、确有危难,备都会借你兵马。只是那样的话,随军军需就没法保证了,得子瑜自筹。”
刘备跟他说话,完全都是自己人敞开了说,并没有任何遮遮掩掩,
就实话告诉他:你不能帮我捞到鱼,我也一样借你兵,但不借军粮,因为我自己都要饿死了。如果你还能帮我捞到很多鱼,我自己的兵能不饿死,那我就既借你兵,还给你随军军粮。
这很合理。
“痛快。”
对方爽快,诸葛瑾也就爽快一把,很没节操地吩咐旁人:“笔来!”
很可惜,野外游玩观景,并没人随身带笔墨,场面一度尴尬。
刘备见状,连忙拔出自己双股剑中的一柄,借给诸葛瑾,指着一旁的河滩:
“不如便以剑在河滩上刻画,也不必顾忌美丑,回头再好生临摹。”
诸葛瑾环视一圈,发现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接过剑,歪歪扭扭在沙子上划道: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东海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这是他前世在省城那些年,去望江楼观潮时,见过的一首古人题咏,唐朝孟浩然所作。
如今也只好对老孟说一句对不住,然后把地名稍微改改,凡是跟钱塘有关的都改成广陵,也就能用了。
“好诗,真是好诗。”刘备不明文法,但看这朗朗上口,颇合五言汉乐府,而且很有气势,也就觉得非常厉害,当下大声跟着追读起来。
诸葛瑾写完,放下剑,提醒其他人:“别好诗了,潮头已经到顶,赶快趁水位最高,把这些竹罾沉下去!
还有,暂且别对外宣扬此歌是我所作。名声太大,不便于游历四方,寻访叔、弟,容易被歹人盯上。”
诸葛瑾知道自己将来还有很多出远门的任务,暂时还是低调点好,对人生安全有帮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先秦至现代,因为地转偏向力和河口泥沙冲积延伸的原因,东海沿岸的大潮发生地,一直是有缓慢南移的。
先秦两汉,潮盛于广陵(扬州)。
魏晋六朝,盛于吴郡(苏州)。
唐宋之后,盛于钱塘(杭州)。
如今诸葛瑾生活的这个时代,东海上最大的潮汐发生地,恰恰就在这座广陵城。
西汉文景时的汉赋大家、广陵人枚乘,便有赋赞广陵潮:“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至江北,激赤岸,尤为迅猛。”
这个枚乘的赋文之名,在当时也是非常响亮的,与贾谊、司马相如并称。
至于其后世知名度低于贾谊、司马相如,主要因为他是广陵人,汉初属吴国地界,侍奉过吴王刘濞。而刘濞后来发动了七国之乱。
刘备入徐州两年不到,原先还真没来过广陵城,也没见过广陵潮。
今日刚好赶上了八月十八的全年最大潮日,也就跟诸葛瑾一起,在邗沟江口一观天下盛况。
顺便等退潮后,再看看诸葛瑾放下的最新改良版流刺网、究竟能抓到多少鱼。
不亦快哉。
不过,等待潮水的时间太无聊,刘备也就继续跟诸葛瑾讨教这流刺网的改进历程。
诸葛瑾也闲来无事,就慢慢讲解。
他先拿过第一张竹制流刺网给刘备看,刘备一个外行人,乍一看没看出端倪,
然后又跟第二版对照了一下,才发现第一版的竹片是宽的一面与网延伸的方向平行排布的,而第二版就把竹片纵列起来,侧面迎着水流来去的方向。
这个原理很好看懂,刘备自己就理解了。
显然第一版肯定是放到水下后、被水冲刷时阻力太大,迎水面积太宽,容易被冲走。第二版把薄薄的侧面对着水流,能分开水势,就稳很多。
然后刘备又看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底部加了穿孔挂麻绳、绑上大石头,进一步防止被冲走。
但第三版显然还是不够好,诸葛瑾说,他做过试验后发现,虽然底部绑石头不会冲走,但还是会冲歪斜,不再正面迎着水流,阻挡鱼、刺鱼的横截面积也就变小了很多。
于是最后的第四版,他还在竹罾的顶部额外加了一根完整不漏水的空竹子,把空心竹筒当成浮标来用,确保潮水冲过后,浮力的作用把这一头始终往上扯。
如此中间一张网,顶上一个浮标,底下一个大石头,才算是上下方位彻底稳固,哪怕冲歪了,只要有浮力还能自动回正。
诸葛瑾此前其实也不知道流刺网具体怎么造,只知道个思路概念。
但谁让他逻辑思维比较强,空间几何想象推演厉害,前前后后十来天,多做几次试验就鼓捣出来了。
刘备原本已经觉得最终成品就很逆天了,现在看了诸葛瑾的“研发过程”,那么多中间迭代版本,他才彻底相信:诸葛瑾的思考方式远比成果本身更逆天。
他绝不是靠什么灵光一闪、或者是从别处看来的。
人家是实打实的脑子好使,见微知著,遇到问题能立刻着手攻坚解决。
“小小一个竹罾,居然短短几天之内,造出了第四代,每一代稍稍改良一点,才智之敏捷,实乃古今罕有。”
刘备感慨之际,远处雷震滚滚,他惊诧抬头望天,却见天气虽阴,但并无雷雨。
旋即才在侍从的解说下,得知这不是雷声,而是潮水声。
刘备也心中一凛,如迅雷风烈必变,端坐肃容,准备瞻仰天下奇观。
诸葛瞻倒是并不感到稀奇,他前世在省城读大学、工作时,大潮看得多了。
但旁人的肃然表现,也感染可他,于是也摆出了几分对大自然的敬畏。
很快,远处潮水如一线,从海陵方向逆流滚滚而上,竟把滔滔长江的天然奔流都顶了回来。
尤其当本身的江涛波峰与逆潮相撞时,形成了波峰叠加的激波,能瞬间冲天而起,随后又倏然消散,看得一群内陆来的外地人惊叹不已。
刘备不读诗赋,此刻唯有内心卧槽,
而孙乾算是众人中读诗赋最多的,情不自禁把枚乘的《广陵潮赋》和本朝(东汉)王充的赋文,挑了几段背诵一下。
刘备听了,不由撇撇嘴:“古人之赋,有何可咏?公佑有雅兴,可自作一赋。”
孙乾连忙赔笑:“在下才疏学浅,枚公大作珠玉在前,写出来也实在丢人。”
刘备就有些不服了:“那枚公文赋,能有子瑜厉害么?”
旁边的诸葛瑾万万没想到这都能引火烧身,连忙暗示:首先,我并没有招惹任何人……
刘备却说:“我素知才智卓绝之人,一通百通。辞赋乃是小道,或许子瑜不屑于专研,但以你之智,便是随便口占几句,也绝对差不了,也算到此一游了——我若能吟,多少也得来几句,可惜全然不会。”
诸葛瑾原本是拒绝当文抄公的,因为他觉得装逼打脸没意思。他现在也不需要在普罗大众中扬名,那些东西对他毫无价值,还妨碍他低调做人呢。
但听刘备说得诚恳,他也知道刘备并不是阴阳怪气挤兑,而是真心觉得“奈何老子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想找几句应景的词儿感慨发泄一下。
既如此,诸葛瑾生出一念:“既是将军胸有块垒不得抒发,见绝景而不知描述,瑾就随便口占几句。不过,既是吟诵诗赋,总要加些彩头。”
刘备一愣,随后喜出望外。
诸葛瑾一直是客卿身份,超然于众人,帮了那么多忙,始终没法报答。难得诸葛瑾居然开口跟他谈条件,刘备当然是巴不得赶紧还人情:
“呦,先生无所不能,竟还有用得到我之处?尽管开口无妨!”
诸葛瑾也就小打小闹,喊过旁边那几个糜竺派来的人,对刘备说道:“这位唐兄,以及旁边几位都是跑江船的好手,子仲临时调拨给我使唤的,还带了三百护卫、水手。
瑾就请将军一事:一会儿我为此广陵潮作歌一首,若是将军满意,就让子仲把这三百人,以及他们的舟船、田庄,正式转赠于我。
我并不是贪于财货,而是此间事了后,需要一些自由支配的人手,去豫章、江夏、襄阳等地,明察暗访,探寻家叔及诸弟近况。
将军也知道,家叔去岁被笮融、朱皓逼迫,如今只知他兵败西退,但具体音讯不知,还要慢慢查访。前些日子广陵多事,我也不敢借将军之兵处理家事。”
刘备当然没等他说完,就立刻表示这些统统都转送给诸葛瑾了。糜竺那边他会亲自去说的,就算是变借为送了。
诸葛瑾见他答应得爽快,便顺着说:“好,那我这首诗,便算值三百护卫了。既然玩都玩了,不如拿这流刺网之法,也一并设个彩头。
一会儿观完潮,放下竹罾后,我赌今日这两百张罾、夜里收网时能捞到两万斤以上的鱼,也就是每罾一百斤。
如果做不到,我这流刺网之法,就算是白送给将军了。但如若能做到,我也算是缓解了广陵军粮之急,届时还有一请:
将来唐光他们打探得我叔父详细下落,若其局势危急,便请将军借我兵马数千、并随军军需,为期数月,渡江救叔。”
刘备二话不说,再次答应:“这也是该的,若非子瑜之谋,我军这万余人马,怕是如今绝大多数都已逃散,或成了冢中枯骨。淮阴被围、下邳被偷之时,我军境遇是何等绝望?
今日能有生路,都是子瑜之赐。所以就算这竹罾捞不到鱼,但凡能打探到令叔详实下落、确有危难,备都会借你兵马。只是那样的话,随军军需就没法保证了,得子瑜自筹。”
刘备跟他说话,完全都是自己人敞开了说,并没有任何遮遮掩掩,
就实话告诉他:你不能帮我捞到鱼,我也一样借你兵,但不借军粮,因为我自己都要饿死了。如果你还能帮我捞到很多鱼,我自己的兵能不饿死,那我就既借你兵,还给你随军军粮。
这很合理。
“痛快。”
对方爽快,诸葛瑾也就爽快一把,很没节操地吩咐旁人:“笔来!”
很可惜,野外游玩观景,并没人随身带笔墨,场面一度尴尬。
刘备见状,连忙拔出自己双股剑中的一柄,借给诸葛瑾,指着一旁的河滩:
“不如便以剑在河滩上刻画,也不必顾忌美丑,回头再好生临摹。”
诸葛瑾环视一圈,发现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接过剑,歪歪扭扭在沙子上划道: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东海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这是他前世在省城那些年,去望江楼观潮时,见过的一首古人题咏,唐朝孟浩然所作。
如今也只好对老孟说一句对不住,然后把地名稍微改改,凡是跟钱塘有关的都改成广陵,也就能用了。
“好诗,真是好诗。”刘备不明文法,但看这朗朗上口,颇合五言汉乐府,而且很有气势,也就觉得非常厉害,当下大声跟着追读起来。
诸葛瑾写完,放下剑,提醒其他人:“别好诗了,潮头已经到顶,赶快趁水位最高,把这些竹罾沉下去!
还有,暂且别对外宣扬此歌是我所作。名声太大,不便于游历四方,寻访叔、弟,容易被歹人盯上。”
诸葛瑾知道自己将来还有很多出远门的任务,暂时还是低调点好,对人生安全有帮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