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樊克走了,张安世等人却没有动半步。
张安世和丙吉已经猜到了天子震怒的原因,而刘德和韦贤还没有想通其中的蹊跷。
“子儒,县官此举到底是何意?”年纪最大的韦贤也沉不住气地问道。
“何意?自然是县官不同意我等拟定的这名单。”张安世无奈地说道。
“若不同意我等推拟的名单,县官大可以直接下明诏让我等重新议过,留中不发是何意?”刘德抱怨道。
“恐怕不只是不同意我等拟的这名单,还有另一层深意在……”丙吉不禁看着身旁那高耸的石渠阁说道。
“县官还有什么深意?还请丙公指教!”刘德连忙问道。
“陛下对我等的票拟不满,而且还是非常不满意。”丙吉摇头说道。
“丙公这是说到要害了。”张安世补充道。
韦贤和刘德不是无能之辈,在张安世和丙吉的解释之下,终于也醒悟过来了。
原来,留中不发竟然藏着这样一层意思?
“留中不发”就如同天子手中的一把锤子,是专门用来敲打内阁的。
准奏、驳回、改议都只是客观的结果,但是这留中不发是一种态度。
一种忿怒到了极点,以至于天子不屑于传递给内阁的愤怒!
或者说,天子其实是在给内阁一个体面和回转的余地——天子的愤怒一旦宣之于口,那就收不回来了。
若天子在票拟上批一个“结党营私,忤逆擅权”,张安世们就该到石渠阁门前,用一丈白绫了结自己。
天子今年才十九岁啊,为何会如此谨慎小心,能轻而易举地看穿张安世们的谋划和布置呢?
而且,天子好像与从前有些不同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坦坦荡荡,而是开始操弄人心了。
从几日之前的那一次大朝议开始,张安世们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天子的这个变化。
从面上看,天子还是那个脸上时时挂着笑容的年轻人,对待阁臣也好,内官婢女也罢,都过份地有礼。
以至于有谏义大夫准备向天子进谏,想让天子更威严持重些,不应该和那些低贱奴婢们有太多的来往。
但是,天子的面目却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起来了,与他们这些朝臣间似乎隔了一层薄纱。
“县官以前似乎更坦荡一些,如今心思反而更深沉了。”张安世叹气着说出了心中所想。
张安世的几位“盟友”沉默了,他们想了想这段时间里发生的种种,也都点头表示同意。
“子儒,我等身为臣子,是不是应该劝诫县官……”韦贤不死心地问道。
“韦阁老,县官修的是帝王之术,而这帝王之术就是用来对付你我的,我等如何能规劝?”
张安世此话一出,值房门前的这四人也就都无言以对:总不能劝让天子不要驾驭阁臣吧?
君臣相处了大半年,一同经历了许多事情,虽说天子的言行有时会癫悖无状,但品性却温良仁慈。
更没有皇帝那特有的薄恩寡义和阴郁多疑。
那时候看起来,天子像孝惠皇帝和孝昭皇帝——这是让朝臣最放心的两个先帝。
所以,霍乱平定之后,张安世等人就想要将天子辅佐成一个有上古之风的圣君。
但是,如今这新政才刚刚开始推行,他们就意识到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
一个能在权臣霍光面前韬光养晦,并且顺利亲政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纯良仁善的懵懂少年呢?
一个能够在短短半年时间平定霍乱,让根深蒂固显赫一时的霍氏满门尽灭的皇帝,又怎么可能是一个任人拿捏的皇帝呢?
一个改元第一年就要变法推行新政,并且对朝堂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天子,又怎可能没有一点脾气呢?
“看来,终究是我等错看县官了,以后在县官面前还是要谨慎一些,进谏也要注意言行,莫要因一时失言让县官不悦。”
张安世这句略显无奈的话,让门前的气氛比刚才更加沉默了许多。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他们心中的君臣和谐恐怕实现不了了。
以后,当然还是要当忠臣,但是那颗忠心却要藏得再深一些,更不能小看天子。
这四位内阁大学士在值房门口又站了片刻,直到还不知道前因后果的魏相等人催促,他们才想起来还有要事要处置。
“那这二十个官员的名录要如何是好?”韦贤问道。
“县官对这名录不满意,无非是我等没有将那些出身微末的法吏选出来,我等改一改,让县官面子上过得去就是了。”
张安世已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了,自然很容易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恢复了儒雅朝臣的模样。
“如此一来,我等与那些只会对县官唯命是从、摇唇鼓舌的妾妇之徒有何区别?”刘德恨恨地说道。
“建德此言太悲了,县官有雄才大略是好事,而且不可能处置所有的政事,终究是需要我等辅佐的。”
“就拿这变法行新政来说,县官虽然先罢掉了三公和尚书署,但不仍然是对我等委以重任吗?”
“我等今后小心一些,县官看得到的地方我等要顾及县官的脸面,县官看不到的地方我等默默做好即可。”
“县官是大汉的天子,想要掌控朝权自然也是为了这天下,我等身为臣子,哪里又能与县官针锋相对呢。”
“以后,我等自然要跟着天子的脚步走,抓大放小,倘若县官真的犯了大错,我等再出来当诤臣也不迟。”
“其余的时候,还是默默地替天子分忧更好一些。”
张安世的这一番话说得非常得体,明面上看仍然不失为忠臣的赤子之心。
就是刘贺听到了这番话,也不得不赞同其中大部分的内容,但是张安世不会想到,坏就坏在那少部分的内容上。
张安世非常聪明地将许多话的深意隐藏了起来:要当忠臣,但是这忠臣不一定讨天子的喜欢。
因为身份和境遇大致相同,张安世这番话的深意自然被身边三个“同道中人”听进了耳朵里。
他们几个人不由得连连点头,脸上的表情非常微妙和谨慎。
“子儒说得有理,县官有雄才大略,我等只要尽心负责即可,终有一日,县官会知道我等苦心的。”丙吉也说道。
“可是天子说的这新政变法,我仍然觉得有些看不准,刚开始就如此惊天动地,将来恐怕……”刘德仍然担忧道。
刘德是几个人当中最为悲观的,他出任宗正多年,深知历代天子对宗亲的看法都颇为微妙。
如今,天子推行的第一项新政就是对中朝和外朝进行改制,独掌朝权的权势之心昭然若示。
在这种情况之下,与皇权若离若即的宗亲恐怕会再次受到冲击,诸侯王的日子恐怕比以前还要不好过了。
刘德不是诸侯王,但是他毕竟也是宗亲,还是宗亲的领衔人物,谁知道下一刀会不会砍到自己的身上呢?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刘德不敢说出来,常山王和胶东王他们已经到自己府上去过了,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身为宗亲领衔人物,刘德对这新政并不能置之不理。
丙吉比张安世、刘德稳重一些,比韦贤更知实务一些,所以他对天子变法行新政之事,要好感多过恶感。
当下,他已经看到了刘德都有一些怨气
“建德啊,你莫要担心,县官也说了,变法行新政是为了富民强汉……”
“县官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看得比我等要长远得多,这新政说不定真的能富民强汉也说不定。”
“倒霍的时候,县官许多举动不也让我等看不懂吗,但到了最后不都证明县官做的是对的吗?”
“子儒刚才说得很对,我等先跟着县官走,若是变法的路走对了,陛下是圣君,是大汉之幸。”
“但是若变法的路走错了,我等再站出来当诤臣,以死进谏,这倒也算是尽了为人臣的本分。”
丙吉发自肺腑的这几句话和张安世刚才的那番话连在一起,一硬一软,相得益彰,让几人都有一些动容。
他们终于还是想起了为人臣的本分。
是啊,若天子真的能通过变法新政,实现富民强汉的目的,莫说是让他们当这吃力不讨好的内阁大学士。
就是让他们到苍梧郡的小县,去当区区的属官吏员也未尝不可。
“丙公说得有理,我受教了。”刘德由衷地说道。
“三日之后,我邀诸公到府上一聚,可否赏光?我等以后要多聚一聚了。”张安世发出了邀请。
“恭敬不如从命。”几人连声说道。
“好,那我等就先进屋去,将这光禄勋的奏书重新票拟过,今日散衙之前再呈送给天子。”
“诺!”几人当即就答了下来,连忙反身回到内阁值房里去了
天子给了他们体面和回转的余地,他们还是得要这份体面的。
很快,内阁值房就又将一份名录拟了出来。
张安世不敢有丝毫怠慢,散衙之前就派人请樊克来取走了所有的奏书。
这次,就先顺了天子的心,君臣都能好过一些。(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张安世和丙吉已经猜到了天子震怒的原因,而刘德和韦贤还没有想通其中的蹊跷。
“子儒,县官此举到底是何意?”年纪最大的韦贤也沉不住气地问道。
“何意?自然是县官不同意我等拟定的这名单。”张安世无奈地说道。
“若不同意我等推拟的名单,县官大可以直接下明诏让我等重新议过,留中不发是何意?”刘德抱怨道。
“恐怕不只是不同意我等拟的这名单,还有另一层深意在……”丙吉不禁看着身旁那高耸的石渠阁说道。
“县官还有什么深意?还请丙公指教!”刘德连忙问道。
“陛下对我等的票拟不满,而且还是非常不满意。”丙吉摇头说道。
“丙公这是说到要害了。”张安世补充道。
韦贤和刘德不是无能之辈,在张安世和丙吉的解释之下,终于也醒悟过来了。
原来,留中不发竟然藏着这样一层意思?
“留中不发”就如同天子手中的一把锤子,是专门用来敲打内阁的。
准奏、驳回、改议都只是客观的结果,但是这留中不发是一种态度。
一种忿怒到了极点,以至于天子不屑于传递给内阁的愤怒!
或者说,天子其实是在给内阁一个体面和回转的余地——天子的愤怒一旦宣之于口,那就收不回来了。
若天子在票拟上批一个“结党营私,忤逆擅权”,张安世们就该到石渠阁门前,用一丈白绫了结自己。
天子今年才十九岁啊,为何会如此谨慎小心,能轻而易举地看穿张安世们的谋划和布置呢?
而且,天子好像与从前有些不同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坦坦荡荡,而是开始操弄人心了。
从几日之前的那一次大朝议开始,张安世们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天子的这个变化。
从面上看,天子还是那个脸上时时挂着笑容的年轻人,对待阁臣也好,内官婢女也罢,都过份地有礼。
以至于有谏义大夫准备向天子进谏,想让天子更威严持重些,不应该和那些低贱奴婢们有太多的来往。
但是,天子的面目却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起来了,与他们这些朝臣间似乎隔了一层薄纱。
“县官以前似乎更坦荡一些,如今心思反而更深沉了。”张安世叹气着说出了心中所想。
张安世的几位“盟友”沉默了,他们想了想这段时间里发生的种种,也都点头表示同意。
“子儒,我等身为臣子,是不是应该劝诫县官……”韦贤不死心地问道。
“韦阁老,县官修的是帝王之术,而这帝王之术就是用来对付你我的,我等如何能规劝?”
张安世此话一出,值房门前的这四人也就都无言以对:总不能劝让天子不要驾驭阁臣吧?
君臣相处了大半年,一同经历了许多事情,虽说天子的言行有时会癫悖无状,但品性却温良仁慈。
更没有皇帝那特有的薄恩寡义和阴郁多疑。
那时候看起来,天子像孝惠皇帝和孝昭皇帝——这是让朝臣最放心的两个先帝。
所以,霍乱平定之后,张安世等人就想要将天子辅佐成一个有上古之风的圣君。
但是,如今这新政才刚刚开始推行,他们就意识到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
一个能在权臣霍光面前韬光养晦,并且顺利亲政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纯良仁善的懵懂少年呢?
一个能够在短短半年时间平定霍乱,让根深蒂固显赫一时的霍氏满门尽灭的皇帝,又怎么可能是一个任人拿捏的皇帝呢?
一个改元第一年就要变法推行新政,并且对朝堂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天子,又怎可能没有一点脾气呢?
“看来,终究是我等错看县官了,以后在县官面前还是要谨慎一些,进谏也要注意言行,莫要因一时失言让县官不悦。”
张安世这句略显无奈的话,让门前的气氛比刚才更加沉默了许多。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他们心中的君臣和谐恐怕实现不了了。
以后,当然还是要当忠臣,但是那颗忠心却要藏得再深一些,更不能小看天子。
这四位内阁大学士在值房门口又站了片刻,直到还不知道前因后果的魏相等人催促,他们才想起来还有要事要处置。
“那这二十个官员的名录要如何是好?”韦贤问道。
“县官对这名录不满意,无非是我等没有将那些出身微末的法吏选出来,我等改一改,让县官面子上过得去就是了。”
张安世已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了,自然很容易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恢复了儒雅朝臣的模样。
“如此一来,我等与那些只会对县官唯命是从、摇唇鼓舌的妾妇之徒有何区别?”刘德恨恨地说道。
“建德此言太悲了,县官有雄才大略是好事,而且不可能处置所有的政事,终究是需要我等辅佐的。”
“就拿这变法行新政来说,县官虽然先罢掉了三公和尚书署,但不仍然是对我等委以重任吗?”
“我等今后小心一些,县官看得到的地方我等要顾及县官的脸面,县官看不到的地方我等默默做好即可。”
“县官是大汉的天子,想要掌控朝权自然也是为了这天下,我等身为臣子,哪里又能与县官针锋相对呢。”
“以后,我等自然要跟着天子的脚步走,抓大放小,倘若县官真的犯了大错,我等再出来当诤臣也不迟。”
“其余的时候,还是默默地替天子分忧更好一些。”
张安世的这一番话说得非常得体,明面上看仍然不失为忠臣的赤子之心。
就是刘贺听到了这番话,也不得不赞同其中大部分的内容,但是张安世不会想到,坏就坏在那少部分的内容上。
张安世非常聪明地将许多话的深意隐藏了起来:要当忠臣,但是这忠臣不一定讨天子的喜欢。
因为身份和境遇大致相同,张安世这番话的深意自然被身边三个“同道中人”听进了耳朵里。
他们几个人不由得连连点头,脸上的表情非常微妙和谨慎。
“子儒说得有理,县官有雄才大略,我等只要尽心负责即可,终有一日,县官会知道我等苦心的。”丙吉也说道。
“可是天子说的这新政变法,我仍然觉得有些看不准,刚开始就如此惊天动地,将来恐怕……”刘德仍然担忧道。
刘德是几个人当中最为悲观的,他出任宗正多年,深知历代天子对宗亲的看法都颇为微妙。
如今,天子推行的第一项新政就是对中朝和外朝进行改制,独掌朝权的权势之心昭然若示。
在这种情况之下,与皇权若离若即的宗亲恐怕会再次受到冲击,诸侯王的日子恐怕比以前还要不好过了。
刘德不是诸侯王,但是他毕竟也是宗亲,还是宗亲的领衔人物,谁知道下一刀会不会砍到自己的身上呢?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刘德不敢说出来,常山王和胶东王他们已经到自己府上去过了,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身为宗亲领衔人物,刘德对这新政并不能置之不理。
丙吉比张安世、刘德稳重一些,比韦贤更知实务一些,所以他对天子变法行新政之事,要好感多过恶感。
当下,他已经看到了刘德都有一些怨气
“建德啊,你莫要担心,县官也说了,变法行新政是为了富民强汉……”
“县官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看得比我等要长远得多,这新政说不定真的能富民强汉也说不定。”
“倒霍的时候,县官许多举动不也让我等看不懂吗,但到了最后不都证明县官做的是对的吗?”
“子儒刚才说得很对,我等先跟着县官走,若是变法的路走对了,陛下是圣君,是大汉之幸。”
“但是若变法的路走错了,我等再站出来当诤臣,以死进谏,这倒也算是尽了为人臣的本分。”
丙吉发自肺腑的这几句话和张安世刚才的那番话连在一起,一硬一软,相得益彰,让几人都有一些动容。
他们终于还是想起了为人臣的本分。
是啊,若天子真的能通过变法新政,实现富民强汉的目的,莫说是让他们当这吃力不讨好的内阁大学士。
就是让他们到苍梧郡的小县,去当区区的属官吏员也未尝不可。
“丙公说得有理,我受教了。”刘德由衷地说道。
“三日之后,我邀诸公到府上一聚,可否赏光?我等以后要多聚一聚了。”张安世发出了邀请。
“恭敬不如从命。”几人连声说道。
“好,那我等就先进屋去,将这光禄勋的奏书重新票拟过,今日散衙之前再呈送给天子。”
“诺!”几人当即就答了下来,连忙反身回到内阁值房里去了
天子给了他们体面和回转的余地,他们还是得要这份体面的。
很快,内阁值房就又将一份名录拟了出来。
张安世不敢有丝毫怠慢,散衙之前就派人请樊克来取走了所有的奏书。
这次,就先顺了天子的心,君臣都能好过一些。(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