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安乐正在主簿阁和张破疾等人处理上计的事宜。
上计的各种数字可不是随随便便报往朝廷的,它相当于预算,到了年底,朝廷还会专门的官员来郡国逐一核查,看是否能完成,核查结果如果和上计的数字差距太大,那么官员又可能当场被收印免职。
所以,安乐在此事上格外重视,每天只要没有特别的政务要处理,他都会和张破疾等人呆在这逼仄的主簿阁里,处理文书上的事情。
上计的内容千头万绪,总共要统计十三项明细:境内仓库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吏儒生之数,谋利为生者之数,马、牛、刍、槀禾秆之数等等。
纵然是张破疾这样的公文老手,也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才能理清楚一个头绪。
幸好这次得到了宫里派来的李章的襄助,所以事情比以往顺利了不少。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县壮男壮女之数的名目就已经全部用图表进行总和了,看着确实要清晰明了不少。
虽然工坊造的新纸还要几天才能送到相府,但是安乐对今年的上计事宜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今日,安乐也是一大早就来到了主簿阁,这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腿脚都已经麻了。
就在他想站起来,到院子里透透气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沉闷的鼓声。
在鼓声传来的那一刻,主簿阁里的张破疾、李章以及几个书佐都抬起了头。
大家都听得出来,这不是一般的鼓声,而是相府门口那面鸣冤鼓发出来的声音。
在大汉,打官司被称为告弹,而这告劾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事主直接到官府诉,也就是自诉;另一种是官吏察觉非法之事后的举劾。
而能用到鸣冤鼓的自然只有百姓自诉的时候,但是,敲鸣冤鼓也不是必须的步骤,因为百姓完全可以悄无声息地把自诉的文书递到相府里。
所以说这敲鸣冤鼓是一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司法仪式罢了。
敲鸣冤鼓的人不只是要打官司,更是要申冤。
而且这冤往往还和官宦权贵有关,否则普通的布衣百姓也不会走这一步。
因为大汉律令规定是不准卑幼告发尊长的,不管事实如何,告者都先要受到惩处。
这意味着敲鸣冤鼓的案件一定是棘手的案件。
而对于想要垂拱而治的地方官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要查明冤情,而是对击鼓之人心生厌烦。
这也就是百姓鸣冤而得不到好脸色的根本原因。
纵使是安乐这样的循吏,也仍然不能免掉这种想法。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鼓声响了三通,主簿阁里的人反应并不同。
安乐脸色铁青地站了起来;张破疾放下手里的笔侧耳倾听;几个书佐抬头慌乱地看了一眼安乐,又重新低头;唯有早已经知道这个安排的李章,全程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挂着一丝笑意继续做着手里的事情。
“走,出去看看。”安乐说完,拂袖出门。
安乐的这句话当然只是说给张破疾这个主簿听的,所以也只有他一人跟着走出去了。
主簿阁就在正堂的后面,走过去用不了多久,所以两人一路都默不作声。
他们绕到正堂的时候,姜驭也刚好急匆匆地跑进来,手里还捧着由刘贺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自诉。
“府外何人如此大胆,竟然敢擅自敲击鸣冤鼓?!”
安乐铁青着坐下,张破疾一边呵斥着问道,一边去跟已经跪倒在地上的姜驭拿那块木牍。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已经把事情给定了性:一定是有刁民想要闹事。
“是那、是这……”姜驭支支吾吾好一会儿,愣是没有说出“昌邑王”三个字。
如果姜驭说出这三个字,就相当于在说“是昌邑王那个胆大包天的人擅自击鼓”,姜驭可不敢去触这个霉头。
张破疾有些恼怒,把那块木牍麻拿到了手里。
可还没等张破疾去读上面的字,他就发现那姜驭的身后还跟进来了一个人。
“禹郎中?你怎么来了?”
禹无忧行了一个礼,脸上罕见地带着一丝戏谑的笑容。
“要不然张主簿先读一读那自诉,然后我们再细细地聊一聊。”
张去伤更有些迷惑了,这禹郎中平日里做事都很方正,为何今日如此孟浪?难道跟着那殿下久了,真会变得癫悖不成。
张去伤把木牍凑到眼前,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字写得实在是不敢恭维,也不知道这告主是不是为了贪便宜,请了不入流的儒生来替他们写的。
“具自诉人刘贺,居昌邑城西南之昌邑王宫,距相府一里有余,年十六岁。今有少府啬夫田不吝这,贪墨……”
张破疾才念了这两句,嘴巴就像被烫了一样,突然闭上了,脸色苍白地看着面前那似笑非笑的禹无忧。
“这、这……殿下这是何意?”张破疾哆嗦着举起了手里的那块木牍。
“这是殿下亲自写的自诉,怎么,何主簿是嫌殿下的字丑,所以读不下去吗?”
“禹郎中,鄙人不是这个意思,鄙人的意思是……”
此时的张破疾和刚才的姜驭犯了一模一样的毛病,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
那手上的诉状就像一块烧红的木炭,收也不是,扔也不是。
“禹郎中稍候片刻,我现在就去禀告安乐相。”
“诺。”
张破疾一个眼神就赶走了跪在地上的姜驭,接着就急急忙忙地跑进正堂,把那块木牍交给了安乐。
与张破疾的反应一样,安乐刚看了两眼,脸色就变了。
但是他没有停下,而是用手扶着额头往下读,越往下读那是越头疼。
“寡人受骗,身心俱疲,夙夜惶恐,迫叩赏验拘究,并追钱粮,拿问不吝。虚坐,伏乞!”
安乐相好不容易终于把这份自诉读完了,接着就又把木牍还给了对方。
“去伤啊,刚才我没有说过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吧?”安乐心有余悸地问道,生怕自己刚才说过什么冒犯了殿下的话。
“倒是没有,下吏似乎也没有说过吧?”张破疾也试探地问道。
“你我都是坦荡之人,怎会说那些不成体统话呢?”
“那就好,那就好。”
相府的正堂内陷入了有些尴尬的气氛,当尴尬散尽,剩下的就是慌乱与不解了。
府门外的鸣冤鼓还在“咚咚咚”地响个不停,那一声声闷如雷的鼓声击打在安乐和张破疾的心上,让他们心烦意乱,胸口似乎有一口老血,想吐又吐不出来。
最后,还是安乐先镇定了下来。
“这殿下到底想干什么,莫不是真的犯了癫悖之症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上计的各种数字可不是随随便便报往朝廷的,它相当于预算,到了年底,朝廷还会专门的官员来郡国逐一核查,看是否能完成,核查结果如果和上计的数字差距太大,那么官员又可能当场被收印免职。
所以,安乐在此事上格外重视,每天只要没有特别的政务要处理,他都会和张破疾等人呆在这逼仄的主簿阁里,处理文书上的事情。
上计的内容千头万绪,总共要统计十三项明细:境内仓库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吏儒生之数,谋利为生者之数,马、牛、刍、槀禾秆之数等等。
纵然是张破疾这样的公文老手,也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才能理清楚一个头绪。
幸好这次得到了宫里派来的李章的襄助,所以事情比以往顺利了不少。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县壮男壮女之数的名目就已经全部用图表进行总和了,看着确实要清晰明了不少。
虽然工坊造的新纸还要几天才能送到相府,但是安乐对今年的上计事宜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今日,安乐也是一大早就来到了主簿阁,这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腿脚都已经麻了。
就在他想站起来,到院子里透透气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沉闷的鼓声。
在鼓声传来的那一刻,主簿阁里的张破疾、李章以及几个书佐都抬起了头。
大家都听得出来,这不是一般的鼓声,而是相府门口那面鸣冤鼓发出来的声音。
在大汉,打官司被称为告弹,而这告劾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事主直接到官府诉,也就是自诉;另一种是官吏察觉非法之事后的举劾。
而能用到鸣冤鼓的自然只有百姓自诉的时候,但是,敲鸣冤鼓也不是必须的步骤,因为百姓完全可以悄无声息地把自诉的文书递到相府里。
所以说这敲鸣冤鼓是一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司法仪式罢了。
敲鸣冤鼓的人不只是要打官司,更是要申冤。
而且这冤往往还和官宦权贵有关,否则普通的布衣百姓也不会走这一步。
因为大汉律令规定是不准卑幼告发尊长的,不管事实如何,告者都先要受到惩处。
这意味着敲鸣冤鼓的案件一定是棘手的案件。
而对于想要垂拱而治的地方官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要查明冤情,而是对击鼓之人心生厌烦。
这也就是百姓鸣冤而得不到好脸色的根本原因。
纵使是安乐这样的循吏,也仍然不能免掉这种想法。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鼓声响了三通,主簿阁里的人反应并不同。
安乐脸色铁青地站了起来;张破疾放下手里的笔侧耳倾听;几个书佐抬头慌乱地看了一眼安乐,又重新低头;唯有早已经知道这个安排的李章,全程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挂着一丝笑意继续做着手里的事情。
“走,出去看看。”安乐说完,拂袖出门。
安乐的这句话当然只是说给张破疾这个主簿听的,所以也只有他一人跟着走出去了。
主簿阁就在正堂的后面,走过去用不了多久,所以两人一路都默不作声。
他们绕到正堂的时候,姜驭也刚好急匆匆地跑进来,手里还捧着由刘贺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自诉。
“府外何人如此大胆,竟然敢擅自敲击鸣冤鼓?!”
安乐铁青着坐下,张破疾一边呵斥着问道,一边去跟已经跪倒在地上的姜驭拿那块木牍。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已经把事情给定了性:一定是有刁民想要闹事。
“是那、是这……”姜驭支支吾吾好一会儿,愣是没有说出“昌邑王”三个字。
如果姜驭说出这三个字,就相当于在说“是昌邑王那个胆大包天的人擅自击鼓”,姜驭可不敢去触这个霉头。
张破疾有些恼怒,把那块木牍麻拿到了手里。
可还没等张破疾去读上面的字,他就发现那姜驭的身后还跟进来了一个人。
“禹郎中?你怎么来了?”
禹无忧行了一个礼,脸上罕见地带着一丝戏谑的笑容。
“要不然张主簿先读一读那自诉,然后我们再细细地聊一聊。”
张去伤更有些迷惑了,这禹郎中平日里做事都很方正,为何今日如此孟浪?难道跟着那殿下久了,真会变得癫悖不成。
张去伤把木牍凑到眼前,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字写得实在是不敢恭维,也不知道这告主是不是为了贪便宜,请了不入流的儒生来替他们写的。
“具自诉人刘贺,居昌邑城西南之昌邑王宫,距相府一里有余,年十六岁。今有少府啬夫田不吝这,贪墨……”
张破疾才念了这两句,嘴巴就像被烫了一样,突然闭上了,脸色苍白地看着面前那似笑非笑的禹无忧。
“这、这……殿下这是何意?”张破疾哆嗦着举起了手里的那块木牍。
“这是殿下亲自写的自诉,怎么,何主簿是嫌殿下的字丑,所以读不下去吗?”
“禹郎中,鄙人不是这个意思,鄙人的意思是……”
此时的张破疾和刚才的姜驭犯了一模一样的毛病,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
那手上的诉状就像一块烧红的木炭,收也不是,扔也不是。
“禹郎中稍候片刻,我现在就去禀告安乐相。”
“诺。”
张破疾一个眼神就赶走了跪在地上的姜驭,接着就急急忙忙地跑进正堂,把那块木牍交给了安乐。
与张破疾的反应一样,安乐刚看了两眼,脸色就变了。
但是他没有停下,而是用手扶着额头往下读,越往下读那是越头疼。
“寡人受骗,身心俱疲,夙夜惶恐,迫叩赏验拘究,并追钱粮,拿问不吝。虚坐,伏乞!”
安乐相好不容易终于把这份自诉读完了,接着就又把木牍还给了对方。
“去伤啊,刚才我没有说过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吧?”安乐心有余悸地问道,生怕自己刚才说过什么冒犯了殿下的话。
“倒是没有,下吏似乎也没有说过吧?”张破疾也试探地问道。
“你我都是坦荡之人,怎会说那些不成体统话呢?”
“那就好,那就好。”
相府的正堂内陷入了有些尴尬的气氛,当尴尬散尽,剩下的就是慌乱与不解了。
府门外的鸣冤鼓还在“咚咚咚”地响个不停,那一声声闷如雷的鼓声击打在安乐和张破疾的心上,让他们心烦意乱,胸口似乎有一口老血,想吐又吐不出来。
最后,还是安乐先镇定了下来。
“这殿下到底想干什么,莫不是真的犯了癫悖之症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