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第一贡生第七百一十三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朱祐樘回京了。

    低调而回,并没有让文武百官去迎候,队伍一行从正阳门进城,当即便从大明门入宫,随后如往常一般好似什么事都没发生,却还是让人通知,三日后恢复朝议。

    内阁的消息,由陈宽亲自去传。

    陈宽带着韦彬抵达内阁时,程敏政并不在,只是由刘健和李东阳做了迎接。

    “今日乃是来通知两位阁老,三天后有朝会,勋臣和文武皆都要出席,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王学士入阁的事,已经定下来,这两日落实之后,朝会上即将宣布。同时宣布的,还有礼部林尚书升吏部尚书之事。”

    陈宽笑说着,好似是很平常的小事。

    刘健道:“涉及到尚书等职位,是否要等朝会上做廷议再论?”

    虽然刘健也知道,现在朝廷大臣的任免,他们是很难过问的,但他还是想做最后的争取。

    陈宽问道:“事都已经定了,还有必要再论吗?”

    刘健道:“即便定了,照规矩还是要在廷议时做一些商讨,以此才不乱了规矩。”

    这算是最后的挽尊,就算我们已决定不了这种事,但我们还是想让世人觉得,一切都还是按照以往的规矩在办事,如此也算是给我们留了面子。

    “此话,咱家会给陛下传达。”陈宽倒也是通情达理的。

    李东阳道:“如今京中都在传,说是上听处值守之人,要做一些变更,不知可有此事?”

    这下陈宽只是摇摇头,表示他无可奉告。

    刘健道:“那户部呢?户部尚书佀钟,已多番请辞,听说陛下已准备同意他的请辞?”

    陈宽继续摇头。

    能说的就告诉你们,不能说的……你们就去猜,也可能我压根跟你们一样,也不知道。

    李东阳有些气恼道:“那总该告诉我等,那位蔡国公是谋求如何的职位吧?他的兵部尚书,是保持不动了是吗?”

    陈宽道:“两位阁老,何必问那么详细呢?有些事,也的确该在朝堂上商讨,陛下还是尊重诸位的。蔡国公此番离京两月,刚回来……这可真是屁股都没坐热,就要受那么多非议吗?”

    李东阳笑了笑,问道:“那司礼监呢?”

    “你……”

    陈宽登时感觉,这李东阳的嘴也是毒的。

    以前内阁中负责插科打诨的那个人是谢迁,但谁说旁人就不会用尖酸刻薄的口吻说话?

    “两位阁老啊,谁不想寻个清静呢?两位最近不也一直在请辞吗?眼下倒是有一事,定是要在朝上议的,那就是礼部尚书接任的人选,这个到现在也没个靠谱的,咱家也不知晓。”陈宽道。

    李东阳点点头道:“礼部尚书的人选,的确该放到廷推上,我等也会斟酌人选,到朝上做一下议论。”

    “那就好。”陈宽道,“这朝廷内的职位,很多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礼部是这样,翰林院也是如此。王学士入阁之后,东宫的差事就要放下,詹事府的营生也要交给旁人,谁来主持东宫讲习等事,也要劳烦两位阁老思量。”

    如果说前面都是“坏消息”,眼下这个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好消息”。

    眼前这个皇帝已经控制不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先把太子给培养一下,让他能做到“拨乱反正”,到时张秉宽不照样完蛋?

    陈宽笑道:“两位阁老知晓便好,以后这内阁怕是要热闹起来了,人多,能做事的人就多。两位阁老也不必如此辛苦了。”

    这话让李东阳听了就不太舒服,李东阳道:“人也分两种,能帮上忙的,和帮倒忙的。”

    “呵呵。”陈宽当然明白李东阳的意思,笑了笑道,“两位阁老,不打扰了。”

    ……

    ……

    陈宽出了内阁,心情也算是愉悦,因为他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暂时看来是保住了,皇帝没打算撤换他。

    也可能是真的没合适的人往上选用。

    这两年司礼监内接连换了几人,更迭频率可说是比内阁要大。

    “陈公公,内阁以后,可就是二人对二人,这格局让人看不懂了。”韦彬道。

    陈宽道:“以后不可能是四个人,还会是三个的。”

    韦彬道:“那就是有一人要退下来?会是何人?刘阁老,还是李阁老?”

    “这谁知晓?”陈宽到,“他们自己也能料到是这结果,只是他们嘴上不说。很多事还是先保持面上的和气,若等人退下来之后,或许就没那么多执念了。这人啊,就是在位的时候去争,等退下去之后再看今日,真是让人悔不当初,实在没什么意义。”

    ……

    ……

    朱祐樘派人去通知了内阁有关朝廷人事安排,但却说得并不是很详细。

    至少王琼和陆完的事就一个字没提,而有关张周的事,皇帝显然也没打算就当下去说,虽然他已跟张周商议,让张周同时令兵部和户部两部的尚书。

    不过随着皇帝都派人跟朝廷衙门打招呼,林瀚升吏部尚书,以及王鏊入阁的事,算是彻底定下来。

    这可说是近两年来,朝中最重要的人事安排。

    二人府上瞬间涌入不少人去拜谒,而作为当事人的他们,自然还不想去应付那些场面事,因为他们自己也没太搞清楚,皇帝这是准备放弃廷议的传统?直接把所有官员变成内廷旨意授与的传奉官?

    真就是装都不装了?

    张周是比朱祐樘的圣驾晚一天到京的,他先去了一趟西山,回来时,是与朱凤一起走的。

    因为西北捷报已经传回,京师周边的防务已经松懈下来,之前可说是“虚惊一场”,虽然宁夏距离京师可说是山长水远,可一旦边疆有什么大事,京城总是需要做出应对。

    西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了几天的戒严,也是因为西山乃是京师周边最重要的城镇,但防御等级显然又没有那么高,主要是没有什么天险去守。

    “张兄,这趟去东边,本以为战事会在东边发生,可到现在东边都还一片寂静,怎么西边就开始出了大战?还险些酿成大祸呢?”

    朱凤骑在马上,他人即将到京,心也跟着飘了起来。

    张周目视远方道:“辽东可能要遭遇麻烦了。”

    “什么?”朱凤不解道,“辽东不过是跟女真人交战,就算是加上一些蒙古鞑子,但也不足为虑,这次往辽东调那么多兵马,还能有麻烦?”

    张周道:“你知道这次辽东主战的是哪一路人马?”

    朱凤想了想,问道:“是唐寅的人马?那他……哦,他带的是朝鲜兵马。”

    “嗯。”张周点头道,“朝鲜兵马粮草和辎重都配备不足,此番入大明之后,他们也是水土不服,结果在与女真人交战中,出现了瘟疫蔓延,非战的损失就不少,女真人更退守各山寨,而唐寅似乎对于攻坚的战事并不适应,也跟朝鲜人并无攻坚辎重有关。”

    “不是还有崔兄,以及杨巡抚的兵马?”朱凤道。

    张周道:“女真人跟蒙古人在应战风格上,大有不同,他们很多山寨都在崇山峻岭之中,依靠天险来做防守。有的也在深山密林之中,那些很多地方都是未开化的,除非能把其铲平,否则……还需时间。”

    本来张周想趁着女真人未崛起,彻底把女真人的隐患解决。

    奈何女真人不玩正面交锋的那一套,他们喜欢逃,打不过就跑,或者是退守坚固的山寨去防守,要么是跑到深山密林之中,即便能解决大多数的女真人,可还是无法彻底剿灭。

    总会有死灰复燃时。

    ……

    ……

    朱祐樘回京,第一个见到他的大臣,是陆完。

    陆完作为上听处入值大臣,这也算是他最后一次跟皇帝述职,在两天后的朝会之后,他将正式卸任上听处的差事。

    陆完重点也是跟皇帝奏报辽东的战况,尤其是提到多壁城周边的战事情况,那里曾经是唐寅困守两三个月的潜龙之地,但现在也成了唐寅的伤心地。

    唐寅亲率的朝鲜兵马,已快被折腾光了。

    “……辽东并未调拨粮草与之,本来是以其以战养战,但因所行之处,乃大明腹地,后由辽东巡抚杨一清与唐寅商议,两方各领兵,往海西女真的腹地行进,以此朝鲜兵马折道往东北而去,却接连遭遇女真人袭击。”

    “几次交锋,双方各有胜负,海西女真往北撤走,多都藏匿于山林之中,杨一清领兵进建州卫旧地,却发现有女真人藏匿于此,也是多番交战,因地势未明,杨一清领兵回撤到抚顺等处。”

    “唐寅一路兵马,深入海西女真腹地,以至于粮草不济,后续虽有朝鲜人自行供应粮草,但都未能运到海西女真人之地。如今与唐寅所部断联已有二十几日,最后一次唐寅乃是去函索要军粮和火炮等,皆都无果。”

    陆完说到这里,停下来,等着朱祐樘的指示。

    朱祐樘道:“朝鲜人的兵马,损失了可不可惜。朕先前听说,朝鲜人连战甲都配备不弃,甚至连草甲都只是少数人才有,弓弩和刀剑等铁器也大为不足,如此的境况,如何与女真人一战?”

    一旁的杨鹏笑道:“是啊陛下,这是狗咬狗,女真鞑子跟朝鲜人打,最好是两败俱伤。”

    朱祐樘一抬手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朝鲜人始终是奉命前来的,粮草供应不上,怎么说也是上邦亏待于他们。唐寅在朝鲜盘桓日久,朕本以为他已带出一支精兵,未曾想还是如此。”

    陆完道:“陛下,朝鲜人是临时征调兵马,并未由唐寅训练,平时军中更是有朝鲜军将作为副帅。”

    朱祐樘道:“那意思是说,这是朝鲜人跟女真人之间的争斗吗?唐寅算什么?”

    陆完想了想,再道:“唐寅受困于军中,若此时无法进取,最好是以辽东兵马,配合各路所调之兵马,尤其是京山侯、寿宁侯等所率兵马,继续北上。”

    杨鹏道:“那战事不就牵连扩大了?”

    陆完道:“辽东之战,本就是主动出击,且征调各路人马,粮草和辎重配备相对较为齐全。”

    杨鹏反问道:“既然辽东那么多兵马,准备也充分,为什么杨一清领兵进了建州卫的旧地,却要撤出来呢?好像听说,自从建州女真上次被新建伯打败后,他们的地盘已经修筑了新的城塞,连他们的城民也都被调到辽南等处,眼下的战局发展,好似不合理啊。”

    陆完道:“女真人善于隐藏,且喜欢化整为零,他们中部族非常复杂,很多部族更是打散之后重新组建,几个人就敢自称一路兵马,如此境况之下,难以将其覆灭,也就是必然。”

    “不能覆灭,那还打什么?”杨鹏说到这里,感觉是掉进陆完的话术陷阱,他赶紧道,“陛下,奴婢之意,乃是应该改换战术,不该再留女真人的性命,既然他们不服王化,就该抓一个杀一个,如此推过去之后,他们将会无所遁藏。”

    朱祐樘道:“都是朕的子民,岂能如此做?另行安置,是可以的。先前不也说了,若是辽南不能安置,那就安置在云南。”

    杨鹏道:“如今辽东战事并未有进展,甚至还有唐寅所部孤军深入,若此时……再不做变通,那就只能……”

    “你想说什么?”朱祐樘皱眉。

    杨鹏道:“奴婢认为,或只有蔡国公、新建伯,再或是安边侯这样的人,才能彻底根除辽东女真人的隐患。”

    “咳咳。”

    朱祐樘咳嗽几声道,“女真人,本就不成大患,不过是几个人而已。哪怕就是真的死而不僵,难道最近他们还能给大明带来大患吗?朕要的是北方边疆的安稳。”

    陆完道:“臣知晓,如今朝中有人想要参劾辽东巡抚杨一清。”

    “哦?”朱祐樘想了想,点头道,“杨一清人在宁夏时,虽有战功在身,可先前很长时间都是无寸功,且还有过错。在辽东也是如此,让他守成尚且还行,但让他进取,的确是太瞻前顾后了!如此之人,也的确是……咳咳。待到朝上,再议吧。”(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第一贡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第一贡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第一贡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