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你看这样多热闹?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第一贡生第三百一十五章 你看这样多热闹?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威宁海。

    祭天的祭坛已经搭建好,虽然在威宁海祭天远没有封狼居胥那么隆重,但在大明,此举也算是独一份的。

    为了赶在祭天的消息能在七月初三之前传回京师,这次的祭天也必须在六月二十八之前完成,王守仁不像朱凤那么着急要回大明,对他来说,留在威宁海驻扎下来,可比先前奇袭威宁海都有意义。

    这不像是来打仗的,而好像是以胜利者身份来巡视领地的,心中的豪迈自然是呈现于他的脸上。

    这种豪迈。

    在朱凤看来,就是一种自负。

    “鞑子随时都会杀来,这还不着急走,真要陷入重围,再靠火炮和威武天火药吗?别说是鞑靼小王子,就算是火筛残部也有个两三万人马,怎么打?”

    朱凤作为带兵将领,此时却没了先前宁远一战后主动带兵追击的勇气。

    不是说他变了,而是他觉得眼前的事更多是象征意义,没实际用处。

    ……

    ……

    祭天仪式正式开始。

    而在祭天的当天,也正是京城迎接火筛到京上贡的日子。

    相比而言,还是京城那边搞得比较热闹。

    火筛一行从德胜门进城,有点像是大明抓了火筛当战利品的意思,火筛亲自上贡也是大明为了搞示范宣传,说是要以火炮等震国威,但在迎接礼数上却也丝毫不落于人后。

    明朝这边,是以吏部左侍郎林瀚和英国公张懋为迎接的正副使节,但二人都是挂名的。

    实际操作者,是为鸿胪寺少卿张俊,因为眼前鸿胪寺卿空缺,实际上也是以张俊代理鸿胪寺事,迎接完使节之后,火筛会跟外蕃来贺朱祐樘寿诞的使节一样,住到会同馆去。

    德胜门外上午便就云集了诸多的官员,多数是来观礼的,凑热闹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

    就连外邦使节也来凑热闹。

    大明把草原上不可一世的蒙郭勒津部头领火筛都给打服了,火筛甚至亲自到京城来,说是上贡,但其实就是亲自来投降的,毕竟大明还抓着他的义子,以及一万六千多族人。

    朝鲜使节,由后来被废的燕山君李派来的礼曹参判金寿童,就立在张俊身后,远远看着前面迎接的队伍,心中无比羡慕。

    身为朝鲜使节,本来在会同馆内地位就算是比较高的,受到的待遇还挺不错的,可相比于眼前的迎接场面,他突然觉得自己是犄角旮旯小地方来的……一点排面都没有。

    “张大人,为何还不见火筛到来?前面那些可是火炮?今日是要打仗吗?”

    金寿童为了在张俊面前找存在感,他也是拼了。

    朝鲜国君李是在弘治七年登位,于正德元年因中宗反正而被赶下君主之位,成为朝鲜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但实际上到弘治十二年,他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最多是在弘治十一年发起了第一次士祸,而李的残暴本性暴露,也正是从第一次士祸之后才逐渐暴露出来。

    至少到弘治十二年这会,还没人知道这货将会在七年之后会有那般遭遇。

    张俊一脸不屑道:“大明的火炮,也轮得到你多问?那叫震天炮!一响便可震动上天,张真人的本事,你没听说过?”

    金寿童很激动问道:“是龙虎山的张大真人吗?”

    张俊很不屑瞥了金寿童一眼。

    好似在说,你身为番邦使节,居然这么孤陋寡闻吗?还是说你故意在我面前装糊涂呢?

    “看来你们朝鲜国,对于我大明的事情,了解很多啊?”张俊面带讽刺之色。

    金寿童惭愧道:“在朝鲜内,君臣都精通于大明的语言和文字,对于中原的文化,我们也是很向往的,有什么事都会传过去。”

    东亚儒家文化圈,包括朝鲜和海对岸的倭国,都是以儒家文化为正统,文字和语言精通者甚多,而且只有高层才有机会学习大明的中原文化。

    相比而言,朝鲜对大明的臣服之心更盛,对待宗主国的态度也更诚恳。

    张俊道:“那你不知道如今朝中的张真人是谁?”

    金寿童问道:“是那位即将要封为国公的张制台吗?听说他能上达天意,知晓过去和未来之事,乃不世出的仙人……”

    张俊指了指火炮的方向道:“那些都是张真人找人造出来的火炮,正好让你见识见识。听说数里之内,寸草不生!”

    “呀?!难怪连火筛这样的草原强主,都要俯首称臣来朝贡,那大明以后必定能震慑草原,能否让大明也将辽东等处也给震慑一下?最近那边有很多小部族不受王化之道,还望大明能出手教训他们。”

    金寿童这次来京城,当然是有政治目的。

    除了为李的继位合法性继续撑腰,也是为让李刚出生不过两岁的长子争取大明诰封的世子之位,有大明朝廷的背书,李父子俩的正统性才能得到保障。

    而且他们还想让大明出兵辽东以北,把那边经常袭扰朝鲜的女真部族给收拾一圈……

    大明的邦交环境就是这样,番邦使节每次到京师来,总会带着这样那样的请求,所上贡的那点东西不够看,却是大明回赠给他们的却不少,让他们每次都不亏。

    张俊则瞧不上朝鲜使节,冷冷道:“等着吧!看我大明君臣的心情。”

    金寿童闹了个老大没趣,只能继续低着头望向前面迎接火筛的队伍。

    ……

    ……

    火筛就好像个待嫁的新娘一样,在千呼万唤中,终于来到了大明的京师德胜门之下。

    当他看到眼前的场面时,登时有种自己被当成牲口,在被人评头论足一般。

    对他而言,这绝对是一种羞辱。

    “砰砰砰……”

    火筛到来,京营新训练的炮兵,用开炮的方式,给本就有些剑拔弩张的场面加了一把火。

    这让跟随火筛过来的蒙郭勒津部护卫非常气愤,要不是这就在大明的京师之下,或许他们都想拔刀去跟大明的士兵玩命了。

    火筛则示意让手下人不要轻举妄动,他还往唐寅身上瞧一眼。

    唐寅此时一路奔波,人很疲累,就算看到了火筛等人的表现他也不觉得意外……把人送到京城城门口,这么多军民百姓来凑热闹,简直跟耍猴没什么区别……火筛显然不是耍猴的人,而是被当猴子耍。

    大明军民是来观礼的吗?那是来找天朝上邦子民的优越感的。

    被草原部族欺负了几十年,今日就好像是为了找回场子的。

    唐寅心里甚至还在幸灾乐祸想着,有本事你就干啊,大不了鱼死网破,你自己先动手,怨不得那位张制台把你的族人全给灭了。

    “唐主事,这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吗?”

    火筛问了一句。

    唐寅笑道:“这应该是为了展现对你的欢迎,你看这样多热闹?”

    火筛差点想骂人。

    这火炮,专挑我们蒙郭勒津部祸害了,就算你们大明火炮多炮弹也多,能不能拿去吓唬巴图蒙克跟亦不剌他们?对着我这样一个已经归顺的部族首领,这算怎么个意思?

    唐寅道:“如果阁下觉得如此太过于唐突,那我回头会上奏陛下,下次你来的时候就不会如此了。”

    火筛眯眼看着唐寅,如同看着一个死人。

    不会说话就少说两句……一路上本还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才,看样子你也跟那些大明所谓的铮臣一样,只会讨嘴上的便宜。

    要不是西北有个张周,看我怎么……收拾你!

    ……

    ……

    火筛最初因为大明在他眼皮底下开炮的事很愤怒。

    不过在他看到大明出来迎接的使节之后,态度便转好,他倒不认识什么林瀚,他只是听说过英国公,还知道这是大明镇守京师的主要勋臣,以这个规格来对等迎接的话,他觉得大明皇帝好歹还重视了他。

    一行人进城。

    那感觉……也跟游街示众差不多。

    但火筛这次没多大意见,因为他觉得自己是跟大明的使节一起走的,这可能就是大明的百姓想表达欢迎呢?

    从城北入城,却是要到城东的会同馆……这一路……游街示众就算了,路还比较长,可说是一路游一路示,火筛都很好奇,只听说过大明的京师路很宽很长,有草原上所没有的城池和石制的屋舍,感情大明的百姓都不用放牧和种地的吗?

    怎么这么多人?

    ……

    就在火筛入城近乎同时。

    王守仁在威宁海完成了祭天活动,当他从祭台上走下来时,朱凤也带来了最新的情报。

    “北边六十里之外,发现有鞑子活动的迹象,以夜不收的经验,不像是鞑靼小王子的人马,更好像是亦不剌的永谢布部,再或是右翼别的部族。”

    朱凤归心似箭,但他并不会明知有敌情而不说。

    朱凤这么说其实也是想问……咱要出兵跟这波人硬拼吗?

    王守仁道:“我看过威宁海子北岸的草场,有部族迁徙后匆忙而去留下的痕迹,诸如扎营的木橛子,还有一些篱笆等物,那些都说明之前有人靠近海子来放牧,只是听说我们要来,仓皇撤走。”

    “那……应该一战吧?”

    朱凤这次问得就比较直接了。

    你王守仁都明说,五十里之外的鞑子,很可能都是一些中小部族的人,他们不过是趁着大部族开战的空隙,有机会到威宁海周边这样水草肥美的区域来放牧,那还不再趁机打个胜仗什么的?就算对方不主动应战,也应该能抓个几十人回来……搞个不虚此行吧?

    王守仁摇头道:“不怕事,但也无须主动找事,如果他们敢再靠近,那便以骑兵和火炮与之一战。否则明日一早之后,必当撤军回猫儿庄。”

    朱凤听了这话……

    心中那叫一个感动。

    这位王教官总算是良心发现了吗?终于让我觉得,自己可能不用葬身在威宁海这鬼地方了。

    王守仁走下祭台之后,将士们都显得很欢欣鼓舞。

    王守仁布置了巡防的事务,让军中继续加强营寨的布防,毕竟在王守仁看来,这是这次出征留在威宁海的最后一天了,需要做好善始善终的准备。

    “知节,你看那片海子,如果在这里修造一座城,哪怕不用驻太多兵马,也无须在这里耕作,只是让将士们守着一些牧民,而牧民也多是来自于大明……大明的疆土便可持续到此,你不觉得,平时驻守在此,出来看看这光景,很是惬意吗?”

    王守仁跟朱凤描绘着他理想中的场景。

    但无异于对牛弹琴。

    朱凤虽然为人洒脱,喜欢交朋友,但他并没有浪漫主义色彩,在他看来这鬼地方是鞑子的地头,能远离还是远离点好。

    “王教官,不是我非要说丧气话,只是我觉得,哪里好都不如京城好,我还是想在京城里过日子,哪怕平时没事去教坊司喝喝酒,也是极好的。”

    朱凤也把他的理想生活描绘出来。

    王守仁一听就知道,这位小侯爷就是被人强行架着上战场的纨绔勋二代,这要是没有张周……估计朱凤一辈子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命。

    “与世无争,也挺好。”王守仁点头,他没有去否定朱凤的理想,但也不会赞同,“待将来有机会,你我也可在京师把酒言欢。”

    朱凤一听,登时好像是说服了王守仁一般,显得很激动道:“一定!等王教官去了,哪里有好酒,哪里有好的唱曲的姑娘,我一概都清楚。京城之地我熟……但其实我对南京城更熟……如果有机会的话,一起去南京城也可。”

    “好。”

    王守仁是那种善于跟手下打成一片的主帅。

    也懂得“投其所好”,而且朱凤的理想算是那种“人畜无害”的,这时候互相恭维迎合一下,王守仁也不觉得有何不妥。

    ……

    ……

    皇宫,乾清宫内。

    朱祐樘接见了前去迎接火筛的使者林瀚和张懋,并听取了他们对于这次迎接火筛细节的奏报,尤其当听到京师军民上下皆都感受到振奋时,朱祐樘也似乎随着百姓那激动的心而起伏,那种感觉……他这个皇帝最强烈。

    要说百姓有面子,哪有他这个皇帝脸上的光彩更耀眼?

    “两位辛苦了。”朱祐樘微笑道,“此番迎番使,你们二位有功,朕会嘉奖。尤其是林卿家你,在国子监中兢兢业业多年,乃学界之楷模,秉宽还一直在朕面前提及你的才学深厚,多次跟朕举荐你。”

    林瀚本来还觉得,跟张周有联系也没什么不好。

    但听到皇帝如此明显的拉帮结派的语言,大致觉得皇帝是要把他拉过去到一个阵营……他作为传统文臣出身,自然会觉得……别扭。

    哪怕刘健和李东阳他们从来都没把我当“自己人”,但也不代表我要跟陛下您共同进退啊?

    “臣愧不敢当。”林瀚道。

    张懋在旁笑道:“林祭酒的名声,早已名扬海内,连老朽都心向往之,多想年轻一些,跟着林祭酒你多学习治国之道?”

    林瀚一听,心说,你张老头要脸不?这话这么酸,你是怎么说出口的?

    朱祐樘道:“朕有意要在一两月之内,将秉宽调回京师,朕主要是想让他教授太子的学问。林卿家在治学方面卓有建树,朕也想调你入翰林院内,协助教导太子,你可有此意向?”

    “这……”

    林瀚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他到底是正经的翰林官出身,当年以庶吉士入馆,擢编修、修撰,在翰林院二十个年头,他没有从政地方的经历,这也是他专注于教学而不精通于官场之事的原因,因为除了翰林院和国子监这两个地方,他到现在都没机会去参与到别的朝廷事宜。

    历史上他也直到晚年才被调出京师,到南京任职。

    要说教导太子……此差事对他来说,其实是挺好的,正好是发挥所长。

    但他生平志愿,还是能在官场上更进一步,总不至于自己已经六十六岁了,还一直在教学,连个晋升尚书的机会都没有吧?

    张懋笑道:“怎么,林祭酒不愿意?”

    “臣若有机会,自当尽心竭力教导太子。”林瀚当然知道这是好事,或者说皇帝是出自好意。

    他也不知道这事是否跟张周有关。

    如果皇帝让他回翰林院,以他目前的官职,最少也是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起步,虽然暂时没机会当六部尚书,但居然有机会入阁了你敢信?林瀚当然也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入阁……甚至当个学士……都有点太奢望。

    朱祐樘微笑点头道:“看朕说到哪里去了?你才刚到吏部,这边的事也才刚开始熟悉,立时将你调走也不合适。这样吧,等秉宽回来之后,再酌情看看哪里有空缺,让林卿家你有机会多为朝廷做事。”

    “是。”

    林瀚急忙行礼。

    听这意思。

    自己已经不再用走吏部考核和廷推举荐那一步,直接皇帝和张周二人商量一下就能决定了。

    这就很……过分。

    他心里也在琢磨,这是不是一条贼船?我需不需要跳船求生呢?

    不舍得啊!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第一贡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第一贡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第一贡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