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与我有关?
孔希学一脸茫然。
皇帝要见自己,这正常。
毕竟是衍圣公身份,到了朝堂之上,那可就是站在文官最前面的,皇帝重教化,想推科举新策,喊自己过去问问话,商量商量,好理解。
可顾正臣被削去爵位,和我有什么关系?
衍圣公府和顾正臣,那是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甚至都没打过交道,上次顾正臣来山东,人都在青州了,也都不知道登门拜访下,一点礼貌都没有……
还有,外面不都传开了,顾正臣被削爵,是因为他胡作非为,擅杀官员的下场,还是你爹亲自下的命令,怎么扯我身上来了?
孔希学不解地看着朱标,问道:“殿下,臣不知有何隐情。”
朱标淡然一笑,将手伸入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放在了桌上,言道:“看看。”
孔希学起身走上前,小心地将信拿起,退后两步才将信展开。
扫了几眼,孔希学脸色大变。
朱标盯着孔希学的一张脸,见他已有惶恐之色,便开口道:“这个人,应该不是第一次给衍圣公写信了吧?”
孔希学喉咙动了动,手颤抖地回道:“殿下,臣糊涂!”
“糊涂?”
朱标冷笑一声,起身道:“这可不是糊涂两个字能了结这桩事的!去年,你上奏折,旗帜鲜明地支持分封诸王,一番长篇大论,写得文采斐然!”
孔希学低头。
看来,朱标并不赞同分封诸王啊。
话说,别人反对那也就反对了,你反对什么,见不得兄弟好,还是不信任你兄弟?
我支持分封藩王,那不也是为了你考虑,你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外面有一群兄弟坐镇,屏护宗室、驾驭勋贵,这不是好事吗?
还有——
你现在还是太子,其他藩王总是不分封,若是留在金陵久了,官员一个个结巴亲王、晋王、燕王,这以后还不是萧墙之祸?
孔希学不认为自己的立场有错,挺直胸膛:“殿下,分封诸王乃是当为之事,是利东宫之举——”
“孔希学!”
朱标断然打断孔希学的话。
孔希学颤抖不已,当即跪了下来。
刚刚还衍圣公,这会就直呼姓名了,自己说错了吗?
即便是错了,好歹也给我点面子不是,如此恼羞成怒,至于吗?
朱标指了指孔希学手中的信,声音变得冷厉起来:“你先给孤解释清楚,是谁给你写的这封信,你又为何听了话,上了那封奏折!事到如今,你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吗?”
孔希学看了看手中的信,紧锁眉头:“写这封信的乃是青州大户。”
“为何?”
朱标上前一步。
孔希学犹豫了下,满是不安地回道:“他说齐王一旦就藩青州,青州便会围聚许多商人,日后买卖也会大好。为了劝说朝廷早日让藩王就藩,出了一笔钱给衍圣公府修葺孔庙。”
“我想了想,分封之策本是开国之初便定下的,这些年来诸藩王陆续成年,也该就藩了。所以便——顺势而为,写了那封奏折,收,收下了五千两银。”
朱标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愤恨:“青州大户,好一个青州大户!那你知不知道,蔺几道,那也是青州大户!”
孔希学震惊不已。
蔺几道?
青州白莲教的护法,从高家港拿盐的那个蔺几道?
这事怎么和白莲教扯上关系了?
朱标见孔希学还不明白,咬牙道:“给你写信的人,劝你上奏折的人,是白莲教佛母!”
“啊?”
孔希学瞪大双眼,惊骇万分,赶忙叩头:“殿下,臣,臣不知情啊,我,我根本不认识什么白莲教,更不知他们是白莲教的人,若是知道,就是借我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与他们勾连在一起!”
朱标甩袖:“你应该庆幸,庆幸顾正臣当初拿到这封信的时候,他没来曲阜,否则的话,别说这衍圣公府,就是孔林,他也未必不敢一把火烧个干净!”
孔希学害怕了。
顾正臣是一个不给人情面的人,也是一个敢擅杀官员的人!当时的他还掌控有兵马,若是执意毁了衍圣公府,烧了孔林,那自己就是个死,也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佛母?
不就是好好的一笔交易,他给钱,自己写字,靠着卖文字赚点钱容易嘛,怎么还摊上事了,看这意思,貌似朝廷的刀片都递过来了……
冤枉啊。
孔希学叩头,连连解释。
自己当初就是愁修房子没钱了,你们老朱家啥情况你不知道,每次去金陵,就给那么一百两银子,抛开这一路的花销,回到家里就没剩下几个钱了,我都没钱修房子……
人家给了钱,我又觉得合情合理,所以上了奏折,怎么就变了性质,成了听命白莲教做事了……
委屈,害怕。
一看朱标不为所动,孔希学直接老泪纵横,甚至都开始举着手拿对孔子发誓了。
你他娘的对孔子发誓有什么用,孔子要知道你们一代代办的事,但凡能爬出来,早踹开棺材,挖开坟头找你们算账了。
不过朱标也看明白了,孔希学与白莲教确实没勾结在一起,顾正臣的推断是对的,衍圣公府的人还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来,说到底,就是顺手赚一笔钱的买卖,没夹杂太多。
但这事不能就此作罢,错了,那就是错了。
不为其他,就为那封奏折,也不能轻饶了孔希学!
自己和顾先生冒了多大风险,这才让父皇收了分封诸王的心思,你一个在山东看坟头的突然跳出来怂恿父皇分封,那以后出现七国之乱,各自割据一方,你是不是打算造出来八个衍圣公?
朱标坐了下来,示意孔希学起身,然后说道:“这件事,是不是你的错,都让父皇对衍圣公府很是失望。要保住衍圣公府的地位,唯有一条路可走。”
孔希学擦了擦老泪,问道:“还请殿下明示。”
朱标端起茶碗,打开碗盖轻轻吹了口气:“三年后的秋冬,孔讷袭衍圣公。”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孔希学一脸茫然。
皇帝要见自己,这正常。
毕竟是衍圣公身份,到了朝堂之上,那可就是站在文官最前面的,皇帝重教化,想推科举新策,喊自己过去问问话,商量商量,好理解。
可顾正臣被削去爵位,和我有什么关系?
衍圣公府和顾正臣,那是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甚至都没打过交道,上次顾正臣来山东,人都在青州了,也都不知道登门拜访下,一点礼貌都没有……
还有,外面不都传开了,顾正臣被削爵,是因为他胡作非为,擅杀官员的下场,还是你爹亲自下的命令,怎么扯我身上来了?
孔希学不解地看着朱标,问道:“殿下,臣不知有何隐情。”
朱标淡然一笑,将手伸入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放在了桌上,言道:“看看。”
孔希学起身走上前,小心地将信拿起,退后两步才将信展开。
扫了几眼,孔希学脸色大变。
朱标盯着孔希学的一张脸,见他已有惶恐之色,便开口道:“这个人,应该不是第一次给衍圣公写信了吧?”
孔希学喉咙动了动,手颤抖地回道:“殿下,臣糊涂!”
“糊涂?”
朱标冷笑一声,起身道:“这可不是糊涂两个字能了结这桩事的!去年,你上奏折,旗帜鲜明地支持分封诸王,一番长篇大论,写得文采斐然!”
孔希学低头。
看来,朱标并不赞同分封诸王啊。
话说,别人反对那也就反对了,你反对什么,见不得兄弟好,还是不信任你兄弟?
我支持分封藩王,那不也是为了你考虑,你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外面有一群兄弟坐镇,屏护宗室、驾驭勋贵,这不是好事吗?
还有——
你现在还是太子,其他藩王总是不分封,若是留在金陵久了,官员一个个结巴亲王、晋王、燕王,这以后还不是萧墙之祸?
孔希学不认为自己的立场有错,挺直胸膛:“殿下,分封诸王乃是当为之事,是利东宫之举——”
“孔希学!”
朱标断然打断孔希学的话。
孔希学颤抖不已,当即跪了下来。
刚刚还衍圣公,这会就直呼姓名了,自己说错了吗?
即便是错了,好歹也给我点面子不是,如此恼羞成怒,至于吗?
朱标指了指孔希学手中的信,声音变得冷厉起来:“你先给孤解释清楚,是谁给你写的这封信,你又为何听了话,上了那封奏折!事到如今,你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吗?”
孔希学看了看手中的信,紧锁眉头:“写这封信的乃是青州大户。”
“为何?”
朱标上前一步。
孔希学犹豫了下,满是不安地回道:“他说齐王一旦就藩青州,青州便会围聚许多商人,日后买卖也会大好。为了劝说朝廷早日让藩王就藩,出了一笔钱给衍圣公府修葺孔庙。”
“我想了想,分封之策本是开国之初便定下的,这些年来诸藩王陆续成年,也该就藩了。所以便——顺势而为,写了那封奏折,收,收下了五千两银。”
朱标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愤恨:“青州大户,好一个青州大户!那你知不知道,蔺几道,那也是青州大户!”
孔希学震惊不已。
蔺几道?
青州白莲教的护法,从高家港拿盐的那个蔺几道?
这事怎么和白莲教扯上关系了?
朱标见孔希学还不明白,咬牙道:“给你写信的人,劝你上奏折的人,是白莲教佛母!”
“啊?”
孔希学瞪大双眼,惊骇万分,赶忙叩头:“殿下,臣,臣不知情啊,我,我根本不认识什么白莲教,更不知他们是白莲教的人,若是知道,就是借我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与他们勾连在一起!”
朱标甩袖:“你应该庆幸,庆幸顾正臣当初拿到这封信的时候,他没来曲阜,否则的话,别说这衍圣公府,就是孔林,他也未必不敢一把火烧个干净!”
孔希学害怕了。
顾正臣是一个不给人情面的人,也是一个敢擅杀官员的人!当时的他还掌控有兵马,若是执意毁了衍圣公府,烧了孔林,那自己就是个死,也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佛母?
不就是好好的一笔交易,他给钱,自己写字,靠着卖文字赚点钱容易嘛,怎么还摊上事了,看这意思,貌似朝廷的刀片都递过来了……
冤枉啊。
孔希学叩头,连连解释。
自己当初就是愁修房子没钱了,你们老朱家啥情况你不知道,每次去金陵,就给那么一百两银子,抛开这一路的花销,回到家里就没剩下几个钱了,我都没钱修房子……
人家给了钱,我又觉得合情合理,所以上了奏折,怎么就变了性质,成了听命白莲教做事了……
委屈,害怕。
一看朱标不为所动,孔希学直接老泪纵横,甚至都开始举着手拿对孔子发誓了。
你他娘的对孔子发誓有什么用,孔子要知道你们一代代办的事,但凡能爬出来,早踹开棺材,挖开坟头找你们算账了。
不过朱标也看明白了,孔希学与白莲教确实没勾结在一起,顾正臣的推断是对的,衍圣公府的人还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来,说到底,就是顺手赚一笔钱的买卖,没夹杂太多。
但这事不能就此作罢,错了,那就是错了。
不为其他,就为那封奏折,也不能轻饶了孔希学!
自己和顾先生冒了多大风险,这才让父皇收了分封诸王的心思,你一个在山东看坟头的突然跳出来怂恿父皇分封,那以后出现七国之乱,各自割据一方,你是不是打算造出来八个衍圣公?
朱标坐了下来,示意孔希学起身,然后说道:“这件事,是不是你的错,都让父皇对衍圣公府很是失望。要保住衍圣公府的地位,唯有一条路可走。”
孔希学擦了擦老泪,问道:“还请殿下明示。”
朱标端起茶碗,打开碗盖轻轻吹了口气:“三年后的秋冬,孔讷袭衍圣公。”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