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靖海侯吴祯皱起了眉头。
大明的船队是不是应该出现在大海深处,出现在南洋、西洋纵横驰骋?
这个问题,吴祯从未考虑过。
事实上,不止是吴祯,哪怕是朱元璋,恐怕也没想过这个问题。
在无数人眼中,大明疆土就是这一片土地,广袤无边已经足够了。
大海?
风浪大,波涛多,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若不是大运河北面走不了大船,估计老朱都懒得走海道。就这,大明的海道基本上是向北的,服务于军队粮草供应。以南方为最终目的地的船队,很是稀少。再说了,自家的海域那么宽广,这都照顾不过来,谁会闲得跑南洋与西洋溜达?
顾正臣看着吴祯的神情,就清楚他也没考虑过大海的问题,叹了一口气:“靖海侯,你奉旨征讨海寇,海寇可被剿灭殆尽?”
吴祯摇了摇头,面色凝重:“海寇零散,小船神速,我虽带水军昼夜追击,在澎湖等海域消灭了一批海寇,但深知海寇距离完全被消灭还早得很,他们甚至还不到伤筋断骨的程度。”
顾正臣抬手弹了下衣襟,认真地说:“海寇不会消失,永远都不会。哪怕是靖海侯带水军游弋大明海域十年八年,海寇依旧存在。三十年后,海寇还会卷土重来,一百五十年后,还会有无尽的海寇入侵,甚至是四五百年之后,海寇依旧会乱我中华!大海之上的敌人,不是掩耳盗铃,关闭大海,禁绝大明人下海,视而不见就能解决的。”
吴祯盯着顾正臣,敲了敲桌子:“你如何能知未来事?”
顾正臣微微摇头:“靖海侯,这并非未来事,而是根据过往经验、人性、事态发展可能的推断。就如同海寇泛滥,威胁沿海百姓,朝廷必然会启用靖海侯或其他侯来扫荡海寇。又如你们此番回到金陵,断会有赏与罚。”
“大海深处也一样,只要有些岛、有些国、有些地方的人活不下去了,就会转为海寇。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本身就是强盗,渴望通过抢掠来获取大量的财富……”
吴祯沉思了下,确实如顾正臣所言。
就如海寇之中的倭寇,这群人可不比方国珍的残部少折腾。也抓过倭寇,问过他们缘由,他们说岛上正在打仗,不得已才出海沦落为寇。
活不下去就是贼寇,这一点吴祯是赞同的。事实上,海寇能一次次折损之后再次壮大起来,背后就是一批批活不下去的人弥补了损失。
吴祯忧愁不已,深深叹了一口气,问:“依你之见,如何彻底平息海寇?”
顾正臣伸出一根手指,肃然道:“简单,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水军船队,以人头滚滚立威于大海。海寇所图,是利是货是人,他们不想丢掉性命。只有大明水军强大到他们看一样大明的方向都感觉到深深的畏惧时,大海自然就平静了。”
“战无不胜?”
吴祯苦涩不已:“哪里有战无不胜的水军,又怎么可能做到令敌寇深入骨髓的畏惧?”
顾正臣眯着眼看着吴祯,缓缓地说:“正因为此时大明水军不够强横,所以敌寇屡屡进犯。无论是商谈南洋、西洋之事,还是保沿海太平,都需要一支强横的水军。试问,若海寇率队二百艘船遭遇大明水军一艘船,却被一艘船轻而易举毁灭,你是幸存海寇的话,还敢再犯大明吗?”
吴祯瞪大眼:“一艘船,打二百艘?开什么玩笑,哪怕是陈友谅时期的三重大楼船也不敢如此夸大。”
顾正臣起身走向吴祯,至桌案停了下来,俯身看着吴祯,严肃地说:“夸张兴许是夸张了一点,但若是一艘船,当真可作海上移动堡垒,可以随手之间,灭绝数十艘海寇船只,你还认为大明控制不了大海,还会认为海寇不会畏惧吗?”
吴祯看着认真的顾正臣,不由得吸了一口气:“对于你,我听闻了许多。大都督府里的人说,是你献出了新式锻体术。”
“是我。”
“大都督府的人还说,是你创造了酒精,可以救治伤兵。”
“是我。”
“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的嘴巴也太不严了吧,是谁说的,我要上书弹劾!”
“魏国公徐达。”
“哦,靖海侯,你刚刚说到哪里了?”
“战术背包也是你的杰作?”
“是我。”
吴祯的目光落在顾正臣的眼中,一动不动地说:“那你现在告诉我,你有法子让一艘船成为海上不沉落的堡垒,扞卫大明海域,再无海患?”
“没法子。”
顾正臣直接回答。
“你大爷!”
吴祯拍案而起,娘的,自己白激动了啊。
顾正臣委屈地看了一眼吴祯,若不是丫的爵位比自己高了太多,一定骂回去:“海上不沉落的堡垒是不存在的,但我可以保证,只要军士不疏于防范,不做出致命的错误决策,至少船不会折损在任何敌寇手中。”
“任何敌寇?”
吴祯抬手,抓住顾正臣的衣襟,猛地拉过来:“顾正臣,你可知道,在吴某帐下从不留狂言大话之辈,军中无戏言!”
顾正臣拍了拍吴祯的手,浑似钢铁坚硬,见其不松开,索性说:“首先,这是句容县衙,不是你的军中。其次,我只是在说一种可能,一种给足钱粮、人力、物力的可能。”
吴祯推开顾正臣,愤然喊道:“老子不管什么可能,我要的是准信!你别忘记了,我是代陛下问你,难道你让我给陛下说,这只是一种猜想与可能?”
顾正臣退后两步,拍了拍乱了的衣襟,不满地看向吴祯:“只要你能说服陛下,让陛下认识到大海危机解决的根本之策不是退让,不是封锁,而是水军强大之路,只要你能说服陛下投入足够的钱粮打造海上战船,我就能给你一张图纸——不沉落的海上堡垒的图纸。”
吴祯伸手:“现在就给我!”
“没有!”
顾正臣坦然说。
吴祯不甘心:“说吧,你想要什么东西来交换才肯给我?”
顾正臣微微摇头:“靖海侯,不是我现在不肯给你,而是因为我现在还给不了你。你深得陛下信任,应该清楚为何陛下如此紧张我是否出事。”
吴祯没有说话。
确实,这个问题困扰了吴祯很多日子,直至朱元璋告诉了他,顾正臣事关火器革新之重典,不可轻动。
顾正臣淡然一笑:“等我做成了手中的事,你的事便可以提上日程。”
“我可以做什么?”
吴祯清楚,顾正臣答应自己而不是当下给自己,说明这其中必有隐情。
顾正臣垂手道:“靖海侯,说句不敬的话,陛下眼下将元廷视为心腹之患,对无穷无尽的海寇不会有太大忍耐,封锁大海,禁绝舟船,废掉所有市舶司,切断与海外诸国所有民间往来并不是不可预料的事。但这样一来,沿海百姓生活会更为困难,海寇也会更为猖獗。”
“我只希望你,为了沿海百姓,为了水军未来,为了王朝国运,说服陛下,建造强大的水军以解决大海之上的所有问题,而不是一关了之!”
吴祯深深看着顾正臣,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缘由。
洪武四年的时候,自己就奉旨收拢温、台、庆元三府方国珍残部,合十一万余人,全都冲入卫所之中,当时陛下还下了旨意,不允许沿海私自出海。这还不到三年,听说那十一万人,逃跑者不下三万,其中不乏有人出海成了海寇,转而成为朝廷的敌人。
现在看来,当初朝廷之策是欠缺考虑的。
皇帝对问题缺乏耐性,若海寇一波接一波不停,加上海寇与沿海百姓勾结,皇帝很可能真的完全封锁大海,严厉执行海禁之策。
吴祯重重点头:“我答应你!”
这是军人的承诺!
顾正臣拱手,深施一礼:“靖海侯,他日新式战船出现的时候,你一定会为它骄傲。”
吴祯呵呵笑了:“我等那一日来,顾正臣,你可别让我等太久。”
顾正臣送走了吴祯。
通过沐英,抛出大海的财宝,以财宝削弱大户来吸引朱元璋的注意力,让他清楚大海放弃不得。
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顾正臣一直都在找机会,没想到老朱竟送来了靖海侯吴祯。
现在好了,吴祯将会去影响老朱。
或许这一套下来,老朱不会在今年重阳节时关闭全部市舶司了吧?
就在吴祯率人离开句容时,袁亮、孙柯抢劫了商人,凭借着商人的货物与过关文书,混入到金陵城中。
袁亮找人打听到方国珍府邸,听说方国珍病了,便又伪装为走方郎中,差孙柯在外接应,独自进入方府。
当袁亮看到躺在床上的方国珍时,几乎不敢相信,这还是曾经那位“力赛奔马,纵横捭阖”的统领!
方国珍迷迷糊糊,看了下袁亮,又闭上了眼。
袁亮拿起方国珍的手腕,假装摸脉,俯身,低声对方国珍说了句:“大首领,起风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大明的船队是不是应该出现在大海深处,出现在南洋、西洋纵横驰骋?
这个问题,吴祯从未考虑过。
事实上,不止是吴祯,哪怕是朱元璋,恐怕也没想过这个问题。
在无数人眼中,大明疆土就是这一片土地,广袤无边已经足够了。
大海?
风浪大,波涛多,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若不是大运河北面走不了大船,估计老朱都懒得走海道。就这,大明的海道基本上是向北的,服务于军队粮草供应。以南方为最终目的地的船队,很是稀少。再说了,自家的海域那么宽广,这都照顾不过来,谁会闲得跑南洋与西洋溜达?
顾正臣看着吴祯的神情,就清楚他也没考虑过大海的问题,叹了一口气:“靖海侯,你奉旨征讨海寇,海寇可被剿灭殆尽?”
吴祯摇了摇头,面色凝重:“海寇零散,小船神速,我虽带水军昼夜追击,在澎湖等海域消灭了一批海寇,但深知海寇距离完全被消灭还早得很,他们甚至还不到伤筋断骨的程度。”
顾正臣抬手弹了下衣襟,认真地说:“海寇不会消失,永远都不会。哪怕是靖海侯带水军游弋大明海域十年八年,海寇依旧存在。三十年后,海寇还会卷土重来,一百五十年后,还会有无尽的海寇入侵,甚至是四五百年之后,海寇依旧会乱我中华!大海之上的敌人,不是掩耳盗铃,关闭大海,禁绝大明人下海,视而不见就能解决的。”
吴祯盯着顾正臣,敲了敲桌子:“你如何能知未来事?”
顾正臣微微摇头:“靖海侯,这并非未来事,而是根据过往经验、人性、事态发展可能的推断。就如同海寇泛滥,威胁沿海百姓,朝廷必然会启用靖海侯或其他侯来扫荡海寇。又如你们此番回到金陵,断会有赏与罚。”
“大海深处也一样,只要有些岛、有些国、有些地方的人活不下去了,就会转为海寇。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本身就是强盗,渴望通过抢掠来获取大量的财富……”
吴祯沉思了下,确实如顾正臣所言。
就如海寇之中的倭寇,这群人可不比方国珍的残部少折腾。也抓过倭寇,问过他们缘由,他们说岛上正在打仗,不得已才出海沦落为寇。
活不下去就是贼寇,这一点吴祯是赞同的。事实上,海寇能一次次折损之后再次壮大起来,背后就是一批批活不下去的人弥补了损失。
吴祯忧愁不已,深深叹了一口气,问:“依你之见,如何彻底平息海寇?”
顾正臣伸出一根手指,肃然道:“简单,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水军船队,以人头滚滚立威于大海。海寇所图,是利是货是人,他们不想丢掉性命。只有大明水军强大到他们看一样大明的方向都感觉到深深的畏惧时,大海自然就平静了。”
“战无不胜?”
吴祯苦涩不已:“哪里有战无不胜的水军,又怎么可能做到令敌寇深入骨髓的畏惧?”
顾正臣眯着眼看着吴祯,缓缓地说:“正因为此时大明水军不够强横,所以敌寇屡屡进犯。无论是商谈南洋、西洋之事,还是保沿海太平,都需要一支强横的水军。试问,若海寇率队二百艘船遭遇大明水军一艘船,却被一艘船轻而易举毁灭,你是幸存海寇的话,还敢再犯大明吗?”
吴祯瞪大眼:“一艘船,打二百艘?开什么玩笑,哪怕是陈友谅时期的三重大楼船也不敢如此夸大。”
顾正臣起身走向吴祯,至桌案停了下来,俯身看着吴祯,严肃地说:“夸张兴许是夸张了一点,但若是一艘船,当真可作海上移动堡垒,可以随手之间,灭绝数十艘海寇船只,你还认为大明控制不了大海,还会认为海寇不会畏惧吗?”
吴祯看着认真的顾正臣,不由得吸了一口气:“对于你,我听闻了许多。大都督府里的人说,是你献出了新式锻体术。”
“是我。”
“大都督府的人还说,是你创造了酒精,可以救治伤兵。”
“是我。”
“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的嘴巴也太不严了吧,是谁说的,我要上书弹劾!”
“魏国公徐达。”
“哦,靖海侯,你刚刚说到哪里了?”
“战术背包也是你的杰作?”
“是我。”
吴祯的目光落在顾正臣的眼中,一动不动地说:“那你现在告诉我,你有法子让一艘船成为海上不沉落的堡垒,扞卫大明海域,再无海患?”
“没法子。”
顾正臣直接回答。
“你大爷!”
吴祯拍案而起,娘的,自己白激动了啊。
顾正臣委屈地看了一眼吴祯,若不是丫的爵位比自己高了太多,一定骂回去:“海上不沉落的堡垒是不存在的,但我可以保证,只要军士不疏于防范,不做出致命的错误决策,至少船不会折损在任何敌寇手中。”
“任何敌寇?”
吴祯抬手,抓住顾正臣的衣襟,猛地拉过来:“顾正臣,你可知道,在吴某帐下从不留狂言大话之辈,军中无戏言!”
顾正臣拍了拍吴祯的手,浑似钢铁坚硬,见其不松开,索性说:“首先,这是句容县衙,不是你的军中。其次,我只是在说一种可能,一种给足钱粮、人力、物力的可能。”
吴祯推开顾正臣,愤然喊道:“老子不管什么可能,我要的是准信!你别忘记了,我是代陛下问你,难道你让我给陛下说,这只是一种猜想与可能?”
顾正臣退后两步,拍了拍乱了的衣襟,不满地看向吴祯:“只要你能说服陛下,让陛下认识到大海危机解决的根本之策不是退让,不是封锁,而是水军强大之路,只要你能说服陛下投入足够的钱粮打造海上战船,我就能给你一张图纸——不沉落的海上堡垒的图纸。”
吴祯伸手:“现在就给我!”
“没有!”
顾正臣坦然说。
吴祯不甘心:“说吧,你想要什么东西来交换才肯给我?”
顾正臣微微摇头:“靖海侯,不是我现在不肯给你,而是因为我现在还给不了你。你深得陛下信任,应该清楚为何陛下如此紧张我是否出事。”
吴祯没有说话。
确实,这个问题困扰了吴祯很多日子,直至朱元璋告诉了他,顾正臣事关火器革新之重典,不可轻动。
顾正臣淡然一笑:“等我做成了手中的事,你的事便可以提上日程。”
“我可以做什么?”
吴祯清楚,顾正臣答应自己而不是当下给自己,说明这其中必有隐情。
顾正臣垂手道:“靖海侯,说句不敬的话,陛下眼下将元廷视为心腹之患,对无穷无尽的海寇不会有太大忍耐,封锁大海,禁绝舟船,废掉所有市舶司,切断与海外诸国所有民间往来并不是不可预料的事。但这样一来,沿海百姓生活会更为困难,海寇也会更为猖獗。”
“我只希望你,为了沿海百姓,为了水军未来,为了王朝国运,说服陛下,建造强大的水军以解决大海之上的所有问题,而不是一关了之!”
吴祯深深看着顾正臣,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缘由。
洪武四年的时候,自己就奉旨收拢温、台、庆元三府方国珍残部,合十一万余人,全都冲入卫所之中,当时陛下还下了旨意,不允许沿海私自出海。这还不到三年,听说那十一万人,逃跑者不下三万,其中不乏有人出海成了海寇,转而成为朝廷的敌人。
现在看来,当初朝廷之策是欠缺考虑的。
皇帝对问题缺乏耐性,若海寇一波接一波不停,加上海寇与沿海百姓勾结,皇帝很可能真的完全封锁大海,严厉执行海禁之策。
吴祯重重点头:“我答应你!”
这是军人的承诺!
顾正臣拱手,深施一礼:“靖海侯,他日新式战船出现的时候,你一定会为它骄傲。”
吴祯呵呵笑了:“我等那一日来,顾正臣,你可别让我等太久。”
顾正臣送走了吴祯。
通过沐英,抛出大海的财宝,以财宝削弱大户来吸引朱元璋的注意力,让他清楚大海放弃不得。
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顾正臣一直都在找机会,没想到老朱竟送来了靖海侯吴祯。
现在好了,吴祯将会去影响老朱。
或许这一套下来,老朱不会在今年重阳节时关闭全部市舶司了吧?
就在吴祯率人离开句容时,袁亮、孙柯抢劫了商人,凭借着商人的货物与过关文书,混入到金陵城中。
袁亮找人打听到方国珍府邸,听说方国珍病了,便又伪装为走方郎中,差孙柯在外接应,独自进入方府。
当袁亮看到躺在床上的方国珍时,几乎不敢相信,这还是曾经那位“力赛奔马,纵横捭阖”的统领!
方国珍迷迷糊糊,看了下袁亮,又闭上了眼。
袁亮拿起方国珍的手腕,假装摸脉,俯身,低声对方国珍说了句:“大首领,起风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