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读书人的风骨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第一权臣第一百九十一章 读书人的风骨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中京城,国子监。

    一个年轻的读书人缓步从国子监大门中走出来,瞧见早早候在门口的几个同窗,微微一笑,还没来得及等他板板正正地行礼问好,就被直接扯着胳膊拽进了一旁不远处的茶肆。

    “端叔,你这些日子也太刻苦了吧!”

    同窗一边张罗着坐下,一边开口调笑。

    年轻人平静微笑,“春闱在即,不得不刻苦攻读啊!”

    “那也要劳逸结合啊,师长都说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你也要不时出来透透气,学习也能更有进境不是。”

    年轻人也不争辩,微笑点头,“这几日有什么好玩的事吗?”

    “那可就多了。”同窗笑了笑,“不过,要说这两日最大的话题,还得是德妃娘娘和涂山三杰之间的事,哦对,还有胶东郡王。”

    ???!!!

    年轻人猛地瞪大了眼睛,德妃娘娘,涂山三杰,胶东郡王?

    “你想什么呢!”

    同窗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歪了,连忙一个板栗敲在他脑门上,“是德妃娘娘想为胶东郡王请老师,求到了涂山那三位文坛泰斗面前。结果三位大儒一点不给面子,德妃娘娘连派三次使者,硬是连面都没见着。”

    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虽克己守礼,但终究是个热血青年,一个人看书憋久了,没注意就想歪了。

    他消化了一下,皱着眉头,“不应该啊,三位大儒誉满天下,德行更为世人称颂,怎会如此不近人情呢,人家好心好意来求,不想去婉言谢绝就是了,这般行事,又岂是君子之风?”

    “小兄弟,伱这话就谬之大矣!”

    还不等他的同窗们说话,隔壁桌的一个中年文士就直接开口批驳,“德妃一个后宫妇人,仗着陛下的恩宠,视天下英才名士如奴仆,对待如涂山三杰这等文坛泰斗,她以为还能靠着她在后宫的地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三位老先生不惯着她才是对的!这才是我辈读书人的风骨!”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挨着国子监,这茶肆之中也多是文士,说起这些东西来都是头头是道。

    年轻人依旧皱眉,“兄台这话不对,德妃娘娘是为胶东郡王求师,胶东郡王是其爱子,这等待遇又怎会视三位老先生如奴仆?而且若是德妃娘娘对三位老先生真的不敬,又岂会连派三次使者,而且大家都知晓涂山又无精兵守卫,等闲派个十余个禁军也能将三位老先生强行拉出来,又怎会三次都被言语挡在门外?这恰恰说明了德妃娘娘对其的尊重啊!”

    那中年文士神色一滞,一时无言以对,只得恨恨道:“你这人,这些都是眼下士林公论,读书人所公认的!德妃恃宠而骄,为读书人风骨所败,为士林笑柄!你非要说这等异论,以此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为自己扬名不成?”

    一旁的同窗也连忙扯着他的袖子劝道:“端叔,这位兄台说的不错,眼下确实是士林公论,你少说两句。”

    “公论?哪儿来的公论?”

    平时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在道理面前,却显得极为执拗,挣脱了同伴的手,“师长时常教导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谓士林言论难道还能比得过圣贤经典?我等读书人就不能有自己的判断,只能盲从于所谓公论吗?”

    “呵呵!”中年文士冷笑一声,“好大的气魄,怎么,这满堂读书人就你清醒?就你与众不同?其余人都是傻子,都是应声虫是吧?还是你就是德妃羽翼之下的一条忠犬,这才有这般狂悖离奇之言,罔顾事实之语?”

    堂中众人也都望了过来,目光之中,嘲讽、讥笑、鄙夷、愤怒,满是不善。

    “端叔,你还要考春闱,不要生事。”同窗小声劝道。

    年轻人握着拳头,脖子上青筋隐现,“此事与春闱又有何干?难道这天地,这世间,连这等讨论都容不下?这文坛,这士林,只能有一种声音吗?”

    “幼稚!”

    “狂妄!”

    “凭你也配说天地、文坛?”

    “我认得你,你不就是国子监那个书呆子李知义嘛!你这等言语,我倒要跟你们祭酒好好说说!”

    众人群起而攻之,年轻人也只能沉默。

    他是斗士,但他不是傻子。

    他势单力薄,只得涨红了脸,沉默坐着,孤独承受。

    他的同窗连忙起身,朝着众人拱手,试图平息众怒。

    众人却“得理不饶人”,继续说着。

    就在这时,下方一声锣响。

    一人大喊道:“涂山临西先生、晚林先生、空壁先生亲笔信,为感念德妃娘娘之仁厚恩德,及胶东郡王向学之心,遂一改旧愿,定于正月十八,于国子监举办迎春宴招收嫡传弟子五人届时,不论王侯将相、贩夫走卒,未及冠者皆可报名.亲笔信原文誊抄于此,诸位可观,有意者,来国子监报名!”

    随着他的动作,身后四人将一张誊抄的大白纸用浆糊贴在了国子监外的布告栏上。

    那边话音刚落,生怕众人直接跑了的茶肆掌柜就充满经验地大喊道:“诸位莫慌!小的已命人誊抄,稍后便送达诸位桌前!”

    但这时候,茶肆里的人却都懵了。

    感念德妃娘娘仁厚恩德?

    感念胶东郡王向学之心?

    说好的深宫蠢妃恃宠而骄,文坛泰斗接连三个大逼斗呢?

    说好的读书人扬眉吐气,傻皇子沦为笑柄呢?

    最关键的是,他们刚刚还拿着这个对一个年轻人一顿输出,骂得人家抬不起头,但现在,刚才骂得有多爽,现在脸就有多疼啊!

    “端叔,你说的是对的!”

    一个同窗激动开口,并且刻意提高了音量。

    四周众人都不吭声了,看着眼前的茶盏和茶点。

    年轻人却殊无喜色,慢慢地端起茶杯,缓慢仔细地将茶杯里的茶汤喝得干干净净。

    然后从怀中掏出钱袋,缓慢而仔细地数出了四枚铜钱,放在桌上,看着几位同窗,“多谢诸位邀我出来,我还是回去温书了。”

    说完他便站起身,目光平静地看过场中,满场众人无一人敢与之对视。

    他迈步,走出了茶肆,走回了国子监。

    他要回到自己的小屋中,回到圣贤的教诲前,对这个纷乱的士林文坛,没有丝毫的留恋。

    等他走了,茶肆之中的声音才渐渐重起。

    “其实,我也觉得,德妃娘娘连续三次遣使登门,不可谓不诚,每次都未仗势欺人,不可谓不仁,既诚且仁,先前士林之言有些太过了。”

    “不错,明明是一桩虔心求学的美谈,怎么就变成了这个说法,有些人的想法实在是搞不懂。”

    “彼其娘之!先前就你们二人骂得最厉害,现在开始装好人了是吧!”

    “这位兄台莫要血口喷人,我等只是被蛊惑了!”

    “对!就是被你们蛊惑了!”

    茶肆之中,喧嚣渐起,闹剧频出。

    李知义的几个同窗对视一眼,心头竟也忽地生出一种鄙夷和无趣之感,这样的士林,这样的文坛,有什么好厮混的。

    “要不我等也回去温书吧!”

    “同去!同去!”

    他们这些年纪大的,无非就是扭转了心中对德妃,对胶东郡王的印象而已,但对于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子侄年纪正合适的,则是立刻欢欣鼓舞了起来。

    “犬子今年正好十五,天资聪颖,正想拜入名师门下,没想到如今竟有了这等机会!”

    “我那堂侄如今也正十四,勤学好问,若能拜入涂山三杰门下,与那么多大儒高官们做师兄弟,这辈子就稳了啊!德妃娘娘干了件大好事啊!”

    “尔等还没想到另一层,三位老先生如此言语,这胶东郡王肯定入门是稳了,届时同进之人,那就是皇子伴读啊!”

    “嘶!有道理!这是给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一条通天坦途啊!”

    “不愧是德妃娘娘,原来她不仅想着胶东郡王,还想着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呢!”

    “可不是么,据说德妃娘娘也是起于寒微,无怪乎能够多为我们着想,想起来当初在泗水州,据说她也做得十分不错,让那些嚷嚷着后宫不得干政的言官都无话可说。”

    “哎,我先前还跟着那些无知之人嘲讽过她,我悔过。”

    “我也是,今后再有谁在我面前说德妃娘娘坏话,我直接问候他全家!”

    短短个把时辰,风向尽转!

    德妃和胶东郡王,就从人人嘲讽的对象,变成了人人赞颂的存在。

    这是涂山三杰在用自己大半生积累下来的名声背书,这是德妃娘娘一直的好口碑奠定的民意基础。

    这也是夏景昀又一次为德妃一系力挽狂澜的结果。

    ——

    江安侯府,一阵欢腾之后,卫远志等人已经离去,安心回去陪家人过年节去了。

    夏景昀坐在堂中,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不由嘟囔着,“这一天天的,我还看不看书,考不考春闱了!”

    众人齐齐大笑,公孙敬壮起胆子调侃道:“公子要节制啊!”

    夏景昀白了他一眼,冯秀云脸一红,苏元尚摇头一笑,一片轻松。

    “大家都休息吧,晚上我还得忙别的去。”

    夏景昀笑着站起,门房却在这时匆匆跑来,“公子,公孙先生,胶东郡王来了。”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第一权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第一权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第一权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第一权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