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几天后,天气忽然闷热,然后下起小雨。
雨势越来越大,一直下了三天才停。
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已经将家里的金耳雪耳烘干,用布袋子一装,放笆斗里存着。
此时已经十一月份,乡丁敲锣通知各村,每户出一丁去做役工。
这次的役工是去修缮县城城墙,以及清理流经县城的河道,估计得一个月左右。
姜三郎组织南坡各户开会,对村民们道:“周管事这几天就要过来收菌菇,你们将要出售的金耳准备妥当,斤两也秤好,那些霉变的就不要掺在里头,免得两下起龃龉。”
上回出售金耳时,就有几家将霉变发黑的掺在里头,结果被周茂发现,弄的两方都不痛快。
若不是自己从中斡旋,周茂当时就不准备收购那几家的菌菇了。
陈银道:“三哥你放心,咱家的金耳都挑选好了,里头绝对没有一朵坏的。”
陈柱也说:“我家的也没问题。”
其余村民纷纷保证,这次不会发生那样的情况。
说完金耳的事,姜三郎又讲起棉籽棉花。
“棉花与棉籽你们留足自家用的,另售一部分给县衙,到时候孙里正会来咱们村称重收购。”
今年他们东村成为县令重点关注对象,采收棉花时,明府还派心腹廖先生过来巡视,并预约了两万斤的棉籽与棉花。
这些棉籽与棉花都要送去府城,再有府城交给户部,所以这数量一定不能少。
“不过两万斤棉籽,咱们村每家出几百斤也就够了。”
“就是啊,三郎你放心,这事儿不用你说也不会出差错。”
“我家棉籽与棉花都预留好了,准备卖给县衙八百斤。”
“对对!咱家也一样。”村民们纷纷表态。
今年的棉花棉籽不似去年紧张,各家各户都种了二十多亩。
姜三郎与两个哥哥种的更多,分别在南坡种了四十亩地,收下来的棉花能塞满几间屋子。
好在樱宝给了轧花机图样,姜三郎去镇上请一位手艺极好的木匠做了出来,用起来又快又方便。
姜三郎也没藏私,将轧花机分享给其他村民,让他们从手工揪棉籽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
所以这次姜三郎要求他们将棉籽与棉花卖一部分给县衙,村民们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毕竟县衙给的价格没有外头商户给的高,村民多卖一斤出去,就损失一斤的钱。
交代完棉籽棉花的事,姜三郎又开始登记各户出劳役名录,然后再将役工名单交给孙里正,由他给县衙报备。
第二天,姜三郎挑着工具领着一群村民往县城方向赶去。
川河镇离县城百余里,他们步行,估计两天才能到。
樱宝虽心疼老爹,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给他一些药丸子,另外还给老爹两瓶强身药水,让他疲惫的时候喝一口。
村民们上役工后的第二天,周茂带着两辆马车来到东陈村。
照例先去姜三郎家,坐在堂屋与姜老汉攀谈。
当看到姜家搬出来的精品金耳时,有点诧异:“怎么才二十斤?”
姜老汉摸摸胡子,笑道:“每回不都是二十多斤嘛。”
“可我上回明明听你们说,这次种的数量比往常都多。”周茂狐疑地盯着姜老汉:“莫不是你们又卖给旁人?”
姜老汉尴尬地咳一声:“实不相瞒,府城萧家萧官人定下十斤,镇上李郎中也买了十斤,我家总共就出了这么多,余下的都留给你了。”
“府城萧官人?”周茂皱起眉。
难道是州府都团练观察使萧家的人?
那可是不能招惹的存在。
周茂没再说什么,给金耳称重。
这时,有村民陆续送金耳雪耳过来。
周茂让两个伙计检验货品质量,自己则让人将马车上的织布机抬下来。
“你家定的织布机,专门从吴州带来的最新式样。”
周茂指着织布机问:“准备放在哪里?我让人给你们组装停当。”
春娘一听高兴的不得了,连忙让人将织布机放在一间敞亮的偏房,“就放这里吧,麻烦二位了。”
这间屋放两架织布机有点勉强,但还能摆的开,使用的时候也不受影响。
周茂这次不仅带来两架织布机,还请来一位师傅教春娘怎么排线织布。
组装好后,春娘立刻拿来纺好的线团装在织布机上,试探着开始织布。
果然非常好用,布匹幅度也比自家那个宽不少。
“这两台织布机共多少钱?”春娘问。
周茂:“连咱们的托运费,两架织机共二百三十两。”
“啊?”这么贵?
春娘将目光移向小闺女,寻求意见。
樱宝冲她点点头。
在吴越当地肯定没这么多,但他们数千里迢迢将东西完好无损带来,肯定值这个价。
而且本地根本没有这种织机,周茂带来的不仅仅是两台机子,还是一件最新技术。
只要自家将这种织机的图纸卖出去,说不定能将两百多两赚回来。
春娘见小闺女点头,也不再纠结,取来银子交给周茂。
幸亏自家有李郎中与萧官人购买金耳给的钱,不然春娘手里还没这么多银钱付账呢。
忽然,外头传来激烈争吵声。
只见韩妙娘抱着背篓气愤叫道:“你们欺负人!凭啥收他们的不收我家的?”
小伙计道:“你的金耳都发霉了,咱们当然不收。”
“发霉?哪里发霉了?”韩妙娘大声嚷嚷:“你们不要欺人太甚!”
小伙计也怒了,指着她家筐里的金耳道:“你以为擦掉霉斑咱就看不出来了?谁也不是傻子,金耳颜色都变了,你还说哪里发霉,整个儿都霉了好吧,还黏糊糊的,谁要这玩意儿!”
韩妙娘扑通朝秤上一坐,拍着大腿就哭起来:“哎呦!你们这些城里人欺负人啊,收个菌菇还要看碟下菜,你们是看我妇道人家好欺负是吧,天啊,我不活了······”
小伙计被气的满脸通红,正要推开韩妙娘拿回秤杆,就见周管事走过来,说:“到此为止,不收了,咱们走吧。”
反正精品金耳已经过秤,余下的都不重要,收不收的也没所谓。
小伙计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赶紧将已经秤好的装车,准备离开。
排在后头的村民不干了,纷纷指责韩妙娘。
有两个妇人直接上来拽起她,讥讽道:“我说韩氏,你家菌菇霉了能怪谁?别在这挡道儿耽误咱们的事,要撒泼还是回家跟你男人撒吧,这里可没人惯着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雨势越来越大,一直下了三天才停。
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已经将家里的金耳雪耳烘干,用布袋子一装,放笆斗里存着。
此时已经十一月份,乡丁敲锣通知各村,每户出一丁去做役工。
这次的役工是去修缮县城城墙,以及清理流经县城的河道,估计得一个月左右。
姜三郎组织南坡各户开会,对村民们道:“周管事这几天就要过来收菌菇,你们将要出售的金耳准备妥当,斤两也秤好,那些霉变的就不要掺在里头,免得两下起龃龉。”
上回出售金耳时,就有几家将霉变发黑的掺在里头,结果被周茂发现,弄的两方都不痛快。
若不是自己从中斡旋,周茂当时就不准备收购那几家的菌菇了。
陈银道:“三哥你放心,咱家的金耳都挑选好了,里头绝对没有一朵坏的。”
陈柱也说:“我家的也没问题。”
其余村民纷纷保证,这次不会发生那样的情况。
说完金耳的事,姜三郎又讲起棉籽棉花。
“棉花与棉籽你们留足自家用的,另售一部分给县衙,到时候孙里正会来咱们村称重收购。”
今年他们东村成为县令重点关注对象,采收棉花时,明府还派心腹廖先生过来巡视,并预约了两万斤的棉籽与棉花。
这些棉籽与棉花都要送去府城,再有府城交给户部,所以这数量一定不能少。
“不过两万斤棉籽,咱们村每家出几百斤也就够了。”
“就是啊,三郎你放心,这事儿不用你说也不会出差错。”
“我家棉籽与棉花都预留好了,准备卖给县衙八百斤。”
“对对!咱家也一样。”村民们纷纷表态。
今年的棉花棉籽不似去年紧张,各家各户都种了二十多亩。
姜三郎与两个哥哥种的更多,分别在南坡种了四十亩地,收下来的棉花能塞满几间屋子。
好在樱宝给了轧花机图样,姜三郎去镇上请一位手艺极好的木匠做了出来,用起来又快又方便。
姜三郎也没藏私,将轧花机分享给其他村民,让他们从手工揪棉籽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
所以这次姜三郎要求他们将棉籽与棉花卖一部分给县衙,村民们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毕竟县衙给的价格没有外头商户给的高,村民多卖一斤出去,就损失一斤的钱。
交代完棉籽棉花的事,姜三郎又开始登记各户出劳役名录,然后再将役工名单交给孙里正,由他给县衙报备。
第二天,姜三郎挑着工具领着一群村民往县城方向赶去。
川河镇离县城百余里,他们步行,估计两天才能到。
樱宝虽心疼老爹,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给他一些药丸子,另外还给老爹两瓶强身药水,让他疲惫的时候喝一口。
村民们上役工后的第二天,周茂带着两辆马车来到东陈村。
照例先去姜三郎家,坐在堂屋与姜老汉攀谈。
当看到姜家搬出来的精品金耳时,有点诧异:“怎么才二十斤?”
姜老汉摸摸胡子,笑道:“每回不都是二十多斤嘛。”
“可我上回明明听你们说,这次种的数量比往常都多。”周茂狐疑地盯着姜老汉:“莫不是你们又卖给旁人?”
姜老汉尴尬地咳一声:“实不相瞒,府城萧家萧官人定下十斤,镇上李郎中也买了十斤,我家总共就出了这么多,余下的都留给你了。”
“府城萧官人?”周茂皱起眉。
难道是州府都团练观察使萧家的人?
那可是不能招惹的存在。
周茂没再说什么,给金耳称重。
这时,有村民陆续送金耳雪耳过来。
周茂让两个伙计检验货品质量,自己则让人将马车上的织布机抬下来。
“你家定的织布机,专门从吴州带来的最新式样。”
周茂指着织布机问:“准备放在哪里?我让人给你们组装停当。”
春娘一听高兴的不得了,连忙让人将织布机放在一间敞亮的偏房,“就放这里吧,麻烦二位了。”
这间屋放两架织布机有点勉强,但还能摆的开,使用的时候也不受影响。
周茂这次不仅带来两架织布机,还请来一位师傅教春娘怎么排线织布。
组装好后,春娘立刻拿来纺好的线团装在织布机上,试探着开始织布。
果然非常好用,布匹幅度也比自家那个宽不少。
“这两台织布机共多少钱?”春娘问。
周茂:“连咱们的托运费,两架织机共二百三十两。”
“啊?”这么贵?
春娘将目光移向小闺女,寻求意见。
樱宝冲她点点头。
在吴越当地肯定没这么多,但他们数千里迢迢将东西完好无损带来,肯定值这个价。
而且本地根本没有这种织机,周茂带来的不仅仅是两台机子,还是一件最新技术。
只要自家将这种织机的图纸卖出去,说不定能将两百多两赚回来。
春娘见小闺女点头,也不再纠结,取来银子交给周茂。
幸亏自家有李郎中与萧官人购买金耳给的钱,不然春娘手里还没这么多银钱付账呢。
忽然,外头传来激烈争吵声。
只见韩妙娘抱着背篓气愤叫道:“你们欺负人!凭啥收他们的不收我家的?”
小伙计道:“你的金耳都发霉了,咱们当然不收。”
“发霉?哪里发霉了?”韩妙娘大声嚷嚷:“你们不要欺人太甚!”
小伙计也怒了,指着她家筐里的金耳道:“你以为擦掉霉斑咱就看不出来了?谁也不是傻子,金耳颜色都变了,你还说哪里发霉,整个儿都霉了好吧,还黏糊糊的,谁要这玩意儿!”
韩妙娘扑通朝秤上一坐,拍着大腿就哭起来:“哎呦!你们这些城里人欺负人啊,收个菌菇还要看碟下菜,你们是看我妇道人家好欺负是吧,天啊,我不活了······”
小伙计被气的满脸通红,正要推开韩妙娘拿回秤杆,就见周管事走过来,说:“到此为止,不收了,咱们走吧。”
反正精品金耳已经过秤,余下的都不重要,收不收的也没所谓。
小伙计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赶紧将已经秤好的装车,准备离开。
排在后头的村民不干了,纷纷指责韩妙娘。
有两个妇人直接上来拽起她,讥讽道:“我说韩氏,你家菌菇霉了能怪谁?别在这挡道儿耽误咱们的事,要撒泼还是回家跟你男人撒吧,这里可没人惯着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