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种局面,咱们能想得到,大国们也能想到。”
“所以,各大国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加强合作,咱们越强,咱们合作力度就越大,就越深入。”
“咱们可以努力的阻止、拖延,但不能指望能一直拖下去。”
“如果能拖到一百年后,哪怕他们精诚团结,咱们也有把握一统天下。”
“如果能拖到二百年后,哪怕他们团结跟一家人一样,咱们也能轻取天下。”
“所以,接下来如何拖延是最重要的。”
“直接和其他大国发生大规模战争不合适,但是挑动小国冲锋在前,却很有必要。”
“咱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定规矩,公子斯想做的其实也是立规矩。”
“大国不战咱们支持,大国侵略小国,咱们也不支持。”
“他们想要消灭小国,强大自己,那咱们就壮大小国。”
“到了必要时,咱们盐城的军队穿上小国的衣服,和各大国碰一碰,也是可以接受的。”
说到这里,吴起就坐了下来。
在吴起看来,必要时哪怕出动军队,哪怕不要脸了,只要能真正的拖延时间,那么就可以搞。总结起来便是拖延时间,继续发展,平推天下。
诸葛亮挥了挥手,一张天下地图就出现在众人面前:“列国并不团结,意图也并不一致。”
“所以,破解诸侯会盟,瓦解可能存在的诸侯联军,其实易如反掌!”
说着,诸葛亮就拿着鹅毛扇开始指着地图讲解自己的看法。
“当今天下的大国,不外乎楚国、齐国、晋国、秦国、吴国、燕国。”
“即使是最坏的局面,敌人也最多就是五路。”
“两路从海上来,三路从陆地上来。”
“最差的局面,田氏和燕国的水军,从北方南下,这是第一路。”
“楚国和吴国的水军,从南方北上,这是第二路。”
“晋国和齐国联军,从宋国、郑国等地进攻盐城,这是第三路。”
“楚国、吴国、秦国的联军,从吴国的地盘上进攻盐城,这是第四路。”
“楚国、吴国、秦国的联军,从南方丛林以及楚国的地盘上进攻越国及越国以南,这是第五路。”
“即使是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了。看起来确实很危急,这六国加在一起,大军虽然没有千万,但是咬咬牙,五六百万还是拿得出来的。看起来有些吓人,可是仔细一看,不过如此!”
“短时间内,六国或许可能精诚团结,但时间一长,必然出现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外交策略,比如远交近攻。”
“对于近处的诸侯国,咱们就刻意打压他们的产业发展。对于远处的诸侯国,咱们就一定程度上扶持他们的产业发展。甚至可以干扰各国的产业布局,让各国因为产业发展而发生矛盾。”
“比如,咱们可以支持秦国发展,秦国发展到一定程度,要么从巴蜀之地攻打楚国,要么就只能攻打函谷关。”
“韩赵魏三氏,此刻还能团结,但迟早是要分家的。”
“如果他们现在还敢内斗,肯定会被抓住机会,那晋国和他们都完了。所以,他们此刻和平分家是最好的选择。”
“分家之后,函谷关在魏氏的地盘上。”
“以前的时候,秦国打不过晋国,攻打函谷关只会损兵折将。”
“但是以后,只要秦国愿意继续攻打函谷关,咱们就支持。”
“简而言之,就是支持秦国发展。秦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要么进攻楚国,要么进攻魏氏。”
“秦国,就是咱们收买的搅屎棍。”
“哪怕适当的壮大秦国,也无所谓。”
秦国哪怕经过了商鞅的改革,如今相对而言还是落后。
论底蕴,比不上楚国。论国力,巴蜀之地还不知道得开发到什么时候,论各种先进产业,更是要啥没啥。除了穷横穷横的秦国大兵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显著特长。
诸葛亮的想法就是,拿着盐城的货物,去收买秦国这个穷鬼,只要穷鬼愿意攻打魏氏,愿意攻打楚国,那么一切都好说。
至于秦国会不会答应,秦侯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消灭盐城对秦国就算有好处,也是未来有好处,未来的好处,那就是不一定,很容易打水漂。
可是盐城的收买,这可是现成的好处,只要点点头,现在就能获得。
现在的好处和未来的好处,选择哪一个,这还用说吗?
“等到秦国占据了魏氏的函谷关之后,就该想着入主中原了。”
“到那个时候,韩赵魏三氏,就得天天防备秦国了。”
“可要是秦国不愿意怎么办?他们光收好处不办事儿咋办?”韩信忽然问道。
闻言,诸葛亮对着地图一指,地图就来到了北方:“如今燕侯已经死了,太子丹即将继位,咱们收买了太子丹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让太子丹发挥些作用了。”
“让太子丹进攻赵氏,这样未来赵氏的大军就只能防备燕国。”
萧何当即点了点头:“太子丹就算继位了,根基也还在黑土大平原。黑土大平原能有今天,咱们盐城的功劳至少占一半。如果太子丹想要继续发展,不,哪怕他想保持现状,都得和咱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所以,咱们只需稍微展示实力,显示诚意,太子丹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对太子丹而言,盐城发展壮大,一统天下这是未来的威胁。赵氏发展壮大,吞并燕国,这是现在的威胁。
这两个威胁,如何做出选择,其实也不难。
所以,燕太子丹也没得选。
他只能充当盐城的棋子,要怪就怪为何燕国这么弱小好了。
“虽然燕国的实力,可能比不上赵氏,但拖延赵氏主力一段时间还是做得到的。”
“至于燕国出兵的时间,取决于韩氏对郑国下手的时间。”
“韩氏和郑国接壤,韩氏垂涎郑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很快就会对郑国下手,那时韩氏的主力都在郑国。”
有着盐城的暗中支持,郑国起码也能抵挡一段时间。
“韩氏和赵氏,主力都不在国内,只剩下魏氏一家的时候,秦侯又怎能不动心?”
除非秦国从此以后改吃素了,以后真的要当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好人。
可是秦国的制度,又注定了必须发动战争,长时间不发动战争,秦国自己就完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合适的机会,诸葛亮就不信秦侯不动心。
“鲁国和宋国虽然都比不上齐国,但是在咱们出动一部分主力牵制齐国的前提下,在咱们的物资支援下,两个国家多活几十年、一百年甚至二百年,还是有希望的。”
“过去的燕国,比不上赵氏。如今的燕国,开垦了黑土大平原,等到黑土大平原开拓完毕,就能和赵国较量较量,也能顺利拖住赵氏。”
“秦国想要东出,至少能拖住魏氏,能够让魏氏什么都做不了。”
“韩氏想要吞并郑国,难道楚国就不想了吗?”
“楚国的贪婪,全天下都知道。”
“楚国和晋国的仇恨,更是长达数百万年,楚国难道就不想问鼎中原?”
“对咱们的忌惮是一时的,可是列国内部的矛盾是永久的。”
“接下来,咱们只需支持秦国对函谷关的想法,支持鲁国、宋国、郑国、卫国等大诸侯国延续下去,就能安稳发展。”
远交近攻,扶持那些没有获得九鼎的大诸侯国,这就是诸葛亮面对可能存在的五路敌军提出的方案。
秦国和燕国强大了,第一个倒霉的是楚国、魏氏、赵氏、齐国。
秦国和燕国,只要拿了盐城的好处,其他国家对于这两个国家的信任程度就要打一个折扣。
精诚团结,顿时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获得九鼎的大国,虽然实力更强了,可是催动九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利用其他大诸侯国,盐城偶尔插手,倒也能拖延下去。
至于具体能拖多久,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很快,众人纷纷发言,最后姜华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大家说的都很好。”
“各个方面,政务、军事、实力,大家都考虑到了。孤想说的,都被大家说出来了,这里也就不再多说。”
“想了想,孤只说一点。”说到这里,姜华竖起了食指,众人顿时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很是好奇。
“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
“从今往后,各位有空闲的时候,或者闲着无聊的时候,也可以想一想,未来天下一统了,咱们该如何治理这个天下。”
“如今的盐城,只需按照诸位的想法发展下去,一统天下虽然谈不上唾手可得,但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打下了天下,更要治理好天下。
有的人擅长打天下,可是不擅长治理天下。1
“天下治理,这是一个大难题。不同的地区,都得因地制宜。可是因地制宜说的简单,做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
“当然了,这个问题还很遥远,大家伙儿偶尔想一想就可以了。当下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如何发展,如何一统天下上来。”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所以,各大国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加强合作,咱们越强,咱们合作力度就越大,就越深入。”
“咱们可以努力的阻止、拖延,但不能指望能一直拖下去。”
“如果能拖到一百年后,哪怕他们精诚团结,咱们也有把握一统天下。”
“如果能拖到二百年后,哪怕他们团结跟一家人一样,咱们也能轻取天下。”
“所以,接下来如何拖延是最重要的。”
“直接和其他大国发生大规模战争不合适,但是挑动小国冲锋在前,却很有必要。”
“咱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定规矩,公子斯想做的其实也是立规矩。”
“大国不战咱们支持,大国侵略小国,咱们也不支持。”
“他们想要消灭小国,强大自己,那咱们就壮大小国。”
“到了必要时,咱们盐城的军队穿上小国的衣服,和各大国碰一碰,也是可以接受的。”
说到这里,吴起就坐了下来。
在吴起看来,必要时哪怕出动军队,哪怕不要脸了,只要能真正的拖延时间,那么就可以搞。总结起来便是拖延时间,继续发展,平推天下。
诸葛亮挥了挥手,一张天下地图就出现在众人面前:“列国并不团结,意图也并不一致。”
“所以,破解诸侯会盟,瓦解可能存在的诸侯联军,其实易如反掌!”
说着,诸葛亮就拿着鹅毛扇开始指着地图讲解自己的看法。
“当今天下的大国,不外乎楚国、齐国、晋国、秦国、吴国、燕国。”
“即使是最坏的局面,敌人也最多就是五路。”
“两路从海上来,三路从陆地上来。”
“最差的局面,田氏和燕国的水军,从北方南下,这是第一路。”
“楚国和吴国的水军,从南方北上,这是第二路。”
“晋国和齐国联军,从宋国、郑国等地进攻盐城,这是第三路。”
“楚国、吴国、秦国的联军,从吴国的地盘上进攻盐城,这是第四路。”
“楚国、吴国、秦国的联军,从南方丛林以及楚国的地盘上进攻越国及越国以南,这是第五路。”
“即使是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了。看起来确实很危急,这六国加在一起,大军虽然没有千万,但是咬咬牙,五六百万还是拿得出来的。看起来有些吓人,可是仔细一看,不过如此!”
“短时间内,六国或许可能精诚团结,但时间一长,必然出现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外交策略,比如远交近攻。”
“对于近处的诸侯国,咱们就刻意打压他们的产业发展。对于远处的诸侯国,咱们就一定程度上扶持他们的产业发展。甚至可以干扰各国的产业布局,让各国因为产业发展而发生矛盾。”
“比如,咱们可以支持秦国发展,秦国发展到一定程度,要么从巴蜀之地攻打楚国,要么就只能攻打函谷关。”
“韩赵魏三氏,此刻还能团结,但迟早是要分家的。”
“如果他们现在还敢内斗,肯定会被抓住机会,那晋国和他们都完了。所以,他们此刻和平分家是最好的选择。”
“分家之后,函谷关在魏氏的地盘上。”
“以前的时候,秦国打不过晋国,攻打函谷关只会损兵折将。”
“但是以后,只要秦国愿意继续攻打函谷关,咱们就支持。”
“简而言之,就是支持秦国发展。秦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要么进攻楚国,要么进攻魏氏。”
“秦国,就是咱们收买的搅屎棍。”
“哪怕适当的壮大秦国,也无所谓。”
秦国哪怕经过了商鞅的改革,如今相对而言还是落后。
论底蕴,比不上楚国。论国力,巴蜀之地还不知道得开发到什么时候,论各种先进产业,更是要啥没啥。除了穷横穷横的秦国大兵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显著特长。
诸葛亮的想法就是,拿着盐城的货物,去收买秦国这个穷鬼,只要穷鬼愿意攻打魏氏,愿意攻打楚国,那么一切都好说。
至于秦国会不会答应,秦侯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消灭盐城对秦国就算有好处,也是未来有好处,未来的好处,那就是不一定,很容易打水漂。
可是盐城的收买,这可是现成的好处,只要点点头,现在就能获得。
现在的好处和未来的好处,选择哪一个,这还用说吗?
“等到秦国占据了魏氏的函谷关之后,就该想着入主中原了。”
“到那个时候,韩赵魏三氏,就得天天防备秦国了。”
“可要是秦国不愿意怎么办?他们光收好处不办事儿咋办?”韩信忽然问道。
闻言,诸葛亮对着地图一指,地图就来到了北方:“如今燕侯已经死了,太子丹即将继位,咱们收买了太子丹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让太子丹发挥些作用了。”
“让太子丹进攻赵氏,这样未来赵氏的大军就只能防备燕国。”
萧何当即点了点头:“太子丹就算继位了,根基也还在黑土大平原。黑土大平原能有今天,咱们盐城的功劳至少占一半。如果太子丹想要继续发展,不,哪怕他想保持现状,都得和咱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所以,咱们只需稍微展示实力,显示诚意,太子丹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对太子丹而言,盐城发展壮大,一统天下这是未来的威胁。赵氏发展壮大,吞并燕国,这是现在的威胁。
这两个威胁,如何做出选择,其实也不难。
所以,燕太子丹也没得选。
他只能充当盐城的棋子,要怪就怪为何燕国这么弱小好了。
“虽然燕国的实力,可能比不上赵氏,但拖延赵氏主力一段时间还是做得到的。”
“至于燕国出兵的时间,取决于韩氏对郑国下手的时间。”
“韩氏和郑国接壤,韩氏垂涎郑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很快就会对郑国下手,那时韩氏的主力都在郑国。”
有着盐城的暗中支持,郑国起码也能抵挡一段时间。
“韩氏和赵氏,主力都不在国内,只剩下魏氏一家的时候,秦侯又怎能不动心?”
除非秦国从此以后改吃素了,以后真的要当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好人。
可是秦国的制度,又注定了必须发动战争,长时间不发动战争,秦国自己就完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合适的机会,诸葛亮就不信秦侯不动心。
“鲁国和宋国虽然都比不上齐国,但是在咱们出动一部分主力牵制齐国的前提下,在咱们的物资支援下,两个国家多活几十年、一百年甚至二百年,还是有希望的。”
“过去的燕国,比不上赵氏。如今的燕国,开垦了黑土大平原,等到黑土大平原开拓完毕,就能和赵国较量较量,也能顺利拖住赵氏。”
“秦国想要东出,至少能拖住魏氏,能够让魏氏什么都做不了。”
“韩氏想要吞并郑国,难道楚国就不想了吗?”
“楚国的贪婪,全天下都知道。”
“楚国和晋国的仇恨,更是长达数百万年,楚国难道就不想问鼎中原?”
“对咱们的忌惮是一时的,可是列国内部的矛盾是永久的。”
“接下来,咱们只需支持秦国对函谷关的想法,支持鲁国、宋国、郑国、卫国等大诸侯国延续下去,就能安稳发展。”
远交近攻,扶持那些没有获得九鼎的大诸侯国,这就是诸葛亮面对可能存在的五路敌军提出的方案。
秦国和燕国强大了,第一个倒霉的是楚国、魏氏、赵氏、齐国。
秦国和燕国,只要拿了盐城的好处,其他国家对于这两个国家的信任程度就要打一个折扣。
精诚团结,顿时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获得九鼎的大国,虽然实力更强了,可是催动九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利用其他大诸侯国,盐城偶尔插手,倒也能拖延下去。
至于具体能拖多久,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很快,众人纷纷发言,最后姜华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大家说的都很好。”
“各个方面,政务、军事、实力,大家都考虑到了。孤想说的,都被大家说出来了,这里也就不再多说。”
“想了想,孤只说一点。”说到这里,姜华竖起了食指,众人顿时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很是好奇。
“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
“从今往后,各位有空闲的时候,或者闲着无聊的时候,也可以想一想,未来天下一统了,咱们该如何治理这个天下。”
“如今的盐城,只需按照诸位的想法发展下去,一统天下虽然谈不上唾手可得,但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打下了天下,更要治理好天下。
有的人擅长打天下,可是不擅长治理天下。1
“天下治理,这是一个大难题。不同的地区,都得因地制宜。可是因地制宜说的简单,做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
“当然了,这个问题还很遥远,大家伙儿偶尔想一想就可以了。当下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如何发展,如何一统天下上来。”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