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陪奁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第九百七十九章 :陪奁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韩立他们从云家回来的时候,发现厨子梁手下的人已经把喜棚给搭建好了,这个喜棚直接把棉花胡同的堵住了一大半,步行、自行车能够从旁边通行,板车、汽车什么的就别想了。

    不过谁家的红白喜事都是这个样子,而且只有两天时间,因此没有人会跳出来说什么。

    即便是这样,韩妈不想自己儿子的婚礼上有瑕疵,万一要是有个癞蛤蟆跳出来,虽然不咬人但是它恶心人呀。

    所以韩妈早早的跟街道办的同事打好招呼,请他们在搭建喜棚的时候就就在旁边守着,韩妈原本的这个招呼在今天街道办的领导来了之后就变成了指令,并且还有几个科室主任在在喜棚旁边的炉子边上坐镇。

    韩立远远的把车停好步行朝家走去,一路上跟街坊、还有老妈的同事打着招呼、散着烟、被调侃的来到了自家街门前面。

    侯惠东他们这边的帐篷同样也搭建好了,韩家姐妹房间里面的东西也全都搬了进去,最早的那个大帐篷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坐满了人?就是坐满了,即便是这样还有好多人坐不下,凑在墙根下晒着太阳聊着天。

    这里面有韩立的街坊、发小,初、高中同学、有插队时的同伴、有大学同班同学、有在京*宾馆培训时学员、有在北二外比赛时结识的朋友,这些人都是韩立挑选出来专门通知的。

    不过还有一些不请自来的人,这些人是韩立在阶梯教室讲课时认识的一些学生,他代课德意志班的一些学生。

    还有一些老爸、老妈单位里面领导的孩子,这些人原本见面打个招呼的关系,现在全都以世交的身份过来帮忙。

    但是不管怎么说,韩立都要过去跟人打招呼。

    韩立在街门外面散了一圈烟,笑的满脸酸爽的来到了院子里面。

    这时候院子的南墙根下面砌出了两大一小三口灶,一口灶上的大锅里面正在汆丸子,旁边还有等着过油的豆腐和鲤鱼。

    另外一口大锅上面是一层层冒着热气的蒸笼,这里面蒸的馒头,小灶是用来炒热菜的,目前还没有启用。

    韩家姐妹的房间已经变成了非常热闹的厨房调配中心,一间里面放的是喜宴期间用到的各种食材、材料.。

    这些食材是双方已经过好数的,现在由厨子梁和他信任的徒弟掌控、调配这里面的物资,这期间要是东家增加菜肴、菜量、席面不算,反之出现欠缺的话,哪怕东家不在意,但是周围帮忙的人会把这个算在厨行的头上。

    在这个经历过什么都要精打细算的时代,特别是在最艰苦的那些年期间,就算是几万人的工厂食堂都过惯了一斤白菜、一斤土豆能出几份菜的日子。

    要是出现欠缺这种事的话,不管是因为厨行的计算失误,还是内部人员手欠,对厨行来说这都是一件相当打脸的事,因此不是亲信不能掌握这个房间的钥匙。

    另外一间里面分成了两拨人,一拨人在切肉、切菜,他们在为今天午饭做着准备。

    另外一拨人则是在和面、揉馒头,想要满足这两天的需求,外面那几层蒸笼上的馒头根本不够用。

    爸妈的房间里面基本上都是上年纪的、带孩子的妇女,韩立进入打了个招呼就丢下丁玉兰离开了。

    韩立自己的房间里面的人更多,街道办的领导、公交公司的领导,还有燕大的温校长、牛老师、章老师等等。

    韩立在这里陪着一直到外面的人喊吃饭的时候,中午就是大锅熬菜。

    大家端着碗到锅边有厨行的人给盛菜、之后从旁边拿上馒头,有找地方坐着吃的,有端着碗蹲在外面的墙边吃的,不过大多数都是凑在一起蹲在阳光下边吃、边聊。

    因为按照四九城的习俗,还有双方家长的商定,今天下午女方那边要过来送嫁妆(陪奁),所以吃完午饭后,大家在管事的催促下就各自忙碌了起来。

    这是四九城的习俗,女子出嫁的头一天送嫁妆,请男宾(四人至八人),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这情况在四九城可以说相当的隆重,这不但是证明女方家中实力的机会,同样也是给男方家中、周围邻居施加压力时机。

    这时候街坊邻居都会出来围观,女方陪送的物品要是没有跟上当时的潮流,那就会被街坊邻居拿来在暗地里说嘴,男方也没有什么面子。

    可要是女方家陪送的物品相当出彩的话,不但男方脸上有光,周围的街坊邻居也会高看新娘子一眼,往后打交道的时候也会更容易。

    这个习俗虽然说自古有之,但是在前伪朝时期受到满族那边重视“姑奶奶”的习俗影响被扩大了无数倍。

    当时很多有条件的家庭,他们家从生下女儿就开始她预备嫁妆,什么金皮柜、银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都不算什么,那些田产、店铺、奴才数量这些才是他们炫耀的东西。

    普通家怎么办?凉拌呗,心肠硬的家生下来丫头就送人、送地里、河中反正有地方送。

    心肠软的那些家庭会咬着牙养下来,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卖掉换点钱粮,没有这种情况他们大多都会用提高彩礼的方式给闺女凑一份嫁妆,不过彩礼这种事非常的不靠谱,这也是“赔钱货”的由来。

    不过这种情况在解放后改善了很多,特别是经历过最艰苦的那些年,那种攀比送嫁妆的风气已经不多见了。

    但是这几年四九城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去了,田产、店铺这种东西没人敢说,但是女方家长会尽可能的多陪送点东西,到时候让自己女儿过的好一点,还能被亲家、街坊高看一眼比什么都强。

    这也是今年棉花胡同有俩嫁女儿的家庭陪送了六套被褥,还有电视机、电风扇这些大物件的原因。

    ——

    下午两点左右的时候,云家那边由云程鹏和两位中年人带队,还有几个亲戚和邻居一共八个人,开着一辆吉普车还有三辆四九城生产的汽油三轮从家里出发了。

    他们的车队还没拐进棉花胡同的时候就被派到这里盯梢的舒永杰、麦志军发现了,两个人撒腿就往胡同里面跑,一边跑还一边喊。

    “师嫂家送嫁妆的人来了。”

    “师嫂家送嫁妆的人来了,他们马上就要进胡同了。”

    舒永杰、麦志军他们的这一嗓子,让在喜棚里面的管事马上就张罗了起来,一边通知、院里面准备好,一边派人拿着烟迎了上去。

    这时候胡同里面的那些街坊也从暖和的家里面走了出来,因为韩立这几年在整个胡同里面可以说是最有出息的人,大家也想知道他老婆家里面都陪送了什么.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