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西郊公园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第九百二十九章 :西郊公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韩立一边听郝红敏说,一边翻过来握住了她的小手轻声的说道。

    “没事,我现在已经来了,等到了地方你跟我详细的说一下伯母和老宅子的事”

    郝红敏听到后轻轻的点了点头,她也知道这个乌龟车里面的空间太小,哪怕的耳边轻语也会被前面的司机听到,只能按耐心神把话题转移到他们要去的饭店上。

    郝红敏的家庭条件很好,不过她生不逢时,等彻底能记事的时候,沪市的那些有名的饭店基本上就与她无缘了。

    但是在最难的那些日子里,每当熬不住的时候,郝红敏的姆妈郝景氏就会抱着自己的女儿给她讲述那些著名的饭店、有名的菜肴,用这种美好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给她们多一份坚持下去的希望。

    其中一家就是郝红敏今天要带韩立去的地方,(德兴馆),那里曾经被称为“沪市本帮菜的发祥地”。

    【德兴馆和德兴面馆不是一回事,咱们这次只说德兴馆。】

    德兴馆起于前伪朝末年,最早的时候开在小东门(今人民路、方浜中路交汇处附近),后来姓万的老板接手后把店铺搬迁到了洋行街闵行路上,主要经营黄豆汤、肉丝豆腐羹、咸肉百叶、炒肉豆腐等那个时期的家常菜。

    (这里的洋行街闵行路不是虹口的闵行路,是老南市阳朔路和真如路的旧称,现在阳朔路、真如路都已没有了。)

    动乱年代的饭店不好经营,德兴馆几经转手到了吴*英的手里。

    这位吴老板是个有能力的人,经过一系列的装修、引流迅速让这家原本不上档次的小饭店变成了登堂入室上档次的本帮菜馆。

    楼下经营大众菜,楼上雅座供应精细菜肴,因为头灶师傅烧制的糟钵头相当有名,从而把当时沪市最具有影响力的黄金*和杜*笙给吸引了过来。

    (给沪市以外的大佬科普一下,糟钵头就是把猪舌头、猪肺、猪肚、猪大肠、猪脚切成小块,放入砂锅或钵头内加入白高汤、香糟卤等调料用泥土封住钵口,大火烧沸后转小火慢炖半小时做成的,上桌之前撒上一把青菜叶、淋上一勺糟卤即可。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一些冬菇、冬笋等食材。)

    黄金*喜欢什么菜无从查询,但是据传杜*笙生平最喜欢的两道菜,那就是糟钵头和炒圈子,只要做的好他能三天两头跑过去品尝。

    在这两位的捧场下,德兴馆在沪市的地位直线上升,不过根基还不怎么稳。

    于是德兴馆几位师傅们联手推出一道虾子大乌参,这道菜特别符合沪市人的口味,一经推出直接成了来这里吃饭顾客必点的名菜,同时也让德兴馆的地位变的稳固起来。

    58年德兴馆迁至东门路闹市地段扩大营业,当时来客那叫一个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很多商政名人纷纷赶来品尝、捧场。

    到了后来那些年的时候,德兴馆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关门歇业了。

    直到今年(78年)德兴馆才重新开张,不过它的名字变成了【沪市德兴馆】。

    郝红敏为什么会知道的这样清楚,主要就是她姆妈经常说起这些事。

    郝景氏为什么会知道的这样清楚,那是因为郝江河这些小商人当初要看着黄金*和*笙的脸色吃饭,你要是连对方喜欢吃什么都搞不清楚那还混个屁呀。

    郝红梅听说德兴馆重新开业后一直想来,但是手里面的钱财不太丰厚,加上学业紧张没有机会过来,这次韩立来了刚好让她满足一下心里面的愿望。

    韩立和郝红敏一路说着话就来到了今年刚刚开门的德兴馆,不过让他们感到有些可惜的是,今天供应的菜品里面糟钵头和虾子大乌参都没有。

    两个人只能按照菜牌上今日供应的菜点,郝红敏知道韩立的饭量很大,所以在点菜之前就悄悄的说道。

    “韩立,我们沪市这边的菜量很小,同样的菜这里最多只有东北那边的一半,等下咱们要多点几道菜。”

    韩立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按照菜牌上点了白斩鸡、粉蒸肉、榨菜肉片、油汆咸带鱼、红烧冬瓜、烧青菜、四个红烧狮子头,最后来了一个黄豆芽肉丝汤,主食要了店里比较有名的“两面黄”。

    (两面黄:将面条的两面都炸成金黄色,然后从锅里捞出来后放在盘子上,再浇上浇头和卤汁,等到面条吸足汁后味道不错。)

    点菜的时候韩立发现沪市这边的菜品抛开数量不谈,只说价钱的话还算不错,

    肉菜只有一毛二,这个价格比四九城那边还便宜四分钱,素菜三分到五分钱一份,总体上来说比四九城便宜四分钱,带鱼八分钱一份,比四九城那边便宜将近一毛钱,只有白斩鸡一块五这个价格韩立不知道算不算贵。

    在付钱的时候郝红敏抢着付钱,对此韩立到是没有客气,因为他身上虽然有钱、有全国粮票,但是没有沪市本地的肉票,就算想付账也没有办法。

    吃饭的时候郝红敏就说起了她家最近的情况,房子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她姆妈郝景氏。

    郝红敏原本已经把给安抚下去了,但是她最近不知道在哪听说沪市有户人家成功去往了香江,往回捎信的时候说在那边过的很好。

    像什么工钱是沪市的一百倍,各种新式的衣服、各种物资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等等,这个消息再次让郝景氏动起了前往香江找郝江河的心思。

    关于郝红敏家的祖宅在多伦路上,根据从她姆妈口中的来的消息,正是因为家在这条路上,郝江河跟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扯上了一点关系,这也让她们家在当初平安的度过了最初的那段时期。

    不过韩立最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郝红敏家的祖宅现在是什么情况,要是被当成了大杂院的话,他停留在沪市的这十多天的时间里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帮她干净的收回来,哪怕有李老儿子的面子也不太好办。

    韩立在问过之后悄悄的松了一口气,幸好的是郝红敏她家的祖宅没有变成大杂院,而是被当地的街道办拿去当成了文化、宣传活动中心。

    公家对公家这事就好办多,运气好的三两天就能搞定。

    韩立也说了一下最近自己的情况,郝红敏得知他被那位召见之后,原本就非常明亮的两只大眼睛变的更加明亮了。

    可能是自己男人的到来让郝红敏心里面有了底,吃过饭后她没有着急拉着韩立去开解她姆妈和处理房子的事情,在走出饭店门口的时候问道。

    “韩立,你累不累,不累的话我带你好好逛逛沪市吧。”

    “见到你我怎么可能累呢,要不是地点不合适的话,我早就把你吃干抹净了。”

    韩立这样一说让郝红敏顿时想起在上河村的那些夜晚,那一次次的.。

    这让原本打算带韩立去逛商场、百货公司的郝红敏想到了一个地方,声音中有些期待的说道。

    “目前沪市有两个最让人喜欢去的地方,一个是外滩,不过那里的人很多。另外一个是西郊公园,那里有很多动物可以看,风景很好、地方又大,有很多树林、花丛,今天不是星期天公园里面的人不多.”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