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要来新人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第三十一章:要来新人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想想以后会有很多日用品的缺口,韩立的心里就非常惆怅。

    自己的梦想是当一条咸鱼没错,可是没有生活质量的保证算什么咸鱼呀?

    怎么办?难道为了提高自己生活质量要混迹黑市吗?

    这跟自己不想担任何风险的想法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韩立想了一路也没想明白,不过等他们回到上河村自己房子建筑现场的时候。

    不,不能叫建筑现场,现在房梁、檩条都已经弄好。

    村民们正在和泥铺设最后的稻草作为房顶,这个房子的大体就算完成了。

    按照老话来说,房梁要在上午十二点之前上去,并且还要放鞭炮。

    虽然现在没人敢明着说出来,但是选择十二点之前上梁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鞭炮还是赵村长从自己家拿过来的,但是这些规矩韩立他真的不知道。

    别说上梁的时间了,就要连上梁的时候需要放鞭炮他也不记得了。

    穿过来之前鞭炮的声音,只能存留在他儿时的记忆中。

    屋里的火墙、火炕也修好了,现在这两个院子就差街门和门窗了。

    街门、门窗的尺寸木匠早就已经拿走,最多一两天的时间就能按上。

    窗户上韩立当时选择的是玻璃,为此还多出了两块钱呢。

    因为玻璃也是稀缺物资,没有点门路根本弄不到,而木匠在这方面有熟悉的门道。

    赵村长老婆、儿媳,梁大队长老婆、闺女,张会计老婆、闺女这些帮忙的来了有一会了,她们这时候正在帮忙平整院子,这村民眼中看到的全都是活。

    来的时候把大铁锅,大案板、两层蒸笼、菜刀全部给准备齐全。

    今天用的临时的灶眼都弄好了,这一下省去了韩立他们很多事。

    韩立赶紧上前说客套话散烟,郝红梅、杨秀英给大家散糖。

    一番客套以后,韩立跟着张会计老婆去她们家拉茄子。

    郝红敏跟着梁大队长老婆回家拿大酱,一会做大锅菜的时候要用。

    其他人在院子里面就开始张罗起来,和面的、切肉的、劈柴的,人人手上都不闲着。

    整个院子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当然少不了一些她们知道的小道消息。

    无论那个年代桃色新闻最吸引人们的注意,传播的最快、也最有力度。

    例如:谁谁家的跟谁谁去钻小树林了,谁谁家的姑娘还没结婚肚子就大了。

    公社供销社某个售货员爬上了主任的床,然后被主任老婆抓住脸都给挠花了。

    还有下河村女知青屋里经常进人,据说他们村的老爷们没事就喜欢去那边转悠。

    然后大家一起庆幸自己村里没有这号人,要不然一定给她赶出去。

    “昨天我们家老赵去公社开会,上面说过两天又要下来一批知青。”

    赵村长老婆这一句话,直接把现场欢快的氛围降低了好几个百分点。

    在场的都是村里领导家属,她们当然知道知青的事情不好弄。

    村里高产出的地就那么多,每年的粮食产出也就那么多。

    每增加一个知青分粮,那就意味着村民会少分到一点。

    等到村民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就是她们家男人为难的时候。

    自己村根本没有权利拒绝接受,接受了后面就要面临一大堆的事。

    不是每个知青都跟这三位一样,手里有钱而不做作,干活还让人挑不出毛病。

    说来说起最后还是她们家男人难做,只希望这次的新知青跟韩知青他们一样吧。

    韩立他们当然也听到了这些话,但是他对这个情况没有太多的感受。

    自己马上就要搬出来了,就算来了新知青也烦不到自己头上。

    但是对于那些留在知青院的人就不那么美好了,除了日常琐事,新老知青对碰。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粮食,因为大家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一开始的时候听着每个知青每月领预支35斤口粮不少,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一斤玉米面加上水做成窝头,蒸熟以后最多变成一斤五六两。

    再多放水窝窝头就拿不起来了,做成棒子面粥更不顶饿。

    也就是说每人一顿饭最多只能吃半斤口粮,这要是放在后世能吃完的少之又少。

    但是这个年代大家都缺乏油水,每个人都非常能吃,重劳力一斤粮食下肚只能半饱。

    这要是到秋收的时候大家会吃的更多,要不然你根本就坚持不住。

    指望着从村里预支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这个情况前几天就被知青们琢磨出来了。

    往窝窝头里面玩命的加野菜做成菜窝头,就成了大家常用的办法。

    要是还不够的话就只能找村里继续预支粮食,但是预支不一定能成功。

    因为这个时候村里会根据仓库的存粮,还有你上工时的表现决定要不要预支给你。

    而且就算同意你预支一些粮食,那这些粮食也要你个人出钱购买。

    要不然村民知道以后就会闹意见,说他们村干部TW。

    要是没有钱的话就只能挨饿,这时候住在一起的知青你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挨饿?

    毕竟这个年代可是提倡的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人要有奉献精神的。

    那你要不要帮衬一点?帮衬别人你的粮食够吃吗?

    最后那怕你如何的不愿意,那怕你帮助了别人以后可能就会饿肚子,那你也要帮助一点。

    真要是出现了把人饿死的情况,那住在一起的知青首先就要背锅。

    档案上狠狠的给你记上一笔,那时候别说回城了,在本地你都不会好过。

    千万不要说你不知道对方没有粮食吃,那样的情况只会更糟糕。

    但是不住在一起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就不用关注别人粮食够不够。

    因为谁也不会跑去别人家扒拉对方的粮食袋子,专门看看他家有没有粮吧?

    要是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自己只需要把粮食收好。

    不心软去冲当烂好人,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装糊涂混过关。

    聊着闲篇不会影响大家的手速,猪肉被切成片、茄子被切成块慢慢的熬了一大锅。

    两掺面的窝窝头也在大家手中一个个成型,并且摆放到蒸笼里面。

    木柴铁锅过底下散发这热量,院子里面很快就飘起了诱人的香味。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