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夏婧让人去请京兆尹韦东到皇宫来议事。
在等人的期间,她让宫人去通知她在清宁宫的小厨房,让厨娘准备几个锅子。
“等韦东来了,差不多也到了正午,大家都留下来一起用膳。”
秋收后,京畿地区气温降低很多,早晨起来外面可见一层厚厚的霜。
不过中午气温回暖,但坐在殿内气温还是很低,要不是殿内生了火盆,恐怕大家都会冷得瑟瑟发抖。
韦东接到夏婧的命令匆匆进了宫,等他到达议事殿内,众位将领前面已经摆上了火锅子。
小厨房准备的火锅子,是红白两种口味的鸳鸯锅,奶白的汤汁飘荡着鲜甜的味道,飘满红油的汤汁飘荡的却是香辣的味道,两种口味交融,竟然让坐在桌旁的几位将领不由咽口水。
刚进殿的韦东:“.”
他狠狠吸了口气,“香啊,这是娘娘宴请诸位功臣?”
丁大壮盯着满桌子的配菜眼冒绿光,馋得差点管不住自己嘴里的口水,听了脚步声,再听了韦东的话,没好气地说道:“你小子进次宫怎么这么磨叽?大家为了等你,饿得肚子都冒酸水了!”
韦东听了丁大壮的话,急眼了,忙不迭地辩解道:“你小子别信口开河啊,我一接到信就马不停蹄地往宫里赶了,这速度你还嫌慢,你以为我长了飞毛脚啊?”
坐在上首的夏婧笑着阻止两人再争议下去,“好了,韦东既然来了,就坐吧!”
韦东和丁大壮曾经都是她的亲卫队长,后来各自的发展路子变了,韦东成了文官,而丁大壮成了武将,一个京兆尹,一个参将。
可以说,两人的官职都不小。两人难民出身,对这个官位很满意。
韦东快步走到殿中央,向夏婧见了礼,“微臣韦东见过娘娘!”
“免礼,坐吧,大家就等你了。”
“谢娘娘。”
韦东站起身,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在场众人,除了在京城的韦东,其他人都很少陪她用膳。
李定国在岭南时就派去了南洋,这次可能是他第一次陪夏婧一起用餐。
锅子他以前也吃过,但吃法不一样,以前的吃法是将各种菜全放进锅子里煮熟,再端上桌子慢慢享用。
而夏婧让人准备的锅子,里面的汤汁在咕噜咕噜翻滚,桌上摆了不少配菜,且都是生的,就等着他们自己动手煮熟。
来到京城后,夏婧让人种了不少蔬菜,以前在岭南的蔬菜带了不少种子过来。
“娘娘,这些菜都要现煮?”就在李定国无从下手时,坐在夏婧左侧第一个位置的萧崎稀奇地问道。
夏婧笑了笑:“对,想吃什么煮什么。”
“可是.”萧崎放下手中的筷子,有点手足无措地说道:“可是微臣从没有进过厨房做过菜,这个煮菜真不会呀。”
“哈哈哈,韦东,你教教我们的侯爷,告诉他怎样吃这个火锅。”萧崎的样子取乐了夏婧,她指使韦东教教他。
韦东笑了笑,夹起一棵菠菜,在奶白的汤汁上涮了两下夹起来放进自己的碗里。
他对萧崎道:“就这么简单,萧侯爷您不妨试试。”
萧崎挑了下眉头,也夹起一棵菠菜在汤汁里涮了涮,再吹了吹送进嘴里,奶白的骨头汤简单的涮了涮,保持着菠菜原有的鲜甜味,非常不错!
“唔,娘娘,这是什么菜?怎么这么好吃,根部还带有甜味!”
夏婧喝了口杏仁露,解释道:“番邦带来的种子,当初在岭南时,我跟他们兑换了一些种子。”
萧崎恍然:“难怪末将以前没有见过这种蔬菜,原来是番外之物。”
李定国看着韦东将薄薄的羊肉在红油汤中涮涮,再蘸上料汁就吃进了嘴里,看他吃得津津有味,不由地夹了块羊肉涮了涮,按着他一样的程序尝了尝羊肉的味道,竖起了大拇指!
萧崎住在冀州,岭南的变化他只听了一耳朵,并没有放在心上,要不然他就知道豆腐为何物了。
这会儿他夹了块白豆腐问道:“韦大人,这又是什么?”
韦东看了眼坐在上首的夏婧,“这是娘娘命人做出来的豆腐。”
“那这个呢?”萧崎又夹起一块油炸过的豆腐皮。
韦东认真地回道:“依然是豆腐!”
“这也是豆腐?”萧崎皱起眉头,觉得自己眼睛没有问题,那就肯定是韦东敷衍他。
夏婧看他明显不信的表情,乐不可支:“侯爷,韦东说的没错,那就是豆腐,只不过金黄色的豆腐是油炸过的。”
“啊?还真是豆腐!”萧崎不死心的又夹起一块羊肚问道:“那这个呢?”
“这是羊肚,只不过切薄了点。”
“羊肚?!”
夹起的羊肚巴哒掉在了桌上,萧崎虽然出身名门,从小五谷不分,但自从在冀州当任刺史以来,还是关心农事和牧业的。
正因为关心,所以他知道羊肚这东西是什么样的。
萧崎这会儿的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曾经看过的宰羊现场,想起那个从肚皮里掏出来的内脏,胃里就翻腾起来。
“呕!”他挥了挥手,示意侍从赶紧将这盘羊肚端走,恶心死他了。
韦东烫了片羊肚,送进嘴里,稀罕地看着他:“萧侯爷,至于么?这么好吃的羊肚,你居然嫌弃它!”
萧崎喝了口茶水压压惊,摆了摆手,食物永远是不知道它原有的模样为好,知道了某些不美观的食物,还真有可能吃不下去。
这道不和谐的菜端了下去,饭桌上倒还和谐。
夏婧对青菜情有独衷,虽然也吃肉,但平时还是以青菜为主。
底下的男人们就不同,他们是武将,对于武将来说,肉食更得他们欢心。
牛羊肉是涮锅的主旋律,男人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倒是吃的尽兴。
大家吃饱喝足,锅子撒下去后,等宫人上了茶,夏婧便说起了这次叫韦东过来的目的。
“这再过不久就快下今年的第一场雪了,我想趁着雪未下之前,在承福门前的广场建一座烈士纪念馆。”
“烈士纪念馆?”
底下的将领都没有听明白这个什么馆的用途。
站在一旁的叶飞听夏婧说过一嘴,这会儿他听她这么说,大概已经猜到了她的意思,便出言道:“娘娘的意思是建这个烈士纪念馆祭奠为保卫大禹牺牲的将士?”
夏婧郑重地点头:“为大禹战死的将士,他们生前无名,死后总要让后世子孙知道他们曾经的付出。他们精忠报国,为国牺牲,死后的荣光我们不该剥夺,以后但凡为国牺牲的将士,无论职位高低,牌位都可进烈士纪念馆,享受大禹孙子后代的香火,更值得后世歌颂!”
这.
众人相视一眼,这样的荣誉只怕史无前例吧!
无论职位高低牌位都可进纪念馆,从小锦衣玉食的萧崎无法理解这一点,要说树典范,将领的影响绝对比无名之卒大。
“娘娘,当兵打仗,吃得是皇粮,伤残或战死,朝廷都会补贴不少银子,这份抚恤已经够丰厚了,您为何还要特意出资建这个烈士纪念馆?”
作为武将,对这项政令,他们是支持的态度,毕竟万一他们出了事,至少家里的妻儿老少都有个依靠,但要将纪念馆的位置分配给其他普通军人,这些人就心里不愿意了。
夏婧看向他,“忠君报国之心不分贵贱,既然如此,他们为何不能进烈士纪念馆,还是说你觉得他们忠君报国之心有假?”
这话谁也不敢往外传,萧崎更不敢承认,这要是被底下的将士们知道了,他们如何看待他?
他又如何再领兵作战?
因此,殿内也无人再提反对意见,算是默认了夏婧的所作所为。
夏婧转头看向韦东,“建烈士纪念馆的事,就劳烦你多费一些心了,图纸和人员安排,我都跟你说,其他的事你看着办吧。”
韦东领命应下,如此一来,纪念馆若建成,大禹的军户和兵丁的地位将大幅提高,甚至会影响到目前文贵武贱的风气。
当然,短时间内这种风气不可能改变,但民间至少军户的地位会有所提高,烈士的家属会有优待,慢慢地大禹百姓相信对征兵的排斥会降低。
京城城外的安置房的建设,京城至岭南的铁路,以及各州府的水泥路都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人员配比也安排了下去。
京城内外更是大量招工,百姓赚钱似乎进入了狂欢之季。
永通门外的安置房,已经建成了一批房屋,四层高的楼房,总共十栋。
一栋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两户人,等于一栋一层就是八户居住,四层楼高就是一栋楼二十八户,十栋楼就是二百八十户口。
夏婧让工匠量了窗户的尺寸,准备给这先一步建成的房子都安上玻璃窗户。
如此奢侈的行动,弄得京兆尹都有点眼热,他家里和衙门都还是贴窗纸或安了云纱,哪有玻璃来得上档次?
玻璃在没有掌握这项技术的古代来说是奢侈品,但夏婧面前不难制作,不愁卖。
“娘娘,安置房您为百姓免费建,现在还免费为他们奢侈一把,安装玻璃窗户,你疯啦?玻璃在外面可是紧俏物品,您居然这么轻易就送出去了?”
夏婧摇头失笑:“玻璃厂目前还能维持运转,等安置小区的玻璃安装完毕,这就是所谓广告,广而告知的力量是强大的!”
韦东摇头,理解不了娘娘的想法。
“最近返城的人多吗?或者说举家回到京城的多吗?”
“自从平叛结束后,各地的商贾、原京畿地区的百姓,还有各世家豪强都陆续返回,每天城门都是排队进城的车队。”
说着韦东笑眯了眼,“丁管事更是带着一大批小吏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京城各地段的房产更是成了大家争抢的对象!”
夏婧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房产还用抢吗?刚开始时不是都是买回自己原先的老宅子?”
原谅她出征在外这么久,京城产业复购前是不知道房产的现状。
韦东趁着这次机会,彻底地跟夏婧讲了一下京城产业的情况。
“最开始丁管事为了照顾各位,让他们曾经的宅子给了他们优先权,但后来街道上的各种谩骂,让人受不了,丁管事干脆直接你想选哪儿就选哪儿,只要有足够的银子,他们就敢卖!”韦东被这神来一笔弄得当时有点懵。
那些曾经宅子的主人会同意,他们不闹事?
官府办事他们敢置喙吗?
事实证明,夏婧这位皇后娘娘就是镇宅之宝,有她在京城,就没有人敢太放肆。
皇后娘娘的杀伐果断,真不敢有人随便挑衅她。
夏婧点头,如此便好,相信过不了多久,京城的玻璃店又会迎来一波大生意。
城外的安置房就是京城的另一个名片,但凡从长厦门和永通门进城的车队,都能看到安置房那明亮的窗户。
进城排队时,稍打听一下,基本都会知道城外那些房子是怎么回事!
返回京城,很多大家族和富商在京城买的宅子,许多地方都需要再维护一下。
尤其是窗户,木格窗棂配上玻璃既明亮,又可以毫无阻碍地看外面的风景。
丁大强这几日查看玻璃厂的账本时,发现账本上面记录的数字翻了倍,忙问掌柜:“这是怎么回事?这几日生意很好?回城的人很多?”
玻璃铺子掌柜,望了一下角落里的玻璃,笑道:“前段时间忙完周边的客户,这段时间又忙着安置房,安置房快忙完了,又有不少刚回京城的家族管事来店里划玻璃,说是想着家里宅子的窗纱窗纸全换成透明采光好的玻璃代替。”
“从聊天中,我才得知他们刚回城之所以知道我们的店有玻璃出售,完全是因为进城时看到了城外的安置房,安置房的窗户安上玻璃太漂亮了!”
丁大强颇为意外地笑道:“照你这么说,这些客人是因为见到了学校的教学条件,才答应换玻璃的?”
“是!”
“咝!没想到娘娘随手免费送出十栋楼的玻璃,会产生这么大的效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在等人的期间,她让宫人去通知她在清宁宫的小厨房,让厨娘准备几个锅子。
“等韦东来了,差不多也到了正午,大家都留下来一起用膳。”
秋收后,京畿地区气温降低很多,早晨起来外面可见一层厚厚的霜。
不过中午气温回暖,但坐在殿内气温还是很低,要不是殿内生了火盆,恐怕大家都会冷得瑟瑟发抖。
韦东接到夏婧的命令匆匆进了宫,等他到达议事殿内,众位将领前面已经摆上了火锅子。
小厨房准备的火锅子,是红白两种口味的鸳鸯锅,奶白的汤汁飘荡着鲜甜的味道,飘满红油的汤汁飘荡的却是香辣的味道,两种口味交融,竟然让坐在桌旁的几位将领不由咽口水。
刚进殿的韦东:“.”
他狠狠吸了口气,“香啊,这是娘娘宴请诸位功臣?”
丁大壮盯着满桌子的配菜眼冒绿光,馋得差点管不住自己嘴里的口水,听了脚步声,再听了韦东的话,没好气地说道:“你小子进次宫怎么这么磨叽?大家为了等你,饿得肚子都冒酸水了!”
韦东听了丁大壮的话,急眼了,忙不迭地辩解道:“你小子别信口开河啊,我一接到信就马不停蹄地往宫里赶了,这速度你还嫌慢,你以为我长了飞毛脚啊?”
坐在上首的夏婧笑着阻止两人再争议下去,“好了,韦东既然来了,就坐吧!”
韦东和丁大壮曾经都是她的亲卫队长,后来各自的发展路子变了,韦东成了文官,而丁大壮成了武将,一个京兆尹,一个参将。
可以说,两人的官职都不小。两人难民出身,对这个官位很满意。
韦东快步走到殿中央,向夏婧见了礼,“微臣韦东见过娘娘!”
“免礼,坐吧,大家就等你了。”
“谢娘娘。”
韦东站起身,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在场众人,除了在京城的韦东,其他人都很少陪她用膳。
李定国在岭南时就派去了南洋,这次可能是他第一次陪夏婧一起用餐。
锅子他以前也吃过,但吃法不一样,以前的吃法是将各种菜全放进锅子里煮熟,再端上桌子慢慢享用。
而夏婧让人准备的锅子,里面的汤汁在咕噜咕噜翻滚,桌上摆了不少配菜,且都是生的,就等着他们自己动手煮熟。
来到京城后,夏婧让人种了不少蔬菜,以前在岭南的蔬菜带了不少种子过来。
“娘娘,这些菜都要现煮?”就在李定国无从下手时,坐在夏婧左侧第一个位置的萧崎稀奇地问道。
夏婧笑了笑:“对,想吃什么煮什么。”
“可是.”萧崎放下手中的筷子,有点手足无措地说道:“可是微臣从没有进过厨房做过菜,这个煮菜真不会呀。”
“哈哈哈,韦东,你教教我们的侯爷,告诉他怎样吃这个火锅。”萧崎的样子取乐了夏婧,她指使韦东教教他。
韦东笑了笑,夹起一棵菠菜,在奶白的汤汁上涮了两下夹起来放进自己的碗里。
他对萧崎道:“就这么简单,萧侯爷您不妨试试。”
萧崎挑了下眉头,也夹起一棵菠菜在汤汁里涮了涮,再吹了吹送进嘴里,奶白的骨头汤简单的涮了涮,保持着菠菜原有的鲜甜味,非常不错!
“唔,娘娘,这是什么菜?怎么这么好吃,根部还带有甜味!”
夏婧喝了口杏仁露,解释道:“番邦带来的种子,当初在岭南时,我跟他们兑换了一些种子。”
萧崎恍然:“难怪末将以前没有见过这种蔬菜,原来是番外之物。”
李定国看着韦东将薄薄的羊肉在红油汤中涮涮,再蘸上料汁就吃进了嘴里,看他吃得津津有味,不由地夹了块羊肉涮了涮,按着他一样的程序尝了尝羊肉的味道,竖起了大拇指!
萧崎住在冀州,岭南的变化他只听了一耳朵,并没有放在心上,要不然他就知道豆腐为何物了。
这会儿他夹了块白豆腐问道:“韦大人,这又是什么?”
韦东看了眼坐在上首的夏婧,“这是娘娘命人做出来的豆腐。”
“那这个呢?”萧崎又夹起一块油炸过的豆腐皮。
韦东认真地回道:“依然是豆腐!”
“这也是豆腐?”萧崎皱起眉头,觉得自己眼睛没有问题,那就肯定是韦东敷衍他。
夏婧看他明显不信的表情,乐不可支:“侯爷,韦东说的没错,那就是豆腐,只不过金黄色的豆腐是油炸过的。”
“啊?还真是豆腐!”萧崎不死心的又夹起一块羊肚问道:“那这个呢?”
“这是羊肚,只不过切薄了点。”
“羊肚?!”
夹起的羊肚巴哒掉在了桌上,萧崎虽然出身名门,从小五谷不分,但自从在冀州当任刺史以来,还是关心农事和牧业的。
正因为关心,所以他知道羊肚这东西是什么样的。
萧崎这会儿的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曾经看过的宰羊现场,想起那个从肚皮里掏出来的内脏,胃里就翻腾起来。
“呕!”他挥了挥手,示意侍从赶紧将这盘羊肚端走,恶心死他了。
韦东烫了片羊肚,送进嘴里,稀罕地看着他:“萧侯爷,至于么?这么好吃的羊肚,你居然嫌弃它!”
萧崎喝了口茶水压压惊,摆了摆手,食物永远是不知道它原有的模样为好,知道了某些不美观的食物,还真有可能吃不下去。
这道不和谐的菜端了下去,饭桌上倒还和谐。
夏婧对青菜情有独衷,虽然也吃肉,但平时还是以青菜为主。
底下的男人们就不同,他们是武将,对于武将来说,肉食更得他们欢心。
牛羊肉是涮锅的主旋律,男人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倒是吃的尽兴。
大家吃饱喝足,锅子撒下去后,等宫人上了茶,夏婧便说起了这次叫韦东过来的目的。
“这再过不久就快下今年的第一场雪了,我想趁着雪未下之前,在承福门前的广场建一座烈士纪念馆。”
“烈士纪念馆?”
底下的将领都没有听明白这个什么馆的用途。
站在一旁的叶飞听夏婧说过一嘴,这会儿他听她这么说,大概已经猜到了她的意思,便出言道:“娘娘的意思是建这个烈士纪念馆祭奠为保卫大禹牺牲的将士?”
夏婧郑重地点头:“为大禹战死的将士,他们生前无名,死后总要让后世子孙知道他们曾经的付出。他们精忠报国,为国牺牲,死后的荣光我们不该剥夺,以后但凡为国牺牲的将士,无论职位高低,牌位都可进烈士纪念馆,享受大禹孙子后代的香火,更值得后世歌颂!”
这.
众人相视一眼,这样的荣誉只怕史无前例吧!
无论职位高低牌位都可进纪念馆,从小锦衣玉食的萧崎无法理解这一点,要说树典范,将领的影响绝对比无名之卒大。
“娘娘,当兵打仗,吃得是皇粮,伤残或战死,朝廷都会补贴不少银子,这份抚恤已经够丰厚了,您为何还要特意出资建这个烈士纪念馆?”
作为武将,对这项政令,他们是支持的态度,毕竟万一他们出了事,至少家里的妻儿老少都有个依靠,但要将纪念馆的位置分配给其他普通军人,这些人就心里不愿意了。
夏婧看向他,“忠君报国之心不分贵贱,既然如此,他们为何不能进烈士纪念馆,还是说你觉得他们忠君报国之心有假?”
这话谁也不敢往外传,萧崎更不敢承认,这要是被底下的将士们知道了,他们如何看待他?
他又如何再领兵作战?
因此,殿内也无人再提反对意见,算是默认了夏婧的所作所为。
夏婧转头看向韦东,“建烈士纪念馆的事,就劳烦你多费一些心了,图纸和人员安排,我都跟你说,其他的事你看着办吧。”
韦东领命应下,如此一来,纪念馆若建成,大禹的军户和兵丁的地位将大幅提高,甚至会影响到目前文贵武贱的风气。
当然,短时间内这种风气不可能改变,但民间至少军户的地位会有所提高,烈士的家属会有优待,慢慢地大禹百姓相信对征兵的排斥会降低。
京城城外的安置房的建设,京城至岭南的铁路,以及各州府的水泥路都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人员配比也安排了下去。
京城内外更是大量招工,百姓赚钱似乎进入了狂欢之季。
永通门外的安置房,已经建成了一批房屋,四层高的楼房,总共十栋。
一栋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两户人,等于一栋一层就是八户居住,四层楼高就是一栋楼二十八户,十栋楼就是二百八十户口。
夏婧让工匠量了窗户的尺寸,准备给这先一步建成的房子都安上玻璃窗户。
如此奢侈的行动,弄得京兆尹都有点眼热,他家里和衙门都还是贴窗纸或安了云纱,哪有玻璃来得上档次?
玻璃在没有掌握这项技术的古代来说是奢侈品,但夏婧面前不难制作,不愁卖。
“娘娘,安置房您为百姓免费建,现在还免费为他们奢侈一把,安装玻璃窗户,你疯啦?玻璃在外面可是紧俏物品,您居然这么轻易就送出去了?”
夏婧摇头失笑:“玻璃厂目前还能维持运转,等安置小区的玻璃安装完毕,这就是所谓广告,广而告知的力量是强大的!”
韦东摇头,理解不了娘娘的想法。
“最近返城的人多吗?或者说举家回到京城的多吗?”
“自从平叛结束后,各地的商贾、原京畿地区的百姓,还有各世家豪强都陆续返回,每天城门都是排队进城的车队。”
说着韦东笑眯了眼,“丁管事更是带着一大批小吏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京城各地段的房产更是成了大家争抢的对象!”
夏婧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房产还用抢吗?刚开始时不是都是买回自己原先的老宅子?”
原谅她出征在外这么久,京城产业复购前是不知道房产的现状。
韦东趁着这次机会,彻底地跟夏婧讲了一下京城产业的情况。
“最开始丁管事为了照顾各位,让他们曾经的宅子给了他们优先权,但后来街道上的各种谩骂,让人受不了,丁管事干脆直接你想选哪儿就选哪儿,只要有足够的银子,他们就敢卖!”韦东被这神来一笔弄得当时有点懵。
那些曾经宅子的主人会同意,他们不闹事?
官府办事他们敢置喙吗?
事实证明,夏婧这位皇后娘娘就是镇宅之宝,有她在京城,就没有人敢太放肆。
皇后娘娘的杀伐果断,真不敢有人随便挑衅她。
夏婧点头,如此便好,相信过不了多久,京城的玻璃店又会迎来一波大生意。
城外的安置房就是京城的另一个名片,但凡从长厦门和永通门进城的车队,都能看到安置房那明亮的窗户。
进城排队时,稍打听一下,基本都会知道城外那些房子是怎么回事!
返回京城,很多大家族和富商在京城买的宅子,许多地方都需要再维护一下。
尤其是窗户,木格窗棂配上玻璃既明亮,又可以毫无阻碍地看外面的风景。
丁大强这几日查看玻璃厂的账本时,发现账本上面记录的数字翻了倍,忙问掌柜:“这是怎么回事?这几日生意很好?回城的人很多?”
玻璃铺子掌柜,望了一下角落里的玻璃,笑道:“前段时间忙完周边的客户,这段时间又忙着安置房,安置房快忙完了,又有不少刚回京城的家族管事来店里划玻璃,说是想着家里宅子的窗纱窗纸全换成透明采光好的玻璃代替。”
“从聊天中,我才得知他们刚回城之所以知道我们的店有玻璃出售,完全是因为进城时看到了城外的安置房,安置房的窗户安上玻璃太漂亮了!”
丁大强颇为意外地笑道:“照你这么说,这些客人是因为见到了学校的教学条件,才答应换玻璃的?”
“是!”
“咝!没想到娘娘随手免费送出十栋楼的玻璃,会产生这么大的效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