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惊喜来得如此突然!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话事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惊喜来得如此突然!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乾清宫前的君臣召对现场,忽然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万历皇帝的两个主要目的,第一个是勾引文官出卖林泰来,安抚郑贵妃,看来是能达到了。

    第二个就是在国本问题上忽悠住文官,暂时求得耳根清静,以后能拖就往下拖,却被叫破了。

    眼看气氛在这里尴尬的僵持着,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又不得不出面,想个化解尴尬的法子。

    于是他对万历皇帝奏道:“先前皇爷有言,朝臣们皆未见过皇子,所以让外人多有猜疑,今日可将皇子引出来让先生们看看。”

    被戳破小心思的万历皇帝正不知该说什么,闻言连忙道:“传!速将长哥和三哥儿传来!”

    万历皇帝目前生过四個儿子,老二和老四都早夭了,老大和老三就是国本之争的两个主角。

    不多时,便见九岁的皇长子朱常洛和五岁的皇三子朱常洵从内宫被请了出来,一左一右的站在皇帝两边。

    万历皇帝开口道:“先生们亲眼看看。”

    阁老们便抬头望去,这是外臣第一次见到皇子们。

    只见皇长子稍微瘦弱些,而皇三子虽然年纪小,但却更显强壮敦实。

    万历皇帝又很亲密的拉住了皇长子的手,对阁臣们说:

    “朕无嫡子,长幼自有定序,皆为朕子也,岂有父子无亲之理?外间却总有疑议,离间我父子天性!

    尔等阁臣乃是朕之近臣,今日让尔等亲自目睹,朕对长哥岂有别差?

    只不过心忧长哥质弱,等他更壮大些,再使他外出才能放心而已!”

    还赖在现场没走,阿不,等待最终处置的林泰来看到这场景,差点笑出声来。

    感觉万历皇帝就差掐着皇长子的脖子,逼问道:“说!父皇对你好不好!”

    大臣们又不能当面反驳皇帝,只能唯唯诺诺,皇帝说什么就听什么。

    在这时候,那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突然举起了小胖手,指着高大醒目的林泰来道:“此恶人状元也!”

    在场众人无论是皇帝还是太监、阁老,齐齐错愕不已,五岁孩童还懂这个?

    惊喜来得如此突然!林泰来不敢相信的指着自己,对皇三子追问道:“殿下可是说我?”

    皇三子重复说:“此恶人状元也!”

    万历皇帝回过神来后,无奈的捂住了胖脸,终于体会到猪队友带不动是什么感觉了。

    文武双状元在朝堂很有影响力,你们母子这样往死里得罪林泰来,是唯恐树敌不多吗?

    比起大多数大臣,林泰来在国本问题上的态度已经算是很温和了,虽然和你们郑家有私仇,但从来没有上疏催促过立皇长子为东宫。

    如果不是今天把林泰来逼急了,林泰来也不会明白的发话支持皇长子。

    但是被骂的林泰来内心被狂喜所充斥,差点连表情管理都失效了。

    有未来福王这句话,他在国本大劫里就彻底解套脱身了!

    只见林泰来粗暴的推开了大学士们,一个箭步冲到台阶下,进奏道:

    “今日目睹诸皇子,所见皇长子英粹,皇三子聪慧,真乃大明之幸也!

    所憾者,皇子未有章服,面见礼法不伦不类也!

    故而再次奏请早定诸皇子名号,以皇长子备位东宫,皇三子可封藩福王!”

    卧槽!众人又惊了,就这么一瞬间,你林泰来连皇三子的王号都想好了?

    你这报复心,也过于敏捷了吧?皇三子他还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啊。

    万历皇帝也恍惚了一下,福王?这封号还怪好听的。

    眼瞅着场面要失控了,万历皇帝情急的拍着宝座,厉声下令:“将林泰来推出午门廷杖四十!孙暹去监刑!”

    完了!大学士们顿时心如死灰,当场辞职的冲动都有了!

    被召入内的锦衣卫官校冲上来,拖着林泰来就往外走。

    竟然还有更多的惊喜?林泰来一边被拖着走,一边扭头叫道:“谢陛下天恩啊!”

    熟知明史的都知道,午门外挨廷杖意味着什么,是多少大臣尤其言官梦寐以求的成就。

    哪怕你是京师上万官员里最默默无闻的那个,但只要挨过廷杖,一夜之间就能名震朝堂,一月之间便可声闻天下,然后就青史留名啦!

    熬过痛苦完了后都是好事,虽然听起来很变态,但风气就是这么变态。

    虽然林泰来已经很有名望了,但谁又会嫌弃名望多?

    没过多久,林泰来便被按在了午门外偏西的石板上。

    厂公孙暹站在林泰来身前,等待着执刑之前的准备完毕。

    一般执刑者都是锦衣卫官校,但这次孙暹却没让锦衣卫动手。

    他在身边的长随小内监里随便点了两个看起来强壮的,吩咐道:“由你们两个执刑!”

    林泰来仰头看着,感觉拿着木杖的内监有点眼熟,随口问了句:“你叫什么?”

    这么有意义的时刻,当然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细节,也好日后写小作文纪念。

    那内监便答道:“咱乃李进忠也,今日上命难违了。”

    林泰来:“.”

    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去年在京师街头,匆匆瞥过一眼的无赖魏四么?也就是历史上未来的九千岁魏忠贤。

    自己的廷杖由历史上的九千岁亲手执行,这可太踏马的有纪念意义了!

    比起六十和八十,四十廷杖还不算多,一般打不死人。

    才为皇家服务一年多的李进忠一杖打下去,手感非常不对,不由得看向厂公孙暹。

    孙暹淡淡的说:“继续。”

    李进忠恍然大悟,难怪厂公点了他们两个随从来执刑,难怪没有扒掉林泰来的外衣。

    就算外衣里面套着皮甲,钝器打在身上还是能感受到疼痛的,林泰来非常硬汉的一声不吭。

    打完了后,孙暹又对锦衣卫官校下令道:“伱们去太医院喊人吧!我去复旨!”

    “重伤”的林泰来抬起头来,中气十足的叫道:“太医就不必了!把我抬出去就行!”

    孙暹又下令说:“去长安右门外,把他的家丁喊几个进来!再给个木板,尽快抬走他!”

    趁着等待的间隙,孙暹又对林泰来说:“虽然你被罢官了,但不用一条道走到黑啊。

    换条道路未尝不是明路也,反正都是为皇上效力。”

    林泰来这才明白,皇帝揪着自己不放、还诱导自己和阁老们决裂的原因是什么了

    不知过了多久,左右护法张家兄弟和其他八个家丁在锦衣卫官校的带领下,匆匆赶了过来。

    主要鉴于林泰来的体重,怕人少了抬不动,所以从正常的四抬改为了八抬。

    于是张家兄弟强忍“悲痛”在前面开路,其他八个家丁抬着林泰来。

    出承天门时,林泰来偷偷在门洞里面把皮甲脱了下来。

    左右护法诧异的问道:“坐馆不怕被打了?”

    林泰来冷哼道:“我看现在谁敢打我!”

    当过了承天门后,在前面开路的张家兄弟就往长安右门方向走。

    林泰来拍着木板,叫道:“不是这条路!你们往哪里走?”

    左护法张文疑惑的转身问道:“出长安右门回家去,有何不对?”

    林泰来吩咐道:“蠢货!往长安左门走!”随后又叹道:“廷杖不回衙,犹如衣锦夜行也!”

    长安左门外就是御街,五部和翰林院都在这片。

    “先去翰林院!”趴在木板上的林泰来指示说,“还有,慢些走,不着急!”

    八抬木板的队伍在御街上游街示众,就立刻引起了轰动。

    因为在这里混的人都知道,趴在木板上被抬出来的人,必定是挨了廷杖的幸运儿。

    就是今天这个幸运儿比较特殊,是公认最不可能挨廷杖的人形祥瑞。

    虽然林泰来还想多游街示众一会儿,但是从长安左门到翰林院的距离实在太短了。

    当林泰来被抬进翰林院,才到中庭就被几十名翰林们团团围住了!

    几位管事的学士也被喊了出来,亲自到院中围观林泰来!

    “这是怎么了?”掌院学士陈于陛吃惊的问道。

    林泰来被召入宫觐见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但是你林泰来怎么就能骗了廷杖被抬出来?

    趴在木板上的林泰来一身官袍破破烂烂,官帽也被打掉了,头发也凄惨的散乱着。

    听到陈学士的问话,林泰来有气无力的答道:“入宫后,我因献言建储,获赐君恩施加于身。”

    在场数十人齐齐露出了敬佩的神色,虽然林泰来平时不着调,但也是大事有气节的人啊!

    陈于陛叹口气道:“速速回家休养,以免伤势加重!”

    林泰来黯然销魂,感伤的说:“晚辈这次到翰林院,是为了向诸君告别啊。

    今日在宫中,许次辅、王锡爵、王家屏这三位阁老联合给我定罪,并向皇上奏请处罚我。

    而我林泰来百口莫辩,已经被罢免官职,剥夺衣冠了。

    从今往后,不能再与诸君柯亭论道矣!”

    翰林院内立刻群情大哗!如果林泰来所言是真的,那就是丑闻,巨大的丑闻!

    这种事情完全骗不了人,林泰来应该不至于说谎吧?

    只有严嵩这种阁老,才能干出这种向皇帝出卖文官的事情啊!

    林泰来虽然是个王八蛋,但他首先是个文臣啊!

    该说的都说完,林泰来无力的对众翰林挥了挥手,算是告别。

    家丁们抬着木板,就往外面走。

    忽然林泰来又让家丁停下,对陈学士问道:“上次以翰林身份挨廷杖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在大明,一般挨廷杖比较多的是科道言官,而翰林因为性质的特殊性,挨廷杖的情况可以说很罕见。

    毕竟翰林名义上是近侍之臣,而且翰林很多都当过讲官,所以皇帝一般不会打翰林。

    同时翰林升迁荣辱完全取决于皇帝一念之间,不像外朝那样有制度保障,故而翰林一般也不会和皇帝死磕。

    听到林泰来的问题后,陈学士稍加思索便答道:

    “应该是万历五年张居正夺情事件那次,当时的赵用贤、吴中行皆以翰林之身承受廷杖。”

    林泰来又问道:“再往前呢?”

    陈学士看向田一俊,苦笑道:“田君熟习典籍,对历代掌故知晓甚多,还请田君来答疑。”

    田一俊田学士想了想后,答道:“再往前,就该是六十多年前的嘉靖朝大礼议左顺门案了,数位翰林当场被杖责。”

    林泰来继续问:“再往前还有么?”

    田学士答道:“七十年前的正德十四年,廷杖群臣时有翰林在内;百二十年前,成化二年有翰林四谏,挨过廷杖后皆名噪一时!”

    再往前就不用问了,在大明朝堂的古早版本里,并不流行以廷杖为荣的风气。

    而且古早版本里,出事就不只是廷杖问题了,经常直接掉脑袋。

    林泰来大声的感慨道:“鉴往可以知来,惟愿诸君牢牢记住,你们曾与近百二十年来第五次挨廷杖的翰林同衙为官!”

    众人:“.”

    卧槽!你林泰来有多痴迷于记录和数据啊?

    还是皇帝打得太轻了,而且才四十杖也太少了!

    而且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阁老们宁可身陷丑闻,也要出卖林泰来了。

    出了翰林院登瀛门,左护法张文学乖了,主动请示道:“下面去哪里?”

    看坐馆这兴头,明显是不想回家的。

    林泰来思索一番后,挥了挥手说:“我在礼部还有兼职,下面去礼部告别!”

    享受八人抬待遇的林泰来所到之处,无不被围观。

    礼部仪制司郎中于孔兼公房门口,林泰来趴在木板上叫道:

    “于郎中!你们仪制司管的就是礼制的事情!我这廷杖等于是替你们挨的!

    连我这主客司的人都因为国本挨了打,甚至遭到三位阁老联手治罪!

    为何还不见你们仪制司为了国本大义,奋勇直言?”

    于孔兼:“.”

    他们清流势力早有默契,在这波国本之争里,为了保存实力,五品以上的实职六部官员暂时按兵不动!

    毕竟六部五品以上实职太重要了,一个萝卜一个坑。

    谁能想到,最没道德的林泰来还能跑过来道德绑架!

    在礼部巡游完后,林泰来大手一挥:“下一站去吏部!”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话事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话事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话事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话事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