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当时天策府的文武人才虽然远盛于东宫,但在长安城内可调用的武装部队,则无法与之相较。
东宫人马原本多于天策府,何况还有齐府。
宫中又有禁军,虽然直属皇帝,但李建成是太子,在京中经营已久,与他们的关系远非李世民所能比拟。
若再将天策府的骁将、精锐全部调去辅佐李元吉,则李世民在长安,可谓仅余孤身一人了。
杜、房已遭驱离,当时天策府内李世民最能信任之人,一是内兄长孙无忌,二是长孙的舅舅高士廉。
他们都知道,“秦王当有天下”的天象造成皇帝猜忌,此刻天策府已濒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只是己方武装部队实力如此薄弱,一旦起事能否成功?只怕仍在未定之数。
然则天示异象,似乎有利于天策府?但是如果行动,实在并无把握。
他二人建议占卜以决吉凶,李世民同意了。
就在此时,冲进来一个人,抓起为占卜所备的龟甲便往地上掷,说道:“所谓『卜以决疑』。
如今事已再无所疑,为何仍要占卜?倘若卜而不吉,难道就不行动?”
此人正是张公谨,他名义上为东宫僚属,实则是天策府亲信。
李世民等三人怔怔望着他,只听他说道:“已得常何,三日后玄武门由他值守。”
常何原是李建成安插在宫内的将领,其后受到收买,成为天策府的内应。
此时又有天策府潜伺东宫的王晊前来密报。
次日李建成在昆明池设宴,为李元吉饯行,随李元吉出征的诸将都须出席。
其中多有天策府武将,因此李世民也受到邀约。
王晊报说太子、齐王将趁此宴谋刺秦王,而待尉迟敬德等人随齐王去到北境之后,便将他们坑杀。
李世民当即密召杜如晦、房玄龄。
两人乔装道士,进入天策府。
众人商榷之后,制定大略方向。
次日至昆明池与宴,众人皆有戒备,当无大碍。
后日由李世民向李渊禀报昆明池情事,当晚必有妃嫔将消息传予东宫。
再后日皇帝必召太子与齐王询问此事,该日常何当值,他二人必以为无虞。
那时天策府将士已进入宫门,则大事可成。
当前最为左支右绌的,仍在武装兵员。
须要人手之处有四:
其一,李世民进宫,得有人随行卫护。
这里定下李孟尝、刘师立等七人。
其二,胁持李渊君臣。
这里分为文、武两方面。
文者,萧瑀、温大雅、陈叔达、宇文士及当天至御前议事;武者,尉迟敬德、段志玄率七十甲士,事先由常何领入宫中,埋伏包围君臣议事之处。
其三,在玄武门外围剿东宫、齐府援军。
对方派在此处的将领,根据张公谨的情资,是东宫的薛万彻、冯立,以及齐府的谢叔方,兵员大约一千。
天策府则以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三人,率所余的七百余名甲士,在此阻挡东宫兵将进入宫门。
其四,常何只是玄武门的当值统领。
在他之上,还有李渊的亲信敬君弘、吕世衡统率北衙禁军。
然能动用的八百甲士,已全数分至前三处,连弘义宫、天策府的守备都极薄弱,何处再寻人手应对禁军?
众人沉默片刻之后,房玄龄说道:“公谨可至此处。
常何原已在此,他二人在外人眼中都属东宫,可以连手混淆视听。
太子、齐王一旦发现有变,必命后援入宫。
此时便可设法引敬君弘、吕世衡以为东宫谋反,让他双方对战。”
杜如晦击掌赞道:“此谋极是!此事原本是因吾王禀报昆明池情事而起,东宫乃是待罪的一方。
如此顺理成章,应能让禁军以为东宫谋反。
只是『对战』或许不足,须得『混战』,使双方无暇澄清,方可成事。”
所谓“房谋杜断”,《旧唐书》史臣论曰:“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由此可见一斑。
李世民听闻此议,便问张公谨:“你与常何二人,能否造成『混战』?”
张公谨略一斟酌,说道:“不敢有瞒吾王,臣实并无把握。”
他再一思量,又道:“然若能有第三者混入其间,则其事可成。”
可是⋯⋯天策府甲士已经全员分配,犹嫌不足,哪来人手充任“第三者”?众人登时再度沉默下来。
当此燠热的暮夏六月,众人聚集密议,空气似乎都将要凝结。
良久⋯⋯终于,长孙无忌打破沉默。
他语调甚是兴奋:“臣有一计。
若至大牢之内开释囚徒⋯⋯”
他话尚未说完,已是一片惊喜交赞。
李世民也笑道:“是啊,未经演练的凶顽之徒,若要他们队伍齐整,绝无可能。
然若要他们制造混乱,则无人能出其右啊!”
当时高士廉是雍州治中,主管州府牢狱,便由他前往开释囚徒。
另由长孙无忌调集天策府以及各府邸备用的甲冑与兵器,暂予这些囚徒使用。
除此之外,还得考虑事成之后的景况。
须处理处大略有二:
其一,京师之内。
长安城四面城墙各有三门,城北子城四面亦各有三门。
子城之内南是官署的皇城,北是帝冑的宫城,两者之间城门更多。
内内外外这许多城门各有驻军,李建成常在长安,与驻军大都有所往还。
当天这些驻军或许不及应变,但得防备日后反扑。
因此事成之后,须得立即掌控各处城门,换上亲信。
天策府中人手不足,必须择选新人,这方面由张士贵负责。
其二,京城之外。
当时洛阳虽有张亮,但他前此已遭怀疑,东宫必有防范。
因此事成之后,屈突通得立即赶往洛阳,负责稳定局势,这方面的考虑主要在于防范幽州。
至于当天,皇帝会在何处视事?这只怕得等李世民禀报昆明池情事之后,方能知晓。
众人围着宫中布局的羊皮地图,设想数处可能的地点,讨论纲要。
此时天已微明,李世民与众将都得准备前往昆明池参与饯行之宴,纷纷离去,仅余杜、房等谋士继续参详细节。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东宫人马原本多于天策府,何况还有齐府。
宫中又有禁军,虽然直属皇帝,但李建成是太子,在京中经营已久,与他们的关系远非李世民所能比拟。
若再将天策府的骁将、精锐全部调去辅佐李元吉,则李世民在长安,可谓仅余孤身一人了。
杜、房已遭驱离,当时天策府内李世民最能信任之人,一是内兄长孙无忌,二是长孙的舅舅高士廉。
他们都知道,“秦王当有天下”的天象造成皇帝猜忌,此刻天策府已濒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只是己方武装部队实力如此薄弱,一旦起事能否成功?只怕仍在未定之数。
然则天示异象,似乎有利于天策府?但是如果行动,实在并无把握。
他二人建议占卜以决吉凶,李世民同意了。
就在此时,冲进来一个人,抓起为占卜所备的龟甲便往地上掷,说道:“所谓『卜以决疑』。
如今事已再无所疑,为何仍要占卜?倘若卜而不吉,难道就不行动?”
此人正是张公谨,他名义上为东宫僚属,实则是天策府亲信。
李世民等三人怔怔望着他,只听他说道:“已得常何,三日后玄武门由他值守。”
常何原是李建成安插在宫内的将领,其后受到收买,成为天策府的内应。
此时又有天策府潜伺东宫的王晊前来密报。
次日李建成在昆明池设宴,为李元吉饯行,随李元吉出征的诸将都须出席。
其中多有天策府武将,因此李世民也受到邀约。
王晊报说太子、齐王将趁此宴谋刺秦王,而待尉迟敬德等人随齐王去到北境之后,便将他们坑杀。
李世民当即密召杜如晦、房玄龄。
两人乔装道士,进入天策府。
众人商榷之后,制定大略方向。
次日至昆明池与宴,众人皆有戒备,当无大碍。
后日由李世民向李渊禀报昆明池情事,当晚必有妃嫔将消息传予东宫。
再后日皇帝必召太子与齐王询问此事,该日常何当值,他二人必以为无虞。
那时天策府将士已进入宫门,则大事可成。
当前最为左支右绌的,仍在武装兵员。
须要人手之处有四:
其一,李世民进宫,得有人随行卫护。
这里定下李孟尝、刘师立等七人。
其二,胁持李渊君臣。
这里分为文、武两方面。
文者,萧瑀、温大雅、陈叔达、宇文士及当天至御前议事;武者,尉迟敬德、段志玄率七十甲士,事先由常何领入宫中,埋伏包围君臣议事之处。
其三,在玄武门外围剿东宫、齐府援军。
对方派在此处的将领,根据张公谨的情资,是东宫的薛万彻、冯立,以及齐府的谢叔方,兵员大约一千。
天策府则以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三人,率所余的七百余名甲士,在此阻挡东宫兵将进入宫门。
其四,常何只是玄武门的当值统领。
在他之上,还有李渊的亲信敬君弘、吕世衡统率北衙禁军。
然能动用的八百甲士,已全数分至前三处,连弘义宫、天策府的守备都极薄弱,何处再寻人手应对禁军?
众人沉默片刻之后,房玄龄说道:“公谨可至此处。
常何原已在此,他二人在外人眼中都属东宫,可以连手混淆视听。
太子、齐王一旦发现有变,必命后援入宫。
此时便可设法引敬君弘、吕世衡以为东宫谋反,让他双方对战。”
杜如晦击掌赞道:“此谋极是!此事原本是因吾王禀报昆明池情事而起,东宫乃是待罪的一方。
如此顺理成章,应能让禁军以为东宫谋反。
只是『对战』或许不足,须得『混战』,使双方无暇澄清,方可成事。”
所谓“房谋杜断”,《旧唐书》史臣论曰:“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由此可见一斑。
李世民听闻此议,便问张公谨:“你与常何二人,能否造成『混战』?”
张公谨略一斟酌,说道:“不敢有瞒吾王,臣实并无把握。”
他再一思量,又道:“然若能有第三者混入其间,则其事可成。”
可是⋯⋯天策府甲士已经全员分配,犹嫌不足,哪来人手充任“第三者”?众人登时再度沉默下来。
当此燠热的暮夏六月,众人聚集密议,空气似乎都将要凝结。
良久⋯⋯终于,长孙无忌打破沉默。
他语调甚是兴奋:“臣有一计。
若至大牢之内开释囚徒⋯⋯”
他话尚未说完,已是一片惊喜交赞。
李世民也笑道:“是啊,未经演练的凶顽之徒,若要他们队伍齐整,绝无可能。
然若要他们制造混乱,则无人能出其右啊!”
当时高士廉是雍州治中,主管州府牢狱,便由他前往开释囚徒。
另由长孙无忌调集天策府以及各府邸备用的甲冑与兵器,暂予这些囚徒使用。
除此之外,还得考虑事成之后的景况。
须处理处大略有二:
其一,京师之内。
长安城四面城墙各有三门,城北子城四面亦各有三门。
子城之内南是官署的皇城,北是帝冑的宫城,两者之间城门更多。
内内外外这许多城门各有驻军,李建成常在长安,与驻军大都有所往还。
当天这些驻军或许不及应变,但得防备日后反扑。
因此事成之后,须得立即掌控各处城门,换上亲信。
天策府中人手不足,必须择选新人,这方面由张士贵负责。
其二,京城之外。
当时洛阳虽有张亮,但他前此已遭怀疑,东宫必有防范。
因此事成之后,屈突通得立即赶往洛阳,负责稳定局势,这方面的考虑主要在于防范幽州。
至于当天,皇帝会在何处视事?这只怕得等李世民禀报昆明池情事之后,方能知晓。
众人围着宫中布局的羊皮地图,设想数处可能的地点,讨论纲要。
此时天已微明,李世民与众将都得准备前往昆明池参与饯行之宴,纷纷离去,仅余杜、房等谋士继续参详细节。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