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偷闲1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潜龙浮生偷闲1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出尘闻言,怔怔望着夫婿。

    当年刘文静是因翼助李世民而遭到翦除,如今杜伏威与刘世让,亦均与李世民交好,这⋯⋯不过夫婿没有开口,出尘也就不言语了。

    这段期间李药师在扬州,除仍不明李孝恭的意向之外,政务颇为顺遂。

    这年九月重阳,合家竟得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相携登高。

    李药师多年以来戎马倥偬,这许久未曾享有的天伦之乐,对他家竟是一种奢华。

    秋风起后,南国进入松江鲈鱼的季节。

    汉末左慈当着曹操之面,由铜盆中钓出的,便是此鱼;西晋张翰念兹在兹,为之辟官赋归的,也是此鱼。

    而隋炀帝幸江都,吴郡献上松江鲈鱼时,皇帝曾说:“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

    以松江鲈鱼斫成的鱼脍,洁白如雪,莹润如玉,称为“玉脍”。

    “金齑”则是玉脍的佐味,这是“八和齑”,以八种食材和成,其中包括橘皮与栗黄,使齑酱色泽如金,故名。

    金齑之外,搭配玉脍还须“香薷花叶”。

    如此紫花碧叶,间以素鲙,方得鲜洁可观。

    合家享用这传颂湮远的金齑玉脍,虽然其乐融融,但李药师却难免略感惆怅。

    无论是五年前在长春宫中向李世民献策之时,或是四年前在信州府内与李孝恭论兵之际,都曾提及“一道顺江而下,直入吴郡,去品尝鲈鱼脍”。

    而今东南佳味当前,李世民、李孝恭却未能与共,能不慨然?

    深秋也是湖蟹的季节。

    当时江东水文与现代颇为不同,如今以大闸蟹闻名的阳澄湖,当时直通于海;而丹阳南方宣城一带,则有广逾三百亩的湖泊,是为“丹阳大泽”。

    此泽自古出产绝美湖蟹,曾得吴王孙权盛赞,赐名“花津蟹”。

    三国以降,花津蟹名声远播,一如今日的大闸蟹。

    李白曾经七游宣城,赋有〈月下独酌〉诗四首。

    其中第一首最为后人所熟知,而第四首末四句写持螯对酒,其中之蟹即是花津蟹: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李药师、出尘虽然未曾读过百余年后诗仙的杰作,却早在青莲居士之前,便已品尝花津蟹的鲜美膏腴。

    值此玉露金风的深秋时节,薄霜敷地,桂子飘香,持螯对菊,桐荫举觞,那是何等情怀!李药师不禁感叹:“如今方知花津蟹名副其实,当真是对『花』吮膏,齿颊生『津』啊!”

    李药师虽是扬州副座,但实质上负责全部政军事宜。

    他们合家一出,必是前呼后拥。

    虽因实施善政,人民对他极为景仰,感念及于全家,但他仍觉扰民,不肯轻易出游。

    次年三月上巳,竟须托言再访徐德言与乐昌公主,一家人才得以轻车简从,一游会稽山阴之兰亭。

    此行全家再度祭拜张氏宗祠。

    出尘携来一袭紫衣献于坛上。

    这袭紫衣是她父亲的遗物,出岫与李药师初度之夜,曾着此衣;出尘与李药师初度之夜,亦着此衣;七年之前为解李药师岐州之冤,出尘假扮御史,又着此衣。

    这袭紫衣,实是她张氏一门,与李药师之间结缘的恩物啊。

    而且⋯⋯

    武德四年八月,中枢新制舆服敕令,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

    如今李药师既是正二品上柱国的勋官,又有从二品永康县公的爵位,夫妻俱得以服紫。

    此时出尘将这袭父亲的紫衣献于先人灵前,不仅以表无尽的思亲之情,更有一番无愧于祖上的自豪啊。

    然他们从会稽回到广陵,一时间竟瞠目结舌!原来,桃花未落,琼花已绽,点缀得满城缤纷。

    扬州琼花天下无双,广陵琼花又以大明寺为最盛,于是合家一同前往游观。

    大明寺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故名,至当时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

    李药师、出尘带着德謇、德奖来到山间,进入寺中。

    但见花树繁茂,树间琼花错出,硕大如盘。

    其色淡黄,一花九朵,瓣大而厚,芳香馥郁,果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

    其间又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轻盈娇妍的嫣红桃花,与蕴藉丰润的淡黄琼花相伴,掩映在雄浑斑驳的古剎之前,令人尘虑尽涤。

    时当清明节气,正是烟雨江南之期。

    大明寺位于广陵西北蜀岗的中锋上,由此朝东南眺望,眼下一片清雅的江南水乡,徜徉在温柔的烟雨蒙蒙中。

    李药师正自赞叹,却突然发现两个孩儿不知哪儿去了。

    回头问时,和璧却只笑答“自会回来”。

    原来德謇、德奖已经来此数回,起初原为鉴赏古剎构筑,后来则与一位游方僧人交了朋友。

    那僧人知道李药师曾与神光大师讲谈《楞伽经》、参悟《易筋经》,早有请见之意,想来此时两个孩儿必是寻那僧人去了。

    果然不久,便见他俩引着一位青年僧人前来。

    那僧人合十见礼:“贫僧玄奘,见过长史大人。”

    李药师见这玄奘法师容貌庄严,年岁虽轻却举止端正,对他生了好感,于是回礼道:“小儿屡入山门净地,有扰大和尚清修。”

    玄奘施礼道:“不敢。

    二位公子非但颇有法缘,更让贫僧见识名门风范,何幸之如!”

    李药师回礼道:“大和尚忒谦了!”

    接着问道:“听闻大和尚乃是云游至此?”

    玄奘道:“是。

    贫僧原在洛阳净土寺,其后游方各地求法。

    曾从三位法师习《摄大乘论》,从二位法师习《杂阿毘昙心论》,却觉各师所传皆有异同。

    因听闻扬州惠休法师于此二论别有所见,故特前来求法。”

    玄奘此言极是谦逊,他原本天赋绝顶,加以勤参佛法,当时虽然年轻,却在洛阳、蜀中已甚知名。

    年前他在荆州天皇寺讲此二论,广受好评。

    李孝恭之弟汉阳王李瓌,也曾亲临受法。

    然而当时,李药师对于玄奘其人其事并不清楚,只是问道:“不知大和尚与惠休法师讲谈《摄论》、《杂心》,可有所得?”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潜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潜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潜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潜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