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叶泠雾刚下台阶,就听见院口传来动静,抬头一看,一袭红色锦袄的沈盼儿就窜了出来,是真的窜,像个兔子一样跑来。
“泠雾妹妹!我听说我二哥哥回来了!?”沈盼儿叫喊着,脸上喜气洋洋。
叶泠雾莞尔一笑:“回来了,故鸢姐姐也回来了,在屋子里和老太太说话呢,三姑娘快些进去吧。”
“太好了!故鸢姐姐也回来!”沈盼儿提着裙摆,蹦蹦跳跳的就往屋里去。
南域的除夕与京城不同,京城更注重上元佳节,而南域尤其是以淮南一带更注重除夕节,尤其是守岁夜。
家家户户除了张灯结彩迎热闹外,大街小巷也是贴满了红红火火的插画以及挂满了红灯笼。当亥时一刻的梆子敲响时,原本还闭门不出的人家都要出来放鞭炮,放愿灯,放烟花,直到夜半三更方才停止热闹。
天渐渐暗下,晚宴设在谭云阁的厅堂。
沈老太太坐居上首,左侧下是秦明玉,右侧下是沈湛,二房的子女都坐在左侧下之后,。右侧是观风使团以及叶泠雾的席位。
本是已安排的席位,程故鸢却毫不犹豫的直接挤进沈辞身侧的席位,美名其曰离长辈们近些好说话,惹得众人哭笑不得。
四个角的暖炉烧得正旺,穿着绿色褙袄的女使穿梭在坐席间,直到食案摆满才陆陆续续退下。
大抵是午后聊得够久,这顿宴席吃得安静。
直到吃的七八分饱腹,席间才说说笑笑起来。
叶泠雾端着木碗,低眸看着食案上的各色菜肴,忽然想起远在渝州的宋老,这是祖孙二人分别的第二个除夕夜。
以前这个时候,宋老和她也会准备一桌“丰富大宴”,但却远远比不上现在
的这一桌,她不在的日子里,也不知道宋老有没有好好吃饭。
“一月前我们去了渝州,渝州还真是一个好地方,大雪漫天,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冷是冷了些,但那里的风土人情却是极淳朴的。”
程故鸢突然提起渝州,转而又看向席末的叶泠雾说道:“说起来泠雾妹妹也是渝州人,这也是你来宁北侯府的第二个年头了,今日是除夕,每逢佳节倍思亲,也不知泠雾妹妹会不会触景生情,想渝州和渝州的家人?”
席上众人缄默,气氛似乎静默了。
除了不知情的外人,宁北侯府上上下下基本都知道叶泠雾在渝州过得不好,也是因此,沈老太太才接她到身边将养着的。
几十道目光齐齐看来,叶泠雾倏时有些不知所措,勉强笑着道:“自然是想的,就是不知在渝州的家人会不会想我。以前算命的大师给我算过一卦,说是我亲情缘薄,与其想着子虚乌有的,不如珍惜当下。”
“哪个大师这么糊涂,敢说泠雾妹妹亲情缘薄,是我听见了,肯定是要.唔唔唔.”
话还没说完,程故鸢就被身侧的沈辞手里的一块甜糕塞住了嘴巴。
沈辞见程故鸢炸毛似的瞪着自己,一脸平静道:“你不说话能哑巴了?”
程故鸢剜了眼他,乖乖吃起甜糕。
亥时的梆子敲响,原本冷冷清清的大街突然热闹了起来。
本不打算出府凑这份热闹的叶泠雾和沈月儿,却被程故鸢硬生生拖出宅邸。
余苏城的街道大都紧挨着河流,小桥流水人家,船上吆喝着游船的船夫不少,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街上大都是乱跑的孩童,虽不用挤却喧闹轰天,,街道两侧摆了不少爆竹摊和灯笼摊,来来往往不少人在挑选着合适的愿灯以及好玩的烟花爆竹。
这时还算安静,宁北侯府主人家和小厮女使加起来差不多二十余人,一行人沿着廊桥走,没过多久就散的七七八八。
叶泠雾回头再看时,周围就只有绒秀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外院小厮跟着。
廊桥上不止有爆竹摊和灯笼铺,还有卖绢花丝帛首饰小食,甚至还有说书的。
快要走到廊桥尽头,叶泠雾被一个卖着钗子的小摊吸引了目光。小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金钗、银钗、玉钗,漂亮极了。
她拿起一根玉钗轻轻摇了摇,上面带着小铃铛的流苏便响起悦耳的叮铃声。
老板见少女爱不释手的,立刻道:“小姑娘长得水灵,眼光也好,这个钗子可是我这摊子最好看的一根玉钗了,喜欢的话就买一支吧?”
叶泠雾确实喜欢,问道:“老板,这个钗子多少钱?”
老板眼睛一亮,竖起三根手指道:“不多不少,便宜给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绒秀先惊讶出声,“就这钗子你买我家姑娘三两,还敢说‘便宜’?”
叶泠雾不是富贵窝长大的,一听三两,板起脸道:“老板,你这钗子换做平时最多一两不到,哪怕是逢年过节也不至于就地起价这么高吧?”
老板神色尴尬,但一想到家里一双儿女过年也要穿好的,咬牙道:“最多再便宜一两,不行的话可就不买了。”
叶泠雾皱了皱眉,就在她刚放下这根钗子时,身侧突然伸来一只手,道:“三两银子,老板,这钗子我家少主公要了。”
叶泠雾浑身一怔,侧身看去,就见岳扬已从老板手中接过流苏钗,转头就将手中的流苏钗像呈证物一般奉到沈湛面前。
“少主公,您要的钗子。”
沈湛接过流苏钗,学着叶泠雾拿在手里摇了摇,上面的小铃铛发出清脆的叮当响,流苏划过他纤细如葱的手指。
叶泠雾呆呆看着,反应过来,上前福了福身子,道:“侯爷怎么出府了?老太太不是拉着你和二公子说话吗,这么快就是聊完了?”
沈湛将钗子的手收回披风下,淡淡回道:“祖母每回说的不过就是那几件事,有璟延敷衍着,祖母聊不了两句就不耐烦赶人了。”
叶泠雾闻言一笑,脑海里不禁浮现起沈辞面对长辈时的惫赖模样。
“陪我走走吧。”沈湛望着廊桥另一边,那里聚集的都是年轻的儿郎和姑娘。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泠雾妹妹!我听说我二哥哥回来了!?”沈盼儿叫喊着,脸上喜气洋洋。
叶泠雾莞尔一笑:“回来了,故鸢姐姐也回来了,在屋子里和老太太说话呢,三姑娘快些进去吧。”
“太好了!故鸢姐姐也回来!”沈盼儿提着裙摆,蹦蹦跳跳的就往屋里去。
南域的除夕与京城不同,京城更注重上元佳节,而南域尤其是以淮南一带更注重除夕节,尤其是守岁夜。
家家户户除了张灯结彩迎热闹外,大街小巷也是贴满了红红火火的插画以及挂满了红灯笼。当亥时一刻的梆子敲响时,原本还闭门不出的人家都要出来放鞭炮,放愿灯,放烟花,直到夜半三更方才停止热闹。
天渐渐暗下,晚宴设在谭云阁的厅堂。
沈老太太坐居上首,左侧下是秦明玉,右侧下是沈湛,二房的子女都坐在左侧下之后,。右侧是观风使团以及叶泠雾的席位。
本是已安排的席位,程故鸢却毫不犹豫的直接挤进沈辞身侧的席位,美名其曰离长辈们近些好说话,惹得众人哭笑不得。
四个角的暖炉烧得正旺,穿着绿色褙袄的女使穿梭在坐席间,直到食案摆满才陆陆续续退下。
大抵是午后聊得够久,这顿宴席吃得安静。
直到吃的七八分饱腹,席间才说说笑笑起来。
叶泠雾端着木碗,低眸看着食案上的各色菜肴,忽然想起远在渝州的宋老,这是祖孙二人分别的第二个除夕夜。
以前这个时候,宋老和她也会准备一桌“丰富大宴”,但却远远比不上现在
的这一桌,她不在的日子里,也不知道宋老有没有好好吃饭。
“一月前我们去了渝州,渝州还真是一个好地方,大雪漫天,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冷是冷了些,但那里的风土人情却是极淳朴的。”
程故鸢突然提起渝州,转而又看向席末的叶泠雾说道:“说起来泠雾妹妹也是渝州人,这也是你来宁北侯府的第二个年头了,今日是除夕,每逢佳节倍思亲,也不知泠雾妹妹会不会触景生情,想渝州和渝州的家人?”
席上众人缄默,气氛似乎静默了。
除了不知情的外人,宁北侯府上上下下基本都知道叶泠雾在渝州过得不好,也是因此,沈老太太才接她到身边将养着的。
几十道目光齐齐看来,叶泠雾倏时有些不知所措,勉强笑着道:“自然是想的,就是不知在渝州的家人会不会想我。以前算命的大师给我算过一卦,说是我亲情缘薄,与其想着子虚乌有的,不如珍惜当下。”
“哪个大师这么糊涂,敢说泠雾妹妹亲情缘薄,是我听见了,肯定是要.唔唔唔.”
话还没说完,程故鸢就被身侧的沈辞手里的一块甜糕塞住了嘴巴。
沈辞见程故鸢炸毛似的瞪着自己,一脸平静道:“你不说话能哑巴了?”
程故鸢剜了眼他,乖乖吃起甜糕。
亥时的梆子敲响,原本冷冷清清的大街突然热闹了起来。
本不打算出府凑这份热闹的叶泠雾和沈月儿,却被程故鸢硬生生拖出宅邸。
余苏城的街道大都紧挨着河流,小桥流水人家,船上吆喝着游船的船夫不少,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街上大都是乱跑的孩童,虽不用挤却喧闹轰天,,街道两侧摆了不少爆竹摊和灯笼摊,来来往往不少人在挑选着合适的愿灯以及好玩的烟花爆竹。
这时还算安静,宁北侯府主人家和小厮女使加起来差不多二十余人,一行人沿着廊桥走,没过多久就散的七七八八。
叶泠雾回头再看时,周围就只有绒秀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外院小厮跟着。
廊桥上不止有爆竹摊和灯笼铺,还有卖绢花丝帛首饰小食,甚至还有说书的。
快要走到廊桥尽头,叶泠雾被一个卖着钗子的小摊吸引了目光。小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金钗、银钗、玉钗,漂亮极了。
她拿起一根玉钗轻轻摇了摇,上面带着小铃铛的流苏便响起悦耳的叮铃声。
老板见少女爱不释手的,立刻道:“小姑娘长得水灵,眼光也好,这个钗子可是我这摊子最好看的一根玉钗了,喜欢的话就买一支吧?”
叶泠雾确实喜欢,问道:“老板,这个钗子多少钱?”
老板眼睛一亮,竖起三根手指道:“不多不少,便宜给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绒秀先惊讶出声,“就这钗子你买我家姑娘三两,还敢说‘便宜’?”
叶泠雾不是富贵窝长大的,一听三两,板起脸道:“老板,你这钗子换做平时最多一两不到,哪怕是逢年过节也不至于就地起价这么高吧?”
老板神色尴尬,但一想到家里一双儿女过年也要穿好的,咬牙道:“最多再便宜一两,不行的话可就不买了。”
叶泠雾皱了皱眉,就在她刚放下这根钗子时,身侧突然伸来一只手,道:“三两银子,老板,这钗子我家少主公要了。”
叶泠雾浑身一怔,侧身看去,就见岳扬已从老板手中接过流苏钗,转头就将手中的流苏钗像呈证物一般奉到沈湛面前。
“少主公,您要的钗子。”
沈湛接过流苏钗,学着叶泠雾拿在手里摇了摇,上面的小铃铛发出清脆的叮当响,流苏划过他纤细如葱的手指。
叶泠雾呆呆看着,反应过来,上前福了福身子,道:“侯爷怎么出府了?老太太不是拉着你和二公子说话吗,这么快就是聊完了?”
沈湛将钗子的手收回披风下,淡淡回道:“祖母每回说的不过就是那几件事,有璟延敷衍着,祖母聊不了两句就不耐烦赶人了。”
叶泠雾闻言一笑,脑海里不禁浮现起沈辞面对长辈时的惫赖模样。
“陪我走走吧。”沈湛望着廊桥另一边,那里聚集的都是年轻的儿郎和姑娘。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