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时值夏末,参治岛的树木郁郁葱葱。
虽然这座岛屿现在归朝鲜管辖,但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岛内人口结构十分的复杂,甚至朝鲜现在其实仅统治岛内的一部分区域。
首先是耽罗岛原住民,这座岛最早孕育出一个名为耽罗的国度,于唐时遣使入朝,麟德中,其国王来朝从帝至泰山。只是耽罗国实力过于弱小,后来被高丽国所灭。
其次是蒙古人,元朝击败高丽国的驻军,将耽罗岛收为本国版图,设立总管府,屯镇边军一千七百人。初为对日本远征的跳板,后演变成为重要的流放之岛。
而后是华夏人,明初并没有放弃耽罗岛,沿用元朝旧制,将耽罗视为流放之地,如将陈友谅之子陈理、明玉珍之子明升等流放耽罗岛。
朝鲜真正治理这里的时间大约是百年前,高丽于1392年派遣军队击败岛中的蒙古势力,取得耽罗岛的统治权,在济州牧内设大静及旌义二县。
只是这座岛的区域不可谓不大,统治情况类似于大明的海南岛。
朝鲜所设置的大静及旌义二县覆盖区域有限,不仅有耽罗的土著势力盘踞于汉拿山周边,而大明和蒙古的势力一直残存。
参治岛的东边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水草特别肥美,故而很适合养马。
今年年初,大明朝廷派遣大批工匠前来,在这里修建一座码头和一座砖城,象征大明王朝的龙旗在这片土地高高扬起。
在明初之时,这座岛的归属权实质是大明,只是现在大明朝廷并没有将这座岛据为己有的打算。
朝阳初升,金灿灿的阳光从东边洒在这座绿意盎然的海岛上,岛中部的汉拿山向阳而生,东面山体生长着各色花朵。
一支船队在平静的海面画出一条洁白的痕迹,由西面的海域而来,然后徐徐地驶入海港中。
码头这里停泊着大大小小简陋的海船,这些海船大多都是由朝鲜半岛而来,载着人参、药材和皮货等商品。
虽然互市的日期要在中秋佳节之后,但很多朝鲜商人都选择提前到来。
任何时期的资本都是逐利的,很多精明的朝鲜商人都从次互市中看到商机,故而纷纷组建船队前来淘金。
跟蒙古的情况相似,朝鲜的手工业全面落后于大明,虽然不像蒙古那般受困于铁锅,但亦向往着大明精美的瓷器、丝绸和物美价廉的农具等商品,故而一直都渴望朝鲜能跟大明开通贸易。
由于大明采用海禁政策,以前只有前往京城的使团才有贸易机会,而普通的商人压根想都不敢想。
现在得知在参治岛开市后,他们都想要淘得第一桶金,故而纷纷派遣家奴或亲自前来。
“拜见大明皇帝!”朝鲜商人看到一众官员和将士都朝着那位持旨的人跪下,亦是纷纷跟着跪下来道。
锦衣百户持旨出现在码头上,便朗声宣读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本朝与朝鲜国于参治岛互市,既恩泽于良藩,亦为两国互通有无,故遣贤臣驻于东海。定国公世子徐世英文有治理一方之才,武有中山王之遗风,故授职东海总督。凡我朝东海之臣民,悉听其令,钦此!”
徐世英此时已经换上明朝二品文官的官服,正是缓步从海船下来,眉目间多了一抹上位者的气息,这一路过来已经慢慢进入角色。
他终究已经不再是借助祖辈的荣耀,顶着定国公世子光环的武勋子弟,而是受到皇帝恩宠而被委任的东海总督。
此行带领一千军队由天津押粮和棉布而来,而他将代表大明入驻这里,成为整片东海真正的话事人。
“下官拜见总督大人!”四夷馆少卿李济光充当外交官是最先一批前来的,此刻显得恭恭敬敬地施礼道。
“卑职拜见总督大人!”两千驻军已经先行到达这里驻扎,两位千户带领部将显得恭恭敬敬地跪礼道。
徐世英的目光在几个官员中扫视一番,最后落到负责前来建城的刘柊禹身上道:“刘员外郎,大明在参治岛开港设城如期完工,你功不可没,此番辛苦你了!”
“此乃下官职责所在!总督大人,还请入城验收吧!”刘柊禹虽然对东海总督选用武勋感到很意外,但显得公事公办地道。
受皇帝的信任,他此次被委派到参治岛开港设城,现在已经正式完工。
在理论上,只要这位新总督验收完毕,那么他便可以带着自己手底下的工匠们返回京城交皇差了。
咦?
随行千户霍光明看到刘柊禹竟然是如此态度,仿若间感觉眼前这位工部员外郎十分不近人情,不由得扭头望了一眼徐世英。
徐世英听到刘柊禹的语气中透着冷漠,自然觉察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
他知道眼前这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因考核出色而被陛下看重,但自己跟他并没有结怨,甚至都没什么交集。
徐世英并没有发怒,却是不动声色地道:“好,请引路!”
新筑的大明城在前面的高坡之上,那里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形,一条台阶从码头延伸到城门处。
来到城门前,眼前的城墙高一丈多,皆由青砖垒成,只是城门之上还没有命名。
徐世英知道现在的工部在贾俊的引领下,建筑方面的水准已经超越往日,而今看到这座新修的城池,亦是暗暗惊叹自己大明工匠的鬼斧神工。
从城门进入,再登上城头,看着城内鳞次栉比的房屋,顿时有一种身处大明内陆一个县城中的错觉。
这里城其实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毅然是一座军事向的大明城池。
在参观囤放物资的仓库后,又前去察看三千驻军的训练和布防工事,最后返回位于中央的总督府。
四夷馆少卿李济光显得十分的殷勤,却是充当了向导的角色。
刘柊禹是一个直肠子的年轻人,显得心直口快地道:“总督大人,下官在这里再留三日!你核定一下工部所绘的图纸,若你确定已经没有什么遗漏,下官便率工匠返回京城!只是你事后才发现出现什么疏漏,还有什么建筑物没有修建的,那便与我们工部无关了!”
“刘柊禹,你这是什么话?这座城皆由你全权负责,若是出了问题,不找你找谁啊?”四夷馆少卿李济光一直看刘柊禹不顺眼,当即便严厉地责备道。
刘柊禹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亦是将声调提高道:“下官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现在你比对工部的图纸,若发现有什么遗漏,现在即刻弥补,咱们将权责敲定下来!若工匠回国再来一趟不易,现在有问题提前解决不好吗?咱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别想着整天拖后腿,各自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就行了吗?”
“刘员外郎,注意你的身份,这么大声跟谁说话呢?”四夷馆少卿李济光的脸色顿时一寒,便大声地告诫道。
徐世英已经看出来,刘柊禹板着一张臭脸敢情不是冲着自己,而是他跟这位自恃官阶高的四夷馆少卿不对付。
只是刘柊禹的思路并没有错,自己现在认真比对验收,不说权责分明,而且真出了纰漏现在弥补的成本会低上很多。
徐世英不想介入两人的纷争,便进行表态道:“工部早前的图纸我已经看过,这里衣食住行都考虑得很充当!好,你给本督三日时间,本督再认真比对!若没有什么纰漏,本督便会用印,不会耽误你跟工匠回京!”
“如此甚好!下官便回住处了,若有什么事,差人叫我即可!”刘柊禹没有搭理李济光,对徐世英拱手离开道。
“真不明白陛下怎么会重用这个愣头青!此人仗着陛下的恩宠,在这里谁都不放在眼里,还好马上就回去了!”四夷馆少卿李济光看着刘柊禹离开,便愤愤不平地咬舌头道。
啪!
突然间,一个清脆的耳光骤然响起。
众人纷纷寻声望过来,脸上不由得感到一阵愕然,却是惊讶地望向行凶者徐世英。
“你打我?”李济光捂着生疼的脸蛋,显得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道。
徐世英面对众人惊讶的目光,当即便沉着脸道:“自今日起,凡胆敢妄议陛下者,本督定杀无赦!”
且不说他从不怀疑陛下的用人眼光,像王越、刘忠和汪直哪个不是政绩卓越之人,甚至自己都是因陛下恩宠而重用的,啥时陛下用人需要眼前这个小小的四夷馆少卿来质疑了?
“遵命!”在场的官员和将领都被徐世英震住了,当即纷纷恭敬地表态道。
李济光被打懵了,只是对方确确实实掌握着自己的生杀大权,便连连称是。
徐世英知道李济光其实是清流一派,虽然这帮清流嘴里一直说忠君爱国,但心里恐怕是痛恨屠杀他们清流的弘治。
在他们的观念中,恐怕陛下要重用徐溥、马文升和王恕,还有那位太监怀恩才是真正的圣明君主。
徐世英知道现在不宜小题大做,现在申明忠君的立场后,便淡淡地说道:“三位千户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是!”李济光虽然心有不愤,却是跟随大家纷纷拱手退下道。
“世子,听到是您过来,我跟陈山都不敢相信呢!”留下来的两位千户望向徐世英,显得喜不自禁地道。
徐世英看着留下来的三位千户,隐隐间觉得这其实都是朱祐樘的刻意安排。
眼前这三位千户都是自己祖上的旧部,世世代代一直亲近他们的定国公府,哪怕至今都有所联系。
现在朝廷将这三位千户安排担任东海卫千户,虽然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效忠自己,但无疑有利于自己掌握这支驻军。
徐世英知道有些事情还得明确下来,便板着脸认真地告诫道:“今后我希望你们三个都记住一点!”
“请世子明示!”三位千户交换一个眼色,当即便是恭敬地道。
徐世英望着三个人的脸,显得一本正经地道:“你们不是定国公府的旧部,而是我大明的东海卫千户,是要替大明捍卫东海的大明将领,明白了吗?”
“是!世子!”三位千户心头一震,当即便响应道。
徐世英的眉头微微蹙起,便进行纠正道:“以后别再叫我世子,我现在是东海总督,是镇守东海的第一长官!”
“是,总督大人!”三位千户感受眼前的世子确实不一样了,当即便改变称呼道。
徐世英知道不可能一下子抹掉定国公世子的痕迹,但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仅仅是为了不被朝臣抓自己的小辫子,而且不能因为某一日他离开,结果这帮人不再服从于大明朝廷,忘记自己是大明将领的事实。
徐世英在纠正这帮人的称呼后,便进入东海总督角色并询问道:“刘柊禹和李济光究竟是什么矛盾?”
“此事说来话长,起初是因为李济光想插手新鲜肉食供应,结果被刘柊禹拒绝了,而李济光自那时起便处处刁难刘柊禹!最近则是南山部的酋长之子送来一批油料,但南山部是朝鲜的叛民,从不肯向朝鲜纳税,李济光以此为由将人抓了,还通知济州牧派人过来将人带走!”陈山是年龄最长的,便将事情的经过说出来道。
旁边的千户亦是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其实这事还是刘柊禹做的对!像早前的新鲜肉食,南山部这边给的价格实惠且肉质新鲜,因何还要从济州牧那边买高价肉呢?”
“这油料也是一个样!济州牧压根不许普通百姓往我们这里送,他却是想要垄断卖高价,只是刘柊禹一直只要他们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还是从南山部落那边购进来!此次南山部的人直接送到联合城,结果被李济光领着人抓了起来!”陈山进行补充道。
徐世英理清了事情的经过,便一本正经地询问道:“南山部的酋长之子现在在哪里?”
“济州牧的人今天一大早便过来,现在应该将人押出城了!”陈山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如实地汇报道。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虽然这座岛屿现在归朝鲜管辖,但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岛内人口结构十分的复杂,甚至朝鲜现在其实仅统治岛内的一部分区域。
首先是耽罗岛原住民,这座岛最早孕育出一个名为耽罗的国度,于唐时遣使入朝,麟德中,其国王来朝从帝至泰山。只是耽罗国实力过于弱小,后来被高丽国所灭。
其次是蒙古人,元朝击败高丽国的驻军,将耽罗岛收为本国版图,设立总管府,屯镇边军一千七百人。初为对日本远征的跳板,后演变成为重要的流放之岛。
而后是华夏人,明初并没有放弃耽罗岛,沿用元朝旧制,将耽罗视为流放之地,如将陈友谅之子陈理、明玉珍之子明升等流放耽罗岛。
朝鲜真正治理这里的时间大约是百年前,高丽于1392年派遣军队击败岛中的蒙古势力,取得耽罗岛的统治权,在济州牧内设大静及旌义二县。
只是这座岛的区域不可谓不大,统治情况类似于大明的海南岛。
朝鲜所设置的大静及旌义二县覆盖区域有限,不仅有耽罗的土著势力盘踞于汉拿山周边,而大明和蒙古的势力一直残存。
参治岛的东边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水草特别肥美,故而很适合养马。
今年年初,大明朝廷派遣大批工匠前来,在这里修建一座码头和一座砖城,象征大明王朝的龙旗在这片土地高高扬起。
在明初之时,这座岛的归属权实质是大明,只是现在大明朝廷并没有将这座岛据为己有的打算。
朝阳初升,金灿灿的阳光从东边洒在这座绿意盎然的海岛上,岛中部的汉拿山向阳而生,东面山体生长着各色花朵。
一支船队在平静的海面画出一条洁白的痕迹,由西面的海域而来,然后徐徐地驶入海港中。
码头这里停泊着大大小小简陋的海船,这些海船大多都是由朝鲜半岛而来,载着人参、药材和皮货等商品。
虽然互市的日期要在中秋佳节之后,但很多朝鲜商人都选择提前到来。
任何时期的资本都是逐利的,很多精明的朝鲜商人都从次互市中看到商机,故而纷纷组建船队前来淘金。
跟蒙古的情况相似,朝鲜的手工业全面落后于大明,虽然不像蒙古那般受困于铁锅,但亦向往着大明精美的瓷器、丝绸和物美价廉的农具等商品,故而一直都渴望朝鲜能跟大明开通贸易。
由于大明采用海禁政策,以前只有前往京城的使团才有贸易机会,而普通的商人压根想都不敢想。
现在得知在参治岛开市后,他们都想要淘得第一桶金,故而纷纷派遣家奴或亲自前来。
“拜见大明皇帝!”朝鲜商人看到一众官员和将士都朝着那位持旨的人跪下,亦是纷纷跟着跪下来道。
锦衣百户持旨出现在码头上,便朗声宣读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本朝与朝鲜国于参治岛互市,既恩泽于良藩,亦为两国互通有无,故遣贤臣驻于东海。定国公世子徐世英文有治理一方之才,武有中山王之遗风,故授职东海总督。凡我朝东海之臣民,悉听其令,钦此!”
徐世英此时已经换上明朝二品文官的官服,正是缓步从海船下来,眉目间多了一抹上位者的气息,这一路过来已经慢慢进入角色。
他终究已经不再是借助祖辈的荣耀,顶着定国公世子光环的武勋子弟,而是受到皇帝恩宠而被委任的东海总督。
此行带领一千军队由天津押粮和棉布而来,而他将代表大明入驻这里,成为整片东海真正的话事人。
“下官拜见总督大人!”四夷馆少卿李济光充当外交官是最先一批前来的,此刻显得恭恭敬敬地施礼道。
“卑职拜见总督大人!”两千驻军已经先行到达这里驻扎,两位千户带领部将显得恭恭敬敬地跪礼道。
徐世英的目光在几个官员中扫视一番,最后落到负责前来建城的刘柊禹身上道:“刘员外郎,大明在参治岛开港设城如期完工,你功不可没,此番辛苦你了!”
“此乃下官职责所在!总督大人,还请入城验收吧!”刘柊禹虽然对东海总督选用武勋感到很意外,但显得公事公办地道。
受皇帝的信任,他此次被委派到参治岛开港设城,现在已经正式完工。
在理论上,只要这位新总督验收完毕,那么他便可以带着自己手底下的工匠们返回京城交皇差了。
咦?
随行千户霍光明看到刘柊禹竟然是如此态度,仿若间感觉眼前这位工部员外郎十分不近人情,不由得扭头望了一眼徐世英。
徐世英听到刘柊禹的语气中透着冷漠,自然觉察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
他知道眼前这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因考核出色而被陛下看重,但自己跟他并没有结怨,甚至都没什么交集。
徐世英并没有发怒,却是不动声色地道:“好,请引路!”
新筑的大明城在前面的高坡之上,那里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形,一条台阶从码头延伸到城门处。
来到城门前,眼前的城墙高一丈多,皆由青砖垒成,只是城门之上还没有命名。
徐世英知道现在的工部在贾俊的引领下,建筑方面的水准已经超越往日,而今看到这座新修的城池,亦是暗暗惊叹自己大明工匠的鬼斧神工。
从城门进入,再登上城头,看着城内鳞次栉比的房屋,顿时有一种身处大明内陆一个县城中的错觉。
这里城其实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毅然是一座军事向的大明城池。
在参观囤放物资的仓库后,又前去察看三千驻军的训练和布防工事,最后返回位于中央的总督府。
四夷馆少卿李济光显得十分的殷勤,却是充当了向导的角色。
刘柊禹是一个直肠子的年轻人,显得心直口快地道:“总督大人,下官在这里再留三日!你核定一下工部所绘的图纸,若你确定已经没有什么遗漏,下官便率工匠返回京城!只是你事后才发现出现什么疏漏,还有什么建筑物没有修建的,那便与我们工部无关了!”
“刘柊禹,你这是什么话?这座城皆由你全权负责,若是出了问题,不找你找谁啊?”四夷馆少卿李济光一直看刘柊禹不顺眼,当即便严厉地责备道。
刘柊禹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亦是将声调提高道:“下官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现在你比对工部的图纸,若发现有什么遗漏,现在即刻弥补,咱们将权责敲定下来!若工匠回国再来一趟不易,现在有问题提前解决不好吗?咱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别想着整天拖后腿,各自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就行了吗?”
“刘员外郎,注意你的身份,这么大声跟谁说话呢?”四夷馆少卿李济光的脸色顿时一寒,便大声地告诫道。
徐世英已经看出来,刘柊禹板着一张臭脸敢情不是冲着自己,而是他跟这位自恃官阶高的四夷馆少卿不对付。
只是刘柊禹的思路并没有错,自己现在认真比对验收,不说权责分明,而且真出了纰漏现在弥补的成本会低上很多。
徐世英不想介入两人的纷争,便进行表态道:“工部早前的图纸我已经看过,这里衣食住行都考虑得很充当!好,你给本督三日时间,本督再认真比对!若没有什么纰漏,本督便会用印,不会耽误你跟工匠回京!”
“如此甚好!下官便回住处了,若有什么事,差人叫我即可!”刘柊禹没有搭理李济光,对徐世英拱手离开道。
“真不明白陛下怎么会重用这个愣头青!此人仗着陛下的恩宠,在这里谁都不放在眼里,还好马上就回去了!”四夷馆少卿李济光看着刘柊禹离开,便愤愤不平地咬舌头道。
啪!
突然间,一个清脆的耳光骤然响起。
众人纷纷寻声望过来,脸上不由得感到一阵愕然,却是惊讶地望向行凶者徐世英。
“你打我?”李济光捂着生疼的脸蛋,显得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道。
徐世英面对众人惊讶的目光,当即便沉着脸道:“自今日起,凡胆敢妄议陛下者,本督定杀无赦!”
且不说他从不怀疑陛下的用人眼光,像王越、刘忠和汪直哪个不是政绩卓越之人,甚至自己都是因陛下恩宠而重用的,啥时陛下用人需要眼前这个小小的四夷馆少卿来质疑了?
“遵命!”在场的官员和将领都被徐世英震住了,当即纷纷恭敬地表态道。
李济光被打懵了,只是对方确确实实掌握着自己的生杀大权,便连连称是。
徐世英知道李济光其实是清流一派,虽然这帮清流嘴里一直说忠君爱国,但心里恐怕是痛恨屠杀他们清流的弘治。
在他们的观念中,恐怕陛下要重用徐溥、马文升和王恕,还有那位太监怀恩才是真正的圣明君主。
徐世英知道现在不宜小题大做,现在申明忠君的立场后,便淡淡地说道:“三位千户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是!”李济光虽然心有不愤,却是跟随大家纷纷拱手退下道。
“世子,听到是您过来,我跟陈山都不敢相信呢!”留下来的两位千户望向徐世英,显得喜不自禁地道。
徐世英看着留下来的三位千户,隐隐间觉得这其实都是朱祐樘的刻意安排。
眼前这三位千户都是自己祖上的旧部,世世代代一直亲近他们的定国公府,哪怕至今都有所联系。
现在朝廷将这三位千户安排担任东海卫千户,虽然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效忠自己,但无疑有利于自己掌握这支驻军。
徐世英知道有些事情还得明确下来,便板着脸认真地告诫道:“今后我希望你们三个都记住一点!”
“请世子明示!”三位千户交换一个眼色,当即便是恭敬地道。
徐世英望着三个人的脸,显得一本正经地道:“你们不是定国公府的旧部,而是我大明的东海卫千户,是要替大明捍卫东海的大明将领,明白了吗?”
“是!世子!”三位千户心头一震,当即便响应道。
徐世英的眉头微微蹙起,便进行纠正道:“以后别再叫我世子,我现在是东海总督,是镇守东海的第一长官!”
“是,总督大人!”三位千户感受眼前的世子确实不一样了,当即便改变称呼道。
徐世英知道不可能一下子抹掉定国公世子的痕迹,但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仅仅是为了不被朝臣抓自己的小辫子,而且不能因为某一日他离开,结果这帮人不再服从于大明朝廷,忘记自己是大明将领的事实。
徐世英在纠正这帮人的称呼后,便进入东海总督角色并询问道:“刘柊禹和李济光究竟是什么矛盾?”
“此事说来话长,起初是因为李济光想插手新鲜肉食供应,结果被刘柊禹拒绝了,而李济光自那时起便处处刁难刘柊禹!最近则是南山部的酋长之子送来一批油料,但南山部是朝鲜的叛民,从不肯向朝鲜纳税,李济光以此为由将人抓了,还通知济州牧派人过来将人带走!”陈山是年龄最长的,便将事情的经过说出来道。
旁边的千户亦是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其实这事还是刘柊禹做的对!像早前的新鲜肉食,南山部这边给的价格实惠且肉质新鲜,因何还要从济州牧那边买高价肉呢?”
“这油料也是一个样!济州牧压根不许普通百姓往我们这里送,他却是想要垄断卖高价,只是刘柊禹一直只要他们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还是从南山部落那边购进来!此次南山部的人直接送到联合城,结果被李济光领着人抓了起来!”陈山进行补充道。
徐世英理清了事情的经过,便一本正经地询问道:“南山部的酋长之子现在在哪里?”
“济州牧的人今天一大早便过来,现在应该将人押出城了!”陈山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如实地汇报道。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