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CTV的专访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国院士第七百七十二章:CTV的专访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三天的时间,徐川在能源研究所这边敲定了等离子体·电磁偏转护盾的两大模块技术研发主力。

    负责等离子体墙研发自然是那位戴着眼镜身材瘦瘦弱弱的罗铭,而负责磁极化子电磁场研发的人选则是从航天研究所那边挑选出来的一位叫做‘李开畅’的中年研究员。

    早在空天发动机研究的时候,这位李开畅就是当时的主力科研人员之一了。

    空天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电离加速场和螺旋磁场了,这两者无疑是空天引擎的核心。

    而引擎内部强磁调节器和电极离子产生器,就是这位李开畅负责研发的。

    将和磁场相关的技术交给他,徐川还是放心的。

    至于他自己,就2024年的工作情况来看,他根本就没时间来亲自负责这些东西。

    首先是CERN与CRHPC的竞争,无论是强电统一理论的验证还是惰性中微子、暗物质的探测与搜索,都需要他亲自主导。

    相对比等离子体·电磁偏转护盾来说,在理论物理方面,除了他,国内还真就没有一个能扛得起大旗的灵魂人物。

    如果杨振寜老先生再年轻个五六十岁或许还成,但他老人家现在已经一百零二岁了。

    要不是强电统一理论的报告会对于一名物理学家来说属于真无法错过的会议,杨老先生也不可能不远千里从京城跑来金陵。

    对于标准模型而言,杨-米尔斯理论是经得住实验和时间验证的,它具备开创性、跨时代的意义。

    强电统一理论亦同样在这个上面进行了拓展,无论是强相互作用还是对称破缺的耦合常数等等计算预言数据都是基于此完成的。

    不过岁月终究是不等人的,这位老先生如今已经一百零二岁。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但对于国内的物理学界来说,离开了他,很多东西还真就干不成推进不下去。

    比如CRHPC环形强粒子对撞机的修建工作,尽管有物理学会的帮忙推进,但对于最高层而言,真正有影响力能促使他们排版投入上千亿资金做这个决定的,除了他也没有其他人了。

    包括后续对强电统一理论的验证和对惰性中微子、暗物质的探测,没有他亲自在场,这些工作不说完全没法展开,但推进的速度,恐怕会慢上不止一个档次。

    在CERN与CRHPC强烈竞争的今天,谁能够先一步抢占到这些成果优势,就意味着谁的名声能够极大的扩张。

    如果CERN能够抢先做出这些成果,物理界圣地的地位将得到维持。

    而如果CRHPC能够领先,意味着物理学界将出现一个能够CERN平分秋色的机构组织。

    至于领先,目前来说只能说在CERN不犯下大错的情况下,CRHPC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或者说,CRHPC环形对撞机在超出LH-LHC能级的领域,做出重大的成果和发现,这样才有机会。

    毕竟人家也运营了几十年的时间,再加上众多西方国家在这种基础科学领域本身就占优势。要想将那些物理学家们拉过来,只能说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而且除了高能物理领域和粒子物理领域的工作外,航天领域的发展,比如月球前哨科研站基地的建造和火星的探索,同样都需要他来主持大局。

    这倒不是国内的航天领域没人了,而是他不可能将星海研究院本身在航天领域占据的主导地位拱手相让给其他人。

    毕竟航天飞机的发展还涉及到后续他对于火星的探测与改造计划。

    在有可能将火星改造成另一颗生命星球的基础上,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最核心的航天资源的。

    只有掌握了航天资源的话语权,他才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CTV的采访人员如期而至。

    星海研究院的办公室中,徐川见到了C媒的采访团队。负责采访他的是老熟人了。

    从当初克拉福德奖开始就一直负责采访他的美女记者孙雨彤。

    “您好,徐教授。”

    穿着一身白色的职业装的CTV采访记者孙雨彤笑靥盈盈的走上来打着招呼,伸出手轻轻的和徐川握了握:“我们又见面了。”

    握了握手,徐川笑着招呼道:“好久不见,孙记者。”

    知道这位平时的研究很忙,负责采访的孙雨彤也就没有将时间浪费在寒暄上,面快速的将话题带入了采访上。

    “采访可能会占用一点时间,麻烦您了。”

    “在采访中,我们会咨询一些有关于关于物理学上研究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不太方便回答的,徐院士您可以直接告诉我下一个就行,届时发布出去的采访视频都是会通过剪辑的。”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开始吧。”

    在沙发上坐下之后,孙雨彤调整了一下坐姿,脸上露出个亲和力相当强的笑容,示意旁边的摄影师准备开始后,看向徐川开口道:

    “很荣幸能够得到这个采访您的机会,对于您的研究工作,相信不止是我,坐在电视前的观众朋友们也会很好奇。”

    “比如在前些天您在南大召开的强电统一理论的报告会,我相信很多的观众都有听说和了解。”

    “不过对于这一能改变整个物理学界现在和未来的理论,我想大部分的观众都和我一样,对其很难有具体的认知,也很难让具体感受到它的意义。那么能否麻烦徐院士您替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您的这些工作吗?”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笑了笑,开口道:“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聊那些如何计算强电统一的数学公式和复杂的理论可能会让人更加的迷惑。”

    “如果想要大体的强电统一理论这种东西,我们需要了解标准模型和一些高能物理理论的背景。”

    顿了顿,他略微思索了一下,接着道:“对于如今的物理学来说,我们生活的宇宙起源,目前来说比较受大家信服的无疑是‘大爆炸理论’了。”

    “即宇宙最初是一个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奇点。而在一百多亿年前,这个奇点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使得奇点内的能量和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这些,在如今的物理学中,也都是在大爆炸后出现的。”

    “简单的来说,我们可以将大爆炸过后的宇宙看做一片充满了能量的原始火海,它的温度和能量都非常的高。而在这种基础上,我们借助当代设备发现的所有基本粒子都能从火球抽取足够能量而变成真实的粒子,并在火球中到处游荡。”

    “在那个时候,它们真正的等效,所有基本相互作用也都是同样强和远程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类似。”

    “但是随着宇宙的扩张,这片能量火海的温度下降,这些粒子就开始失去了获得能量的本事,进而聚集在一起,演变成现如今的引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等等。”

    “而强电统一理论,就是寻找到我们到底需要多高的能级,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这三份力才会变成同一种表现形式,就如同一开始我所描述的原始能量火海中的粒子一样。”

    孙雨彤笑着道:“这听起来很有意思,有点殊途同归的感觉。”

    微微顿了顿,她接着问道:“如今强电统一理论已经由您完成,那请问物理学界的未来,您怎么看呢?它会是怎么样的?”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思忖了一下,摇摇头回道:“关于物理学界的未来,老实说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好回答。”

    闻言,孙雨彤立刻将目光投递了过来,眼神中带着要不要先切掉这一段的意味。

    徐川笑了笑,接着道:“物理学界的未来这个问题太广泛,我们对于当今宇宙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少。”

    “即便是我的强电统一理论通过实验验证正确,我们也还有引力、可能存在的暗物质,暗能量、中微子的质量起源等等一系列的未解之谜。甚至,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在宇宙中发现其他的能量或物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聊着这些,我恐怕无法给出一个答案。”

    顿了顿,他接着笑道:“不过就短期的时间来说,我们首先要做到是先对强电统一理论进行验证,而后对暗物质、暗能量这些可能存在物质进行探索,以及最后的引力来源进行判断和将它统合进强电理论中了。”

    孙雨彤:“这听起来的确很振奋人心,不过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这些东西似乎都非常的遥远。您能具象化一些向我们说明这些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对于咱们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吗?”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笑了笑,开口说道:“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看到了。”

    “对于许多人来说,理论物理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是一件很难弄清楚的事情。”

    “因为在不少人看来,无论是强电统一理论的研究,还是CRHPC、LHC这些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修建,这些都很难给当今的社会带来直接性质的发展。”

    “而当代一群最有智慧的学者,投入巨大社会资源所从事的事业仅仅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吗?”

    说到这,徐川笑着看了一眼孙雨彤,又看了一眼镜头,接着道:“1854年,黎曼提出了黎曼几何的初步设想。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其中使用黎曼几何作为核心数学工具。”

    “这是理论。”

    “1957年,第一枚人造卫星Sputnik 1发射成功;1959年,第一种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开始研发,1978年,第一颗GPS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应用。”

    “而在研发GPS卫星时,科研人员学者发现,根据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由于运动速度的关系,卫星上的原子钟每一天会比地面上的原子钟慢7微秒。”

    “而根据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由于在重力场中不同位置的关系,卫星上的原子钟会比地面上的原子钟每天快45微秒。”

    “也就是说,如果GPS定位系统不依靠间隔时间为20-30纳秒的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和定位,不对时间进行校准,那么它的定位位置将发生漂移。每天漂移距离约为10公里。”

    “而没有黎曼几何,没有相对论这些理论,就没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笑了笑,他看向镜头,询问道:“那么,站在1854年或1905年、1916年,人们能够想象黎曼几何、相对论这些理论有什么用吗?”

    “每一样理论,在其诞生之时,恐怕都想不到其对今日日常生活的作用。”

    “对于理论物理、理论数学这些学科来说,其实它所研究的东西并非是人们所想象的科学,而是一种‘可行性’。”

    “理论让我们了解了世界运行的本质,告诉人们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然后才是工科的工程师们用着这些理论,高效得构建我们的生存环境。”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许多东西也都是由理论走向实际的。”

    “当然,相对于应用来说,理论物理走的的确更远一些,它在实践几十年甚至更遥远的未来。”

    “而目前我们看不到它的用途,不代表它没有价值,是我们现在做不到实现它的价值。”

    “所以,如果说应用科技是现在,那么理论就是未来。”

    “它指引着我们朝未来的哪个方向前进!”

    PS:本来今天说好的双更的,但今天一大早起来发现自己好像感冒还是怎么了,扁桃体发炎通红,鼻子也堵塞了,脑子更是迷迷糊糊的,整个人腰酸背疼的。

    请了假,没去上班在家里窝了一天,上午睡觉,下午起床磨到现在才磨了四千字出来,抱歉,食言了,答应的加更后面再补吧,我先去睡了,希望明天能好。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国院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院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院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院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