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秦川再度醒来时,已经在众圣殿中。
顾亭林和王夫子都还没醒酒。
刹那芳华,他在西游世界里,渡过了几百年,于聊斋世界,也才过去不到一夜。
月光如积水般流进众圣殿。
秦川起身的动静。
惊醒了顾亭林和王夫子。
顾亭林道:“秦子,你怎么……”
他和王夫子何等敏锐,立时察觉到秦川身上有种万古不磨的沧桑感。这种感觉,之前可是没有的。
秦川笑道:“学昔年圣皇事,一梦华胥之国,遨游一生,见了那大唐皇帝,数百年沉浮。”
“大善。”顾亭林抚掌而笑。
王夫子道:“此可谓一梦生世界,秦子可有悟道。”
秦川:“见了些神圣仙佛,若说悟道是有的,只是却不好说。”
王夫子和顾亭林洒然一笑。
秦川和两人告别。
因为他身上有老君金丹和佛舍利,来到这个世界,居然有些颤动,似乎是世界不能承受之重。
他需要回去将其炼化稳定下来。
不然,以这两样事物的可怕之处,如果一旦爆发,怕是聊斋世界都没了。
他纵起筋斗云,回到天门书院。
而内心里,秦川不免怅然若失。
当惯了玉宸道君。
再成为自己时,有种说不出的不适之感。
这像是网游玩了满级号,再回到现实世界的感觉。
不同之处在于,秦川当真能朝着那个目标进发。
“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万劫不磨。”
聊斋世界在诸天万界里,好比微末之尘,可秦川有信心从这里走出,成为诸天万界的巨头。
接下来的时间里,秦川也没去里世界,就是在天门书院里,用元神祭炼金丹和佛舍利。
参悟其中至道之妙。
同时秦川悟通千变万化的关节,斩出一个化身。
类似上清七十二化之玉宸道君。
这个化身是纯粹的凡人。
亦是秦川的后手。
如果他本体遇到不可抵挡的大劫而消亡,这个化身依旧能存在。
…
…
东鲁之地,泰山府附近。
此地为至圣先师的故土,数千年来,文风鼎盛。
当今天下,虽然秦子之学,传遍四海,为新学,为当世县学。可诸子道统,归于夫子。
东鲁候依旧是圣人后裔,为天下士子的精神图腾。
当然,秦子为在世圣人。
圣人在世,圣人后裔,也不能与其争辉。
东鲁的夫子庙,乃东鲁之地,第一大庙。地位超然,在东鲁人心中,地位还要高过泰山娘娘庙。
泰山娘娘,则是俗称的碧霞元君。
至于泰山娘娘本人,虽是天地间第一地神,地位无比尊崇。传说是其本体更是青帝之女。
可为人甚是喜欢儒学,其麾下狐妖,若要成为正式的修行,做俗语里的狐仙,都是要来泰山天狐书院经过类似科举的考试,才能成为狐族的秀才。
踏上正式修行之路。
这狐族秀才,也是所谓的狐仙。
天下狐族有两支,一为青丘,一为涂山。
涂山一脉,便是受泰山娘娘庇护并考验的狐族。
至于青丘一脉,则不受泰山娘娘管辖。
这日东鲁城的泰山娘娘庙附近的一个书斋来了个游学的士子。
书斋叫做知行斋。
乃是取知行合一之意。
知行合一是秦子新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书斋的主人,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东鲁人,近来新学之风刮起,也开始学习心学。
因为东鲁学风守旧。
他倒是个异类。
将书铺改名知行斋后,人人都知道他是新学派的,生意自是一落百丈了。
知行斋主人也不在意。
他人到中年,还只是个秀才,对科考没啥期盼。
做学问如修行,对于俗世财物,需求不高。
生意好不好,他都能接受。
一个书生走进知行斋。
书生正是秦川以千变万化修出的一化。
他游学东鲁,无意间到了此处,见到知行斋三字,自是心领神会的一笑,这是有缘了。
而且这知行斋的位置颇有讲究。
他现在虽然是凡身,可见识来自本尊。
一眼就瞧出知行斋的位置恰好位于这一地带的地气枢纽,灵机最为平和,建了书斋之后,更是有了中正文气,消除尘世杂虑。
颇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自然意趣。
长期居住这样地方的人,心情一定会很平和。
书生走进书斋,书斋主人自己在藤椅上看书,乃是个中年秀才,没有招呼客人的打算。
书生看着书斋里的书籍,有新有旧。
其中不乏秦子的著作。
与诸子文章并列一起。
他最后掠过书籍,目光停留在一个说新不新说旧不旧的物件上。
这物件乃是一个容器,容器悬在空中,两边有曲线形的铁棍支着,看起来是装水的,可是里面现在却是空空如也,容器也歪向一边。
“怎么,学兄认得这件东西?”书斋的主人开口,说话的声音很平和。
书斋主人论相貌不算很出众,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放在人群中,亦是比较特别的存在。
这人极爱干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身上的青衫虽然有些旧,却一尘不染。
气质十分亲和。
“在下陵州人方虚圣,兄台是本店的东家么?”
书斋主人眼睛一亮,陵州,那可是秦子的地盘。
来东鲁游学的新学士子都很少,何况是新学圣地的陵州呢。
“鄙人范晋,方兄是陵州人,想必见多识广,我看你注意到我店里这个容器,莫非方兄认得此物来历?”
方虚圣:“莫非是欹器?”
范晋不由抚掌道:“方兄猜对了。既能说出名字,可说得出典故?”
方虚圣:“此物出自《荀子·宥坐》一篇,当时夫子去鲁恒公庙,问守庙人此为何物,守庙人说此盖为宥坐之器。夫子说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然后夫子让弟子往里面灌水。果然是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范晋:“果然是陵州人,学识不浅。今世以来,多以荀子为乡党之学,不登大雅之堂。方兄能专研荀子,足见陵州学风,不拘一格。新学之学,有包罗万象的气象。”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顾亭林和王夫子都还没醒酒。
刹那芳华,他在西游世界里,渡过了几百年,于聊斋世界,也才过去不到一夜。
月光如积水般流进众圣殿。
秦川起身的动静。
惊醒了顾亭林和王夫子。
顾亭林道:“秦子,你怎么……”
他和王夫子何等敏锐,立时察觉到秦川身上有种万古不磨的沧桑感。这种感觉,之前可是没有的。
秦川笑道:“学昔年圣皇事,一梦华胥之国,遨游一生,见了那大唐皇帝,数百年沉浮。”
“大善。”顾亭林抚掌而笑。
王夫子道:“此可谓一梦生世界,秦子可有悟道。”
秦川:“见了些神圣仙佛,若说悟道是有的,只是却不好说。”
王夫子和顾亭林洒然一笑。
秦川和两人告别。
因为他身上有老君金丹和佛舍利,来到这个世界,居然有些颤动,似乎是世界不能承受之重。
他需要回去将其炼化稳定下来。
不然,以这两样事物的可怕之处,如果一旦爆发,怕是聊斋世界都没了。
他纵起筋斗云,回到天门书院。
而内心里,秦川不免怅然若失。
当惯了玉宸道君。
再成为自己时,有种说不出的不适之感。
这像是网游玩了满级号,再回到现实世界的感觉。
不同之处在于,秦川当真能朝着那个目标进发。
“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万劫不磨。”
聊斋世界在诸天万界里,好比微末之尘,可秦川有信心从这里走出,成为诸天万界的巨头。
接下来的时间里,秦川也没去里世界,就是在天门书院里,用元神祭炼金丹和佛舍利。
参悟其中至道之妙。
同时秦川悟通千变万化的关节,斩出一个化身。
类似上清七十二化之玉宸道君。
这个化身是纯粹的凡人。
亦是秦川的后手。
如果他本体遇到不可抵挡的大劫而消亡,这个化身依旧能存在。
…
…
东鲁之地,泰山府附近。
此地为至圣先师的故土,数千年来,文风鼎盛。
当今天下,虽然秦子之学,传遍四海,为新学,为当世县学。可诸子道统,归于夫子。
东鲁候依旧是圣人后裔,为天下士子的精神图腾。
当然,秦子为在世圣人。
圣人在世,圣人后裔,也不能与其争辉。
东鲁的夫子庙,乃东鲁之地,第一大庙。地位超然,在东鲁人心中,地位还要高过泰山娘娘庙。
泰山娘娘,则是俗称的碧霞元君。
至于泰山娘娘本人,虽是天地间第一地神,地位无比尊崇。传说是其本体更是青帝之女。
可为人甚是喜欢儒学,其麾下狐妖,若要成为正式的修行,做俗语里的狐仙,都是要来泰山天狐书院经过类似科举的考试,才能成为狐族的秀才。
踏上正式修行之路。
这狐族秀才,也是所谓的狐仙。
天下狐族有两支,一为青丘,一为涂山。
涂山一脉,便是受泰山娘娘庇护并考验的狐族。
至于青丘一脉,则不受泰山娘娘管辖。
这日东鲁城的泰山娘娘庙附近的一个书斋来了个游学的士子。
书斋叫做知行斋。
乃是取知行合一之意。
知行合一是秦子新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书斋的主人,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东鲁人,近来新学之风刮起,也开始学习心学。
因为东鲁学风守旧。
他倒是个异类。
将书铺改名知行斋后,人人都知道他是新学派的,生意自是一落百丈了。
知行斋主人也不在意。
他人到中年,还只是个秀才,对科考没啥期盼。
做学问如修行,对于俗世财物,需求不高。
生意好不好,他都能接受。
一个书生走进知行斋。
书生正是秦川以千变万化修出的一化。
他游学东鲁,无意间到了此处,见到知行斋三字,自是心领神会的一笑,这是有缘了。
而且这知行斋的位置颇有讲究。
他现在虽然是凡身,可见识来自本尊。
一眼就瞧出知行斋的位置恰好位于这一地带的地气枢纽,灵机最为平和,建了书斋之后,更是有了中正文气,消除尘世杂虑。
颇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自然意趣。
长期居住这样地方的人,心情一定会很平和。
书生走进书斋,书斋主人自己在藤椅上看书,乃是个中年秀才,没有招呼客人的打算。
书生看着书斋里的书籍,有新有旧。
其中不乏秦子的著作。
与诸子文章并列一起。
他最后掠过书籍,目光停留在一个说新不新说旧不旧的物件上。
这物件乃是一个容器,容器悬在空中,两边有曲线形的铁棍支着,看起来是装水的,可是里面现在却是空空如也,容器也歪向一边。
“怎么,学兄认得这件东西?”书斋的主人开口,说话的声音很平和。
书斋主人论相貌不算很出众,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放在人群中,亦是比较特别的存在。
这人极爱干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身上的青衫虽然有些旧,却一尘不染。
气质十分亲和。
“在下陵州人方虚圣,兄台是本店的东家么?”
书斋主人眼睛一亮,陵州,那可是秦子的地盘。
来东鲁游学的新学士子都很少,何况是新学圣地的陵州呢。
“鄙人范晋,方兄是陵州人,想必见多识广,我看你注意到我店里这个容器,莫非方兄认得此物来历?”
方虚圣:“莫非是欹器?”
范晋不由抚掌道:“方兄猜对了。既能说出名字,可说得出典故?”
方虚圣:“此物出自《荀子·宥坐》一篇,当时夫子去鲁恒公庙,问守庙人此为何物,守庙人说此盖为宥坐之器。夫子说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然后夫子让弟子往里面灌水。果然是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范晋:“果然是陵州人,学识不浅。今世以来,多以荀子为乡党之学,不登大雅之堂。方兄能专研荀子,足见陵州学风,不拘一格。新学之学,有包罗万象的气象。”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