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五章 提上日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布衣枭雄第一千三十五章 提上日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说到最后,苏祁安的声音变的严厉起来,特别是最后一句的大声质问,一下子让颇为愤怒的陈文亮,惊的说不出话来。

    约莫片刻后,陈文亮方才大声道,“永川王,够了!”

    “你说的这些,陈某不认,三州之事的动荡,与陈某何干,少给我扣这样那样的帽子,这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

    “”哼哼,早就听闻永川王善于玩弄心术,现在看来,陈某倒是领教了,你放心,这状元之位,陈某不稀罕,这次下山参加科举,无非是试水而已。”

    “事已至此,没什么好说的,陈某告辞!”

    说罢,陈文亮当即转身,没有丝毫停留意思,就欲离去。

    虽然陈文亮说的话,稍微给自己自证了一些,但谁都看的出来,苏祁安的质问,让这位全才的陈文亮,明显有认怂服软的意思,否则也不可能如此找补。

    就在这时,苏祁安的声音又再度响起。

    “本王之言,从未对你有所歧视,只希望你能有所悟,当然,你也可以权当本王之言在胡说八道,继续坚持你的想法。”

    “无论如何,本王始终认为,深有大才者,总要给天下做些什么,倘若游戏人间,不但是浪费了自己的才能,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本王言尽于此,听不听全看自己。”

    “来人,放行!”

    苏祁安话落瞬间,阻挡在陈文亮面前的兵士,立刻收起交叉的长戟,站立原地。

    陈文亮只是冷哼一声,没有停留,径直踏出房门,消失而去。

    看着陈文亮离去,一旁的刘易礼连忙道,“王爷,陈兄为人绝非如此,要不还是刘某去劝劝,毕竟,陈兄之能我们是知道的,倘若就这样损失这位全才,是三州的损失啊。”

    刘易礼的劝说,苏祁安却是摆摆手,制止了他追赶的步伐,说道。

    “本王承认陈文亮有全才之能,要是没能为三州所用,是一大损失,但本王更想要的,不止是有才能之人,在才能之前,必须学会做人,如果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明白,就算是大世之才,对三州也无用。”

    “王爷,可…”刘易礼还想说什么,但苏祁安却是道。

    “好了,该说的本王已经说了,如果他无法想通,这样的人才,也不过是庸才罢了,只会把自己困在原地,三州也不需要这样的人才。”

    “反倒是你们,不要妄自菲薄,要有自信,三州日后的未来,可全在你们手中。”

    苏祁安这话,让刘易礼大为感动,当即半跪在地,郑重行礼,朗声道。

    “刘某必定以自身所学,回报三州,绝不辜负王爷的信任。”

    不说这话,就刚才苏祁安对着陈文亮的一连数问,让他感受到什么叫做尊重。

    最让他震惊的是,这位三州的掌权者,对他的过往竟然如此了解,而且从言语中没有半点歧视,反而是深深的看重。

    刘易礼三十多年的生活,一路走来,受过多少冷嘲热讽,各种打击,数不胜数,但他始终秉持初心,不为所动。

    为的就是当初三州平定,苏祁安说的那句,希望日后三州在各位的努力下,能让三州实现真正的和睦。

    苏祁安不止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就是这句话无时无刻在激励着刘易礼。

    让他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布衣,真正的寒门,通过三州科举,走到了苏祁安的面前,而且这位掌权者对他如此看重,如此信任。

    这如何不让刘易礼誓死相报,他的心里已经暗下决心,只要三州有需要,哪怕要他的这条命,他都可以毫不犹豫的奉献出来。

    只为报答苏祁安的知遇之恩。

    看着刘易礼脸上的激动,苏祁安将他搀扶而起,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几句,而后目光落向身边的楚青,说道。

    “楚青,这里的事已经到此为止,你对州城比较熟悉,带着刘易礼下去休息,到时候自有政务司的人给你们安排地方。”

    “至于陈文亮的事,就不用管了,我说过了,他来去自由,如果想通了,三州依然欢迎他,如果自困原地,那也是他自己的命数,别人无法改变。”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这次对你们的安排,是重新开始,也是一次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别让自己失望,好了,你们去吧。”

    二人对视一眼,郑重向苏祁安、罗清远、林苑之一拜后,随即转身离去。

    待到二人离开,林苑之笑呵呵的声音响起,“啧啧啧,也就是祁安你,对这位全才如此不在乎,更是给他上了一课,这要是传出去,不知多少人都得惊掉下巴。”

    “哈哈,可不是,这个陈文亮可是从未在旁人手里吃瘪,没想到今日被你狠狠整治一番,果然还是一物降一物啊。”

    二老的调侃,苏祁安摇头道,“我不过是实话之言,二老也知道,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所谓的天才,但这些天才除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外,最重要的就是脱离了底层百姓。”

    “如果连广大百姓需要什么都不清楚,就算有大才,也不过是一句空话,换做二老,对这人怕也不会高看一眼。”

    “一块美玉,在出世前,必须经过千锤百炼的打磨,如果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在好的玉在我的眼里,也不过是一块废玉。”

    苏祁安这话,二老自然很认同,他们这阅历,这么多年来,见过的大才,不世之才的也有不少,但为什么能走出来的只有苏祁安一人。

    苏祁安和那些大才最大不同,除了从底层走出来外,更知道广大平民百姓心中要啥,能走的进百姓的心。

    这不是作态,而是实打实的深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谁都清楚,可能做到像苏祁安这样的,整个大凉又有几个?

    一旦改变了身份,获得了无尽的权势,走上了高位,谁还会在乎这些底层百姓?最终沦为可有可无的棋子而已。

    苏祁安对陈文亮的敲打,他们很认同,如果陈文亮是真正的大才,自然知道后面该怎么做,如果依旧执迷不悟,这块璞玉不要也罢。

    在送别了殿试三甲后,苏祁安很自然的走到房间大堂的后面,在那里放着一个方形的沙盘,在沙盘的后面,挂着一副巨大的地图。

    这个地图可不是三州的地图,而是整个大凉十二州的地图,甚至就连北边的荣国,西北的西域诸国,东边海外的扶桑国,都有所涉及。

    可以说这是一幅诸国地图,而且这幅地图制作很精良,基本上把该知道的地理位置全部标注出来,就连过往一些错误的地形,也及时修正。

    可以说,就苏祁安手中的这幅全景图,要论详细第一,无人称第二。

    能有这成果,少不了谍政司的助力,为了构建这幅全景图,起码用了三四年的时间。

    最早可以追溯到苏祁安封伯时,就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进行,哪怕后面发生多次的动荡,苏祁安生死不知的情况下。

    绘制诸国全景图的动作,始终没有停下来,从最先绘制西州开始,到中间成立了暗网,最后的谍政司,散出去的人员不知多少。

    他们每个探子都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每到一处,绘制当地地形,而后发回总部进行对比总结。

    就连苏祁安这些年一路的东征西讨,他的身边也带着专门绘制地形的探子。

    在各方人马的重重下,以及耗时数年的光景,总算是完成了这张比较详细的全景图了。

    当三人见到如此巨大,又详细的全景图,二老脸上有着感叹的神色。

    谁承想,当年那位还只是刚封东山伯爵位的青年,目光竟然如此长远,提前布局,暗地里实施这项漫长、枯燥,又不知绘制成后,究竟有什么作用的任务。

    耗时数年,终于这幅完整的全景诸国地形图,迎来了他的作用。

    为后面即将发起的北伐,平定大凉内乱,做最有力的后备支持。

    这次苏祁安留下二老,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商讨和苏康联合出兵北伐的事。

    在苏祁安回来后,根据谍政司最新发回的消息,苏祁安对苏哲、苏康的兵力有了准确的数字。

    现在的苏哲,手下可用之兵,达到了三十万,这还不包括驻扎的七八万荣兵,真全部加起来,近四十万的规模。

    而他的盟友苏康,也不是什么小角色,在吞并稳定了苏泰的地盘后,他的兵力也是急剧上升,兵力也有三十万,这还不包括十万的水师军队,加起来也有四十万之众。

    这么一对比,苏祁安的兵力显得最少,只有二十七万左右。

    倒不是苏祁安招募不到新兵,而是他一直保持着三州九军的兵力。

    毕竟,每一州的人口都有上百万,像发展好的,如苏哲的晋州,苏泰的赵州,人口起码有四五百人之众。

    基本上,他们每人手中的人口,都有上千万,真要扩大规模,按照二十抽一的原则,想要扩大四五十万的规模,还是能够办到的。

    但苏祁安并不想这么做,这次北伐,可没到自身岌岌可危的地步,需要全民皆兵的程度,而且真要保持这么庞大数量的军队,每日的消耗都很大。

    如果战事不爆发,直接拖个一两年,实力弱的都怕承受不起这么大的消耗,都得自身内乱。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布衣枭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布衣枭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布衣枭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布衣枭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