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阴了半个月的天气终于晴了。
早上起来看到太阳,林河还以为从西边出来的。
到了车间门口,苏小美探出脑袋:“你又迟到了。”
林河招了招手,进车间点卯。
前天晚上郭鹏请客,昨晚苏小美和张雅洁又请,天天下馆子下的嘴都变馋了,再吃食堂的饭,就有点难以下咽,虽然很能体谅食堂的工作人员,但还是不想吃食堂的饭。
今天没什么事,林河开玩早会去看操作工干活。
金工车间的操作工可不是那些流水线的机器人。
这里的操作工都是车工铣工,没点绝活,是胜任不了这岗位的。
数控机床毕竟数量有限,车间加工的大部分零件都要靠操作工手动操作机床完成,稍微疏忽大意或者操作不当,零件的精度就没办法保证,成为废品。
这是真正的技术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操作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成品率、效率、成本等方方面面。
林河看着一个妹子操作机床加工一件直齿圆柱齿轮,出气都不敢大声。
妹子二十多岁,有点发福,是个有福的。
工作时候全神贯注,只开始时瞥了一眼林河就再没有理他。
林河看了一会,悄然离开。
溜达到一台车床旁,看着一个小年轻操作车床车一根螺杆,暗暗摇头。
比刚才那个妹子差太多了。
两眼无神,精神也不集中,明显在走神。
这特么能把活干好才见鬼。
不是一个班的,不好多管闲事。
林河看了几眼,闪身走人。
厂子大了,啥样的人都有,大家都在混日子,真正做事的是少数,外面乡镇企业发展的红红火火,国营厂子却在接连倒闭,这是大趋势,没人能改变。
即使张振国是个有魄力的厂长,也不可能改变大势。
转了一圈,车间热闹起来。
发工资了,车间的办事员将工资表贴了出来。
听说早几年前发工资还发现金,林河没见过,反正他进厂的时候就有存折了,一人一本折子,工资都是银行代发给打到存折上,车间把工资表贴出来让大家看就行。
林河跑过去看了下,168块3毛钱!
比上个月多了十几块钱,可还是高兴不起来。
这点工资够干什么?
瞅了瞅别人的,有两百多的,也有三百多的。
还有没过百的,他处于中间。
中午吃饭,苏小美和张雅洁帮林河占了个座。
“你工资发了多少?”
林河问苏小美。
苏小美道:“189块2毛!”
林河就觉的不公平:“为啥你工资比我高?”
苏小美眨眨眼:“……”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林河问张雅洁:“你发了多少?”
张雅洁道:“175块8毛!”
林河叹气:“都比我高!”
张雅洁道:“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斤斤计较。”
林河问她:“想多拿点工资有错吗?”
张雅洁张张嘴,无话可说。
谁都想多拿点工资,但你不要说出来啊!
太可耻了!
次日。
车间开早会时,车间主任王明华宣布了一个消息。
今年订单数量下降,日子不好过,厂子开会研究了几个月,准备生产摩托车,管生产的郑副厂长已经带队出去考察,陈副厂长则在联系生产线设备和零配件厂家。
下面也要做好准备。
什么准备?
“分厂领导都说了……”
王明华传达着分厂会议精神:“这次转型搞摩托车,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两年摩托车卖的很火,咱们厂子有技术实力,只要能造出来就不愁卖,等高厂长考察完回来,就要组织一批骨干出去学习装配技术工艺,咱们厂分下来五个名额,想去的会后找班长先报名。”
下面立刻嗡嗡起来,工人们都不淡定了。
齿轮越来越不好搞,这个大家都有体会。
造摩托车很有前途,这也是大家的共识。
只要摩托车卖的好,效益好了工资福利肯定比在金工车间强,更不要说还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可是平时只有领导才能享受的福利,焉能不心动。
王明华讲了下具体要求,早会就结束了。
从车间会议室出来,工人们就议论开了。
林河没凑这个热闹,去工具室准备拿工具拆设备。
转产摩托车是个好主意,现在摩托车才刚刚开始普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生产摩托车没那么简单,他也不需要外出学习,准备了半个月,总算能拿出手了。
朱平跟过去问:“小子,你不报名?”
林河说道:“我就不凑热闹了。”
朱平惊讶:“搞摩托车肯定比加工齿轮有前途,到时摩托车卖的好,那边工资福利肯定比这边好的多,你有技术,为什么不报名?”
林河问道:“你们确信摩托车能搞好?”
朱平问道:“难道搞不好?”
林河笑道:“造摩托没那么简单,技术工艺要求非常高,不是去看一下人家怎么搞就可以搞好的,不然嘉陵为什么要和鬼子合作,买零件组装是没有出路的。”
朱平问道:“你也懂这些?”
林河点头:“多少懂一点。”
朱平就没再问,已经习惯了这个挂名徒弟的博学,道:“先不说这个了,龙渠乡有个厂子收了台淘汰掉的镗床,听说程序有问题,找了好几个人没修好,要不要去看看?”
林河精神一振:“程序的问题?”
朱平点头:“说是系统有问题,我也搞不清楚。”
小菜一碟……
林河问道:“给多少钱?”
朱平说道:“听说老板给开价三千块。”
“去去去……”
林河眼冒绿光,给的太多了。
下午下班。
晚饭也不吃了,回宿舍洗了把脸,换上衣服出门。
龙渠乡有点远,那是真正的乡下,离城区有十几公里。
放到二十年后,开车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
可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腿的年代实在有点远,不早点出发来不及。
等了没几分钟,朱平奇着二八大杠过来了。
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着几个白馒头。
出了厂子,朱平取下口袋给林河,让他先吃个镘头垫一下肚子。
十几公里路呢,到了还要修设备,也不知道要耽搁多久,万一花的时间太长,吃不上饭是大概率事件,只能路上吃个馒头垫一下。
林河也不扭捏,一手拎着口袋一手拿个馒头吃。
朱平把自行车蹬的飞快,目测时速能有20公里。
九十年代初的天河市破破烂烂,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天空也灰蒙蒙的,一年四季很少看到太阳,几百家工厂扎堆在这,空气要能好才怪。
交通工具五花八门,最多的是人力车。
也有脚蹬的三轮车,都是比较实惠的,坐一次才一块钱。
摩托车载人的也有,但数量少,都是些老车,而且还贵。
最高档的是黄包车,没见过的搜索天津大发,这年代出租车中的奔驰宝马。
桑塔纳也有了,但那玩意现在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没人会拿来跑出租车。
或许大城市有,但天河看不到。
“咦!”
林河忽然看到了一辆黑色皇冠,比几十年后在街头看到劳斯莱斯还要稀罕。
天河有钱人不少啊!
不知道里面坐的领导还是土豪……
林河忽然感慨:“师傅,咱应该打出租过去的。”
朱平头也不回地道:“花那个冤枉钱干啥,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就到了。”
林河说道:“挣钱就得改善生活,不然辛辛苦苦挣钱干嘛,这么远的路,骑自行车也太累了,坐个摩托车过去,加上等的时间来回二十块钱够了。”
朱平就批评他:“你说的到轻松,二十块钱呢,三口之家半个月的生活费了!”
“咱挣的多啊!”
“挣的多也不能大手大脚。”
“钱我出,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那也不能大手大脚!”
两人争论一阵,谁也说服不了谁。
林河主动退让,充分认识到一个事实,让这些老同志改变观念难度实在太大,明明有更加省时省力的选择,非要把自己累着,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很快到了郊外,路旁绿油油全是农田。
两人换了一下,林河在前面蹬车,朱平坐后面啃馒头。
今年二十一岁,天天要干体力活,身体倍儿棒,把二八大杠蹬的飞快,即使货架上载了个人也不觉的有多费劲,一口气蹬了好几公里才微微见汗。
然后又换朱平,来回换了两次后,终于赶在天黑前到了目标的。
乡下的私人小厂子,就一栋破旧厂房,看着很是寒酸。
老板三十多岁,瘦黑瘦黑的,一看就十分精明。
朱平说了来意,老板一脸不信任。
“你会修机床?”
老板上下打量林河,莫名就想起一句老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林河不动声色:“除非要换件,不然应该没有我修不了的。”
老板心里那个卧槽,这牛皮吹的真特么欠揍啊!
不过来都来了,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一下就知道了。
脸上不露声色,掏出烟发了一圈,带两人去看机器。
朱平心里没底,但脸上很镇定。
三千块钱的劳务费,不试一下得后悔死。
厂房里有些乱,一半是加工区域,一边则堆放着物料。
加工区域有七八台机床,有铣床车床,也有镗床钻床。
角落里放着台数控镗床,锈迹斑斑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目测应该是七十年代的牧野机子,一个三十多岁的眼镜男趴在电脑前,正皱着眉头在触控电脑上按来按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早上起来看到太阳,林河还以为从西边出来的。
到了车间门口,苏小美探出脑袋:“你又迟到了。”
林河招了招手,进车间点卯。
前天晚上郭鹏请客,昨晚苏小美和张雅洁又请,天天下馆子下的嘴都变馋了,再吃食堂的饭,就有点难以下咽,虽然很能体谅食堂的工作人员,但还是不想吃食堂的饭。
今天没什么事,林河开玩早会去看操作工干活。
金工车间的操作工可不是那些流水线的机器人。
这里的操作工都是车工铣工,没点绝活,是胜任不了这岗位的。
数控机床毕竟数量有限,车间加工的大部分零件都要靠操作工手动操作机床完成,稍微疏忽大意或者操作不当,零件的精度就没办法保证,成为废品。
这是真正的技术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操作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成品率、效率、成本等方方面面。
林河看着一个妹子操作机床加工一件直齿圆柱齿轮,出气都不敢大声。
妹子二十多岁,有点发福,是个有福的。
工作时候全神贯注,只开始时瞥了一眼林河就再没有理他。
林河看了一会,悄然离开。
溜达到一台车床旁,看着一个小年轻操作车床车一根螺杆,暗暗摇头。
比刚才那个妹子差太多了。
两眼无神,精神也不集中,明显在走神。
这特么能把活干好才见鬼。
不是一个班的,不好多管闲事。
林河看了几眼,闪身走人。
厂子大了,啥样的人都有,大家都在混日子,真正做事的是少数,外面乡镇企业发展的红红火火,国营厂子却在接连倒闭,这是大趋势,没人能改变。
即使张振国是个有魄力的厂长,也不可能改变大势。
转了一圈,车间热闹起来。
发工资了,车间的办事员将工资表贴了出来。
听说早几年前发工资还发现金,林河没见过,反正他进厂的时候就有存折了,一人一本折子,工资都是银行代发给打到存折上,车间把工资表贴出来让大家看就行。
林河跑过去看了下,168块3毛钱!
比上个月多了十几块钱,可还是高兴不起来。
这点工资够干什么?
瞅了瞅别人的,有两百多的,也有三百多的。
还有没过百的,他处于中间。
中午吃饭,苏小美和张雅洁帮林河占了个座。
“你工资发了多少?”
林河问苏小美。
苏小美道:“189块2毛!”
林河就觉的不公平:“为啥你工资比我高?”
苏小美眨眨眼:“……”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林河问张雅洁:“你发了多少?”
张雅洁道:“175块8毛!”
林河叹气:“都比我高!”
张雅洁道:“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斤斤计较。”
林河问她:“想多拿点工资有错吗?”
张雅洁张张嘴,无话可说。
谁都想多拿点工资,但你不要说出来啊!
太可耻了!
次日。
车间开早会时,车间主任王明华宣布了一个消息。
今年订单数量下降,日子不好过,厂子开会研究了几个月,准备生产摩托车,管生产的郑副厂长已经带队出去考察,陈副厂长则在联系生产线设备和零配件厂家。
下面也要做好准备。
什么准备?
“分厂领导都说了……”
王明华传达着分厂会议精神:“这次转型搞摩托车,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两年摩托车卖的很火,咱们厂子有技术实力,只要能造出来就不愁卖,等高厂长考察完回来,就要组织一批骨干出去学习装配技术工艺,咱们厂分下来五个名额,想去的会后找班长先报名。”
下面立刻嗡嗡起来,工人们都不淡定了。
齿轮越来越不好搞,这个大家都有体会。
造摩托车很有前途,这也是大家的共识。
只要摩托车卖的好,效益好了工资福利肯定比在金工车间强,更不要说还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可是平时只有领导才能享受的福利,焉能不心动。
王明华讲了下具体要求,早会就结束了。
从车间会议室出来,工人们就议论开了。
林河没凑这个热闹,去工具室准备拿工具拆设备。
转产摩托车是个好主意,现在摩托车才刚刚开始普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生产摩托车没那么简单,他也不需要外出学习,准备了半个月,总算能拿出手了。
朱平跟过去问:“小子,你不报名?”
林河说道:“我就不凑热闹了。”
朱平惊讶:“搞摩托车肯定比加工齿轮有前途,到时摩托车卖的好,那边工资福利肯定比这边好的多,你有技术,为什么不报名?”
林河问道:“你们确信摩托车能搞好?”
朱平问道:“难道搞不好?”
林河笑道:“造摩托没那么简单,技术工艺要求非常高,不是去看一下人家怎么搞就可以搞好的,不然嘉陵为什么要和鬼子合作,买零件组装是没有出路的。”
朱平问道:“你也懂这些?”
林河点头:“多少懂一点。”
朱平就没再问,已经习惯了这个挂名徒弟的博学,道:“先不说这个了,龙渠乡有个厂子收了台淘汰掉的镗床,听说程序有问题,找了好几个人没修好,要不要去看看?”
林河精神一振:“程序的问题?”
朱平点头:“说是系统有问题,我也搞不清楚。”
小菜一碟……
林河问道:“给多少钱?”
朱平说道:“听说老板给开价三千块。”
“去去去……”
林河眼冒绿光,给的太多了。
下午下班。
晚饭也不吃了,回宿舍洗了把脸,换上衣服出门。
龙渠乡有点远,那是真正的乡下,离城区有十几公里。
放到二十年后,开车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
可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腿的年代实在有点远,不早点出发来不及。
等了没几分钟,朱平奇着二八大杠过来了。
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着几个白馒头。
出了厂子,朱平取下口袋给林河,让他先吃个镘头垫一下肚子。
十几公里路呢,到了还要修设备,也不知道要耽搁多久,万一花的时间太长,吃不上饭是大概率事件,只能路上吃个馒头垫一下。
林河也不扭捏,一手拎着口袋一手拿个馒头吃。
朱平把自行车蹬的飞快,目测时速能有20公里。
九十年代初的天河市破破烂烂,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天空也灰蒙蒙的,一年四季很少看到太阳,几百家工厂扎堆在这,空气要能好才怪。
交通工具五花八门,最多的是人力车。
也有脚蹬的三轮车,都是比较实惠的,坐一次才一块钱。
摩托车载人的也有,但数量少,都是些老车,而且还贵。
最高档的是黄包车,没见过的搜索天津大发,这年代出租车中的奔驰宝马。
桑塔纳也有了,但那玩意现在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没人会拿来跑出租车。
或许大城市有,但天河看不到。
“咦!”
林河忽然看到了一辆黑色皇冠,比几十年后在街头看到劳斯莱斯还要稀罕。
天河有钱人不少啊!
不知道里面坐的领导还是土豪……
林河忽然感慨:“师傅,咱应该打出租过去的。”
朱平头也不回地道:“花那个冤枉钱干啥,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就到了。”
林河说道:“挣钱就得改善生活,不然辛辛苦苦挣钱干嘛,这么远的路,骑自行车也太累了,坐个摩托车过去,加上等的时间来回二十块钱够了。”
朱平就批评他:“你说的到轻松,二十块钱呢,三口之家半个月的生活费了!”
“咱挣的多啊!”
“挣的多也不能大手大脚。”
“钱我出,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那也不能大手大脚!”
两人争论一阵,谁也说服不了谁。
林河主动退让,充分认识到一个事实,让这些老同志改变观念难度实在太大,明明有更加省时省力的选择,非要把自己累着,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很快到了郊外,路旁绿油油全是农田。
两人换了一下,林河在前面蹬车,朱平坐后面啃馒头。
今年二十一岁,天天要干体力活,身体倍儿棒,把二八大杠蹬的飞快,即使货架上载了个人也不觉的有多费劲,一口气蹬了好几公里才微微见汗。
然后又换朱平,来回换了两次后,终于赶在天黑前到了目标的。
乡下的私人小厂子,就一栋破旧厂房,看着很是寒酸。
老板三十多岁,瘦黑瘦黑的,一看就十分精明。
朱平说了来意,老板一脸不信任。
“你会修机床?”
老板上下打量林河,莫名就想起一句老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林河不动声色:“除非要换件,不然应该没有我修不了的。”
老板心里那个卧槽,这牛皮吹的真特么欠揍啊!
不过来都来了,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一下就知道了。
脸上不露声色,掏出烟发了一圈,带两人去看机器。
朱平心里没底,但脸上很镇定。
三千块钱的劳务费,不试一下得后悔死。
厂房里有些乱,一半是加工区域,一边则堆放着物料。
加工区域有七八台机床,有铣床车床,也有镗床钻床。
角落里放着台数控镗床,锈迹斑斑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目测应该是七十年代的牧野机子,一个三十多岁的眼镜男趴在电脑前,正皱着眉头在触控电脑上按来按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