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距离十一越来越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第一卷《法国文学》的译编审校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印刷工作也已经展开。
经过牟春志与爱德印刷厂的多次磋商,《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印刷业务正式由爱德印刷厂承接。
因为使用了圣经纸和相配套的印刷设备和技术,《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印刷成本陡然攀升,比照正常的铅印本足足提高了60%。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林为民手中正拿着一本刚刚从爱德印刷厂送来的样书,32开、456页的《基督山伯爵》,拿在手里,手感轻盈,厚度大致相当于200页的铅印图书。
作为平时就喜欢收藏图书的人,林为民拿到这本书只有一个感觉——爱不释手。
虽然成本上去了,但付出的成本绝对对得起这份质感。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很难抗拒这样的诱惑。
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这套丛书林为民是收藏定了。
门口响起了敲门声,总编室的人进来说道:“总编,楼下有您的国际包裹。”
林为民起身下楼,便看到邮递员正站在传达室门口,脚边放着一个偌大的纸箱子。
签字确认后,小周帮着林为民将纸箱子抬进了办公室。
打开箱子的层层包装,入眼是整整一箱子的英文原版书和手稿。
前段时间理查德·耶茨给林为民写信,他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希望林为民可以帮助他出一套文集,林为民欣然应允。
这些图书和手稿就是理查德一生全部的著作。
林为民摸着这些书和手稿,发出一声沉重的感叹这就是一个作家的一生啊!
他将这些书和手稿交到了外文室,对陈建根说道:“理查德·耶茨想在中国出版他的文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外文室今年的任务很重,但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陈建根对此已经麻木。
反正都干不完,慢慢干吧。
第二天,林为民又接到了一个国际邮件,这回是从意大利来的。
打开一看竟然是罗伯托·贝尼尼给他写的信。
信中罗伯托·贝尼尼先是跟他寒暄了几句,表达了一番对他的敬仰,然后又表达了一番对《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这部的热爱。
从剧情结构、矛盾冲突再到人物塑造,全方位的阐述了一遍自己的看法,还特别附上了他为主人公“加里扬”这个人物所撰写的人物小传。
最后不忘向林为民表明心迹,希望可以获得这部的改编权,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拍好这部作品。
整封信的内容长达4万字,一厚摞的信纸都快赶上一部中篇了,林为民光是看信就花了两个小时。
没错,林为民是“看”信,罗伯托·贝尼尼特地找人将信件的所有内容都翻译成了中文,林为民阅读起来毫无障碍。
他的这份诚意,很难不让人动容。
林为民看完信后斟酌了许久,才给他回了一封信。
大致意思是,感谢罗伯托·贝尼尼对的喜爱和所付出的这些努力。
不过《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的改编权早已经授权给了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现在斯皮尔伯格并没有拍这部电影,但毕竟还在授权期限内,所以是没办法将改编权交给他。
又过了几天《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法国文学》的印刷完成,首印数量3000卷。
别小看只有3000卷,《法国文学》卷共计28册,3000卷就是84000册,而且印刷纸张和技术进行了提高,装帧精美,每卷定价高达362块,单册的平均售价也超过了12块钱,妥妥的高端消费。
仅仅是3000卷法国文学卷的码洋就高达百万元,而这只是《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冰山一角,3000卷书也只是试水而已。
随着《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印刷完成,发往全国各地的书店和邮局,这套丛书的宣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因为顶着“世界文库”这样的名头,《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从一立项就受到了国内出版界以及文学界的关注。
如今才不过半年时间第一卷便推出,顿时引发了出版界、文学界乃至学术界的热议。
在没有国文社打招呼的情况下,《光明日报》主动为这套丛书刊发了广告,实属罕见。
《光明日报》的举动让国文社大感意外,林为民为此特地致电表示了一番感谢。
除了《光明日报》的广告,国文社通过自家渠道以及各个报纸、杂志所刊登的图书广告也在不断的发酵着影响力。
在这些广告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知道了《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这套丛书,也有众多读者涌入书店。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的销售在上市之初便受到了读者们的强烈追捧,在这些读者当中不仅有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也有众多文字工作者和学者。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的译本都是国文社精选的名家译本,编校水准堪称一流,所以哪怕图书的定价高昂,也依然有很多读者买账。
而且图书的装帧精美,印刷质量出众,尤其是圣经纸的使用,更是让很多读者感到意外的惊喜。
有些读者并没见过圣经纸印刷的图书,还特意打听了一下,听说是专门用来印刷《圣经》的纸张,连《米国文库》用的都是这种纸张,这顿时让很多人感觉物超所值,连原本高昂的定价看起来也平易近人多了。
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3000卷《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被抢购一空,读者们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冷却,庞大的销量缺口让各地书店和邮局喜出望外,不断的给国文社反馈信息,要求他们抓紧时间加印。
但国文社给出的答复却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使用的印刷纸张和技术较为特殊,印刷厂产能有限,每月只能印刷3000卷。
这个消息一出,众多书店叫苦不迭,这么受欢迎的丛书,印刷量却跟不上,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挣不着,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书店里源源不断的有读者询问《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是否有货,每天要经过不知道多少次这样的拷打,这些书店有苦难言,逐渐对国文社产生一种又爱又恨的情绪。
爱的是他们出的书广受读者们欢迎,甚至到了抢购的地步;恨的是他们的印刷量跟不上,偌大一个国家级出版社竟然受制于印刷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惜,无论他们再怎么不满,也改变不了现状。
反倒是有些精明的书店负责人,早早的就联系上了国文社负责发行工作的副社长魏凤君。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每个月产量就3000卷,全国那么多书店,谁分得多、谁分得少,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虽然国文社的图书发行大部分都是交给新华书店来负责的,可魏凤君负责发行业务多给哪个地区几百卷,就是张张嘴一句话的事。
魏凤君接的是周兆云的班,刚上任半多年时间。当初周兆云退休在即,发行部工作一片混乱,林为民提出让李新去发行部历练一番,然后才有了魏凤君的继任。
这段时间,魏凤君成了众多书店追捧的香饽饽,放在老周在的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不禁让他产生几分春风得意之感。
这天下午,魏凤君跑到林为民办公室,打算跟他沟通沟通印刷厂的事。
这段时间他办公室的电话都快被各地书店给打爆了,都要求国文社尽快加印,他去找了负责印刷业务的牟春志,结果牟春志说这事得跟总编谈才行。
林为民的办公室没有人,魏凤君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他去了程早春办公室。
“我说你这么弄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老程是老实人,这辈子没干过这么丧良心的事,现在见到人就心虚,说话都没有底气。
“怎么过分了?”林为民稳稳坐在沙发上,二郎腿一翘。
“老程,不是我说你,现在不是过去了。现在都有人提出让我们改制了,我们虽然是国文社,但也得追求效益。我这也是一种宣传手段,伱可不能拆我的台。”
程早春委屈道:“你这话什么意思?好像我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我这不是提醒你一下嘛!”
程早春又不放心的问道:“一个月就放3000套,真没事?”
“能有什么事?懂不懂什么叫物以稀为贵?《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可是集我们国文社全社之力,耗费无数人力、财力打造的‘世界性文库’。
印刷工艺和技术要求极高,一个月能印出3000套已经很高了好不好?
你出去说这话的时候底气给我足一点,别跟做贼似的。”
程早春无奈的摇着头,“你小子就会给我出难题,明明印刷量供得上,偏偏要搞这种歪门邪道。”
“都说了多少遍了,这叫宣传策略、宣传策略,懂不懂?”林为民纠正道。
“是是是,宣传策略,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宣传策略到底有没有用!”
“那你拭目以待吧!”林为民成竹在胸的说道。
两人正说着话,门口响起敲门声,魏凤君探头进来,“总编,方便不?有点事想找您谈谈?”
林为民起身,临走前不忘叮嘱程早春,“你嘴严点儿!”
被老程同志恶狠狠的瞪了一眼。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林为民问魏凤君:“什么事?”
“关于《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事,现在各地书店都嚷嚷着缺货,让我们赶紧加印。”
“不是都说了吗?印刷厂产量不够,现在一个月就3000卷。”
“可……”魏凤君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听说,印刷厂那边产量没问题。”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经过牟春志与爱德印刷厂的多次磋商,《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印刷业务正式由爱德印刷厂承接。
因为使用了圣经纸和相配套的印刷设备和技术,《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印刷成本陡然攀升,比照正常的铅印本足足提高了60%。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林为民手中正拿着一本刚刚从爱德印刷厂送来的样书,32开、456页的《基督山伯爵》,拿在手里,手感轻盈,厚度大致相当于200页的铅印图书。
作为平时就喜欢收藏图书的人,林为民拿到这本书只有一个感觉——爱不释手。
虽然成本上去了,但付出的成本绝对对得起这份质感。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很难抗拒这样的诱惑。
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这套丛书林为民是收藏定了。
门口响起了敲门声,总编室的人进来说道:“总编,楼下有您的国际包裹。”
林为民起身下楼,便看到邮递员正站在传达室门口,脚边放着一个偌大的纸箱子。
签字确认后,小周帮着林为民将纸箱子抬进了办公室。
打开箱子的层层包装,入眼是整整一箱子的英文原版书和手稿。
前段时间理查德·耶茨给林为民写信,他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希望林为民可以帮助他出一套文集,林为民欣然应允。
这些图书和手稿就是理查德一生全部的著作。
林为民摸着这些书和手稿,发出一声沉重的感叹这就是一个作家的一生啊!
他将这些书和手稿交到了外文室,对陈建根说道:“理查德·耶茨想在中国出版他的文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外文室今年的任务很重,但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陈建根对此已经麻木。
反正都干不完,慢慢干吧。
第二天,林为民又接到了一个国际邮件,这回是从意大利来的。
打开一看竟然是罗伯托·贝尼尼给他写的信。
信中罗伯托·贝尼尼先是跟他寒暄了几句,表达了一番对他的敬仰,然后又表达了一番对《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这部的热爱。
从剧情结构、矛盾冲突再到人物塑造,全方位的阐述了一遍自己的看法,还特别附上了他为主人公“加里扬”这个人物所撰写的人物小传。
最后不忘向林为民表明心迹,希望可以获得这部的改编权,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拍好这部作品。
整封信的内容长达4万字,一厚摞的信纸都快赶上一部中篇了,林为民光是看信就花了两个小时。
没错,林为民是“看”信,罗伯托·贝尼尼特地找人将信件的所有内容都翻译成了中文,林为民阅读起来毫无障碍。
他的这份诚意,很难不让人动容。
林为民看完信后斟酌了许久,才给他回了一封信。
大致意思是,感谢罗伯托·贝尼尼对的喜爱和所付出的这些努力。
不过《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的改编权早已经授权给了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现在斯皮尔伯格并没有拍这部电影,但毕竟还在授权期限内,所以是没办法将改编权交给他。
又过了几天《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法国文学》的印刷完成,首印数量3000卷。
别小看只有3000卷,《法国文学》卷共计28册,3000卷就是84000册,而且印刷纸张和技术进行了提高,装帧精美,每卷定价高达362块,单册的平均售价也超过了12块钱,妥妥的高端消费。
仅仅是3000卷法国文学卷的码洋就高达百万元,而这只是《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冰山一角,3000卷书也只是试水而已。
随着《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印刷完成,发往全国各地的书店和邮局,这套丛书的宣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因为顶着“世界文库”这样的名头,《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从一立项就受到了国内出版界以及文学界的关注。
如今才不过半年时间第一卷便推出,顿时引发了出版界、文学界乃至学术界的热议。
在没有国文社打招呼的情况下,《光明日报》主动为这套丛书刊发了广告,实属罕见。
《光明日报》的举动让国文社大感意外,林为民为此特地致电表示了一番感谢。
除了《光明日报》的广告,国文社通过自家渠道以及各个报纸、杂志所刊登的图书广告也在不断的发酵着影响力。
在这些广告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知道了《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这套丛书,也有众多读者涌入书店。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的销售在上市之初便受到了读者们的强烈追捧,在这些读者当中不仅有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也有众多文字工作者和学者。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的译本都是国文社精选的名家译本,编校水准堪称一流,所以哪怕图书的定价高昂,也依然有很多读者买账。
而且图书的装帧精美,印刷质量出众,尤其是圣经纸的使用,更是让很多读者感到意外的惊喜。
有些读者并没见过圣经纸印刷的图书,还特意打听了一下,听说是专门用来印刷《圣经》的纸张,连《米国文库》用的都是这种纸张,这顿时让很多人感觉物超所值,连原本高昂的定价看起来也平易近人多了。
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3000卷《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被抢购一空,读者们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冷却,庞大的销量缺口让各地书店和邮局喜出望外,不断的给国文社反馈信息,要求他们抓紧时间加印。
但国文社给出的答复却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使用的印刷纸张和技术较为特殊,印刷厂产能有限,每月只能印刷3000卷。
这个消息一出,众多书店叫苦不迭,这么受欢迎的丛书,印刷量却跟不上,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挣不着,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书店里源源不断的有读者询问《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是否有货,每天要经过不知道多少次这样的拷打,这些书店有苦难言,逐渐对国文社产生一种又爱又恨的情绪。
爱的是他们出的书广受读者们欢迎,甚至到了抢购的地步;恨的是他们的印刷量跟不上,偌大一个国家级出版社竟然受制于印刷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惜,无论他们再怎么不满,也改变不了现状。
反倒是有些精明的书店负责人,早早的就联系上了国文社负责发行工作的副社长魏凤君。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卷每个月产量就3000卷,全国那么多书店,谁分得多、谁分得少,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虽然国文社的图书发行大部分都是交给新华书店来负责的,可魏凤君负责发行业务多给哪个地区几百卷,就是张张嘴一句话的事。
魏凤君接的是周兆云的班,刚上任半多年时间。当初周兆云退休在即,发行部工作一片混乱,林为民提出让李新去发行部历练一番,然后才有了魏凤君的继任。
这段时间,魏凤君成了众多书店追捧的香饽饽,放在老周在的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不禁让他产生几分春风得意之感。
这天下午,魏凤君跑到林为民办公室,打算跟他沟通沟通印刷厂的事。
这段时间他办公室的电话都快被各地书店给打爆了,都要求国文社尽快加印,他去找了负责印刷业务的牟春志,结果牟春志说这事得跟总编谈才行。
林为民的办公室没有人,魏凤君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他去了程早春办公室。
“我说你这么弄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老程是老实人,这辈子没干过这么丧良心的事,现在见到人就心虚,说话都没有底气。
“怎么过分了?”林为民稳稳坐在沙发上,二郎腿一翘。
“老程,不是我说你,现在不是过去了。现在都有人提出让我们改制了,我们虽然是国文社,但也得追求效益。我这也是一种宣传手段,伱可不能拆我的台。”
程早春委屈道:“你这话什么意思?好像我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我这不是提醒你一下嘛!”
程早春又不放心的问道:“一个月就放3000套,真没事?”
“能有什么事?懂不懂什么叫物以稀为贵?《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可是集我们国文社全社之力,耗费无数人力、财力打造的‘世界性文库’。
印刷工艺和技术要求极高,一个月能印出3000套已经很高了好不好?
你出去说这话的时候底气给我足一点,别跟做贼似的。”
程早春无奈的摇着头,“你小子就会给我出难题,明明印刷量供得上,偏偏要搞这种歪门邪道。”
“都说了多少遍了,这叫宣传策略、宣传策略,懂不懂?”林为民纠正道。
“是是是,宣传策略,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宣传策略到底有没有用!”
“那你拭目以待吧!”林为民成竹在胸的说道。
两人正说着话,门口响起敲门声,魏凤君探头进来,“总编,方便不?有点事想找您谈谈?”
林为民起身,临走前不忘叮嘱程早春,“你嘴严点儿!”
被老程同志恶狠狠的瞪了一眼。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林为民问魏凤君:“什么事?”
“关于《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事,现在各地书店都嚷嚷着缺货,让我们赶紧加印。”
“不是都说了吗?印刷厂产量不够,现在一个月就3000卷。”
“可……”魏凤君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听说,印刷厂那边产量没问题。”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