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勾结?”听到这个词,赵太后心中不由一颤,这个词在现今这种局势中,若是真的发生在李牧身上,那杀伤性实在太大了,足以让赵国走向灭亡。
“真的会如此?”赵太后凝重道。
“难说。”面对赵太后的质问,郭开摇了摇头后说道:“我只知道李牧在秦国那里有着足够的面子,依他当年与秦国杨明之间的关系,若是带上十万大军相投,必然……”
“必然什么?”赵太后追问道。
“算了,李牧未必会率军投向秦国。”郭开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那你方才所言?”听郭开又为李牧说起了好话,赵太后的心慌之中又多出了不解。
“李牧现在什么也不做,只这么与秦军对峙,或许是想坐看南境长城的成败,若是我们在南境长城能够击退秦军,那他就还是赵国的忠臣,一旦南境长城我军露出败亡之势,他可能就要变成了秦臣了。”郭开解释着。
郭开之言不说别的,还挺有道理的,不见赵太后已经面露迟疑之色,显然是将郭开的话给听进去了。
“你的意思是李牧与杨明之间形成了默契,要坐观南境长城的胜败,然后再做打算?”赵太后问道。
如果郭开直接说李牧要向秦国投降,那赵太后还会有所怀疑,但现在郭开说李牧是要坐山观虎斗,以谋自家的后路,赵太后却是相信了,因为推己及人,她觉得自己现在若是在李牧的位置上,她大概也会选择这个进退皆可得的选择。
“不能说李牧真的是如此想的,但最起码有极大的可能是如此。”郭开道。
“若真是如此,我们又该怎么做?”赵太后问道。
“太后不妨以大王的命令下令李牧出战,如此也能探探李牧到底是什么心思,如果他真的是那么想的,太后就需要考虑换将的问题了,如果只是我多虑了,那对于太后与赵国来说,自然就更好了。”郭开回道。
赵太后思索着郭开的提议,只觉得颇有道理,催促李牧出战,的确能够测验测验李牧真正的心思,免得被其所骗,以至于祸延赵国。
“就依相国之言。”赵太后沉吟道。
从赵都到李牧军中的距离虽有三四百里之遥,但在从赵王宫而出的传令使臣面前,却也只是寻常,所以不到两天的时间,带着赵王诏书的使臣已经出现了李牧的中军大帐之中。
“出战?”李牧看着手中的诏书,一时间哭笑不得,战场之上,何时出战,他难道不知道吗?什么时候需要都城那里从未上过战场的人去指挥了?
“还请大将军尽快出战,南境长城那边,秦军攻势越来越猛烈了,随时都有突破南境长城的可能,若是大将军这里不能尽快取得胜利,南境长城那边又被攻破,则我们赵国危矣。”来自赵王宫的内侍恳切地说道。
“我知道了。”李牧收起诏书道。
只是知道了?知道了之后还有别的话吗?使臣下意识地想到,但李牧在赵国上下名望极大,他却是也不敢多问。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发展中,李牧还真的只是知道了而已,他只是知道了,但要不要去依令行事,那就另说了。
在秦军依旧谨守营寨中,赵军上下也是稳如泰山,但赵军的稳妥落在赵王宫那里,却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
于是,在李牧收到催战诏书的第五天,第二道催战诏书再次出现在了李牧的中军大帐之中,但李牧的回答依旧只是知道了。
在第八天,第三道催战诏书再次出现在李牧的中军大帐之中。
“大将军,南境长城那边真的已经危及到如此地步了吗?”司马尚看着摆在李牧书案上的三道诏书,神色间尽是凝重之色,此时,他不仅要承受来自秦军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赵王宫的压力,这场大战,实在是不好打。
“秦军想要这么快攻破南境长城,根本不可能,真正能够决定我们赵国生死存亡的,还是在我们这里。”李牧断然道。
南境长城,依托当年的漳水大堤修建而成,两道城墙间隔着漳水,秦军即使攻破即使攻破第一道长城,也还要面对漳水和第二道长城,只要南境长城的赵军内部不发生太大的变故,秦军不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中攻破南境长城。
“那这诏书?”司马尚看向李牧书案上的诏书道。
“那些人对我们不放心啊,我现在明白了杨明为什么不着急着进攻了。”李牧沉声道。
“大将军发现了什么?”司马尚追问道。
“杨明等着的就是这些催战诏书,他不是要避战,他是要逼我们去决战。“李牧道。
“杨明是为逼我们决战?”司马尚诧异道。
自秦赵开战以来,秦军闭门不战,竟然是要逼迫赵军决战,这样的事情也太过诡异了。
“那小子比我们想象中的都要狂妄,什么稳重都是假的,他是觉得,他若是发起进攻,我必然会避其锋芒,选择以守待变,他没有足够信心在短时间击败一心防守的我,所以才摆出守势。”秦军曾经让他尚有些迷惑的行为,此时算是彻底解释通了。
“他就那么肯定,秦军防守,我们也会做出与他一样的选择吗?”司马尚怀疑道,如果杨明在开战之始就有着这么深的算计,那未免也太过可怕了。
因为那可不仅仅是算准了李牧,还将赵王宫那里的反应给算准了,这份心智,还是那个在战场之上勇猛无敌的杨明吗?完全是比纵横家弟子都要更擅长算计人心的存在啊。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我们确实做出了杨明预料之中的选择,现在这些诏书也确实如同他所想象中那样,出现在了我们这里。”李牧的手指敲击在书案上,清脆的声音却让大帐之中的气氛显的愈发的沉闷。
司马尚见李牧做出如此反应,选择了闭上嘴,现在这种情况,李牧是需要好好去思思索到底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中,不知过了多久,李牧终于开口了:“既然杨明要与我们决战,那我们就如了他的意,以硬碰硬吗?我也很喜欢。”
“大将军?”司马尚下意识道,现在选择与秦军决战,岂不是如同李牧之前所说的兵法大忌,陷入到了对方的节奏之中吗?
“决战啊!其实也是我想要的。”李牧道。
“对上杨明这样的人,无论是什么策略其实都是无用的,我们能够想到的,他也能想到,唯有以力对力。”在敌对的两座军营之中,时隔日久,在敌对的两方大将之间,竟然说出了同样的话。
“但现在决战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太过不利?”司马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道。
“我们若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秦军反而要避战了,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好,敌我双方都有决战的意思。”李牧道。
“大将军,秦军足有十五万,即使抛去他们用来维持辎重后勤的两万人,他们的战兵也足有十三万,而我们这边,哪怕这阵子已经从各地征伐了更大的百姓,但只是兵力得到是十二万,真正的战兵可没有十二万。”司马尚提醒道。
“但你也要看到,秦军此刻也不是最强的,若是杨明麾下的龙虎禁军是满编,我或多还真要考虑考虑决战的可行性,但最近几年,杨明的龙虎禁军已经被秦王政拆去了三部六千人,总兵力我们虽然不占据优势,但在精锐的数量方面,我们却不见得就比秦军弱。”李牧为司马尚分析道。
秦国龙虎禁军的战力,这些年来已经多次证明了,魏国武卒,赵国精锐,楚国四大军团,都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龙虎禁军的战旗,对上这样的一支军队,哪怕是赵国边骑也要感觉到沉甸甸的压力,可惜,现在的龙虎禁军却已经不是巅峰状态,这就是赵军的机会。
“而且,还有一点,你可注意到,从一月末开始到现在,我们赵国只下了一场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李牧接着道。
“今年会有大饥?”司马尚道。
“是,今年当有大饥,这也是我们必须决战的理由,相对于秦军,我们更等不起。”李牧回道
“所以,决战?”司马尚问道,像是在问李牧,也像是在问自己,眼下的局势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已经没有避战的理由,但眼下这种情况,司马尚却很难看到胜利的机会。
“决战!”相对于司马尚的迟疑,此时的李牧有着的只有坚定,是赌上一切的决绝。
看着一脸自信之色的李牧,司马尚的心中也多出了几分勇气,李牧这么多年,无论是对上狼族还是燕国,又或是现在的秦国,从来都没有战败过,李牧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这一次,大将军一定能够再次创造奇迹,哪怕对上的秦国的护军都尉,不就是当年那小子吗?司马尚在心中对自己说着,坚定愈发的深了。
赵军上下,从来都不缺大战的勇气。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真的会如此?”赵太后凝重道。
“难说。”面对赵太后的质问,郭开摇了摇头后说道:“我只知道李牧在秦国那里有着足够的面子,依他当年与秦国杨明之间的关系,若是带上十万大军相投,必然……”
“必然什么?”赵太后追问道。
“算了,李牧未必会率军投向秦国。”郭开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那你方才所言?”听郭开又为李牧说起了好话,赵太后的心慌之中又多出了不解。
“李牧现在什么也不做,只这么与秦军对峙,或许是想坐看南境长城的成败,若是我们在南境长城能够击退秦军,那他就还是赵国的忠臣,一旦南境长城我军露出败亡之势,他可能就要变成了秦臣了。”郭开解释着。
郭开之言不说别的,还挺有道理的,不见赵太后已经面露迟疑之色,显然是将郭开的话给听进去了。
“你的意思是李牧与杨明之间形成了默契,要坐观南境长城的胜败,然后再做打算?”赵太后问道。
如果郭开直接说李牧要向秦国投降,那赵太后还会有所怀疑,但现在郭开说李牧是要坐山观虎斗,以谋自家的后路,赵太后却是相信了,因为推己及人,她觉得自己现在若是在李牧的位置上,她大概也会选择这个进退皆可得的选择。
“不能说李牧真的是如此想的,但最起码有极大的可能是如此。”郭开道。
“若真是如此,我们又该怎么做?”赵太后问道。
“太后不妨以大王的命令下令李牧出战,如此也能探探李牧到底是什么心思,如果他真的是那么想的,太后就需要考虑换将的问题了,如果只是我多虑了,那对于太后与赵国来说,自然就更好了。”郭开回道。
赵太后思索着郭开的提议,只觉得颇有道理,催促李牧出战,的确能够测验测验李牧真正的心思,免得被其所骗,以至于祸延赵国。
“就依相国之言。”赵太后沉吟道。
从赵都到李牧军中的距离虽有三四百里之遥,但在从赵王宫而出的传令使臣面前,却也只是寻常,所以不到两天的时间,带着赵王诏书的使臣已经出现了李牧的中军大帐之中。
“出战?”李牧看着手中的诏书,一时间哭笑不得,战场之上,何时出战,他难道不知道吗?什么时候需要都城那里从未上过战场的人去指挥了?
“还请大将军尽快出战,南境长城那边,秦军攻势越来越猛烈了,随时都有突破南境长城的可能,若是大将军这里不能尽快取得胜利,南境长城那边又被攻破,则我们赵国危矣。”来自赵王宫的内侍恳切地说道。
“我知道了。”李牧收起诏书道。
只是知道了?知道了之后还有别的话吗?使臣下意识地想到,但李牧在赵国上下名望极大,他却是也不敢多问。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发展中,李牧还真的只是知道了而已,他只是知道了,但要不要去依令行事,那就另说了。
在秦军依旧谨守营寨中,赵军上下也是稳如泰山,但赵军的稳妥落在赵王宫那里,却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
于是,在李牧收到催战诏书的第五天,第二道催战诏书再次出现在了李牧的中军大帐之中,但李牧的回答依旧只是知道了。
在第八天,第三道催战诏书再次出现在李牧的中军大帐之中。
“大将军,南境长城那边真的已经危及到如此地步了吗?”司马尚看着摆在李牧书案上的三道诏书,神色间尽是凝重之色,此时,他不仅要承受来自秦军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赵王宫的压力,这场大战,实在是不好打。
“秦军想要这么快攻破南境长城,根本不可能,真正能够决定我们赵国生死存亡的,还是在我们这里。”李牧断然道。
南境长城,依托当年的漳水大堤修建而成,两道城墙间隔着漳水,秦军即使攻破即使攻破第一道长城,也还要面对漳水和第二道长城,只要南境长城的赵军内部不发生太大的变故,秦军不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中攻破南境长城。
“那这诏书?”司马尚看向李牧书案上的诏书道。
“那些人对我们不放心啊,我现在明白了杨明为什么不着急着进攻了。”李牧沉声道。
“大将军发现了什么?”司马尚追问道。
“杨明等着的就是这些催战诏书,他不是要避战,他是要逼我们去决战。“李牧道。
“杨明是为逼我们决战?”司马尚诧异道。
自秦赵开战以来,秦军闭门不战,竟然是要逼迫赵军决战,这样的事情也太过诡异了。
“那小子比我们想象中的都要狂妄,什么稳重都是假的,他是觉得,他若是发起进攻,我必然会避其锋芒,选择以守待变,他没有足够信心在短时间击败一心防守的我,所以才摆出守势。”秦军曾经让他尚有些迷惑的行为,此时算是彻底解释通了。
“他就那么肯定,秦军防守,我们也会做出与他一样的选择吗?”司马尚怀疑道,如果杨明在开战之始就有着这么深的算计,那未免也太过可怕了。
因为那可不仅仅是算准了李牧,还将赵王宫那里的反应给算准了,这份心智,还是那个在战场之上勇猛无敌的杨明吗?完全是比纵横家弟子都要更擅长算计人心的存在啊。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我们确实做出了杨明预料之中的选择,现在这些诏书也确实如同他所想象中那样,出现在了我们这里。”李牧的手指敲击在书案上,清脆的声音却让大帐之中的气氛显的愈发的沉闷。
司马尚见李牧做出如此反应,选择了闭上嘴,现在这种情况,李牧是需要好好去思思索到底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中,不知过了多久,李牧终于开口了:“既然杨明要与我们决战,那我们就如了他的意,以硬碰硬吗?我也很喜欢。”
“大将军?”司马尚下意识道,现在选择与秦军决战,岂不是如同李牧之前所说的兵法大忌,陷入到了对方的节奏之中吗?
“决战啊!其实也是我想要的。”李牧道。
“对上杨明这样的人,无论是什么策略其实都是无用的,我们能够想到的,他也能想到,唯有以力对力。”在敌对的两座军营之中,时隔日久,在敌对的两方大将之间,竟然说出了同样的话。
“但现在决战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太过不利?”司马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道。
“我们若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秦军反而要避战了,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好,敌我双方都有决战的意思。”李牧道。
“大将军,秦军足有十五万,即使抛去他们用来维持辎重后勤的两万人,他们的战兵也足有十三万,而我们这边,哪怕这阵子已经从各地征伐了更大的百姓,但只是兵力得到是十二万,真正的战兵可没有十二万。”司马尚提醒道。
“但你也要看到,秦军此刻也不是最强的,若是杨明麾下的龙虎禁军是满编,我或多还真要考虑考虑决战的可行性,但最近几年,杨明的龙虎禁军已经被秦王政拆去了三部六千人,总兵力我们虽然不占据优势,但在精锐的数量方面,我们却不见得就比秦军弱。”李牧为司马尚分析道。
秦国龙虎禁军的战力,这些年来已经多次证明了,魏国武卒,赵国精锐,楚国四大军团,都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龙虎禁军的战旗,对上这样的一支军队,哪怕是赵国边骑也要感觉到沉甸甸的压力,可惜,现在的龙虎禁军却已经不是巅峰状态,这就是赵军的机会。
“而且,还有一点,你可注意到,从一月末开始到现在,我们赵国只下了一场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李牧接着道。
“今年会有大饥?”司马尚道。
“是,今年当有大饥,这也是我们必须决战的理由,相对于秦军,我们更等不起。”李牧回道
“所以,决战?”司马尚问道,像是在问李牧,也像是在问自己,眼下的局势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已经没有避战的理由,但眼下这种情况,司马尚却很难看到胜利的机会。
“决战!”相对于司马尚的迟疑,此时的李牧有着的只有坚定,是赌上一切的决绝。
看着一脸自信之色的李牧,司马尚的心中也多出了几分勇气,李牧这么多年,无论是对上狼族还是燕国,又或是现在的秦国,从来都没有战败过,李牧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这一次,大将军一定能够再次创造奇迹,哪怕对上的秦国的护军都尉,不就是当年那小子吗?司马尚在心中对自己说着,坚定愈发的深了。
赵军上下,从来都不缺大战的勇气。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