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天晴了,帝都洛阳城里的积雪终于融化,房檐上的雪变得稀稀落落,雪水顺着树枝滴落,滴滴答答的像是下起了小雨,空气变得冷冽而润湿。
何安与孙彪的约战已经过去许多天,事后,孙彪履行承诺让人给何安送来一百两银票,两人的比武成了学子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也在知行院内掀起了习武热潮。
有修行天赋的学生自然是不甘落后,研习武道的热情空前高涨,武院老师的房门经常被叩响,甚至深夜里也有登门求教的学子。
没有修行天赋的则是在文院埋头苦读,期望新生大考中能取得好的名次,得到一枚还灵丹,从而脱胎换骨,能再入武道。
何安成为知行院新生一代风云人物,最近不管走到哪里都有陌生学子热情搭讪,更有一些主动又大胆的女学子投来赏慕崇拜的眼神。
大陈帝国民风尚武,每一个不知愁的少年都幻想着能够仗剑江湖,快意恩仇。何安在擂台的风采满足了他们对武者所有想象,丰神俊朗,年少有为,也难怪他们为之倾倒。
每天慕名登门造访请教的学子络绎不绝,何安对此很不适应,刚开始还热情接待,后来发现这些无谓的应酬影响自己学习与练功,干脆躲起来或闭门不出。
倒是范大志时常捧着一杯茶,笑眯眯的和一些前来拜访的学子们闲侃,慢慢熟络起来后,竟然还有人请他吃酒,这货居然乐此不疲,性格也变得逐渐开朗活泼起来,让何安不禁大感意外。
就在这几日,一件大事震惊了朝野,太傅唐瓒致仕还乡了。
唐瓒原本是成都郡浦江县县丞,为人正直无私,当年散尽家财追随先帝举兵起义,厥功甚伟。
由于太傅大人公忠体国,敢于犯颜直谏,先帝赵贞曾对其赞誉有加,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瓒为镜可以明得失!”
陈帝赵昌继位以来,对太傅大人也十分敬重,赞其“人品贵重,国之栋梁!”早朝会上,陈帝对太傅大人的离去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追忆往昔,陈帝声音沉痛,虎目噙泪,太傅年事已高,时常思乡盼落叶归根,拒绝在帝都颐养天年,陈帝无奈,只好任其荣归故里。
而朝中悄悄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据说是太傅大人一份奏折,惹得陈帝十分不快,奏折中针砭时弊言辞激烈,而且其中有“刁民伐罪”,“骄奢淫逸”,“朋党之争”等许多敏感词句,让陈帝一怒之下,罢免了这位当朝一品大员。
太傅唐瓒与国师李行知一向私交甚笃,对知行院推崇备至,当初皇帝准许崔家筹建龙门书院,太傅大人也是朝中最强烈的反对者。
朝中许多人联想到这一层,再看整个事件,顿时品咂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朋党之争,党锢之祸”,皇帝陛下出手雷厉风行,竟然直接罢黜一代国勋元老,这是又要变天了吗?
长亭外,古道边,一辆牛车一个仆从,白发皓首的太傅大人站在料峭寒风中拱手,登车黯然离去,让送别的官员们不胜唏嘘……
朝堂之上,一时人人自危,许多人上表奏折开始小心翼翼的斟词酌句,一股寒流仿佛随着外面雪融冰消蔓延开来,这个冬天,帝都洛阳城似乎变得格外寒冷。
何安坐在座位上,认真的听着台上老师讲话,今天是林秋池老师授课,做为知行院内为数不多的女老师,林秋池吸引了许多学子的关注,她教授的是最让学子们头疼的术数。
乌黑秀发在脑后挽了个妇人髻,用蓝白相间的方手帕包裹着,一身对襟蓝色长袍,面容清丽,只有眼角有些许皱纹,看上去也就三十几许年纪的林秋池站在台上,声音却如外面的寒风一般清冷。
“昨天测试的算数三道题目,所有人都有答错的……只有范大志一人全部正确!”
话音刚落,下面响起了嗡嗡议论声,有人偷偷打量着范大志痴肥的样子,忍不住偷偷窃笑。
林秋池也不说话,等下面慢慢安静下来,清冽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术数由心,且不可以貌取人!”
这句话就是明显在夸赞范大志了。
“打开你们自己的试卷,第三道题目《如何测量知行楼的高度》,看看你们都答的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有些简直是异想天开,不忍卒读!”
林秋池面无表情,声音却格外的严厉道:“既如此……我实在不明白,有些人还有何面目取笑他人?”
她洁净的手掌搓了搓,移开案上的戒尺,漠然的扫视了一眼众学子。
“范大志的答案是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阳光下把木棍插在知行楼旁边,待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丈量知行楼影子的长度和知行楼底面边长的一半,把两者长度加起来就是知行楼的高度。”
林秋池淡淡说完,又补充道:“这是我十年来看到的最好答案!”
台下一时鸦雀无声,有些人再看向范大志的目光就明显不一样了。
“读书最忌读死书,知其理善其用,才是上善之道!也许有些人心里很不屑,认为学习术数没有什么用处,但你们可知道,曾经有位精通术数大师,一个人通过测算九峰山的山谷高度,谷中迷雾覆盖范围,以及附近的河流长度、深度,只用术数中的几个组合算数,结合地势布下一座“九宫迷魂阵”,困住前朝大梁国十万兵马……”
台下众学子顿时哗然,伴随着啧啧赞叹声,倒抽凉气声,嗡嗡议论声等诸多声音响起的,是下课的钟声。
“那位精通术数的大师,就是知行院的院长先生,李行知!”
林秋池淡淡的说完这句话,拿起案上一叠讲义,人也淡淡的悄然离去。
学舍里又喧闹起来,何安看着手里自己的试卷不禁有些惘然,三道题目,答对一道题,又做错了一道题,还有一道解的过程正确,结果却是错了,老师给批了个半对。
何安脑海中一片嗡鸣,周围的学子们在高声议论着什么,他全然听不进入,只有老师离开时的那句话,在脑海不停的重复。
“那位精通术数的大师,就是知行院的院长先生,李行知!”
原来传说中的国师院长李行知,不仅武道修为已至巅峰,而且还精通术数!
这世间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杰,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自己终究是资质太过愚钝……
“嗳……嗳!我说大哥,你怎么发起呆啊?帮我看看,这道题目怎么解啊?”
韩婵娟蹙着眉用手指敲着桌子,打断了何安的思绪。
他瞥了一眼韩婵娟的试卷,三道题目全错,而问自己的那道题目,自己也做错了。
“大哥也不会啊,还是问你二哥!”
何安啼笑皆非,指向一旁,才发现范大志的座位空荡荡的,不知什么时候,人已消失不见。
学舍最近重新排了座位,女生大多都坐在前排的位置,丁文若依然选了墙角靠窗的位置,范大志与何安同桌,并排坐在一群女生后面。
韩婵娟特意选在何安前排位置,课间偶尔转过头,瞄一眼兄弟两人,悄悄背过小手在何安桌上放一把零食,却大多数都被范二哥享用了。
此时范二哥正撅着屁股,手里拿着夹碳火的竹夹在火盆里扒拉着什么,旁边围着斗鸡眼诸葛瓜瓜,徐震等一大群人,半晌,范大志扒拉出几个烤的黑乎乎的山芋,众人一阵雀跃欢呼……
范大志拿着滚烫的山芋不停左右倒手,眉开眼笑的回到座位,迫不及待剥开烤的焦黑的外皮,吹着热气递给何安,何安笑着摇头,范大志也不客气,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山芋烫嘴,范大志稀里哈啦的吸着凉气,吃的津津有味,嘴还吧唧的贼响,他抹了一把鼻涕,手上碳灰染的脸上唇上一道道黑痕,整个人顿时变成长着小胡子的小黑胖子,让纷纷侧目的女生捂嘴大笑。
“哎呀!范二哥,你上辈子一定是饿鬼投胎吧?给你,等下擦干净脸,还要你给我讲题呢!”
韩婵娟看着范大志的模样,忍不住纤手捂着嘴巴,眼睛笑成一弯月牙,扔过来一只干净的手帕。韩婵娟如今与范大志熟稔了,经常打趣开着玩笑。
何安翻看着一本古旧的《大梁楷隶集》,上面收录了前朝大梁国书法名家名作,这本书还是丁非庸老师让文若带给自己的。
何安以往心烦意乱时,只要看了这些字帖,就会慢慢的心绪平静,这书中每篇字帖何安都临摹了无数遍,已经烂熟于心,是该归还丁老师了。
丁文若一身白衣,静静坐在窗前,气质娴静淡雅,在喧闹的人群里宛如一朵白莲花。
看着何安走近,丁文若的目光落在他手里捧着那本《大梁楷隶集》上,嘴角牵起一抹微笑,伸手从书桌里拿出另一本古旧的书籍。
“真的是好巧,这本书是家父让我带给你的,家父说那本《大梁集》你已经观摩了数月,可以接着看这一本!”
丁文若轻声细语说着,把那本古旧书籍递过来,却是一本《龙门法帖》。
“原本想放学给你,想不到……你刚好来还书!还真是凑巧!”
丁文若挽了一下鬓边的发丝,看着何安将那本《大梁楷隶集》双手捧着,放在自己书桌上,又双手接过自己手里的《龙门法帖》。
“谢谢你,文若!请代我谢谢丁老师!”
何安的声音温润,让丁文若在这寒冷的冬天感觉很暖,只是刚才那一瞬间,手指触碰到他的指尖,没来由的让她脸颊有点发热。
上课的钟声及时敲响,丁文若有些慌乱的点点头,何安已转身回自己座位去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何安与孙彪的约战已经过去许多天,事后,孙彪履行承诺让人给何安送来一百两银票,两人的比武成了学子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也在知行院内掀起了习武热潮。
有修行天赋的学生自然是不甘落后,研习武道的热情空前高涨,武院老师的房门经常被叩响,甚至深夜里也有登门求教的学子。
没有修行天赋的则是在文院埋头苦读,期望新生大考中能取得好的名次,得到一枚还灵丹,从而脱胎换骨,能再入武道。
何安成为知行院新生一代风云人物,最近不管走到哪里都有陌生学子热情搭讪,更有一些主动又大胆的女学子投来赏慕崇拜的眼神。
大陈帝国民风尚武,每一个不知愁的少年都幻想着能够仗剑江湖,快意恩仇。何安在擂台的风采满足了他们对武者所有想象,丰神俊朗,年少有为,也难怪他们为之倾倒。
每天慕名登门造访请教的学子络绎不绝,何安对此很不适应,刚开始还热情接待,后来发现这些无谓的应酬影响自己学习与练功,干脆躲起来或闭门不出。
倒是范大志时常捧着一杯茶,笑眯眯的和一些前来拜访的学子们闲侃,慢慢熟络起来后,竟然还有人请他吃酒,这货居然乐此不疲,性格也变得逐渐开朗活泼起来,让何安不禁大感意外。
就在这几日,一件大事震惊了朝野,太傅唐瓒致仕还乡了。
唐瓒原本是成都郡浦江县县丞,为人正直无私,当年散尽家财追随先帝举兵起义,厥功甚伟。
由于太傅大人公忠体国,敢于犯颜直谏,先帝赵贞曾对其赞誉有加,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瓒为镜可以明得失!”
陈帝赵昌继位以来,对太傅大人也十分敬重,赞其“人品贵重,国之栋梁!”早朝会上,陈帝对太傅大人的离去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追忆往昔,陈帝声音沉痛,虎目噙泪,太傅年事已高,时常思乡盼落叶归根,拒绝在帝都颐养天年,陈帝无奈,只好任其荣归故里。
而朝中悄悄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据说是太傅大人一份奏折,惹得陈帝十分不快,奏折中针砭时弊言辞激烈,而且其中有“刁民伐罪”,“骄奢淫逸”,“朋党之争”等许多敏感词句,让陈帝一怒之下,罢免了这位当朝一品大员。
太傅唐瓒与国师李行知一向私交甚笃,对知行院推崇备至,当初皇帝准许崔家筹建龙门书院,太傅大人也是朝中最强烈的反对者。
朝中许多人联想到这一层,再看整个事件,顿时品咂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朋党之争,党锢之祸”,皇帝陛下出手雷厉风行,竟然直接罢黜一代国勋元老,这是又要变天了吗?
长亭外,古道边,一辆牛车一个仆从,白发皓首的太傅大人站在料峭寒风中拱手,登车黯然离去,让送别的官员们不胜唏嘘……
朝堂之上,一时人人自危,许多人上表奏折开始小心翼翼的斟词酌句,一股寒流仿佛随着外面雪融冰消蔓延开来,这个冬天,帝都洛阳城似乎变得格外寒冷。
何安坐在座位上,认真的听着台上老师讲话,今天是林秋池老师授课,做为知行院内为数不多的女老师,林秋池吸引了许多学子的关注,她教授的是最让学子们头疼的术数。
乌黑秀发在脑后挽了个妇人髻,用蓝白相间的方手帕包裹着,一身对襟蓝色长袍,面容清丽,只有眼角有些许皱纹,看上去也就三十几许年纪的林秋池站在台上,声音却如外面的寒风一般清冷。
“昨天测试的算数三道题目,所有人都有答错的……只有范大志一人全部正确!”
话音刚落,下面响起了嗡嗡议论声,有人偷偷打量着范大志痴肥的样子,忍不住偷偷窃笑。
林秋池也不说话,等下面慢慢安静下来,清冽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术数由心,且不可以貌取人!”
这句话就是明显在夸赞范大志了。
“打开你们自己的试卷,第三道题目《如何测量知行楼的高度》,看看你们都答的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有些简直是异想天开,不忍卒读!”
林秋池面无表情,声音却格外的严厉道:“既如此……我实在不明白,有些人还有何面目取笑他人?”
她洁净的手掌搓了搓,移开案上的戒尺,漠然的扫视了一眼众学子。
“范大志的答案是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阳光下把木棍插在知行楼旁边,待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丈量知行楼影子的长度和知行楼底面边长的一半,把两者长度加起来就是知行楼的高度。”
林秋池淡淡说完,又补充道:“这是我十年来看到的最好答案!”
台下一时鸦雀无声,有些人再看向范大志的目光就明显不一样了。
“读书最忌读死书,知其理善其用,才是上善之道!也许有些人心里很不屑,认为学习术数没有什么用处,但你们可知道,曾经有位精通术数大师,一个人通过测算九峰山的山谷高度,谷中迷雾覆盖范围,以及附近的河流长度、深度,只用术数中的几个组合算数,结合地势布下一座“九宫迷魂阵”,困住前朝大梁国十万兵马……”
台下众学子顿时哗然,伴随着啧啧赞叹声,倒抽凉气声,嗡嗡议论声等诸多声音响起的,是下课的钟声。
“那位精通术数的大师,就是知行院的院长先生,李行知!”
林秋池淡淡的说完这句话,拿起案上一叠讲义,人也淡淡的悄然离去。
学舍里又喧闹起来,何安看着手里自己的试卷不禁有些惘然,三道题目,答对一道题,又做错了一道题,还有一道解的过程正确,结果却是错了,老师给批了个半对。
何安脑海中一片嗡鸣,周围的学子们在高声议论着什么,他全然听不进入,只有老师离开时的那句话,在脑海不停的重复。
“那位精通术数的大师,就是知行院的院长先生,李行知!”
原来传说中的国师院长李行知,不仅武道修为已至巅峰,而且还精通术数!
这世间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杰,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自己终究是资质太过愚钝……
“嗳……嗳!我说大哥,你怎么发起呆啊?帮我看看,这道题目怎么解啊?”
韩婵娟蹙着眉用手指敲着桌子,打断了何安的思绪。
他瞥了一眼韩婵娟的试卷,三道题目全错,而问自己的那道题目,自己也做错了。
“大哥也不会啊,还是问你二哥!”
何安啼笑皆非,指向一旁,才发现范大志的座位空荡荡的,不知什么时候,人已消失不见。
学舍最近重新排了座位,女生大多都坐在前排的位置,丁文若依然选了墙角靠窗的位置,范大志与何安同桌,并排坐在一群女生后面。
韩婵娟特意选在何安前排位置,课间偶尔转过头,瞄一眼兄弟两人,悄悄背过小手在何安桌上放一把零食,却大多数都被范二哥享用了。
此时范二哥正撅着屁股,手里拿着夹碳火的竹夹在火盆里扒拉着什么,旁边围着斗鸡眼诸葛瓜瓜,徐震等一大群人,半晌,范大志扒拉出几个烤的黑乎乎的山芋,众人一阵雀跃欢呼……
范大志拿着滚烫的山芋不停左右倒手,眉开眼笑的回到座位,迫不及待剥开烤的焦黑的外皮,吹着热气递给何安,何安笑着摇头,范大志也不客气,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山芋烫嘴,范大志稀里哈啦的吸着凉气,吃的津津有味,嘴还吧唧的贼响,他抹了一把鼻涕,手上碳灰染的脸上唇上一道道黑痕,整个人顿时变成长着小胡子的小黑胖子,让纷纷侧目的女生捂嘴大笑。
“哎呀!范二哥,你上辈子一定是饿鬼投胎吧?给你,等下擦干净脸,还要你给我讲题呢!”
韩婵娟看着范大志的模样,忍不住纤手捂着嘴巴,眼睛笑成一弯月牙,扔过来一只干净的手帕。韩婵娟如今与范大志熟稔了,经常打趣开着玩笑。
何安翻看着一本古旧的《大梁楷隶集》,上面收录了前朝大梁国书法名家名作,这本书还是丁非庸老师让文若带给自己的。
何安以往心烦意乱时,只要看了这些字帖,就会慢慢的心绪平静,这书中每篇字帖何安都临摹了无数遍,已经烂熟于心,是该归还丁老师了。
丁文若一身白衣,静静坐在窗前,气质娴静淡雅,在喧闹的人群里宛如一朵白莲花。
看着何安走近,丁文若的目光落在他手里捧着那本《大梁楷隶集》上,嘴角牵起一抹微笑,伸手从书桌里拿出另一本古旧的书籍。
“真的是好巧,这本书是家父让我带给你的,家父说那本《大梁集》你已经观摩了数月,可以接着看这一本!”
丁文若轻声细语说着,把那本古旧书籍递过来,却是一本《龙门法帖》。
“原本想放学给你,想不到……你刚好来还书!还真是凑巧!”
丁文若挽了一下鬓边的发丝,看着何安将那本《大梁楷隶集》双手捧着,放在自己书桌上,又双手接过自己手里的《龙门法帖》。
“谢谢你,文若!请代我谢谢丁老师!”
何安的声音温润,让丁文若在这寒冷的冬天感觉很暖,只是刚才那一瞬间,手指触碰到他的指尖,没来由的让她脸颊有点发热。
上课的钟声及时敲响,丁文若有些慌乱的点点头,何安已转身回自己座位去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