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崇祯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一辆辆运载着石料木材的板车被拉入石泉城城东的新建的右千户所城内。
秋去东来,天空之中飘扬着纷纷扬扬的细小雪粒。
这样的雪粒并不能使得地面之上出现积雪,但是却能够使得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营建,千户所城已是初具规模。
明时的卫城、千户所城大多在建立之时,都会仔细的勘察地形,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筑城的方案,以求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城池的防御力。
不过无论城防如何的变化,卫城和千户所城城内的布局和设施基本都是大同小异。
官署、营房、粮仓、武库、马厩、草料场这些建筑都需要修建在固定的位置上。
一开始的负责营建所城的工匠便已经是划出了住人宅地基,分出了出行的道路和城内的主干道。
临近城墙的内侧设有四向跑马道环绕,城内十字大街直贯东、西、南、北,将所城呈田字形分成四区,并设诸多与跑马道相接的巷,平时用以生活,战时利于运兵。
城内街巷在“田”字形方格内设计,街街相贯,巷巷沟通,整齐排列,并向四条街回环扩散,中心相连。
四条街道借助这些街巷与环城跑马道相接,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所内街面宽敞,形若棋盘,布局对称。
另外在各条街的主街街心上,还留出地方兴建各样市坊与牌坊。
在确定了街道的位置之后,匠户们在第一时间划出的不是官署的位置,而是划出一座座庙宇的位置。
所城的西北角预备修建“玉皇庙”、“三清庙”、“真武庙”。
南街的街尾临近城墙的位置将会修筑“城皇庙”“旗纛庙”。
东街的街道中端,未来将在这里将会兴建“马王庙”。
千户所的官署则是设在南北大街以西,东西大街以北,临近两街交汇处。
对于工匠们在第一时间划出各色庙宇的修建地方,陈望并没有制止。
陈望虽然不信神,但是他很清楚这些事物,对于这个时代人有多么的重要。
况且这种规划布局都是常规的布局,陈望自然也不可能擅自擅改。
不过营修卫城的工匠们也清楚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修筑住宅,因为现在天气已经是冷了下来,早已是入了冬。
陈望头戴万字巾,身穿铆钉罩甲,围着一领项帕,左手按着腰间的雁翎刀刀,右手握持着马鞭,阔步行走东街之上,检查着施工的进度。
在他的身后唐世平带着十余名全副武装的军兵,紧跟在陈望的身后。
值守的兵丁和正在劳作的一众工匠见到陈望到来,皆是纷纷行礼。
正在主持修城的王元康也已经是收到了陈望要来的消息,赶忙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迎了而来。
“筑城的情况如何了?”
陈望的目光从城中的建筑之上缓缓扫过,向王元康发问道。
“再有大概十余日的功夫,所有的营房都可以封顶,暂时能够住人。”
王元康怀抱着文书,看到陈望的目光停在营房位置的时间比较久,稍微上前了一些,向着陈望禀报道。
陈望看了一眼不远处正热火朝天正在施工的营房。
驻兵的营房确实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最外侧的几处房舍已经开始在铺瓦,后面十几处军士营房有很多都已经是架好主梁。
虽然很多地方还颇为的简陋,但只要过几日封了顶后,便可以避风挡雨,暂时住人,不必要在住在军帐棚屋之中。
住在营房之中,这个冬天起码会好熬很多。
“城内的官署、粮仓、武库、马厩、草料场的进度和营房相差不多,差不多可以同时完工。”
王元康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文书,继续说道。
“按照大人的吩咐,右、后两处千户所所城再原定的基础上再向外各扩了百步。”
明时一步五尺,量地尺一尺换算成后世的单位为三十二厘米,一步就是一米六。
在石泉城外修建的这座新千户所所城,选址是一处地势颇为平缓的地方,因此南北和东西的长度差不多都相同,城池按照正方形的形制修建而成。
原先的每面城墙的长度只有两百步,也就是三百二十米,城墙周长在两里出头,总占地约十万平米。
普通的千户所城有这样的大小自然是足够了,但是对于陈望来说这样的面积自然是不够。
各扩百步,也就每面城墙长达三百步,城墙总周长达到了三明里。
还算成后世的单位,城墙的总周长差不多有近两千米,占地面积将会超过二十万平方米。
千户所所城的城墙周长有只要没有超过四里,都不算是违制,不需要上面首肯也可以修建。
之所以要修筑这么大的城池,陈望自然是不是无的放失。
右千户所的所城设在石泉的东南部,距离池河口距离并不远,正好处于从汉阴进往石泉的咽喉要道之处,断绝了东西之间的交流。
除了囤兵的需要之外,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为了保护汉中府内部的安全。
右千户所下辖的几座百户所基本也都是设在要地,相互呼应,作为依仗。
在一些重要的地方,陈望还选定了地址,等倒换了钱粮之后便直接在选址上修筑军堡。
作为汉阴通往石泉的重要要道池河口,陈望也已经是下令重新修缮,并在池河口的旧址上设了百户所。
要是防备不严,一旦有流寇窜入府内,那么辛辛苦苦开垦的田地,攒下的基业到时候在一朝之间被毁于一旦。
“其余各地的百户所按照常规的所城规格修建,不过因为人力集中来修千户所,所以各地百户所的进度有些落后,不少的人冬天可能还是需要去住棚窝。”
王元康抬起了头,低声禀报道。
陈望微微皱眉,时间太过于紧迫,哪怕是紧赶慢赶,但还是都有些来不及。
“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接受……”
陈望将目光从营房之上移开,看向四周。
一所完备的卫城外防有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护城河等等。
但是因为时间紧迫的原因,四方城墙都没有修建起来,仍然都是地基的状态。
所内的施工的工地很多地方因为雨雪的原因都颇为脏乱,划出的街道巷路大多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城内各处随处可以见到石头木料,还有各样杂乱的物什堆积在一起,显得颇为散乱。
天气虽然寒冷,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正在工地之上劳作的众人脸上却没有半分的苦色。
原因很简单,这些新修起来的营房将会是他们以后需要住的地方。
他们背井离乡久时,一路颠沛流离,过着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的日子,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他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因为实在是饿极了,禁不住那几口大锅熬的浓粥诱惑,才肯签下帖子来当军户。
本来只是以为军户清苦,只怕是只比当流民要好些许,都已经是做好了做牛做马的准备。
谁成想,这段时日,他们每天都能够吃饱饭,还是一日三餐。
一开始是浓粥,到这几日都是干饭,甚至有几日见了荤腥。
他们之前在四处游荡的时候何曾想过,还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
而后修城的时候,那些人还告诉他们,要修新城,而现在搭起来的房子就是他们要住的房子。
每天饭食管够,还是给自己修的房子,出力多的还有赏钱,所有人都卖力帮忙,几乎没有什么偷懒的人。
之前天气还好,陈望没有感觉有什么异样。
但是这一次巡视,他发现才注意到一个问题。
这些正在修筑房舍的大部分人身上的衣服都极为单薄,甚至还有衣物难以蔽体的人,北风一吹便忍不住瑟瑟发抖。
这样的寒冷的天气之下穿着这么单薄的衣服,只怕是这冬天还没过去就要倒下不少的人。
在九边每一年因为冷寒而倒下的军士,并不在战场之上倒下的要少。
陈望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停下了脚步,向着北方投去了目光。
算一下时间,卢象升就任宣大总督也有两个月的时间了。
这个时候卢象升那一封为边军诉苦的奏疏应该也已经递到了崇祯的桉前。
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
如今各地加派不断,寅吃卯粮,多征滥征已是成为了常态。
不仅仅是边军困苦,民户也是同样的困苦……
陈望抬头望了一眼天,看着眼前纷纷扬扬飘落而下的雪粒,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冷,再过一段时间,到了正月之后只怕是出工都难,只能在营房之中休息。
以前汉中府的冬天并不太冷,熬一下还能熬过,但是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却是难以熬过去。
养起兵来花钱如流水,衣食住行哪样都需要花钱。
一件冬衣算上棉花的价格再算上工费,能够保暖的起码都要一两白银,之后的武备军械更是大头,动辄需要白银十数两。
两个千户所只算正军,满编的话就是两千人,这两千人的装备孙传庭肯定是不会调拨下来,陈望也不可能找到其他的门路武装,只能自行打造。
明初定下卫所制时,朱元章诏令天下都司卫所各置军器局生产军器以备自用。
但是时到如今,大部分内地卫所的军器局都已经废弛。
汉中卫内的军器局多年以来废弃不用,大部分的军匠在往年的任务都只是修复一下坏掉的军械,其余的时间基本都是打制菜刀农具等等。
也就是近年以来民变蜂起,各地动荡,诸如汉中卫这样的内地卫所,才恢复起了制作军械的职能。
不过碍于原材料的问题,还有钱粮、贪腐方面的问题,这些由卫所军器局打制出来的武器最多也只能达到堪用的水平。
百户、千户一级卫所的军匠拥有的其实也只是修复军械的权力。
明时民间不存在枪炮厂,无论是铳和炮都只能是兵仗局去做,普通的卫所一开始都没有铸炮和打制铳枪的权力。
真正有权力的时候,还是再正统十四年时,因为平叛需要,所以才放开了各地卫所自造铜炮、火铳,但开工前必须需得到朝廷批准。
不过到现在这些制度基本差不多算是废了大半,普通的内地卫所也没有几个工匠会铸炮,打制铳枪倒是不难,不过陈望现在并不需要他们打制铳枪。
一些小地方的卫所打制几杆铳枪也没有人会去管理,不过对于火炮仍然是管的极严。
军器局这样重要的机构陈望自然是不会将其交给旁人之手。
在汉中卫时,陈望直接以汉中卫内工匠制作的大部分军械都过于劣质,实在不堪使用为由,要求重新整顿卫中军匠,重兴军器局。
汉中卫的军器局大部分的人基本都被陈望带到了石泉,整个军器局可以说实际上已经被陈望移到了石泉来。
城内最先修建的建筑不是官署,也不是营房,而是军器局。
军器局被陈望设置在武库的旁侧,武库在千户所官署的西北方。
陈望没有在营房区多呆,稍微检查了不久之后便带着唐世平往军器局的方向走去。
城内的工地仍然在施工,作为最先修建的军器局不仅已经是修筑完毕,局内的工匠甚至已经是开始开工制作兵备和武器了。
还没有进入局内,陈望便已经是听到铁锤不断的敲打着铁块的声音,同时响起的还有鼓风吹火的响风声。
军器局内与外面一样也是忙碌不已,陈望刚一走入军器局后方的工坊之中,便感到一股热气迎面袭来。
工坊之中,一众工匠在其中不断的忙碌着,偌大的工坊之中众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丝毫不见慌乱。
陈望站在坊门之前,看着一片接着一片锻造好的铁甲片被送上了工桌之上。
工桌的两侧站着一群约莫八九岁的孩童,他们正拿着绳索穿过铁甲的甲片将其串联起来。
他们所做的正是在明军军中广泛装备的铁遮臂,在桌下的篮中此时已经是装好了数十件铁遮臂。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辆辆运载着石料木材的板车被拉入石泉城城东的新建的右千户所城内。
秋去东来,天空之中飘扬着纷纷扬扬的细小雪粒。
这样的雪粒并不能使得地面之上出现积雪,但是却能够使得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营建,千户所城已是初具规模。
明时的卫城、千户所城大多在建立之时,都会仔细的勘察地形,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筑城的方案,以求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城池的防御力。
不过无论城防如何的变化,卫城和千户所城城内的布局和设施基本都是大同小异。
官署、营房、粮仓、武库、马厩、草料场这些建筑都需要修建在固定的位置上。
一开始的负责营建所城的工匠便已经是划出了住人宅地基,分出了出行的道路和城内的主干道。
临近城墙的内侧设有四向跑马道环绕,城内十字大街直贯东、西、南、北,将所城呈田字形分成四区,并设诸多与跑马道相接的巷,平时用以生活,战时利于运兵。
城内街巷在“田”字形方格内设计,街街相贯,巷巷沟通,整齐排列,并向四条街回环扩散,中心相连。
四条街道借助这些街巷与环城跑马道相接,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所内街面宽敞,形若棋盘,布局对称。
另外在各条街的主街街心上,还留出地方兴建各样市坊与牌坊。
在确定了街道的位置之后,匠户们在第一时间划出的不是官署的位置,而是划出一座座庙宇的位置。
所城的西北角预备修建“玉皇庙”、“三清庙”、“真武庙”。
南街的街尾临近城墙的位置将会修筑“城皇庙”“旗纛庙”。
东街的街道中端,未来将在这里将会兴建“马王庙”。
千户所的官署则是设在南北大街以西,东西大街以北,临近两街交汇处。
对于工匠们在第一时间划出各色庙宇的修建地方,陈望并没有制止。
陈望虽然不信神,但是他很清楚这些事物,对于这个时代人有多么的重要。
况且这种规划布局都是常规的布局,陈望自然也不可能擅自擅改。
不过营修卫城的工匠们也清楚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修筑住宅,因为现在天气已经是冷了下来,早已是入了冬。
陈望头戴万字巾,身穿铆钉罩甲,围着一领项帕,左手按着腰间的雁翎刀刀,右手握持着马鞭,阔步行走东街之上,检查着施工的进度。
在他的身后唐世平带着十余名全副武装的军兵,紧跟在陈望的身后。
值守的兵丁和正在劳作的一众工匠见到陈望到来,皆是纷纷行礼。
正在主持修城的王元康也已经是收到了陈望要来的消息,赶忙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迎了而来。
“筑城的情况如何了?”
陈望的目光从城中的建筑之上缓缓扫过,向王元康发问道。
“再有大概十余日的功夫,所有的营房都可以封顶,暂时能够住人。”
王元康怀抱着文书,看到陈望的目光停在营房位置的时间比较久,稍微上前了一些,向着陈望禀报道。
陈望看了一眼不远处正热火朝天正在施工的营房。
驻兵的营房确实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最外侧的几处房舍已经开始在铺瓦,后面十几处军士营房有很多都已经是架好主梁。
虽然很多地方还颇为的简陋,但只要过几日封了顶后,便可以避风挡雨,暂时住人,不必要在住在军帐棚屋之中。
住在营房之中,这个冬天起码会好熬很多。
“城内的官署、粮仓、武库、马厩、草料场的进度和营房相差不多,差不多可以同时完工。”
王元康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文书,继续说道。
“按照大人的吩咐,右、后两处千户所所城再原定的基础上再向外各扩了百步。”
明时一步五尺,量地尺一尺换算成后世的单位为三十二厘米,一步就是一米六。
在石泉城外修建的这座新千户所所城,选址是一处地势颇为平缓的地方,因此南北和东西的长度差不多都相同,城池按照正方形的形制修建而成。
原先的每面城墙的长度只有两百步,也就是三百二十米,城墙周长在两里出头,总占地约十万平米。
普通的千户所城有这样的大小自然是足够了,但是对于陈望来说这样的面积自然是不够。
各扩百步,也就每面城墙长达三百步,城墙总周长达到了三明里。
还算成后世的单位,城墙的总周长差不多有近两千米,占地面积将会超过二十万平方米。
千户所所城的城墙周长有只要没有超过四里,都不算是违制,不需要上面首肯也可以修建。
之所以要修筑这么大的城池,陈望自然是不是无的放失。
右千户所的所城设在石泉的东南部,距离池河口距离并不远,正好处于从汉阴进往石泉的咽喉要道之处,断绝了东西之间的交流。
除了囤兵的需要之外,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为了保护汉中府内部的安全。
右千户所下辖的几座百户所基本也都是设在要地,相互呼应,作为依仗。
在一些重要的地方,陈望还选定了地址,等倒换了钱粮之后便直接在选址上修筑军堡。
作为汉阴通往石泉的重要要道池河口,陈望也已经是下令重新修缮,并在池河口的旧址上设了百户所。
要是防备不严,一旦有流寇窜入府内,那么辛辛苦苦开垦的田地,攒下的基业到时候在一朝之间被毁于一旦。
“其余各地的百户所按照常规的所城规格修建,不过因为人力集中来修千户所,所以各地百户所的进度有些落后,不少的人冬天可能还是需要去住棚窝。”
王元康抬起了头,低声禀报道。
陈望微微皱眉,时间太过于紧迫,哪怕是紧赶慢赶,但还是都有些来不及。
“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接受……”
陈望将目光从营房之上移开,看向四周。
一所完备的卫城外防有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护城河等等。
但是因为时间紧迫的原因,四方城墙都没有修建起来,仍然都是地基的状态。
所内的施工的工地很多地方因为雨雪的原因都颇为脏乱,划出的街道巷路大多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城内各处随处可以见到石头木料,还有各样杂乱的物什堆积在一起,显得颇为散乱。
天气虽然寒冷,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正在工地之上劳作的众人脸上却没有半分的苦色。
原因很简单,这些新修起来的营房将会是他们以后需要住的地方。
他们背井离乡久时,一路颠沛流离,过着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的日子,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他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因为实在是饿极了,禁不住那几口大锅熬的浓粥诱惑,才肯签下帖子来当军户。
本来只是以为军户清苦,只怕是只比当流民要好些许,都已经是做好了做牛做马的准备。
谁成想,这段时日,他们每天都能够吃饱饭,还是一日三餐。
一开始是浓粥,到这几日都是干饭,甚至有几日见了荤腥。
他们之前在四处游荡的时候何曾想过,还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
而后修城的时候,那些人还告诉他们,要修新城,而现在搭起来的房子就是他们要住的房子。
每天饭食管够,还是给自己修的房子,出力多的还有赏钱,所有人都卖力帮忙,几乎没有什么偷懒的人。
之前天气还好,陈望没有感觉有什么异样。
但是这一次巡视,他发现才注意到一个问题。
这些正在修筑房舍的大部分人身上的衣服都极为单薄,甚至还有衣物难以蔽体的人,北风一吹便忍不住瑟瑟发抖。
这样的寒冷的天气之下穿着这么单薄的衣服,只怕是这冬天还没过去就要倒下不少的人。
在九边每一年因为冷寒而倒下的军士,并不在战场之上倒下的要少。
陈望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停下了脚步,向着北方投去了目光。
算一下时间,卢象升就任宣大总督也有两个月的时间了。
这个时候卢象升那一封为边军诉苦的奏疏应该也已经递到了崇祯的桉前。
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
如今各地加派不断,寅吃卯粮,多征滥征已是成为了常态。
不仅仅是边军困苦,民户也是同样的困苦……
陈望抬头望了一眼天,看着眼前纷纷扬扬飘落而下的雪粒,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冷,再过一段时间,到了正月之后只怕是出工都难,只能在营房之中休息。
以前汉中府的冬天并不太冷,熬一下还能熬过,但是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却是难以熬过去。
养起兵来花钱如流水,衣食住行哪样都需要花钱。
一件冬衣算上棉花的价格再算上工费,能够保暖的起码都要一两白银,之后的武备军械更是大头,动辄需要白银十数两。
两个千户所只算正军,满编的话就是两千人,这两千人的装备孙传庭肯定是不会调拨下来,陈望也不可能找到其他的门路武装,只能自行打造。
明初定下卫所制时,朱元章诏令天下都司卫所各置军器局生产军器以备自用。
但是时到如今,大部分内地卫所的军器局都已经废弛。
汉中卫内的军器局多年以来废弃不用,大部分的军匠在往年的任务都只是修复一下坏掉的军械,其余的时间基本都是打制菜刀农具等等。
也就是近年以来民变蜂起,各地动荡,诸如汉中卫这样的内地卫所,才恢复起了制作军械的职能。
不过碍于原材料的问题,还有钱粮、贪腐方面的问题,这些由卫所军器局打制出来的武器最多也只能达到堪用的水平。
百户、千户一级卫所的军匠拥有的其实也只是修复军械的权力。
明时民间不存在枪炮厂,无论是铳和炮都只能是兵仗局去做,普通的卫所一开始都没有铸炮和打制铳枪的权力。
真正有权力的时候,还是再正统十四年时,因为平叛需要,所以才放开了各地卫所自造铜炮、火铳,但开工前必须需得到朝廷批准。
不过到现在这些制度基本差不多算是废了大半,普通的内地卫所也没有几个工匠会铸炮,打制铳枪倒是不难,不过陈望现在并不需要他们打制铳枪。
一些小地方的卫所打制几杆铳枪也没有人会去管理,不过对于火炮仍然是管的极严。
军器局这样重要的机构陈望自然是不会将其交给旁人之手。
在汉中卫时,陈望直接以汉中卫内工匠制作的大部分军械都过于劣质,实在不堪使用为由,要求重新整顿卫中军匠,重兴军器局。
汉中卫的军器局大部分的人基本都被陈望带到了石泉,整个军器局可以说实际上已经被陈望移到了石泉来。
城内最先修建的建筑不是官署,也不是营房,而是军器局。
军器局被陈望设置在武库的旁侧,武库在千户所官署的西北方。
陈望没有在营房区多呆,稍微检查了不久之后便带着唐世平往军器局的方向走去。
城内的工地仍然在施工,作为最先修建的军器局不仅已经是修筑完毕,局内的工匠甚至已经是开始开工制作兵备和武器了。
还没有进入局内,陈望便已经是听到铁锤不断的敲打着铁块的声音,同时响起的还有鼓风吹火的响风声。
军器局内与外面一样也是忙碌不已,陈望刚一走入军器局后方的工坊之中,便感到一股热气迎面袭来。
工坊之中,一众工匠在其中不断的忙碌着,偌大的工坊之中众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丝毫不见慌乱。
陈望站在坊门之前,看着一片接着一片锻造好的铁甲片被送上了工桌之上。
工桌的两侧站着一群约莫八九岁的孩童,他们正拿着绳索穿过铁甲的甲片将其串联起来。
他们所做的正是在明军军中广泛装备的铁遮臂,在桌下的篮中此时已经是装好了数十件铁遮臂。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