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献将额头触在甘露殿内冰凉金砖之上,姿态恭儒惭愧。
上方龙椅内的圣册帝,垂眸道:「朕知道,你待士族历来有敌视之心,你此番在洛阳行大肆屠杀之举,非但立功心切,更因你怀有趁机报复之意——」
李献身形微僵,辩解之言到了嘴边,却到底又咽了回,只惭愧道:「是,献已知错了。」
他的姨母是何许人也,这种时候还欲在她面前耍弄心机,企图瞒天过海,不过是自寻麻烦。
「朕未曾说你不该报复他们,你错不在此,而在于你的行事手段不够周全,被一时占据的上风蒙蔽了头脑,做事时给旁人留下了把柄,因而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
李献微怔之后,将身形伏得更低了些:「是,多谢姨母教诲,献记下了。」
「但你有一点做得很好。」帝王威严的声音里有一丝很淡的赞许:「至少你尚且知晓变通之道,在荥阳面对郑家时,未曾执意逞狠妄为到底。」
她看着眼前这个已年过三十、肖似其母的嫡亲外甥,道:「在南境这数年,你是有些长进的。」
李献:「献愚钝,要学的还有很多。」
「你的确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去学。」圣册帝看着他:「你虽是贺家子弟,但你身上也流着明家的血,明家那些骄奢Yin逸的小辈们多不成器,故而,朕对你是寄予了厚望在的……这数年来将你留在南境,也是有意在沉淀你的性子。」
「是,献明白。」李献这才慢慢直起伏低的上半身,抬手叠于身前:「献定不叫姨母失望。」
「明日早朝之上,关于你在洛阳的过失,定会有许多不顺耳的声音,你只听着便是,不必与他们争辩。」圣册帝道:「至于如何定罚,朕会把握分寸。但你需谨记,无论何时,你与朕才是真正一致对外的。」
李献神情恭顺地应下。
「你此行也辛苦了,暂先回府去吧。」
李献先应声「是」,然而犹豫一瞬后,仍是道:「姨母,献还有一事……」
「你是想问崔璟之事吗——」
「正是。」李献垂首道:「荥阳郑家之事,崔璟看似大义灭亲,实则却是助郑氏族人脱罪……」
「朕岂会不知。」圣册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然而如今崔家已将其除族,如今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玄策军上将军崔璟,而非清河崔氏嫡长孙崔璟——」
「更何况他行事素来周全,几乎从无错漏,朕纵是想将玄策军的兵权收回,一时却也寻不到名目。」
「近来四处动荡,此等兵权交替大事,牵一发可动全身。而今在世人及玄策军眼中,他是为全对朕的忠心,而背弃了同根士族……若朕于此时无端夺其兵权,怕是会激起玄策军反叛之举。」
「所以,现如今还需另行等待良机,而在此之前,只能徐徐图之。」圣册帝看着李献,道:「所以,朕使崔璟仍去驻守北境,而令你率七万玄策军归京——」
玄策军共有十五万,此前崔璟去往北地里带走了八万,这七万是此前李献带去洛阳的,如今折返,以继续驻守京师。
「朕知道你想要什么,但在那之前,你还须拥有令他们信服归心的能力与威望——李献,你可明白吗?」
想到此去洛阳无功而返,甚至根本未能与徐正业大军交手,李献心中涌现时运不佳的烦躁之感,又想到独揽了功劳的常岁宁此刻却受到百姓推崇,甚至依仗着功劳公然讨要江都刺史之位——
但他面上始终未显分毫,只惭愧应下:「是,献明白了。」
「朕会给你足够的机会去证明自己,去树立威望。」圣册帝最后道:「但能否把握得住,便还须看你有无这个本领了。」
出于利弊权衡,她更愿将权势交到与自己利益存亡相连的亲眷手中,但这份信赖也绝不会是盲目、无条件的。
待李献退出了甘露殿,圣册帝自语般道:「这些小辈当中,始终无一人能比得上阿尚。」
若这些人当中,能出一两个有阿尚这般资质的,她也不至于退而求其次,去费心培养扶持李献这些只能称得上平庸之辈。
帝王这句自语,只有侍立在旁的喻增得以耳闻。
喻增隐约觉得,这位陛下近来提及殿下的次数似乎有些频繁……是因为时局不稳,所以才总会念起殿下的可贵吗?
莫名地,喻增想到了那个在这乱局之中脱颖而出的少女。
他略走神时,只听帝王忽而问道:「朕之前让你酿的酒,如何了?」
喻增收回神思:「回陛下,再有三两日便可出窖了。」
圣册帝颔首。
随着殿外的天色暗下,宫内各处先后掌灯。
有宫人捧来了丹药,侍奉着帝王服下。
夜色吞没整座宫城之际,得帝王相召的天镜国师,挽着拂尘而来。
圣册帝难得有了片刻闲暇,同天镜国师单独谈起了道法,欲从道法之中寻求答案。
天镜国师听出了帝王于道法之外的弦外之音,遂问道:「陛下是在为是否要应允宁远将军为江都刺史之事而犹豫吗?」
圣册帝未有否认,道:「他们有人说,若开此先例,日后人人皆效仿,居功自大,索取要职……长此以往,朝廷威严安在。」
天镜国师一笑:「此言便多虑了,宁远将军之功,岂是‘人人能效仿的?」
这世间之大,却也不过一个宁远将军而已。
圣册帝也微微笑了笑:「是,褚太傅也是这般说的,太傅言,若人人皆可立下如此奇功,莫说一州刺史之位,便是让他让出礼部尚书位,也未尝不可——」
太傅此言,很是大义凛然,但彼时许多朝臣听在耳中,只觉这话中似乎夹带私货……毕竟太傅想要辞官之心,众人有目共睹。
天镜捋了捋银白的胡须,一双眼睛甚是清明:「如若宁远将军并非殿下,而是寻常武将,面对如此要求,圣人还会这般犹豫吗?」
「无论是何人,只要此人有希望守得住扬州,于如此时局下,朕都只能答应。」圣册帝道:「朕不能纵容倭寇肆虐……否则,朕将成为史书之上的千古罪人。」
而她清楚,最有希望击退倭寇的,正是阿尚。
天镜便问:「既如此,陛下又究竟因何而犹豫呢?是恐宁远将军怀有异心,据江都而自立吗?」
圣册帝一时未语,只看向手边几乎堆积如山的急报,现如今,有异心者方是常态。
天镜了然叹息道:「陛下有时不妨换一条思路,平徐贼之乱,守江都抗倭寇……至少于此时大局而言,宁远将军是在帮陛下,与陛下一致对外。」
「是,她只是在帮朕的同时,同朕换取她想要的。」圣册帝的视线仍在那些急报之上:「她以军功换取可为她所用的一切,壮大自身……她是在光明正大地同朕做交易,就如同她当年面对她父皇时一样。」
停顿片刻,圣册帝的声音更低缓了些:「所以,她是将朕当作一位帝王,而非母亲。」
听至此处,天镜才觉恍然。
原来真正令这位帝王不安与介怀的,是帝王和母亲的区别。
他自然不会天真感性到认为,这位君王当真只是执着于寻回那份丢失的母女亲情,真正被她所看重的,或许是母女关系所能带来的天然利益捆绑。
帝王擅权术,也很擅用「母亲」这个身
份。
没有这牢靠的亲情关系作为保障,于帝王而言,那位宁远将军所带来的一切,便都是不可控的。
他或该劝陛下再放开一些,不必这般执着于将一切都握在手中,而忽略了真正的和解之法,然而……
天镜在心底摇头。
可是,正是这份超乎常人的掌控欲,驱使这位陛下一步步走到了这个位置。
她的存在,便是为了掌控。
他曾也劝过,但劝不得,也无任何人和事能够动摇她。
天镜只能道:「陛下还当着眼于当下……」
「当下……」圣册帝缓声道:「朕,只能答应她。」
但是,她也一定要将她的阿尚找回来。无论是帝王之术还是出于一位母亲的弥补之心,她都必须找回阿尚。
次日,早朝之上,圣册帝终究应允了宁远将军请任江都刺史的提议。
仍有官员试图反对,但已注定徒劳。
听着帝王已着令拟旨,魏叔易在心底悄悄松了口气,近来此事悬而未决,他几乎每夜都会梦到常岁宁,且梦中十分惊悚,她的脑袋不在脖子上,而总是被她拎在手中……
她那句「提头来见」,将头押在赌桌上的行为,于旁人听来,或只是个表决心的说辞……但因为他知道得太多,这说辞便很不由人地在他脑子里成为了确切的画面。
这画面对一个怕鬼的人来说,近乎是歹毒的。
现今她得偿所愿,这被她拎在手里的脑袋,好歹是能暂时安回去了。
或许他该给她写一封道贺信……倘若他能鼓足勇气的话。
早朝之上,除了敲定了任命常岁宁为江都刺史一事外,也将常阔的封赏一并定下了。
早朝后,封赏的旨意先行抵达了兴宁坊骠骑大将军府——不过,很快这匾额便要改换为忠勇侯府了。
常阔被封为忠勇侯,食邑千户。
其女常岁宁,被封作三品江都刺史,并任此次抗倭主帅,抵御倭寇,护卫江都。
被一同喊去了前厅听旨的孙大夫听得瞠目结舌。
当初请他来看病的女郎眨眼间成了大盛第一位女刺史,而被他鸠占鹊巢的将军府成了侯府……他这只鸠,这么旺家的吗?
孙大夫很快将这个自大的想法从脑子里拿了出去,旺家的究竟是哪个,大家有目共睹。
这位常家女郎,又岂止是旺家啊。qδ.net
李献从宫中离开后,在回韩国公府的路上,途径兴宁坊外,正遇得传旨的内侍从兴宁坊出来。
李献眼中闪过一丝冷笑,放下了马车帘。
今日早朝之上,那些官员们弹劾了他在洛阳屠杀士族之举,姨母顺应着那些声音,斥责了他,又罚了他韩国公府的三年食禄,才算勉强平息此事。
纵然有昨日之言在先,他知晓今日这责罚只是做给「外人」看的,但见常家父女被如此风光厚封,心中自也难畅。
李献回到韩国公府中,其妻韩国公夫人服侍他换下朝服。
早在承袭韩国公爵位之前,李献便已娶妻生子,只是他这数年来远在南境,其妻妾便和公府二房三房夫妻,守在这京中韩国公府内。
终于盼得李献归京,府中妻妾都十分欢喜殷勤。
但有一点让她们不太欢喜……
借着为李献更衣的间隙,韩国公夫人犹豫再三,还是说起了那异族女子阿尔蓝之事。
阿尔蓝是她夫君带回来的异族女子,她虽有醋意,原本却也可以理解,男人在外多年,身边多个女子也没什么……
异族女子也并不稀奇,在西市上,这样的异族女子很常
见,常被当作奴隶来买卖,什么胡姬,什么昆仑奴,不过和阿猫阿狗一样,当个玩意儿养着罢了。
可夫君却对这玩意儿甚是上心,上回去洛阳,竟也时刻带在身边……昨日回到府中,竟还让这玩意儿随意挑拣喜欢的院子来住!
如此,府中的女人们心中自然不痛快,于是昨晚有两名姨娘去了阿尔蓝的住处,说了些刻薄话,但谁知……
「……晴姨娘昨日从阿尔蓝那里离开后,不知怎地,竟忽然起了满身疹子,若只她自个儿也罢了,同去的程姨娘也莫名起了高热,现如今还未退去。寻了郎中来看,也看不出个缘由来……两位姨娘身边的侍女都说,这莫不是中了什么巫术!国公,您看……」
韩国公夫人还要再说下去,却被李献凉凉的视线扫了过来。
「我不是告诉过你们,不要去搅扰她吗?」
韩国公夫人有些慌乱地道:「国公,妾身并不曾……」
下一瞬,李献忽而捏住了她的下颌:「我看重阿尔蓝,自然是因为她有值得我看重的地方……夫人,你也当做好你的分内事,料理好后宅,做一个有用的人,明白吗?」
「是……」韩国公夫人惊惶地点头:「妾身记下了。」
数年未见,国公又变了许多,她几乎要认不得了。
还有那个阿尔蓝……两位姨娘突发怪症,当真只是凑巧吗?
传旨的钦差赶往扬州之际,一封封贺信也从各处飞去了扬州。
此一日,钦差终于抵达扬州,常岁宁与常阔一同接旨,二人身后乌压压地跪了一群人。
听钦差将圣旨宣读罢,常岁宁遂接过册文金帛,及刺史玉印,捧在手中,神情从容,声音清亮:「臣常岁宁,叩谢君恩。」
「常刺史快快请起!」钦差太监一左一右虚扶着,笑容热情谄媚:「侯爷也快请起身吧!」
待常岁宁起身之际,那钦差笑着道:「……圣人还另有一物,特意再三嘱咐我等,定要亲手交到常刺史手中,不得有任何闪失。」
说着,便令人抬了上来。
常岁宁看去,只见是两口大箱子。
常阔问:「敢问公公,这是何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上方龙椅内的圣册帝,垂眸道:「朕知道,你待士族历来有敌视之心,你此番在洛阳行大肆屠杀之举,非但立功心切,更因你怀有趁机报复之意——」
李献身形微僵,辩解之言到了嘴边,却到底又咽了回,只惭愧道:「是,献已知错了。」
他的姨母是何许人也,这种时候还欲在她面前耍弄心机,企图瞒天过海,不过是自寻麻烦。
「朕未曾说你不该报复他们,你错不在此,而在于你的行事手段不够周全,被一时占据的上风蒙蔽了头脑,做事时给旁人留下了把柄,因而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
李献微怔之后,将身形伏得更低了些:「是,多谢姨母教诲,献记下了。」
「但你有一点做得很好。」帝王威严的声音里有一丝很淡的赞许:「至少你尚且知晓变通之道,在荥阳面对郑家时,未曾执意逞狠妄为到底。」
她看着眼前这个已年过三十、肖似其母的嫡亲外甥,道:「在南境这数年,你是有些长进的。」
李献:「献愚钝,要学的还有很多。」
「你的确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去学。」圣册帝看着他:「你虽是贺家子弟,但你身上也流着明家的血,明家那些骄奢Yin逸的小辈们多不成器,故而,朕对你是寄予了厚望在的……这数年来将你留在南境,也是有意在沉淀你的性子。」
「是,献明白。」李献这才慢慢直起伏低的上半身,抬手叠于身前:「献定不叫姨母失望。」
「明日早朝之上,关于你在洛阳的过失,定会有许多不顺耳的声音,你只听着便是,不必与他们争辩。」圣册帝道:「至于如何定罚,朕会把握分寸。但你需谨记,无论何时,你与朕才是真正一致对外的。」
李献神情恭顺地应下。
「你此行也辛苦了,暂先回府去吧。」
李献先应声「是」,然而犹豫一瞬后,仍是道:「姨母,献还有一事……」
「你是想问崔璟之事吗——」
「正是。」李献垂首道:「荥阳郑家之事,崔璟看似大义灭亲,实则却是助郑氏族人脱罪……」
「朕岂会不知。」圣册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然而如今崔家已将其除族,如今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玄策军上将军崔璟,而非清河崔氏嫡长孙崔璟——」
「更何况他行事素来周全,几乎从无错漏,朕纵是想将玄策军的兵权收回,一时却也寻不到名目。」
「近来四处动荡,此等兵权交替大事,牵一发可动全身。而今在世人及玄策军眼中,他是为全对朕的忠心,而背弃了同根士族……若朕于此时无端夺其兵权,怕是会激起玄策军反叛之举。」
「所以,现如今还需另行等待良机,而在此之前,只能徐徐图之。」圣册帝看着李献,道:「所以,朕使崔璟仍去驻守北境,而令你率七万玄策军归京——」
玄策军共有十五万,此前崔璟去往北地里带走了八万,这七万是此前李献带去洛阳的,如今折返,以继续驻守京师。
「朕知道你想要什么,但在那之前,你还须拥有令他们信服归心的能力与威望——李献,你可明白吗?」
想到此去洛阳无功而返,甚至根本未能与徐正业大军交手,李献心中涌现时运不佳的烦躁之感,又想到独揽了功劳的常岁宁此刻却受到百姓推崇,甚至依仗着功劳公然讨要江都刺史之位——
但他面上始终未显分毫,只惭愧应下:「是,献明白了。」
「朕会给你足够的机会去证明自己,去树立威望。」圣册帝最后道:「但能否把握得住,便还须看你有无这个本领了。」
出于利弊权衡,她更愿将权势交到与自己利益存亡相连的亲眷手中,但这份信赖也绝不会是盲目、无条件的。
待李献退出了甘露殿,圣册帝自语般道:「这些小辈当中,始终无一人能比得上阿尚。」
若这些人当中,能出一两个有阿尚这般资质的,她也不至于退而求其次,去费心培养扶持李献这些只能称得上平庸之辈。
帝王这句自语,只有侍立在旁的喻增得以耳闻。
喻增隐约觉得,这位陛下近来提及殿下的次数似乎有些频繁……是因为时局不稳,所以才总会念起殿下的可贵吗?
莫名地,喻增想到了那个在这乱局之中脱颖而出的少女。
他略走神时,只听帝王忽而问道:「朕之前让你酿的酒,如何了?」
喻增收回神思:「回陛下,再有三两日便可出窖了。」
圣册帝颔首。
随着殿外的天色暗下,宫内各处先后掌灯。
有宫人捧来了丹药,侍奉着帝王服下。
夜色吞没整座宫城之际,得帝王相召的天镜国师,挽着拂尘而来。
圣册帝难得有了片刻闲暇,同天镜国师单独谈起了道法,欲从道法之中寻求答案。
天镜国师听出了帝王于道法之外的弦外之音,遂问道:「陛下是在为是否要应允宁远将军为江都刺史之事而犹豫吗?」
圣册帝未有否认,道:「他们有人说,若开此先例,日后人人皆效仿,居功自大,索取要职……长此以往,朝廷威严安在。」
天镜国师一笑:「此言便多虑了,宁远将军之功,岂是‘人人能效仿的?」
这世间之大,却也不过一个宁远将军而已。
圣册帝也微微笑了笑:「是,褚太傅也是这般说的,太傅言,若人人皆可立下如此奇功,莫说一州刺史之位,便是让他让出礼部尚书位,也未尝不可——」
太傅此言,很是大义凛然,但彼时许多朝臣听在耳中,只觉这话中似乎夹带私货……毕竟太傅想要辞官之心,众人有目共睹。
天镜捋了捋银白的胡须,一双眼睛甚是清明:「如若宁远将军并非殿下,而是寻常武将,面对如此要求,圣人还会这般犹豫吗?」
「无论是何人,只要此人有希望守得住扬州,于如此时局下,朕都只能答应。」圣册帝道:「朕不能纵容倭寇肆虐……否则,朕将成为史书之上的千古罪人。」
而她清楚,最有希望击退倭寇的,正是阿尚。
天镜便问:「既如此,陛下又究竟因何而犹豫呢?是恐宁远将军怀有异心,据江都而自立吗?」
圣册帝一时未语,只看向手边几乎堆积如山的急报,现如今,有异心者方是常态。
天镜了然叹息道:「陛下有时不妨换一条思路,平徐贼之乱,守江都抗倭寇……至少于此时大局而言,宁远将军是在帮陛下,与陛下一致对外。」
「是,她只是在帮朕的同时,同朕换取她想要的。」圣册帝的视线仍在那些急报之上:「她以军功换取可为她所用的一切,壮大自身……她是在光明正大地同朕做交易,就如同她当年面对她父皇时一样。」
停顿片刻,圣册帝的声音更低缓了些:「所以,她是将朕当作一位帝王,而非母亲。」
听至此处,天镜才觉恍然。
原来真正令这位帝王不安与介怀的,是帝王和母亲的区别。
他自然不会天真感性到认为,这位君王当真只是执着于寻回那份丢失的母女亲情,真正被她所看重的,或许是母女关系所能带来的天然利益捆绑。
帝王擅权术,也很擅用「母亲」这个身
份。
没有这牢靠的亲情关系作为保障,于帝王而言,那位宁远将军所带来的一切,便都是不可控的。
他或该劝陛下再放开一些,不必这般执着于将一切都握在手中,而忽略了真正的和解之法,然而……
天镜在心底摇头。
可是,正是这份超乎常人的掌控欲,驱使这位陛下一步步走到了这个位置。
她的存在,便是为了掌控。
他曾也劝过,但劝不得,也无任何人和事能够动摇她。
天镜只能道:「陛下还当着眼于当下……」
「当下……」圣册帝缓声道:「朕,只能答应她。」
但是,她也一定要将她的阿尚找回来。无论是帝王之术还是出于一位母亲的弥补之心,她都必须找回阿尚。
次日,早朝之上,圣册帝终究应允了宁远将军请任江都刺史的提议。
仍有官员试图反对,但已注定徒劳。
听着帝王已着令拟旨,魏叔易在心底悄悄松了口气,近来此事悬而未决,他几乎每夜都会梦到常岁宁,且梦中十分惊悚,她的脑袋不在脖子上,而总是被她拎在手中……
她那句「提头来见」,将头押在赌桌上的行为,于旁人听来,或只是个表决心的说辞……但因为他知道得太多,这说辞便很不由人地在他脑子里成为了确切的画面。
这画面对一个怕鬼的人来说,近乎是歹毒的。
现今她得偿所愿,这被她拎在手里的脑袋,好歹是能暂时安回去了。
或许他该给她写一封道贺信……倘若他能鼓足勇气的话。
早朝之上,除了敲定了任命常岁宁为江都刺史一事外,也将常阔的封赏一并定下了。
早朝后,封赏的旨意先行抵达了兴宁坊骠骑大将军府——不过,很快这匾额便要改换为忠勇侯府了。
常阔被封为忠勇侯,食邑千户。
其女常岁宁,被封作三品江都刺史,并任此次抗倭主帅,抵御倭寇,护卫江都。
被一同喊去了前厅听旨的孙大夫听得瞠目结舌。
当初请他来看病的女郎眨眼间成了大盛第一位女刺史,而被他鸠占鹊巢的将军府成了侯府……他这只鸠,这么旺家的吗?
孙大夫很快将这个自大的想法从脑子里拿了出去,旺家的究竟是哪个,大家有目共睹。
这位常家女郎,又岂止是旺家啊。qδ.net
李献从宫中离开后,在回韩国公府的路上,途径兴宁坊外,正遇得传旨的内侍从兴宁坊出来。
李献眼中闪过一丝冷笑,放下了马车帘。
今日早朝之上,那些官员们弹劾了他在洛阳屠杀士族之举,姨母顺应着那些声音,斥责了他,又罚了他韩国公府的三年食禄,才算勉强平息此事。
纵然有昨日之言在先,他知晓今日这责罚只是做给「外人」看的,但见常家父女被如此风光厚封,心中自也难畅。
李献回到韩国公府中,其妻韩国公夫人服侍他换下朝服。
早在承袭韩国公爵位之前,李献便已娶妻生子,只是他这数年来远在南境,其妻妾便和公府二房三房夫妻,守在这京中韩国公府内。
终于盼得李献归京,府中妻妾都十分欢喜殷勤。
但有一点让她们不太欢喜……
借着为李献更衣的间隙,韩国公夫人犹豫再三,还是说起了那异族女子阿尔蓝之事。
阿尔蓝是她夫君带回来的异族女子,她虽有醋意,原本却也可以理解,男人在外多年,身边多个女子也没什么……
异族女子也并不稀奇,在西市上,这样的异族女子很常
见,常被当作奴隶来买卖,什么胡姬,什么昆仑奴,不过和阿猫阿狗一样,当个玩意儿养着罢了。
可夫君却对这玩意儿甚是上心,上回去洛阳,竟也时刻带在身边……昨日回到府中,竟还让这玩意儿随意挑拣喜欢的院子来住!
如此,府中的女人们心中自然不痛快,于是昨晚有两名姨娘去了阿尔蓝的住处,说了些刻薄话,但谁知……
「……晴姨娘昨日从阿尔蓝那里离开后,不知怎地,竟忽然起了满身疹子,若只她自个儿也罢了,同去的程姨娘也莫名起了高热,现如今还未退去。寻了郎中来看,也看不出个缘由来……两位姨娘身边的侍女都说,这莫不是中了什么巫术!国公,您看……」
韩国公夫人还要再说下去,却被李献凉凉的视线扫了过来。
「我不是告诉过你们,不要去搅扰她吗?」
韩国公夫人有些慌乱地道:「国公,妾身并不曾……」
下一瞬,李献忽而捏住了她的下颌:「我看重阿尔蓝,自然是因为她有值得我看重的地方……夫人,你也当做好你的分内事,料理好后宅,做一个有用的人,明白吗?」
「是……」韩国公夫人惊惶地点头:「妾身记下了。」
数年未见,国公又变了许多,她几乎要认不得了。
还有那个阿尔蓝……两位姨娘突发怪症,当真只是凑巧吗?
传旨的钦差赶往扬州之际,一封封贺信也从各处飞去了扬州。
此一日,钦差终于抵达扬州,常岁宁与常阔一同接旨,二人身后乌压压地跪了一群人。
听钦差将圣旨宣读罢,常岁宁遂接过册文金帛,及刺史玉印,捧在手中,神情从容,声音清亮:「臣常岁宁,叩谢君恩。」
「常刺史快快请起!」钦差太监一左一右虚扶着,笑容热情谄媚:「侯爷也快请起身吧!」
待常岁宁起身之际,那钦差笑着道:「……圣人还另有一物,特意再三嘱咐我等,定要亲手交到常刺史手中,不得有任何闪失。」
说着,便令人抬了上来。
常岁宁看去,只见是两口大箱子。
常阔问:「敢问公公,这是何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