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章 八族气散,衔恨泉壤(自传)七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一剑吞鸿634章 八族气散,衔恨泉壤(自传)七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八大世族就如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余威仍在。

    他们在强盛时结下来的关系网和人脉,在衰落时并没有完全消失。

    那些曾经受到过他们恩惠的人,多多少少感念恩情,仍在四面八方为他们提供消息和援助,这让八大世族获取消息的速度极快!

    关于陛下册封江锋为曲州王一事,我自然知道,但我也明白,那不过是陛下稳定天下的权宜之计,陛下灭江之心,从未动摇,天地可鉴,待东境之事稍缓,陛下一定会以雷霆之势扫平江家!

    但这种话,又怎么能对七位族长和盘托出呢?倘若七位族长知道这样的内情,内心又该怎么去品评陛下呢?

    听着老船夫倒茶的水声,我的声音渐冷,昂首道,「名士者,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古以来,想成就大功业者,必须付出血的代价,民众的血、大臣的血、族人的血,战场的血、刑场的血、壮烈的血、冤屈的血。国家若一棵大树,国人敢以鲜血浇灌,方能茁壮参天。国如此,家亦如此,难道,你等愿意忍下屈辱,在江锋手下卑躬屈膝么?」

    七位族长神情各异地看着我,齐齐沉默。

    在这种场合里,沉默,往往意味着一无所有!

    我看着淮水两岸无边无际的翠树,蓬蒿中的一片片水滩泛着粼粼白光,春风掠过,卷起遍野的白色尘雾,也随之沉默了。

    该以怎样的语言和利益,才能让八大世族重新振作,这使我当前面对最棘手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之前并没有多做思考,现在,也并没有什么十全的答案。

    一股无名怒火,瞬间涌上心头,我侧脸对成誉道,「成誉,当年一战,你成家死难者不计其数,难道,你不想报仇了?」

    「报仇?报仇有个屁用!能给我换来日进斗金?能给我换来锦衣荣华?以我成家目前的实力,江锋随随便便派个两三千兵马,就会把我打的土崩瓦解,报仇?咱别说笑了,程郡守。」

    成誉对我无情嘲笑,道,「陛下已封江锋为曲州王,我成氏一族既在曲州生息繁衍,自当对曲州王投之效之、跟之随之,如此,才能使我成氏家族不灭、基业长青啊!自知者顺时而动,你说对么?程郡守!」

    我一时语塞,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仅停顿片刻,便已失了先机。

    成誉起身,那道极为模糊的身影走到我的身前,微微拱手,笑道,「天道悠悠,事各有本,当年,八大世族合力攻江是为利本,今日,七大世族各奔东西亦是为利本。天下熙熙攘攘,为本而来,逐本而走,乃人之天性。舍本逐末刀尖舔血的日子,程郡守,恕我成家无法奉陪了!谢谢程郡守的清茶,成某,先行告退啦!」

    说罢,成誉起身行至船头,纵身一跳,身子似一支飞箭在水中窜出,娴熟向远岸游去。

    水中,仍回荡着成誉的朗笑之声,「成鱼入江,如鱼得水啊!哈哈哈!」

    成誉一走,我心里凉了半截,对人心的揣度不当,导致今天聚合八族对抗江锋之事,恐怕难有硕果。

    想到此,我心中杀意大起,眯起眼睛,勉强瞄准了仍在水中畅快自由的成誉,动心起念,运起一团水球,便要向他砸去。

    既然不能为陛下所用,倒不如除去来的干脆。

    「程淳,人各有志,各安天命,你敢杀人?」

    我身后一声怒喝,谢尚的声音传入耳中。

    「违背圣明,是为叛国,自当该杀!」我嘴上虽说,却已经散去了心念。

    谢尚语气玩味,嘲讽道,「怕是程郡守对君上之意理解有误吧?即使程郡守口诏为真,陛下的意思也仅是希望之意。希望是为盼望,不是么?就连陛下都没有强求之意,你竟

    敢强人所难?行王道必本天德,程郡守如此不讲道德,与江锋又有何异?」

    还别说,这文绉绉的老迂腐,今日还真有那么点儿文豪骨气。

    我没有过于纠结方才之事,只不温不火地说道,「鹰有时飞的比鸡还低,但鸡永远不能飞的像老鹰那般高,诸位世族曾在中原沃土与日争辉,难道甘愿家族没落么?成誉不思进取,诸位难道也想和他一般纸醉金迷、永远沉沦么?」

    少年王坦之上前,小心向我问道,「敢问程郡守,陛下口谕是否为真?」

    这小子眼光甚是毒辣,竟一语中的,抓住了我的软肋。

    我转身背对余下六人,冷声道,「真真假假,诸位大可自辩!诸君只管说今日会盟,从与不从罢了!」

    「哈哈!程郡守,算命的说,我沮骋乃散淡终身逍遥命,强为入仕必自毁。」沮骋云淡风轻拱手笑道,「在下上无安邦定国之策,下无拯救黎民之心,这趟浑水,我沮氏一族,便不掺和了,多谢程郡守孤舟清茶,若有机会,定邀大人来府一聚,痛饮淮南特产文王贡酒,哈哈,诸位,我自去也。」

    沮骋潇洒转身,亦投身入河,兀自向北游去。

    两家已走,还剩五家。

    我蹲在船头,捧了一把淮河水,勉强让眼睛能看得见事务。

    在我面前,五人正齐齐望我,从他们眼神里,我完全看不出他们心中所想。

    此时的我,心中已经大为失落。

    想我程淳苦读百家文学,在淮南郡隐忍蜗居十余载,等的便是今日重整八大世族北上抗江,我要向天下人证明,这世上不仅有"天下安生"和"帝国双剑",淮南还有个叫程淳的风流士子。

    奈何奈何!

    对人心的洞察不足,对可能出现结果的预料,让我失了算计,人盲成了心盲,假瞎子成了真瞎子。如今,曾经的八大世族已去其二,剩下五家还在原地踌躇不定,今日之事,恐已难有大成啦!

    一种士子出世未尽寸功的挫败感,顺着冰冷的淮河水灌入心田。

    哎!

    本是凌云壮志日,奈何不见故来臣。

    今昔两族惆怅事,江淮春来暮江流。

    免费阅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一剑吞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剑吞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剑吞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剑吞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