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她想的是这个药材商都能从外地跑到石楠镇这种小地方来收药材,还舍得给她和刘成跑路费,这说明倒卖药材的利润肯定很大。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偏远山村不通水电,也不通车,村民收集的药材根本卖不出去。
刘燕就觉得,她可以试一试,帮村民们把药材销售出去,不给药材商赚差价。
并且重点是,她老家那几片山头,就有人专门种植药材,这不就是现成的资源吗?
村人保守,肯定更乐意跟她这个本地人做生意了。
刘燕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忐忑的问李曼君:“曼君,你觉得这事能赚钱吗?”
李曼君在心里粗略计算了一下,点点头,“赚钱肯定能赚,但想要赚得多,首先就得保证村民们手中的药材货量足够大。”
“最困难的还不是这个,是路难走,你得花费很多时间在路途上。”
刘燕期望的脸一垮,“那就是办不成咯。”
“那也不是,你们毕竟对这片山村熟悉,多个外快渠道还是容易的。”李曼君说得很慢,大脑也在飞速思考下一句,“你们可以细化只做一个分类,细分。”
“细分?”刘燕眨巴眨巴眼睛,这词她第一次听到呢。
李曼君说:“就像是东北人参,只那一样,就成了整个东北的招牌,药材我不懂,但你们要是真想干,就找咱们当地的土中医问问,挖掘咱们当地特产,单个分类做大做强,成本上相对也会节约很多,还能推广当地特色,助农脱贫致富。”
刘成开车的速度不知不觉降了下来,他觉得曼君姐说的这段话,完全可以抄到笔记本上当做接下来的行动方针。
刘燕是反复在心里复述李曼君这段话,“助农脱贫致富”这六个字,好像击中了她心中热血。
她老家和红星村不一样,红星村地平土肥,离镇子又近,当年是先进大队代表,产出的米特别香,村里人靠着肥沃的土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而她老家,四面全是山,田地很少,多是山地,村里人一年四季混在山里,挖草药、摘山果,才勉强不饿肚子。
在她老家,但凡是能混出去的,全都走了,只留下舍不得根的老人们守着破败的旧房子。
她家还好些,爷爷奶奶种花生供家里孩子读书,进了单位,勉强算是走出了山洼洼。
但像她们这样的只是极少数,村里还有很多人穷的家里兄弟姐妹只能共穿一套衣服。
“到了,前面不通路,我们得走上去,周家房子就在那半山腰上。”
刘成把摩托车停在一个泥巴坪前,在往前已经没有路了,大车进都进不来。
拖拉机来到这个泥巴坪,也只能掉头。
李曼君从摩托车上下来,手里提着烟酒,看着眼前这条入泥泞的上山小路,不由得冲刘成投去一个佩服的眼神。
“你们下乡收废旧,还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能收到东西吗?”李曼君好奇问。
先前她们一起去的都是镇子周边大村,这样偏僻的小村,完全没来过。
当然也是因为交通工具限制了行动范围,现在刘成自己有摩托车,周围偏僻小村全部被他走了个遍。
“当然能收到东西,因为地方偏,时不时还有意外收获呢。”刘成指的是那些山间野味。
刘燕笑着说:“有些村民会进山打猎,那些野鸡野猪,有人专门会到镇上来问,一倒手油费钱就赚回来了,还能有些剩余。”
刘成很喜欢这样的工作,自由没人管,到处跑到处看,还能赚钱,比学什么汽修有趣多了。
李曼君一边踩着泥巴上山,一边听着姐弟两开心的分享工作,回头看,远处山峦起伏,枯叶灰黄透着寂寥,近处屋舍几家,门前鸡鸭嘎嘎叫,一条小狗崽正甩着尾巴围着自己绕,阳光从云层照射下来,给这所偏僻的小山村渡上一层神秘的光。
“好美!”李曼君停在原地,赞叹道。
刘燕赞叹的眼神中略带几分苦涩,“可就是穷,穷得饭都吃不起。”
三人的胶桶鞋上已经沾了厚厚一层泥巴,半山腰上传来狗叫声,隐约有脚步声传来。
刘成仰头朝上面大喊一声:“周爷爷,我是阿成啊,我又来看你了!”
老人呵斥家犬:“小黑,不许叫!”
不一会,一个头发花白,六十多的老人从上边探出头来,热情冲刘成打招呼,“小娃,你又来啦?”
“这两个女娃子是哪个?”他疑惑问。
周家屋门前还有个石阶大坎,因为路基坍塌,形成一个歪斜的高高的台阶,刘成先迈上去,转过身又来把两位姐姐拉上去。
他介绍道:“这两个是我姐,听我说你家有一套宝贝,想来见识见识。”
说着,指着李曼君说:“这是我大姐,李曼君,特地从榕城赶来的。”
“老人家,您好啊。”李曼君把手里提着的烟酒递上。
周爷爷穿着一身黑棉服,上面全是补丁,棉絮都露了出来,这么冷的天,脚上穿的是一双草鞋,露出来的脚踝干瘦细直,满是沟壑的面庞上,一双浑浊的眼睛,微微亮起一点光,冲李曼君和刘燕点点头,笑了笑。
周爷爷的儿媳妇和孙子好奇的在低矮的木屋前打量三人,两个孩子衣着单薄,脚上穿着破破烂烂不合脚的保温鞋,脸黑成花猫,小手黑得发紫,上面满是冻疮。
见到刘成手里的两箱八宝粥,大眼睛亮晶晶的,几人往屋子这边来,两个小孩就腼腆的笑着,绕到刘成身边。
之前见过几次,不认生了,还知道每次刘成来就能吃饱饭,看着他直笑,小手指了指八宝粥,要吃。
昏暗低矮的堂屋里,各种杂物混在一起堆在角落,勉强收拾出一个火炕,三脚架上放着锅,里面热着一锅像是菜粥的食物。
家里坐的凳子只有三根,周爷爷一根,李曼君一根,刘燕一根,刘成就蹲在火炕边。
两个孩子早就把八宝粥提进里屋,周家儿媳不一会儿拿了三瓶出来,给客人吃。
李曼君学着刘成和刘燕的样子,把八宝粥放在火边,天冷,先热一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偏远山村不通水电,也不通车,村民收集的药材根本卖不出去。
刘燕就觉得,她可以试一试,帮村民们把药材销售出去,不给药材商赚差价。
并且重点是,她老家那几片山头,就有人专门种植药材,这不就是现成的资源吗?
村人保守,肯定更乐意跟她这个本地人做生意了。
刘燕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忐忑的问李曼君:“曼君,你觉得这事能赚钱吗?”
李曼君在心里粗略计算了一下,点点头,“赚钱肯定能赚,但想要赚得多,首先就得保证村民们手中的药材货量足够大。”
“最困难的还不是这个,是路难走,你得花费很多时间在路途上。”
刘燕期望的脸一垮,“那就是办不成咯。”
“那也不是,你们毕竟对这片山村熟悉,多个外快渠道还是容易的。”李曼君说得很慢,大脑也在飞速思考下一句,“你们可以细化只做一个分类,细分。”
“细分?”刘燕眨巴眨巴眼睛,这词她第一次听到呢。
李曼君说:“就像是东北人参,只那一样,就成了整个东北的招牌,药材我不懂,但你们要是真想干,就找咱们当地的土中医问问,挖掘咱们当地特产,单个分类做大做强,成本上相对也会节约很多,还能推广当地特色,助农脱贫致富。”
刘成开车的速度不知不觉降了下来,他觉得曼君姐说的这段话,完全可以抄到笔记本上当做接下来的行动方针。
刘燕是反复在心里复述李曼君这段话,“助农脱贫致富”这六个字,好像击中了她心中热血。
她老家和红星村不一样,红星村地平土肥,离镇子又近,当年是先进大队代表,产出的米特别香,村里人靠着肥沃的土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而她老家,四面全是山,田地很少,多是山地,村里人一年四季混在山里,挖草药、摘山果,才勉强不饿肚子。
在她老家,但凡是能混出去的,全都走了,只留下舍不得根的老人们守着破败的旧房子。
她家还好些,爷爷奶奶种花生供家里孩子读书,进了单位,勉强算是走出了山洼洼。
但像她们这样的只是极少数,村里还有很多人穷的家里兄弟姐妹只能共穿一套衣服。
“到了,前面不通路,我们得走上去,周家房子就在那半山腰上。”
刘成把摩托车停在一个泥巴坪前,在往前已经没有路了,大车进都进不来。
拖拉机来到这个泥巴坪,也只能掉头。
李曼君从摩托车上下来,手里提着烟酒,看着眼前这条入泥泞的上山小路,不由得冲刘成投去一个佩服的眼神。
“你们下乡收废旧,还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能收到东西吗?”李曼君好奇问。
先前她们一起去的都是镇子周边大村,这样偏僻的小村,完全没来过。
当然也是因为交通工具限制了行动范围,现在刘成自己有摩托车,周围偏僻小村全部被他走了个遍。
“当然能收到东西,因为地方偏,时不时还有意外收获呢。”刘成指的是那些山间野味。
刘燕笑着说:“有些村民会进山打猎,那些野鸡野猪,有人专门会到镇上来问,一倒手油费钱就赚回来了,还能有些剩余。”
刘成很喜欢这样的工作,自由没人管,到处跑到处看,还能赚钱,比学什么汽修有趣多了。
李曼君一边踩着泥巴上山,一边听着姐弟两开心的分享工作,回头看,远处山峦起伏,枯叶灰黄透着寂寥,近处屋舍几家,门前鸡鸭嘎嘎叫,一条小狗崽正甩着尾巴围着自己绕,阳光从云层照射下来,给这所偏僻的小山村渡上一层神秘的光。
“好美!”李曼君停在原地,赞叹道。
刘燕赞叹的眼神中略带几分苦涩,“可就是穷,穷得饭都吃不起。”
三人的胶桶鞋上已经沾了厚厚一层泥巴,半山腰上传来狗叫声,隐约有脚步声传来。
刘成仰头朝上面大喊一声:“周爷爷,我是阿成啊,我又来看你了!”
老人呵斥家犬:“小黑,不许叫!”
不一会,一个头发花白,六十多的老人从上边探出头来,热情冲刘成打招呼,“小娃,你又来啦?”
“这两个女娃子是哪个?”他疑惑问。
周家屋门前还有个石阶大坎,因为路基坍塌,形成一个歪斜的高高的台阶,刘成先迈上去,转过身又来把两位姐姐拉上去。
他介绍道:“这两个是我姐,听我说你家有一套宝贝,想来见识见识。”
说着,指着李曼君说:“这是我大姐,李曼君,特地从榕城赶来的。”
“老人家,您好啊。”李曼君把手里提着的烟酒递上。
周爷爷穿着一身黑棉服,上面全是补丁,棉絮都露了出来,这么冷的天,脚上穿的是一双草鞋,露出来的脚踝干瘦细直,满是沟壑的面庞上,一双浑浊的眼睛,微微亮起一点光,冲李曼君和刘燕点点头,笑了笑。
周爷爷的儿媳妇和孙子好奇的在低矮的木屋前打量三人,两个孩子衣着单薄,脚上穿着破破烂烂不合脚的保温鞋,脸黑成花猫,小手黑得发紫,上面满是冻疮。
见到刘成手里的两箱八宝粥,大眼睛亮晶晶的,几人往屋子这边来,两个小孩就腼腆的笑着,绕到刘成身边。
之前见过几次,不认生了,还知道每次刘成来就能吃饱饭,看着他直笑,小手指了指八宝粥,要吃。
昏暗低矮的堂屋里,各种杂物混在一起堆在角落,勉强收拾出一个火炕,三脚架上放着锅,里面热着一锅像是菜粥的食物。
家里坐的凳子只有三根,周爷爷一根,李曼君一根,刘燕一根,刘成就蹲在火炕边。
两个孩子早就把八宝粥提进里屋,周家儿媳不一会儿拿了三瓶出来,给客人吃。
李曼君学着刘成和刘燕的样子,把八宝粥放在火边,天冷,先热一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